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碑陰

鎖定
碑陰,拼音是bēi yīn,,指的背面。碑正面刻長篇碑文,其背面(即碑陰)僅刻一般門生故吏名字,或列書撰人及石工石師名字。多見於漢碑
中文名
碑陰
拼    音
bēi yīn
注    音
ㄅㄟ ㄧㄣ
解    釋
碑陽後面

碑陰基本解釋

碑陰,碑陽後面稱“碑陰”。除《史晨碑》正文分作陰、陽兩面刻,分別稱《史晨前碑》與《史晨後碑》外,碑陰一般鐫刻立碑過程和聚資情況。通常碑陰書法不如碑陽規正嚴謹,率真、寫意、自然,別有一番超脱、飄渺的意趣。----《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碑陰引證解釋

指碑的背面。亦指碑後面的文字。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 魏太平真君 三年,刻石樹碑,勒宣時事……碑陰題 宣城公 李孝伯 、尚書 盧遐 等從臣姓名,若新鏤焉。” 唐 柳宗元亡姊崔氏夫人墓誌蓋石文》:“今之制,凡志於墓者,琢密石,加蓋於其上,用敢附碑陰之義,假茲石而書焉。”宋 司馬光《書田諫議碑陰》:“願審思之,脱或可從,請附刻於碑陰之末。” 清 俞樾《諸子平議·序目》:“《詩》不云乎?‘無德不醻。’輒仿 漢 人碑陰之例,書其名字焉。” [1] 
清·范陽洵《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別業)碑記》:“是為記,與會題詠諸人及同城紳士、會首姓名,鐫於碑陰,俾後之君子有所稽考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