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邰姓

鎖定
邰姓是周族始祖的後代,以國名為氏。邰姓始於堯舜時期,邰氏的始祖就是上古時期有大功於民族進化的賢人后稷,他是帝堯農官,因治理農業有功,堯就封他為邰國的國君,從此便有了邰姓 [1]  。根據《説文》上説,后稷為堯的大司農,以功受封於邰這個地方,子孫就以邰為姓氏。
中文名
邰姓
概    念
周族始祖棄的後代
讀    音
tái xìnɡ
起    源
堯舜時期

邰姓歷史發展

邰姓姓氏源流

  •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是周族始祖棄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按史書記載:上古周部族的始祖叫后稷,姬姓,名棄,為姜嫄所生。姜嫄姓有邰氏,為炎帝之後,據説是嫁給了帝嚳。 “邰”,古稱“斄”,上古人類很早就在那裏建有著名的“斄亭”,俗寫即為“邰亭”,是自古以來人們專門用以祭祀后稷的地方,位置在今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的咸陽市武功縣,在秦、漢時期,該地稱扶風郡五丈原。這在史籍《前漢·郊祀志》中有記載:“后稷封斄。
  • 第二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大利稽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周書》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拓拔部中有大利稽氏部落,入中原後改為邰氏。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大利稽之為邰。”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促進民族大融合,在此過程中,鮮卑族大利稽氏皆改漢姓為邰氏,逐漸融於漢族,世代相傳,是為河南邰氏,後有簡筆為台氏者。該支邰氏、台氏同宗同源。
  • 第三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⑴.蒙古族台楚氏,亦稱泰赤兀氏、台綽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泰赤兀部的一個分支,世居巴林地區(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後有滿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icu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赫哲族台楚氏多冠漢姓為邰氏⑵.蒙古族泰楚特氏,亦稱岱齊郭特氏、台楚氏、台綽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泰赤兀部的一個分支,世居哈布塔該哈什拉克(今哈薩克斯坦西南部)。後有滿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ic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赫哲族泰楚特氏多冠漢姓為邰氏。
  • 第四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2]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泰楚嚕氏,亦稱太楚魯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源於生活在遼東和朝鮮半島西北部的古老民族濊貊。濊貊,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在許多古文獻中稱之為“白民、毫人、發人”。濊貊的後裔在元、明朝時期隸屬於“兀良哈”,逐漸演變為東海庫爾喀部庫雅喇人,稱泰楚嚕氏,滿語為Taicuru Hala,世居渾春(今吉林琿春)、音楚(摩闊崴海灣,今俄羅斯克拉斯基諾南部波謝特灣)、儉王城(今朝鮮平壤地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邰氏、楚氏、盧氏、改氏、泰氏、魯氏等。
  • 第五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彝族、黎族、傣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邰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邰氏,世代相傳。

邰姓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后稷
周部族的始祖叫后稷,姬姓,名棄,為姜嫄所生。姜嫄姓有邰氏,為炎帝之後,嫁給帝嚳。相傳,有邰姑娘姜嫄,未出嫁前,生活在有邰氏部落(在今陝西省武功境內)裏。有一天,她與同伴到野外去玩,看到田野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姜嫄出於好奇心,將自己的腳踩上去比大小,誰知這一踩就心有所動。回去以後就懷孕了,生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父親,她怕人笑話,就把他丟棄在小巷裏。令人驚異的是,動物們見了這個小孩,都備加愛護,繞道而行。姜嫄又把他丟棄到結冰的河上,成羣的飛鳥都來圍在這小孩的周圍,用羽毛為他保暖。姜嫄見這小孩大難不死,意識到他將來一定會有出息,於是就改變主意把他抱回家撫養。因為開始就把他遺棄,所以就給他取個名字叫棄。棄從小就喜歡種植各種植物,長大以後成了種莊稼的能手。後來帝堯任命他為農官后稷。在他的管理下,天下農業連年豐收。帝堯很高興,就封他為有邰氏的國君,邰就是棄的後人。按照傳説慣例,人們把棄視為灶稷神(即莊稼神)。棄的後代,就用國名邰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邰氏後人奉后稷為邰姓的得姓始祖。

邰姓遷徙分佈

綜述
邰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六十九位門閥。
邰氏最早出自姬姓。上古帝堯時,有個人叫棄,是炎帝的後代。炎帝的部落是最善於務農的部落,棄也很善於務農,御史被堯任命為農官后稷,管理天下農業。棄上任後,管理天下農業很有成績,連年豐收。為了表彰棄的功勞,堯封棄為有邰氏部落的首領,並建立了邰國(今陝西武功),棄的後代以封地為姓氏,稱為邰氏。
關於棄這個人,有很多有趣的傳説。棄母親叫姜嫄,一説當她還是一個姑娘的時候,有一次在野外遊玩時,看見地上有個巨大的腳印,就好奇地踩了一下,回去以後竟然懷孕了,生了一個男孩。姜嫄很害羞,好幾次把他丟棄,但都不成,結果姜嫄意識到他可能是神的孩子,就把他養大,並取名叫棄。還有一種説法是黃帝時有一次祭神活動中,黃帝族的一個氏族首領帝嚳看上了姜嫄,兩人相愛而使姜嫄懷上了棄。
姜嫄是炎帝族的後人,這個故事是炎黃兩帝相結合的一個記載。按,炎帝族崇拜鳳圖騰,黃帝族崇拜龍圖騰,他們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起源。
唐朝中期,邰粹由山東臨清遷開封,宋靖康年,邰茂任成都同知,北陷不能回,三子分居貴,湘,鄂,中山閣下(邰中泰)為宜城邰茂的曾孫,進士後任知縣,知府,江淮節度使等職,兵敗後居溧水長山。
現江蘇溧水、安徽當塗、上海一帶邰氏思源堂為其孫邰萬五之後,德源堂為其養子邰實德所化,江蘇興化,寶應一帶邰氏為邰中泰之兄邰中和所化。邰中和為宜城富翁,襄陽破,後人欲投邰中泰,時兩江節度使汪某投敵,邰中泰前後受困,欲輕騎赴臨安,兵敗溧水,邰中和後人投奔不成,落籍於揚州。
今貴州省的凱裏市、鎮遠縣、台江縣 [3]  、三穗縣、劍河縣、天柱縣,甘肅省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武威市、天水市、蘭州市、通渭縣,山西省的臨汾市、陽高縣,江蘇省的南京市溧水區、蘇州市、東台市、興化市、泰州市姜堰區、崑山市、海安市、南通市如東縣,陝西省的武功縣、漢中市漢台區、咸陽市乾縣、寶雞市鳳翔區,河南省的鞏義市、永城市、南陽市,山東省的臨沭縣、臨沂市、曹縣、日照市莒縣、青島市、濰坊市寒亭區、諸城市,安徽省的當塗縣、滁州市、阜陽市阜南縣、界首市、六安市,遼寧省的阜新市彰武縣、朝陽市、瀋陽市、營口市,湖南省的長沙市,吉林省的臨江市,河北省的張家口市、邢台市內丘縣,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興安盟,重慶市的巫山縣,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邰氏族人分佈。
孝友堂遷徙分佈概況
邰乾,孝友堂一世祖。唐敬宗寶曆二年封為騎都尉居汴梁。後世居河南上蔡。南宋初年十二世祖甲一公攜子戊一、戊二、戊五、戊六及孫庚二公等兄弟十人,隨岳飛將軍護駕南巡駐防溧水仙壇鄉。西築城埂用以屯軍,東建倉房用以屯糧。聖駕南去後令甲一公祖孫留守此地待命以圖北上。後北伐受阻公久居未能如願,感憤而卒,後子孫繁衍人丁興旺家業漸盛,又在南數十丈擴居建室,始成邰村。因交通便利人員往來增多,庚二公(字紹奇)開闢集市以集商賈以通貨物。後成為商賈雲集商貿繁榮交通便利的繁華集鎮――邰村市。 邰村是華東地區已知邰姓最早最大聚集地和遷出地。現有邰氏族人兩支,各自有保存完整傳承有序的宗譜。南宋末年京湖制置使邰中泰抗元未成受傷,改名炯隱居邰村。其後代在此繁衍生息形成現今邰村下堡思源堂邰氏(也稱中山邰氏)原孝友堂居邰村上堡稱上堡邰氏,後裔分佈省內六合、江寧、鎮江、宜興、蘇州、安徽宿州、和縣、全椒、陸鎮、博望、當塗、蕪湖、六安、壽縣等地。原孝友堂邰氏宗祠有兩進大殿各五間,大門前有石牌坊一座,牌坊上石墁曬台數丈許。正上方書:聖旨、恩榮。兩側書:璧水遠從河汴落、玉峯高並嶽華巔。原祠民國時毀於戰火,後於2014年在原址重建。每年都有全國各地邰姓族人到邰村尋根溯源祭拜先祖。
唐朝中粹公由山東臨清遷開封,宋靖康年,邰茂公任成都同知,北陷不能回,三子分居貴,湘,鄂,中山閣下(中泰公)為宜城茂公曾孫,進士後任知縣,知府,京湖制置使等職,兵敗後居溧水長山,現江蘇溧水,上海一帶邰氏思源堂為其孫萬五公後,德源堂為其養子實德公所化,江蘇興化,寶應一帶邰氏為中泰公兄中和公所化(中和公為宜城富翁,襄陽破,公之後人慾投中泰公,時兩江節度使汪,投敵,中泰公前後受困,欲輕騎赴臨安,兵敗溧水,中和公後人投奔不成,落住揚州)……

邰姓傳統文化

邰姓郡望堂號

  • 郡望
平盧郡:治所在現今的山東省青州市。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
  • 堂號
平盧堂:以望立堂。
扶風堂:以望立堂。
翼親堂:翼親,意思是像翅膀一樣護着母親。明朝邰茂質事親至孝。他母親怕雷,每到打雷,茂質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張開的翅膀一樣護着母親。母親死後,每封雷鳴,茂質就用大傘遮蓋母親的墳墓。
思源堂:思源意思是臨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德源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胄堂:資料有待補充。

邰姓宗祠楹聯

連州頌德;
長陽鐫銘。
——佚名撰邰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邰靖,官連州僉判,施惠於民,百姓頌其德。下聯典指明代人邰鼎,多才而有氣節,官長陽令,政績卓著,深得民心,百姓為他立碑頌德。
儒林俊選;
伊望良才。
——佚名撰邰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邰瑞事典。下聯典指五代吳·邰矇事典。
一戊邰村祖;
二庚上堡宗。
出自南京溧水邰村孝友堂邰氏宗祠對聯。
德布連州,謳歌載道;
思覃長邑,碑石垂名。
上聯典指邰靖。下聯典指邰鼎
姓啓三千多年前帝后;
名列二十四孝子賢孫。
上聯典指邰氏源自上古后稷,乃帝嚳后妃有嫄所生。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大孝子邰茂質,慈利人。其母怕雷,每遇雷雨,茂質便以身護母。其母去世後,每遇雷,便親赴母墓護之,雷止才歸家。茂質聞雷護母后成為“二十四孝”之一。

邰姓家譜文獻

資料有待補充。

邰姓字輩排行

山東曹縣邰氏字輩:“永芳欽傳廣周普朔徵良”。
山東臨沭邰氏字輩:“邦永有貞慶德華恩廣大繼承安榮祥”。
山東安丘邰氏字輩:“子……成玉桂慶正”。
山東臨沂邰氏字輩:“振風成洪茂玉學”。
山東膠南邰氏字輩:“振國德兆瑞”。
江蘇溧水邰氏字輩:“繩祖傳家在”。
江蘇姜堰邰氏字輩:“桂士有紅耀”。
湖南長沙邰氏字輩:“崇德承祺大吉昌”。
內蒙古興安盟邰氏字輩:“逢其顯國”。
陝西漢中邰氏字輩:“立業成家連貴慶祥”。
邰氏一支字輩:“賢良世傳欽玉”。
資料有待補充。

邰姓歷史名人

邰乾,唐敬宗寶曆二年騎都尉,居汴梁。孝友堂一世祖。
邰 森,乾公六世孫,宋太宗太平元年徵為承直郎。居河南上蔡。
邰紹奇,乾公十四世孫,宋寧宗嘉泰三年徵為朝列大夫。居溧水邰村。
邰中泰,南宋末京湖制置使,兵敗溧水長山,受重傷,為高淳慄山書院居丞相子所救,復原後,與文天祥聯繫抗元,未成,改名炯隱居溧水邰村,成為溧水思源堂邰氏始祖。
邰仁五,中泰公之後,朱元璋大將,克衢州,九江,封皇陵守備,隴中節度使等職。
邰政:乾公十九世孫,居溧水邰村。明洪武年間因功績封涼州衞千户,永樂後子孫世襲衞職。載溧水縣誌。
邰茂質,明代著名孝子,慈利人。其母怕雷,每逢雷雨,茂質便以身護母。其母去世後,每遇雷雨,便赴母墓護之,雷止才歸家,茂質聞雷護母,後為“二十四孝”之一。
邰鼎,乾公二十世孫,明荊州府長陽縣令。祖籍南京溧水邰村,父邰勝二遷居太平府當塗縣石城鄉。多才而有氣節,政績卓著深得民心,百姓為他立碑頌德。載太平府及當塗縣志。
邰格之,明代制墨家。安徽休寧人,墨工出生,是休寧派的創始人,亦是成套叢墨——集錦墨的創始人。現存有“文玩”、“世寶”、“蟠螭”等。
邰衡:乾公二十七世孫,字次尹、號莘居別號柳溪,居溧水邰村。康熙庚午科舉人、癸未科進士。勅授文林郎陝西延安府中部縣知縣加一級,有誥封。載溧水縣誌。
邰爽秋(1897—1976),江蘇東台時堰人,中國近現教育家。1923年畢業於東南大學。1931年,同教育界人士共同發起規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倡議利用廟產興辦學校,任南京中學校長,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河南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暨南大學教育系主任,大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中國民生建設實驗院院長,國民政府教育部戰時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多年致力於民生教育,為民生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主張民生教育“以發展人民生計的經濟活動為脊幹,來改進民眾生活,扶植社會生存,保障羣眾生命而達到民族復興的教育”。
邰智源,1965年5月4日出生,祖籍湖南長沙,台灣知名主持人、演員。邰智源生於台北北投,父親邰國華(已故)是個軍人,但是從來沒有責備過他。在台北市私立薇閣小學就讀時成績相當突出,最後以全校第10名校長獎畢業。自台北新民國中畢業後考入政治作戰學校戲劇系,後因身體問題休學重考,並轉至台灣藝專戲劇科繼續學業;大三時,參加華視《TV新秀爭霸站》得亞軍,並受該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賞識;後在華視綜藝節目《連環泡》演短劇,後赴美國、加拿大,修得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大眾傳播碩士。
邰正宵,1966年11月6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安徽當塗。在台灣唸書和成名的歌手。香港高中畢業以後,進入台灣高雄醫學院修讀醫學技術系的同時,亦於民歌餐廳演唱。1988年參加校園民歌比賽獲獎,因而進入歌壇成為歌手。1994年起相繼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紙鶴》、《一千零一夜》一曲曲令人心動的情歌走紅於歌壇,被譽為情歌王子、玫瑰王子。現時主力在中國內地發展其歌唱事業。具有獨特音樂養生理念,與醫師王迪共同創立中藏醫結合的雍中緣-YZY33品牌。
邰麗華,當代聾人舞蹈家。1976年11月生於湖北宜昌。1994年考入湖北美術學院裝潢系,畢業後曾任湖北一所聾啞學校的老師。2002年8月正式調入北京,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裏擔任演員隊隊長、團長助理,同時兼任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這位兩耳失聰的女孩,用生命演繹的舞蹈感動了無數國人。家住湖北宜昌的邰麗華,小時因高燒注射鏈黴素而失去了聽力,從此進入了一個無聲的世界。律動課上,老師踏響木地板的震動,啓蒙了她對音樂的痴迷,而被她稱作“看得到的音樂”的舞蹈也從此成為她生命的亮色——她賴以表達內心世界的語言。
參考資料
  • 1.    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后稷為堯大司農,以功封邰,子孫氏焉。”
  • 2.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泰楚嚕氏,亦稱太楚魯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源於生活在遼東和朝鮮半島西北部的古老民族濊貊。濊貊,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在許多古文獻中稱之為“白民、毫人、發人”。濊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羣居特點,以農耕漁獵生產為主,不同於遊牧民族,是古代朝鮮民族的組成族源之一。濊貊族在夏、商時期本居於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貊族被周族所迫,大部分向東北地區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濊貊族的活動範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貊族早在西周時期就是周王朝的臣屬國。春秋時期,齊桓公姜小白曾經發動過對濊貊的戰爭。到了戰國乃至先秦時期,濊貊族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玉米)成為濊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貊族已經進入了原始社會晚期,過着定居生活。後來在東北地區建立政權的夫餘國和高句麗國,就是在融合了濊貊等東北民族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濊貊的後裔在元、明朝時期隸屬於“兀良哈”,逐漸演變為東海庫爾喀部庫雅喇人,稱泰楚嚕氏,滿語為Taicuru Hala,世居渾春(今吉林琿春)、音楚(摩闊崴海灣,今俄羅斯克拉斯基諾南部波謝特灣)、儉王城(今朝鮮平壤地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邰氏、楚氏、盧氏、改氏、泰氏、魯氏等。
  • 3.    台江縣人民政府  .官網[引用日期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