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昌

(湖北省轄地級市)

鎖定
宜昌,湖北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 [1] 長江中游城市羣成員之一 [2]  。連續四屆全國文明城市 [117]  地處中國中部湖北西南部、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處,素有“三峽門户”、“川鄂咽喉”之稱 [4]  。全市共轄5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2個自治縣,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宜昌常住人口401.76萬人, [85]  户籍人口390.94萬人。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502.69億元。 [4-5]  [128]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屈原嫘祖王昭君楊守敬等歷史名人的故里。宜昌是長江三峽起始地、三峽工程所在地,擁有水電站468座(含三峽大壩葛洲壩),以全國0.2%的土地裝備了全國7%的水電裝機容量 [92]  ,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78]  。宜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22年8月,共有A級旅遊景區57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6處,5A級景區5處。 [34] 
宜昌是湖北省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境內三峽機場是國家航空一類口岸 [122] 鄂西東國際門户機場; [120-121]  宜昌東站是“四縱四橫”滬漢蓉鐵路節點車站; [124]  宜昌北站是“八縱八橫”沿江高鐵呼南高鐵樞紐車站, [118-119]  [125]  並配備動車運用所 [118] 宜昌BRT是全國單條線路最長、車站最多、技術最先進的快速公交系統。 [77] 
2017年,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揭牌。 [6]  2021年,“宜荊荊恩”城市羣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訂。 [123]  2022年省黨代會明確,大力發展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 [126]  同年,宜荊荊都市圈經濟總量跨越萬億,達10712.26億元。 [130] 
中文名
宜昌
外文名
Yichang
別    名
夷陵
行政區劃代碼
4205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湖北省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上游分界處
下轄地區
5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2個自治縣
政府駐地
西陵區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編碼
443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人家
清江畫廊
長江三峽
九畹溪漂流
機    場
宜昌三峽機場當陽機場
火車站
宜昌東站宜昌站宜昌北站
車牌代碼
鄂E
地區生產總值
5502.69 億元(2022年) [101]  [127] 
市委書記
熊徵宇 [76] 
市    長
馬澤江
人    口
4017607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85] 
轄區總面積
2.1萬平方千米 [87] 

宜昌歷史沿革

宜昌歷史悠久,在宜昌境內的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風景
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據《宜昌府志》記載:夏、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縣,改夷陵置巫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
宜昌人文地圖 宜昌人文地圖
三國時,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太康年間(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巖至黑巖之間)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見於史。
南北朝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北周改為硤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硤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四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初,改夷陵郡為硤州,領上述四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硤州,轄原四縣,仍屬山南東道。
五代時,硤州與荊州、歸州南平國北宋複稱硤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四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硤”為“峽”。
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峽州路,領原四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佈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
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併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峯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闢為通商口。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中華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峯、鶴峯縣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峯八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7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宜昌。 [90]  中共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八個行政區。其中有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峯九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區和宜昌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 [10] 
宜建鍾情 ■ 福運昌盛

宜昌行政區劃

宜昌區劃沿革

宜昌市地圖
宜昌市地圖(3張)
1949年,省轄行政區專署建制時,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峯九個縣,另建省轄宜昌市。
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併入宜都縣。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
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
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峯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峯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
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
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始,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峯土家族自治縣7個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
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區
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
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2017年12月12日,中共西陵區窯灣街道工作委員會、西陵區窯灣街道辦事處等揭牌,窯灣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 [11] 

宜昌區劃詳情

宜昌市轄13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2個自治縣,分別是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當陽市枝江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峯土家族自治縣。宜昌市人民政府駐西陵區沿江大道102號。 [12-13] 
政區名稱
駐地
街道
民族鄉
面積(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代碼
郵政編碼
宜昌市
西陵區
24
67
18
1
21081
420500
443000
10
-
-
-
59
420502
443000
4
-
1
-
85
420503
443000
1
2
2
-
546
420504
443004
3
-
-
-
118
420505
443007
1
9
2
-
3439
420506
443100
1
8
-
1
1357
420581
443300
3
7
-
-
2159
420582
444100
1
8
-
-
1310
420583
443200
-
6
1
-
1752
420525
444299
-
6
2
-
2327
420526
443799
-
8
4
-
2427
420527
443600
-
8
3
-
3430
420528
443500
-
5
3
-
2072
420529
443400
資料來源: [14] 
宜昌夜景全景環繞圖

宜昌地理環境

宜昌位置境域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上控巴蜀,下引荊襄”。地跨東經110°15'~112°04'、北緯29°56'~31°34'之間,東西最大橫距174.08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80.6千米。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襄陽市 [15]  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 [87] 

宜昌地形地貌

宜昌市地理環境複雜多樣,在地質構造上處於新華夏系一級構造第三隆起帶南段與淮陽山字型構造體系的複合部位。在前震旦紀,區內岩漿活動強烈,形成多種岩漿岩,從酸性到超基性,從侵入體到噴出巖都有存在,並形成一系列變質岩系。自震旦紀到三疊紀,又長期受海水入侵,形成以淺海相沉積為主的各時代地層,其發育非常完備,總厚度可達3000米以上,其中震旦—寒武紀是中國南方標準地層之一。三疊紀末,經燕山運動,境內形成內陸盆地,又發育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陸相沉積。區內各時代地層依次出露,加之構造活動強烈,決定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特徵。 [16] 
宜昌清江畫廊 宜昌清江畫廊
宜昌地形比較複雜,高低相差懸殊,海拔從2427米(興山縣仙女山)至35米(枝江市楊林湖),垂直高差達2392米,呈現出自西向東逐級下降的態勢,平均坡降14.5‰,形成山地(高山、半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三大基該地貌類型。其中,西部山地佔全市總面積的69%,中部丘陵佔全市總面積的21%,東部平原佔全市總面積的10%,俗稱“七山二丘一分平”。山地(海拔大於500米的高山、中山、低山)是全境地貌的主體,主要分佈在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峯土家族自治縣及夷陵區北部和西部,主要由石灰岩、紫色砂岩、深灰色長英質變質岩和少量的火山岩組成,是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地區。丘陵(海拔100~500米,坡度5~25度)由砂頁岩、黃色黏土和石灰岩組成,屬江漢盆地的“鑲邊構造”,分佈於遠安縣、夷陵區、宜都市東部和當陽市北部。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相對高差小於20米,坡度在5度以下)屬江漢平原的西側組成部分,分佈在枝江市、當陽市東南部、宜昌城區東南部、遠安縣中部等沿長江、清江下游,沮漳河流域谷地兩側,是農耕作業之地。 [16] 
三峽 三峽

宜昌氣候

宜昌位於中亞熱帶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四季分明,水熱同季,寒旱同季的氣候特徵。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氣温16.9攝氏度,極端最高温度41.4攝氏度(7月),極端最低温度零下9.8攝氏度(元月)。年平均大於10度的活動積温5200攝氏度以上,持續天數達250天。無霜期250~300天,年平均輻射量100.7千卡每平方釐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538~1883小時,日照率40%。 [17] 

宜昌水文

宜昌市河流均屬長江流域的長江上游幹流水系、長江中游幹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區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長江幹流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據全國水利普查調查,宜昌市集水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135條,在境內的集水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91.5%,河網密度0.2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集水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長度大於100千米以上河流主要有長江、清江沮漳河黃柏河漁洋河等。 [18] 

宜昌自然資源

宜昌水資源

宜昌市水資源總量166.2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1.3%,比常年偏多20.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65.39億立方米,摺合徑流深775.1毫米,比上年增長61.7%,比常年偏多20.4%;地下水資源量46.84億立方米,地表與地下水資源重複計算量45.95億立方米。全市入境水量4377.1億立方米,比上年偏多8.6%,比常年偏少4.3%;全市出境水量4535億立方米,比上年偏多9.9%,比常年偏少3.5%。全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4026立方米,居全省第四位;畝均水資源佔有量4093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 [18] 

宜昌礦產資源

宜昌市共發現礦產地1000多處,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地230處。發現礦種88種,佔中國已發現礦種的51.2%、全省的62%。已探明工業儲量的礦產48種,有13種礦產列全省第一。發現礦牀397處,其中大型礦牀17個,中型礦牀58個,小型及以下礦牀322個。宜昌市磷礦列全國八大磷礦區第一位,是省內富磷礦石主要產區,累計查明磷儲量42.4億噸,保有儲量39.3億噸。全市磷礦年產量1300萬噸左右。石墨礦是中南地區唯一的鱗片石墨大礦,在全國五大鱗片石墨礦中品位居第一位,儲量居第三位。玻璃用砂岩礦為全國四大優質硅砂礦之一。水泥用灰巖在全省佔有重要位置。以宜昌市石材為原料生產的三峽紅、西陵紅、三峽浪等飾面石材是全國知名的品牌。礦產資源分佈面廣,優勢礦種產地相對集中,區域特色明顯。全市各縣市均有礦產分佈,但地域差異明顯。主要礦產相對集中,形成12個礦產集中區。全市有礦山506家,其中煤礦140家,磷礦49家,石墨、錳、金、銅、鉛鋅、採石場等317家,年產固體礦石3100萬噸,從業人員3萬餘人,實現礦業總產值43億元,礦產採選業及深加工產值約800億元。全市年檢探礦權66個,其中磷礦33個,煤礦7個,黑金屬礦產6個,有色金屬礦產6個,貴金屬礦11個,非金屬礦3個。 [19] 

宜昌生物資源

宜昌市有種子植物5582種,物種數量佔全國種子植物的七分之一,其中1630種為中國特有。全市已知陸生脊椎動物610種,其中國家、省級保護動物177種。
宜昌市森林資源豐富,生物種類呈多樣性。全市林業用地面積2203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70%,森林覆蓋率(不含灌木林)達到55.3%,活立木蓄積量3986萬立方米。全市有森林公園11個(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後河國家森林公園、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等),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3個、市級2個,面積75萬畝。全市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後河國家森林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小區34個、市級自然保護小區3個,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3個,保護面積273萬畝,佔全市森林面積的16%。 [20] 
截至2023年3月3日,宜昌市中華秋沙鴨達176只 [132] 

宜昌人口

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為389.9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45萬人,出生率為6.3‰;死亡人口2.65萬人,死亡率為6.8‰;自然增長率為-0.5‰ [5] 
根據湖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4017607人 [85] 
宜昌綜合實力居全國百強城市第51位,下轄的宜都枝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和全國文明城市。 [93] 
“長江夜遊”夜景工程

宜昌政治

職務
姓名
中共宜昌市委書記
中共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
馬澤江 [79]  [83] 
統計截至2023年2月,參考資料來源 [21]  [79-80] 

宜昌經濟

宜昌綜述

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022.69億元。人均GDP突破12萬元。從增速看,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9.5%,均居全省首位。從恢復度看,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從兩年平均增速看,主要經濟指標兩年平均增速居全省前列。 [104] 
截至2020年末,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261.42億元,比上年下降4.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59.68億元,比上年增長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28.46億元,比上年下降7.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973.28億元,比上年下降2.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3:46.1:44.6調整為10.8:42.9:46.3,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末,全市城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7%。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2.3%。
截至2020年末,全市市場主體存量單位44.07萬户,比上年增長10.1%,市場主體新設立單位6.32萬户,比上年下降12.1%,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1.54萬户,新登記個體工商户4.66萬户。 [86] 
2021年,宜昌市GDP為5022億元。 [101] 
2022年,宜昌市地區生產總值(GDP)5502.69億元,比上年增長5.5%。 [127] 

宜昌第一產業

2021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6.62億元,同比增長20.9%。糧食總產量153.37萬噸,同比增長1.5%,油菜籽產量同比增長4.1%,全年蔬菜產量達到527.52萬噸以上,增長5.0%;全年園林水果產量417.82萬噸,增長5.0%;全年茶葉產量11.18萬噸,增長17.8%。生豬出欄102.26萬頭,同比增長42.9%。預計全年水產品產量19萬噸以上,同比增長5%以上。 [104] 
截至2020年末,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99.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8%。全年糧食產量151.08萬噸,與上年持平。棉花產量0.52萬噸,比上年減產36.4%。油料產量22.11萬噸,比上年增產5.1%。茶葉產量9.50萬噸,比上年增產1.8%。園林水果產量397.83萬噸,比上年增產5.5%;其中柑橘產量386.39萬噸,比上年增產5.7%。蔬菜產量502.53萬噸,比上年增產3.1%。水產品產量18.11萬噸,比上年增產1.9%。牲豬出欄355.95萬頭,比上年減產16.3%;牛出欄4.24萬頭,比上年減產10.3%;羊出欄113.23萬頭,比上年減產8.2%。 [86] 

宜昌第二產業

2021年,全市涉及的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增速超過30%,6個行業增速超過50%。重點產業支撐有力。精細化工、食品飲料、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2個百分點。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2.4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4 個百分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增長較快,分別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4個百分點、55個百分點,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提高1.1個百分點、 1.3個百分點。 [104] 
截至2020年末,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84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6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0%,高於全省平均增速1.1個百分點。化工、食品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7%,其中化工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9%;裝備製造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0%;新材料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9%。四大主導產業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7.6%。
截至2020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下降10.3%;税金總額比上年下降2.1%;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6.3%。
截至2020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14.1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1.0%;原煤消費量1022.13萬噸,比上年下降17.1%。
截至2020年末,全市資質以上建築業完成產值1148.91億元,比上年下降11.3%;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58.47億元,比上年下降14.0%。 [86] 

宜昌第三產業

2019年,宜昌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9%。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758.61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431.7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80.4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2%;其中,商品住宅160.1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8%。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含現房和期房)519.81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499.3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361.44億元;其中,商品住宅343.51億元 。
2019年,宜昌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分行業看,限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264.72億元,比上年增長22.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比上年增長32.6%,通訊器材類增長62.9%,傢俱類增長19.5%,飲料類增長23.3%,煙酒類增長21.1%,糧油、食品類增長32.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3.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9.3%,中西藥品類增長12.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7.5%,化妝品類增長74.6%,日用品類增長17.9%。全年實現商品網上零售額29.33億元,比上年增長43.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19年,宜昌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20.60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進口額25.60億元,比上年下降6.5%;出口額1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從出口產品看,農產品、電子及電器產品、機械設備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農產品出口3.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電子及電器產品出口2.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2%;機械設備出口1.1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3%。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家,合同外資金額266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2.3%。全市實際外商直接投資3019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0%。全市對外經濟合作業務完成營業額30.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0.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對外勞務合作完成36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3.0%。
2019年,宜昌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216.73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全年公路、水運完成貨物週轉量532.9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5%;旅客週轉量52.41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7.4%。公路營運里程達33211公里,比上年增長4.8%;境內高速公路營運里程683公里,與上年持平。
2019年,宜昌市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6.2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郵政業務收入5.09億元,比上年增長9.6%,電信業務收入31.14億元,比上年下降1.6%。2019年末,全市共有固定電話用户35.78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36.61萬户,比上年減少38.74萬户;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户357.10萬户,比上年新增29.84萬户。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127.69萬户,比上年新增12.29
2019年,宜昌市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8900.5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0%。國內旅遊人數8852.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入境旅遊人數47.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其中外國人36.8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6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8.5%。實現旅遊總收入98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9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97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為7434.75億元,增長9.4%,全市存貸款餘額貸存比為90.7%, 同期提高6.6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898.77億元,增加207.33億元;其中住户存款餘額2257.47億元,增加254.55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535.98億元,增加413.14億元;其中住户貸款餘額896.39億元,增加128.77億元。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23.20億元,增長11.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1.79億元,增長7.6%;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0.32億元,增長29.4%;壽險保費收入71.09億元,增長9.6%。全年支付各類賠付36.26億元,下降4.3%;其中財產險賠付17.43億元,增長13.7%;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5.09億元,增長7.4%;壽險賠付13.74億元,比上年下降22.9%。 [22] 
宜昌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宜昌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宜昌社會事業

宜昌科學技術

2019年,宜昌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44.65億元, 增長12.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14.5%,提高2.9個百分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21家,較上年增加81家。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96家,增加26家;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75家,增加12家。重點科技成果登記92項。全市專利受理量為9864件;專利授權量為7093件,其中發明專利694件 [22] 
2020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49.61億元,比上年下降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15.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40家,比上年增加119家。 [89] 
2020年,全市重要科技成果登記98項,比上年增加6項;工程技術中心212家,比上年增加16家;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86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全市專利受理量為9600件;專利授權量為8245件,其中發明專利775件。 [89] 

宜昌教育事業

宜昌市科技高中 宜昌市科技高中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共有幼兒園452所,在園兒童8.7萬人;普通小學257所,在校學生17.28萬人,畢業生2.72萬人,專任教師1.02萬人;普通中學170所,在校學生12.34萬人,畢業生4.27萬人,專任教師1.1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5所,在校學生2.56萬人,畢業生0.87萬人,專任教師1727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學生6萬人,畢業生1.62萬人,專任教師3156人。 [22] 
2019年10月,宜昌被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驗收通過。 [23]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91]  9月24日,教育部辦公廳決定在湖北省宜昌市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94] 
市屬示範性普高、特色普高
宜昌市人文藝術高中(宜昌市第二中學)
參考資料: [116] 
市屬職業教育學校
葛洲壩高級技工學校(葛洲壩水利水電學校
宜昌城市職業技術學校(宜昌城市技工學校)
參考資料: [116] 
高等教育

宜昌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擁有公共圖書館15個,總藏書量363.42萬冊。文化事業機構177個,藝術事業機構19個,藝術表演團體11個,藝術館、文化館121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7個,博物館紀念館18個。年末公共廣播節目12套,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8%;公共電視節目16套,有線電視用户58.05萬户,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8%。 [22] 
宜昌市規劃展覽館 宜昌市規劃展覽館

宜昌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共有衞生機構2664個(含村衞生所),其中醫院、衞生院19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0個。全市衞生機構人員39069人,比上年增加9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507人,比上年增加199人;註冊護師、護士15100人,比上年增加285人。衞生機構牀位數29122張,比上年減少109張。 [22] 
2020年11月,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24] 

宜昌體育事業

2019年,宜昌市共有體育場館24個,專職體育人員82人。全市參加省以上運動會人數達615人,獲得93枚金牌、70枚銀牌和85枚銅牌。 [22] 

宜昌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29.53萬人, 增加5.31萬人,其中職工89.56萬人,離退休人員39.97萬人;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49.90萬人,增加4.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81.22萬人,減少5.8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58.65萬人,增加3.1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63.91萬人,增加0.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50.92萬人,增加2.85萬人。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為99%、98%、98%。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2.03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8.75萬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39萬人。全年資助13.50萬人參保參合,直接醫療救助22.45萬人次。年末共有社區服務機構2555個,養老服務機構160個,養老服務牀位33131張。 [22] 
2020年7月20日,宜昌市決定實行2.5天彈性休假制度 [9] 

宜昌水利建設

2019年,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給予4000萬元獎勵。 [25] 

宜昌城市建設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宜昌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6] 

宜昌交通運輸

宜昌市交通,原以內河航運和鐵路為主,到2010年,宜昌市形成了1條黃金水道(長江)、3條鐵路(焦柳、宜萬、漢宜)、5條高速(滬渝、荊宜、三峽翻壩、宜巴、保宜)和1個區域性機場(三峽機場)在宜昌交匯,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絡。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佈通知,公佈“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名單,包括湖北宜昌市、襄陽市在內的25個省(區、市)50個城市入選。這也是繼武漢市入選第一批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後,湖北省入選的國家第三批創建城市。創建工作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 [27] 
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69.9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0.3%,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65.2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0.9%。 [22] 
2020年,宜昌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 [3]  [7-8] 
市區內交通站點
類型
運輸站(單位)名稱
地址
機場
三峽機場
宜昌市猇亭區機場路
城市機場候車廳(直達天河、三峽機場)
葛洲壩賓館院內
火車站
西陵區東山大道107號
伍家崗區
當陽市
枝江市
宜都市枝城鎮
長陽縣賀家坪鎮三友坪村
宜昌南站(貨運)
點軍區橋邊鎮黃家棚村
枝江站(貨運)
枝江市安福寺鎮紫荊嶺社區
興山縣
宜昌北站(在建) [110-111] 
夷陵區
公交
宜昌交運集團
夷陵大道83號
長途客運
宜昌市長途汽車客運站(已停運)
西陵區東山大道126號 [88] 
宜昌市汽車客運中心站
伍家崗區
宜昌市宜港汽車客運站
伍家崗區沿江大道142號
港口
宜昌港
內河航運
宜昌港口
宜昌港口(5張)
宜昌水運源遠流長,河流眾多,有着天然的航運條件,自古江河便為宜昌對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三峽大壩建成後,宜昌黃金水道成為一條連接重慶、湖北的水上高速公路,昔日的川鄂咽喉,成為承東啓西,國家東、西部交通的重要樞紐和通道。2003年,三峽庫區蓄水成庫後,川江航道進一步向支流延伸,支流航道條件改善,高速客運範圍不斷擴大。長江高速客輪公司推出了宜昌至重慶、成都車船聯營“一票通程”業務,縮短旅客在途時間,開辦高速客船貨運業務,將宜萬線調整為每日3個航班。
宜昌的港口航道範圍涉及一干(長江)、二支(清江、香溪河)、四庫(三峽水庫、葛洲壩水庫、隔河巖水庫和高壩洲水庫),宜昌市境內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香溪河、黃柏河、清江等共規劃港口岸線72段,總長104.8千米,其中已利用港口岸線32.96千米,規劃利用54.78千米,規劃預留17.04千米。到2008年,宜昌港共有生產性泊位354個,非生產性泊位18個。清江和香溪河航道通過大規模的整治,以長江干線為主線,以清江、香溪河為兩翼的宜昌水運網絡初步形成。長江上游航道拓展,加上分道航行、GPS全球衞星定位系統等現代化的通航管理方法及設施設備的採用,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水上高速公路初步形成。長江及清江庫區內因水位抬升,眾多支流河汊部分航段恢復通航,新增多條優良等級的支流水運航道。清江航道在隔河巖、高壩洲水利樞紐建成後,通過恢復性疏通和整治,可通航300噸級船隊。 [28] 
跨江大橋 跨江大橋
公交網絡
截至2019年9月,宜昌公交營運車輛846標台,BRT走廊1條,公交營運線路94條,公交線路總長度1033公里,年客運量1.5億人次,年營運里程4300萬公里。 [29] 
鐵路
“十二五”以來,宜昌鐵路建設提速,宜萬鐵路和漢宜鐵路建成通車,漢宜鐵路從“十三五”規劃提前到“十二五”實施。 [30]  宜昌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鐵路樞紐之一。境內擁有焦柳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鴉宜鐵路,形成南北暢連、東西貫通的鐵路樞紐格局。漢宜客運專線紫雲鐵路、翻壩鐵路,使宜昌成為縱橫鐵路大動脈上的交通節點。 [31] 

宜昌歷史文化

宜昌曾經是楚文化巴文化發展的地望。這裏孕育出屈原、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以及學者楊守敬等諸多先賢名流,歷代文人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游等,也多會於此。他們遊覽西陵山水所留下詩文,為宜昌增添了文化財富。 [32] 
湖北當陽關陵 湖北當陽關陵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裏。這裏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32] 
人文活動 人文活動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境內還有屈原祠昭君村、讀書洞、娘娘井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 [32] 

宜昌風景名勝

宜昌市境內有三遊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峯懸棺猇亭古戰場、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和風景名勝。
葛洲壩工程夜晚亮化 葛洲壩工程夜晚亮化
主要景點
級別
名稱
數量
國家級AAAAA級景區
5處 [33-34] 
國家級AAAA級景區
20處 [34-35] 
國家AAA級景區
藍之美童夢小鎮、長生洞景區、向王寨生態觀光園、三峽奇潭景區、大宋山森林公園鳴翠穀風景區、情人泉風景區、嫘祖紀念館、金獅洞風景區、鏈子崖風景區、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奧陶紀石林、中武當·天柱山、當陽關陵、回龍灣風景區、西塞國旅遊度假區、麻池古寨旅遊區、青龍峽漂流景區、關雎河畔旅遊區、步步升布鞋文化村、西河大峽谷景區、月亮花谷景區、三峽富裕山景區
24處 [34]  [36] 
國家AA級景區
潘家灣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館、枝江市博物館
2處 [37] 

宜昌名優特產

涼蝦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清涼解渴,夏季勾兑冰紅糖水後飲用,風味更佳,是深受宜昌居民喜愛的飲品。由路邊小販經營,多為家庭自制。
蘿蔔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製作原料以及製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北方水餃主要原料為麪粉、瘦肉和蔬菜,而蘿蔔餃子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蔔。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蔔餃子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蔔餃子一段香脆。
魚腥草,又名節節根、節兒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莖葉有魚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藥。宜昌市境內均有生長,多為野生,還有人工載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莖肥嫩者為佳。配姜、蒜泥、醬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
香辣蝦 香辣蝦
香辣蝦是一道汁濃、麻辣味濃,肉質緊韌爽脆的名菜。
合渣又名懶豆花,是土家族的傳統小吃。合渣的製作比較簡單,只是在開頭“推”的階段稍辛苦些,因此人們稱制作合渣為推合渣,其製作程序是:將黃豆洗淨用水泡脹後,連豆帶水在石磨上一轉一轉地磨成漿,架火煮開,然後放入切好的新鮮蘿蔔菜葉,再煮開,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
西河魚出自宜昌遠安縣的西河中,此河河水清澈,天然魚類資源豐富,有很多少見的魚類珍品。西河魚味道醇美,西河魚多肉少刺,甚至被外地人稱為“無刺”,價格在該地魚類中也是最昂貴的,高出其他河流中魚價格2到3倍。
砂梨是宜昌市下屬百里洲鎮特產,“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
柑桔
宜昌柑桔 宜昌柑桔
2018年12月,宜昌蜜桔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二批)。 [38] 
宜昌出產柑桔,歷史悠久,屈原的《桔頌》,證明至少兩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其中,秭歸縣的臍橙和桃葉橙、夷陵區蜜橘、宜都市甜柚、當陽市金水柑、興山縣錦橙、窯灣鄉蜜橘、清江椪柑等一批特色產品榮獲國家和省優質果品稱號。精品名牌有秭歸長紅臍橙、秭歸桃葉橙、秭歸橘橙、秭歸紐荷爾臍橙、秭歸夏橙、秭歸錦橙、秭歸羅伯遜臍橙、秭歸血橙、秭歸朋娜臍橙、宜都甜柚、宜都光明柑、宜昌柑、宜昌蜜柑、窯灣蜜桔、南豐蜜桔、華農少核該地棗。
三峽苕酥是以三峽地區土家民間傳統食品“苕絲糖”為基礎,精選三峽地區沙土鮮紅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優質鮮糯米、雞蛋為主要原料,採用土家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先將花椒、八角香、山胡椒等佐料合鹽炒香磨研成粉,待豬羊修淨破腹後即砍下頭、腿、前胛,醃好入缸,所餘按五、六斤一塊砍成條形,逐塊醃好,依層而放,每層再撒上鹽和佐料,如此醃製十日左右即取出上炕。

宜昌著名人物

宜昌市著名人物
王強
黃平
金波
熊傳剛





王昭君 王昭君

宜昌城市榮譽

全國文明城市 [39]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40] 
國家園林城市 [41] 
國家衞生城市 [42-43] 
國家森林城市 [44]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45] 
全國見義勇為城市獎 [46] 
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示範市 [47]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 [48]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49] 
中國最佳投資城市 [49] 
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 [50] 
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51]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52]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53]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54] 
國家節水型城市 [55] 
全國平安農機市 [56]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57] 
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區) [58]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59] 
中國地級市百強第15名 [61] 
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62] 
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21位 [64]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71 [65] 
2018年度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 [66] 
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 [67-68] 
第二批裝配式建築範例城市 [69]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71] 
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72]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73]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74]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 [75] 
2020年“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先進市 [81] 
2020年-2021年度獲得中國十大秀美之城 [82]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84] 
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95] 
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第53名 [96] 
入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 [97] 
入選《中國康養旅遊城市百強榜單》 [98] 
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100]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地級及以上市) [100] 
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 [102] 
宜昌市醫療保障局獲得湖北省醫保局表揚 [103]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33名 [105] 
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106]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107] 
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108] 
2022年8月,入選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 [112] 
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113] 
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15] 
2022年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 [131] 

2021年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同意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的通知》,同意宜昌市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工作。 [9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