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立中央大學

鎖定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成立於南京,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羅家倫厲麟似徐志摩張大千等名家大師均曾在該校任教。
國立中央大學的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後歷經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時期,1921年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1928年5月16日,學校由“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遷至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史稱“重慶中央大學”。1946年11月1日,復員後的中央大學在南京開學,擁有理、工、醫、農、文、法、師範7個學院、43個系科、26個研究所。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牛耳,為當仁不讓的第一學府,其院系之多、學科之全、學生之眾,居於全國高校之首。 [75] 
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2年,教育部參照蘇聯高校設置模式,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南京大學經調整後,分出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東水利學院華東航空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林學院、第五軍醫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 [76]  1962年在台灣以“覆校”名義重建,成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年改稱中央大學理學院;1979年複名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校址現為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77] 
中文名
國立中央大學
外文名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簡    稱
中央大學、中大、NCU
創辦時間
1902年(1928年5月定名國立中央大學)
辦學性質
“國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院系設置
理、工、醫、農、文、法、師範七個學院
校    訓
誠、樸、雄、偉
校    歌
《國立中央大學校歌》
知名校友
顧毓琇
吳健雄
知名校友
厲麟似
張其昀
田炳耕 展開
知名教師
羅家倫
厲麟似
徐志摩
劉光華
莊長恭 展開
學校原址
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今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繼承學校
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十餘校

國立中央大學學校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於清末在南京創校,名稱及沿革曾數度變更,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後,校名定為國立中央大學(1928.5.16~1949.8.8)。“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高等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源於1902年開始籌建的三江師範學堂,1905年更名為兩江優級師範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後停辦。1914年,在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原址籌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5年開學。1921年,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各專修科組建國立東南大學,1923年南京高師全部併入。1927年,國立東南大學等江蘇省9所專科以上學校合併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江蘇大學,同年定名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大學校門(1949,中央大學更名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校門(1949,中央大學更名南京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於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西遷重慶,1946年還址南京。1946年11月1日,復員後的中央大學開學上課。1949年南京解放後,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
1952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了糾正我國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佈局不合理,辦學小而全,系科龐雜,師資不足等弊端,使高等教育能夠適應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需要,為即將開展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提供合格人才,從1951年起到1953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統一部署,參照蘇聯高校設置的模式,對全國高等學校進行了有計劃、大規模的院系調整。調整的辦法是全國一盤棋,由中央和各大區統一考慮高等學校的佈局與系科設置;調整的方針是: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 [78] 
華東的院系調整以上海、南京兩市為重點。根據《華東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設置方案》,南京區在調整後共設8所院校,除華東藥學院(即今日之中國藥科大學)外,其餘7校中,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南京師範學院、南京農學院等校是以南京大學和金陵大學的有關院系為主體組建的,華東航空工業學院、華東水利學院和南京林學院等3校,則分別由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水利系和森林系與金陵大學森林系以及其他學校的相關學科合併組建。原南大、金大兩校的檔案資料,除即須應用者加以適當劃分外,原則上均由南京大學保管 [78] 
1962年,經台灣當局批准,在台以“覆校”名義重建,成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年,改稱中央大學理學院;1979年7月,複名為中央大學。 [1-16]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沿革

古代部分
依據中央大學所編校史:1915年正式創校,前身上可溯至三國時期所創學校,歷史上曾歷經多次變遷。依據更名南京大學之前的“國立中央大學”沿革史,中央大學古代校史始自公元258年(三國東吳永安元年)孫休詔立五經博士所創學校,歷晉代與宋、齊、梁、陳四朝南京太學南朝宋時設文、史、儒、玄、陰陽五科為史上首所分科高等學府教育與研究合一大學,至明朝南京國子監時期為世界最高學府,歷代曾設校於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欽天山下等處;金陵非京師時期由中央太學改作郡學、路學或府學等南京地方學府,1650年明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詳見南京太學
兩江師範學堂手繪全景 兩江師範學堂手繪全景
1902年5月(光緒二十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向清廷上奏《籌辦學堂折》,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籌辦師範學堂,同年,三江師範學堂開始籌建,開啓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1903年2月5日,張之洞上《創建三江師範學堂折》,擬“先辦一大師範學堂,以為學務全局之綱領”,招收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生員,以培養中小學堂教員。3月,三江師範學堂借江寧府署衙開辦,着手聘請師資、建造校舍,以江蘇候補道楊覲圭為學堂監督。同月,魏光燾繼任兩江總督,三江師範學堂在他的任上得以順利建成,並落實了經費來源。1904年11月26日,三江師範學堂正式開學,校址設在北極閣以南。學堂除招收三年制初級師範本科32人、二年制速成科187人以培養小學堂教習以外,還招收四年制高等師範本科生172人,“備各中學堂教員之選”。學科設有理化科(後改稱理化數學部)、博物科(後改稱博物農學部)、歷史輿地科(後改稱國文史地部),講授史地、文學、算學、物理、化學、博物、生理、農學、教育學等課程。
兩江師範學堂碑 兩江師範學堂碑
1906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 [17] 兩江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增設圖畫手工科。停辦初級師範,專辦優級師範,增設分類科。
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大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兩江師範學堂停辦,校址被軍閥佔據改為軍營,1914年續辦。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8] 
國立東南大學 國立東南大學
1915年9月10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正式開學,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開端,開創了中國現代體育事業。1916年添設工藝專修科。1917年在國內首設英文專修科,添設農業專修科、商業專修科。1918年添設教育專修科。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南高師被稱為“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在中國現代科學的早期,半數以上的在國際頂尖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家是南高師的教職或畢業生。1920年設英語系,是中國高校最早的英語系之一。
國立東南大學界石 國立東南大學界石
1920年,南京高師“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造就”;此後高師改大學,定名“國立東南大學”,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之教育、農、工、商四個專修科改歸東大,其他各本科仍由南高師繼續辦理。郭秉文同時擔任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國立東南大學校長,劉伯明任文理科主任兼校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即校長,副主任即副校長)。 [19-22]  (詳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國立東南大學
國立東南大學校門 國立東南大學校門
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國立東南大學成立後,以東大名義招生,南高不再招生,其學生全部畢業後即併入東大。近代史專家梁敬鐓(和鈞)在其《記北大(東大附)》一文中有評論:“東大所設文史地部、數理化部皆極整齊”“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然東大文史哲教授,實在不亞於北大”。 [23] 
國立東南大學師生合影 國立東南大學師生合影
1921年商科遷至上海擴充為國立東南大學、暨南學校合設上海商科大學,1922年7月改為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 [24]  ,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為中國培養了最早期的高級工商財經人才。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撤去校牌,正式併入“國立東南大學”。 [23]  此時“國立東南大學”學科齊全居全國之首。1924年4月,停辦工科,以工科機械、土木、電機三系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改組成立國立河海工科大學。1923年時國立東南大學的學系架構(此時全校共教職員200餘人,學生1600人。設5科28系。) [22]  (詳見“國立東南大學”)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國立東南大學 國立東南大學
1927年3月,北伐軍攻佔南京,6月9日,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頒佈大學區制,決定先自江浙兩省試行;教育行政委員會於同日明令將原國立東南大學、國立河海工科大學、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以及南京工業專門學校、蘇州工業專門學校、上海商業專門學校、南京農業學校等江蘇境內專科以上的9所公立學校合併 [25]  ,受當時的政治氛圍影響且南京在北伐攻克順序中位居第四,並帶有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之涵義而命名之,在首都南京改組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主校址在南京四牌樓原國立東南大學舊址。原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一部分遷回南京。 [25]  試行大學區制後,江蘇省教育廳奉令裁撤,學校代行江蘇省教育廳行政權,設教育行政院(部)於校內,稱第四中山大學區教育行政部(院),先後改稱江蘇大學區教育行政院、中央大學教育行政院,以綜理大學區內一切學術與教育行政事務。校長張乃燕兼主省教育行政事宜。第四中山大學設有九個學院:農學院、文學院、工學院、社會科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自然科學院、醫學院和哲學院。 [26-30]  [31]  (詳見“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國立江蘇大學、江蘇大學
1928年2月,因“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規,校名改為“國立江蘇大學”。4月5日大學院又作出決定:“大學區大學均不必加‘國立’二字”,原第四中山大學只稱“江蘇大學”。 [32]  此舉遭到學校上上下下反對,引發了“易名風潮”,學生請願代表團懇請改校名為“國立南京大學”等,但政府大學院沒有回覆,為此學生罷課三天。最終,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大學委員會於1928年5月16日做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易名風潮”始息。“國立中央大學”正式登上歷史舞台。(詳見“國立江蘇大學”)
  • 1928年時國立中央大學的院系設置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哲學系、社會學系、史學系
理學院: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地學系、生物學系、心理學系、
法學院:政治學系、經濟學系、法律學系
教育學院:教育學系、師資科、藝術專修科、體育專修科
農學院:植物農藝科、動物農藝科、農產製造科
工學院:機械工程科、電機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建築科、礦冶工程科、化學工程科、染織科
商學院:銀行科、會計科、工商管理科、國際貿易科
醫學院:基本系、臨牀系
1928年掛牌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全國院系最全、規模最大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設8個學院34個系科。這種設置達到了民國18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公佈的《大學組織法》中所作“大學分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各學院”規定的上限。 [33-34] 
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復建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門 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復建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門
中央大學成立之初,內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哲學、教育、農、工、商、醫九學院。1928年8月進行院系調整,改自然科學院為理學院,社會科學院為法學院,哲學院並人文學院,社會科學院的史地、社會兩學系併入文學院,史地學系改為史學系,其他理學課程則併入理學院的地學系。教育行政院遷鎮江,劃歸江蘇省教育廳掌管,中央大學本部之名亦不復存在。由於中央大學的商、醫兩學院分設於上海,行政、教學多有不便,故於1932年正式獨立,改稱國立上海商學院、國立上海醫學院。1935年,中央大學在南京另設醫學院,並附設國立牙醫專科學校。經過調整,中央大學便擁有文、理、法、教育、農、工、醫7個學院,40個系科和牙醫、實驗(含中小學)兩個學校。 [29]  [35] 
國立中央大學
(一)易長風波
易長風波時期
易長風波時期(4張)
1930年10月至1932年8月不到兩年內,先後有朱家驊、任鴻雋桂崇基、劉光華、段錫朋、李四光等人被任命為中央大學校長、代校長。直至1932年8月26日羅家倫被任命為校長,易長風波遂告平息。
(二)發展時期
羅家倫就任中央大學校長後指出:大學應該承擔起“創立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一個大學不能負擔起創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學存在的意義。”
他還提出:“欲謀中央大學之重建, 必循‘安定’‘充實’‘發展’三時期以推進。”羅家倫任內延聘名師充實師資,調整擴充學科設置,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等,這些都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羅家倫治校的十年,中央大學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時期。
(三)“萬人大學”規劃
1934年,羅家倫認為“中大發展的時機到了”,決定另闢新址,建設“萬人大學”。初步選定中華門外約七公里處的石子崗一帶為中央大學新校址。1935年11月,內政部頒發公告,徵得石子崗8000畝土地為中大新校址。 [36]  由教育部出面,聘請葉楚傖等9人為新校舍建築委員會委員。聘徐敬直、李惠伯為該委員會專任工程師。
石子崗新校址原預計1938年秋落成,30個月以後即可全部完工。但新校址動工半年後,便發生了盧溝橋事變。1937年8月,日本侵略軍攻佔了上海。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淪陷。中央大學西遷,羅家倫也因此留下了自己的“文化遺囑”:希望“於抗戰勝利以後,每個愛護中大的人,是一定要把它實現的!”。
(四)西遷入川
1937年11月,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沙坪壩,在重慶大學借出的松林坡建造校舍開學,後又在柏溪建供一年級新生所用新校區。醫學院及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遷成都華西壩,借用華西大學校舍,中大實驗中學設在貴陽。抗戰時期,在國民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等校投筆從戎參加青年軍的學生佔在校生的三分之一。當時,“韓國臨時政府”也設在中大校內,松林坡民主牆右側。國立中央大學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全國最高學府。中央大學規模之宏大,學科之齊全,教授陣容之強,均居全國各大學之首。1942年和1943年教育部兩
次遴選出“聲譽卓著,具有特殊貢獻”的“部聘教授”45人,中央大學入選12人,超過其總數的四分之一。 中央大學一校的經費,相當於北京、清華、交通、浙江四校的總和。抗戰初期開始的全國大學名校“聯考”統一招生中,全部考生總數的三分之二將中央大學作為第一志願來填報。“ [36] 
(五)淪陷區的南京中央大學
1940年4月,汪精衞政府在南京成立“覆校籌備委員會”,“恢復”中央大學,於中央政治學校舊址開學,不久遷至金陵大學舊址(校址在今南京大學北園東半部分,此時金陵大學西遷重慶等地辦學),有人稱之為“汪偽中央大學”。學校分設文、法、商、教育、理工、農、醫、藥8個學院,後法、商兩院合併為法商學院,藥學院併入醫學院,這樣全校共設有6個學院。至於系科設置,因每學年都有增減、合併,其最完備時,文學院設中國文學、歷史、外國語文3系;法商學院設政經、法律、商學3系;教育學院設教育學系和師範專修科、藝術專修科;理工學院設土木、化工、數理、機械電工4系;農學院設農藝、園藝、生物、農業經濟4系;醫學院設醫學系。並設有實驗中學和小學。在此期間(1940-1945)擔任偽中央大學校長的有:樊仲雲李聖五(代校長)、陳柱陳昌祖。1945年抗戰勝利後,汪偽中央大學停辦。偽中大解散後,遷回的中大與金大協商,圖書雜誌歸金陵大學,儀器設備與檔案由中大接收。 [37-38] 
  • 關於臨時大學
1945年9月下旬,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解散南京中央大學。同時,頒佈《偽專科以上學校學生、畢業生甄審辦法》。這一辦法公佈後,學生們認為是對淪陷區學生的歧視,為此進行了反甄審鬥爭。由於學生們的強烈反對,當局作了某些改動,取消了甄別考試,改由學生自己按原來年級程序,選擇相應的院系到臨時大學就讀,並將“南京臨時大學補習班”名稱去掉“補習班”三個字,改為南京臨時大學(設在金陵大學內)。南京中央大學的文、法商、教育、理工學院一、二年級,農學院及醫學院學生按原在班級,分配到南京臨時大學各院系學習。理工學院三、四年級學生,以南京師資不足為由,分配到上海臨時大學,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習。醫學院高年級與上海東南醫學院高年級合併,在軍政部第一臨時醫院(南京四牌樓中央大學校址,即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上課。 [39] 
1946年6月,臨時大學撤銷,應屆畢業生修業期滿者,發給畢業證書,並授予學士學位。南京臨時大學未畢業的學生則按其所學院系與地區,分配到中央大學、安徽大學、交通大學、江蘇醫學院等校繼續學習。在上海臨時大學未畢業的南京中央大學學生,土木系和機電系學生大都留在交通大學,少數轉入中央大學;化工系學生則分散到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和中央大學。這樣,由臨時大學分發到中央大學的南京中大各院系的學生,就成為復員後中央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39] 
(六)東還
1945年抗戰勝利,教育部政務次長顧毓琇接替蔣介石擔任戰後中央大學校長,中央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上任時,顧毓琇向報界發表談話説:“今後的中央大學應注重學術研究,提高研究風氣,改善研究人員待遇。蓋注重學術為教育人才和培育文化的根本原則”,“學校行政方面,應以教授為第一,尊重教授的地位及其學術上的成就”,“避免學校機關變成行政機關”。1946年11月1日,遷回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開學上課,擁有7個學院、37個系、6個專修科、26個研究所,是當時中國大學系科設置之最。根據1947年的統計,全校教職員1266人,學生4066人。 [1]  [16]  [36]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以“起看星河含曙意,願將熱血薦黎明”(森林系梁希教授詩句)的大無畏精神投入“應變、護校、迎解放”鬥爭的中央大學師生員工,終於熬過黎明前的黑暗,迎來了新生的曙光。 [40]  8月8日,學校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校名在大陸成為歷史。(詳見“國立南京大學”)
  • 改名南京大學
中央大學關防之印文 中央大學關防之印文
1949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戰敗已成定局,中大校長周鴻經奉命遷校。中大師生普遍對國民黨喪失信心,多數教授決定留在南京。周鴻經離校後,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主持下,中大先後組成應變委員會、臨時校務委員會維持校務、保護校產,準備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4月1日,南京爆發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學生遊行,遭到軍警鎮壓,中大兩名學生遇難。4月23日,解放軍開進南京,軍管會派趙卓到中大負責接管,宣佈由森林系主任梁希主持校務。5月中旬,傳達了軍管會文教處“暫維現狀,立即開學”的方針,並廣泛宣傳接管的意義, [40]  6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正式接管中央大學。8月8日,根據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通知 [41]  ,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8月12日,國立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梁希為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希應周恩來的提名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部長,心理學系主任潘菽接任校務委員會主席,1951年7月改行校長制後任校長。1950年10月10日,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經政務院核定,除私立學校於校名上加冠‘私立’二字外,各級學校校名不加國立、省立、市立及公立字樣。”自此,學校校名即去“國立”二字逕稱“南京大學”。 [41] 
在這一時期,南京大學進行了小規模的院系調整。1949年,邊政系和南京的國立邊疆政治學院、東方語言專門學校合併到北京大學組建東方語言文學系。1949年10月,上海國立幼稚師範專科學校、上海市立師範專科學校、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三校學生共300人併入南京大學師範學院有關係科。 [42-43]  1950年,國立安徽大學土木系、藝術系併入南京大學。1949年時全校有學生2363人,至1951年僅增加到2545人(本科)。
1954年,南大校委會作出決定,確定“南京大學歷史自1902年三江師範學堂創辦時開始”、以震驚全國的五·二○運動紀念日為“校慶日”;每年校慶期間,舉行全校性的科學報告會 [44] 
  • 院系調整
1949年8月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後,仍為一座具有7個學院的規模宏大的綜合性大學。但經過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1950年代中期的大學西遷,以及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大躍進之後,這所學科齊全的綜合大學被解體為多所蘇式高校,以院、係為單位整建制地作為主體成立或參與組建了12所高等學校。195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的院系調整中,其規模最大的工學院留在四牌樓原址成立南京工學院(在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今東南大學),其它院系包括文學、理學、農學、師範等部分院系先後從四牌樓校址遷出,其中文、理學院遷出與位於鼓樓的教會大學私立金陵大學合併,在金陵大學鼓樓校址組建新的南京大學,農學院組建為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大學)、教育學院組建為南京師範學院(今南京師範大學)、農學院林學系組建為南京林學院(今南京林業大學),以及華東航空學院(今西北工業大學)、華東水利學院(今河海大學)、第五軍醫大學(今空軍軍醫大學暨第四軍醫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華東體育學院(今上海體育學院);1958年至1960年,南京工學院又陸續調整出無錫輕工業學院(今江南大學)、南京化工學院(今南京工業大學)、鎮江農業機械學院(今江蘇大學)。
  • 台灣中央大學
台灣中央大學官網的校史沿革圖 台灣中央大學官網的校史沿革圖
經原“國立中央大學”遷台校友多方努力,1962年在台灣以“覆校”名義重建中央大學,初期設址苗栗坪山,成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年遷址中壢雙連坡,恢復大學部並改名為中央大學理學院。1979年7月正式複名為中央大學。 [45] 
至此,原“國立中央大學”在海峽兩岸共衍生出13所高校。
注:台灣中央大學認為該校於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成立的1915年作為正式創校時間。 [45-46] 

國立中央大學辦學規模

國立中央大學規模概述

中華民國時的中央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牛耳,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均有較大差距,即使三校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於1937年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 此即“民國五大名校”這一説法的來歷。
南京大學(原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並稱為院系調整中的“五大母校”。
國立中央大學教師陣容強大 國立中央大學教師陣容強大
重慶中央大學時期,學校在規模、學科齊全度、教授陣容上均居全國各大學之首。1941年和1943年教育部兩次遴選出“聲譽卓著,具有特殊貢獻”的“部聘教授”45人,中央大學入選12人,超過其總數的四分之一。中央大學一校的經費,相當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四校的總和。抗戰初期開始的全國大學名校“聯考”統一招生中,全部考生總數的三分之二將中央大學作為第一志願來填報。1941年,中央大學設有七個學院(文、理、法、工、農、醫、師範),一個研究院,五十六個系科,九個研究部,一個專科學校,一個附屬中學,以及醫院、農場、工廠等一系列下屬單位;有專職正、副教授183人,講師39人,助教179人;在校大學生3153人,全校開設課程共829種。1947年(民國36年),中大擁有7院41系及科組、23個研究機構。 [30] 

國立中央大學學科設置

中央大學初設時的院系設置:
中央大學學科設置
中央大學學科設置(2張)
1929年中央大學共設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8學院。這種設置達到了1929年7月26日國民政府公佈的《大學組織法》中所作的“大學分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各學院”規定的上限——8個學院。中央大學也是全國學科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同時也是南京國民政府執政的20餘年間唯一設有7個以上學院的大學。 [36] 
中央大學末期院系設置:
1947年時“國立中央大學”設有文、理、工、法、農、師範、醫共7個學院37個學系,6個專修科,26個研究所。為當時中國學科最全,實力最雄厚的綜合院校。(同期“國立大學”院系設置統計:中央大學7院37系;北京大學6院26系;清華大學5院23系;復旦大學5院28系;浙江大學6院28系;中山大學7院27系,見1947年3月10日《申報·教育消息欄》) [30]  [47-48]  [15] 
1948年國立中央大學院系設置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外國文學系、俄文專修科(1947年改為本科,稱外文系俄文組)
理學院
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心理學系、地理學系、地質學系、氣象學系
法學院
政治學系、法律學系、經濟學系、社會學系、邊政學系、司法組(隸屬國家司法部)
師範學院
教育學系、藝術學系(含音樂組、繪畫組)、體育學系、體育專修科
農學院
農藝學系、農業經濟學系、園藝學系、農業化學系、森林學系、畜牧獸醫學系、畜牧獸醫專修科、農業工程系(1948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農藝系農業機械組擴建而成)
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建築工程學系、水利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
醫學院
醫科、牙科、牙醫專修科、護士師資專修科、高級醫事檢驗職業科、法醫科、司法檢驗專修科(1948年秋,在司法檢驗培訓班的基礎上成立) [49] 
研究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歷史學研究所、哲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心理研究所、法律研究所、政治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社會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農藝研究所、農業經濟研究所、森林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土木工程研究所、機械研究所、電機工程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公共衞生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法醫研究所 [47] 

國立中央大學師資力量

中央大學師資
中央大學師資(14張)
1929年時,中央大學教職員工共計3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9人,講師89人,助教56人。
1941年底,教育部公佈了第一批部聘教授30名,中央大學有梁希、孫本文艾偉胡煥庸蔡翹5位教授榮任。1943年,評審出第二批部聘教授15名,中央大學的樓光來胡小石柳詒徵高濟宇、常導直、徐悲鴻和戴修瓚7位教授榮任。
1945年時,中央大學教職員工總數超過6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90人,講師76人,助教224人,研究院助理(相當講師)38人。中央大學聘請了許多名師來校任教,如梁希、孫本文艾偉胡煥庸蔡翹樓光來胡小石柳詒徵高濟宇、常導直、徐悲鴻、戴修駿等部聘教授,徐志摩、厲麟似聞一多、張大千、馬寅初、童第周、宗白華金善寶張鈺哲曾昭掄、蔡旭、李學清歐陽翥、張奚若、羅宗洛、趙忠堯及居里夫人為中國培養的唯一一位研究生施士元等名師來中央大學任教。

國立中央大學歷屆英才

國立中央大學歷屆英才
國立中央大學歷屆英才(10張)
1928~1937年間,中央大學各院系共有畢業生3180人。重慶中央大學時期,學校的教育質量,在全國各大學中仍是領先的,並未因戰事遷徙,設備簡陋,校舍擁擠而影響學業。在重慶期間一共畢業8屆學生,約400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0人。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出國留學率也比較高。
1940年5月,教育部為獎勵學業優秀的學生,採用自由參賽的形式,舉行大專以上學校學業競試,分甲、乙、丙三組。甲組為一年級基礎知識競試;乙組為二、三年級專業知識競試;丙組為畢業生論文競試。先由各校進行初評,然後,參加教育部的統一考試。參賽結果,中央大學獲得甲、乙、丙三組團體總分第一,受到教育部的嘉獎。1943年,教育部主辦第一次自費留學考試,錄取329人,其中62人是中央大學畢業生,佔總數的1/5;1944年,公款留英公費生考試,錄取30人,8人為中央大學畢業生,著名經濟學家陶大鏞就是這次出國深造的。 [30] 

國立中央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1902-1952)



三江師範學堂總稽查(1902)
三江師範學堂總稽查(1902)
中央大學校長(1932-1941)
三江師範學堂總稽查(1903)
中央大學校長(1941-1943)
兩江師範學堂監督(1905-1911)
中央大學永久名譽校長兼校長
(1943-1944)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1914-1919)
中央大學校長(1944-1945)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暨國立東南大學校長
(1919-1925)
中央大學校長(1945-1947)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及中央大學校長
(1927-1930)
中央大學校長(1948-1949)
中央大學校長(1930-1931)
國立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1949-1951)
中央大學代校長(1932)
南京大學校長(1951-1952)
潘菽 [50] 

國立中央大學學校精神

國立中央大學校訓

羅家倫任中大校長時提出必須樹立“誠、樸、雄、偉”的學風:
誠,即對學問要有誠意,不能把做學問作為升官發財之道和取得文憑資格的工具。
樸,即質樸、樸實,做學問不是為做門面、作裝飾,不能尚纖巧、重浮華,讓青春光陰耗費在時髦的小冊子、短文章上面,而是要埋頭用苦功夫。
雄,即“大雄無畏”,要糾正中國民族自宋朝南渡以後的柔弱萎靡之風,要把民族存亡的念頭放在胸中,完成振興中華的偉大理想
偉,即偉大崇高,能擺脱狹隘,放開眼界,有大胸懷,做大事業。
其後,“誠、樸、雄、偉”就成了中央大學的校訓,尤其是“誠、樸”兩字,在中央大學相沿成習,蔚然成風。此校訓也由南京大學沿用,現為南京大學校訓一部分。 [30] 

國立中央大學校歌

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即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即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國立中央大學”校歌之一
(汪東詞,程懋筠曲):
維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臨睨兮,此實為天府之雄。
煥哉鬱郁兮,文所鍾。
宏哉黌舍兮,甲於南東。
干戈永戢,弦誦斯崇。
百年樹人,鬱鬱葱葱。
廣博易良兮,吳之風。
以此為教兮,四方來同。
詞作者汪東,字旭初,號寄庵,江蘇吳縣人。他與黃侃同為章太炎入室弟子,乃一代國學大家。他是中央大學中文系的首任系主任,後任文學院院長。
曲作者程懋筠(1900~1957),早年留學日本。1926年學成回國,歷任浙江省立湘湖師範音樂科主任、杭州英士大學音樂教師、“國立中央大學”音樂系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之初曾任蘭州師範學院藝術系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校歌之二
(羅家倫詞,唐學詠曲):
國學堂堂,多士蹌蹌;
勵學敦行,期副舉世所屬望。
誠樸雄偉見學風,雍容肅穆在修養。
器識為先,真理是尚。
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增加人類知識總量。
進取、發揚,擔負這責任在雙肩上。
唐學詠(1900~1991),音樂教育家、作曲家。1922年入法國里昂音樂學院學習,畢業時以優異成績獲桂冠樂士。1930年學成歸國後任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系音樂科主任。 [30] 

國立中央大學校聲

中央大學校聲(校呼):中央啦!中央啦!中——央——啦!啦!啦!蓬,勃,澎!蓬,勃,澎!中央大學蓬勃澎! [51] 

國立中央大學校色

中央大學校色:紫、金兩色。紫色象徵典雅、高貴和浪漫;金色象徵光明、輝煌和智慧。 [51]  南京大學2010年將紫色作為學校標準色,即“南大紫”。

國立中央大學校徽

中央大學校徽由藝術系教授陳之佛於1933年設計。陳之佛192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為工筆花鳥畫名家,自1930年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後曾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南京大學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陳之佛設計的校徽為等邊三角形,紫邊、黃底、紅字、黑色圖案。 [52]  色彩上體現了中大“校色”的特點。其設計構想及其含義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圖案正中央的牌樓門是中央大學的新校門,往內望去是圓頂的大禮堂,它們都是中大的標誌性建築,把它們置於校徽的正中央就是要體現“中央”之意。(2)禮堂高大雄偉,形同蒼穹,寓意“全國最高學府”,“涵蓋全部學科”。(3)禮堂兩邊是城牆垛子,表示中大“建在六朝古都石頭城內”。(4)校徽下端有數行水紋,“表示學校設在長江之濱,學校的歷史源遠流長”。

國立中央大學文化生活

中央大學於1929年11月正式成立學生會,有全校學生會和各院系學生會(後依中央法令,改稱學生自治會),校學生會分總務、學術、社會三部。總務部分文書、交際、會計、庶務4股,學術部分研究、編輯、體育、遊藝4股;社會部分宣傳、平教、齋務、衞生、組織、販賣6股。在學生會的組織和推動下,學生的課餘活動豐富多彩。各系科均有同學會,如史學系同學會、藝術科同學會、女生宿舍同學會等。帶有學術性質的學會(有些學會先於學生會而成立)有生物學會心理學會、史地學會、園藝學會等。還有各種同鄉會暨同學會。此外,音樂、戲劇、文學、體育、攝影、品行等各方面內容的學會、協會、研究會有喝章社、刁斗社、誅心社、勵羣學社、京劇研究會、國光社、野火社、櫻花劇社新月社、犴社、浪社、幽默社、五月社、國語演説會、影社、健社、小小足球隊、阿米巴球隊、白血輪球隊、開心小球隊、春夢小球隊、武術隊、武術會、拒毒會等等。各種學會均是以“研究科學、發揮藝術、增進技能、聯絡感情”為宗旨的。有的還出版有刊物,如《法律系季刊》、《商學院學生會叢刊》、《社會科學》半月刊、《野火》半月刊、《幽默社叢書》、《薇娜絲》等。還有一些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學會,如由聞一多張乃燕發起成立師生均可參加的“不用日貨協會”以及“學生救國會”、“山東學生五三慘案後援會”等,並出版有《國難特刊》。後來,為提倡合作事業,推動合作運動,又成立了全校性的“消費合作社”。
中央大學各種田徑賽和各種球類比賽也十分活躍,成績突出。1929年春季,首都舉行足球聯合比賽,中大獲錦標;同年秋季,南京舉行第一屆公開運動會,錦標亦為中大所獲得;1930年春季,江南八大學體育協會在上海舉行第四屆田徑賽運動會,共15項運動,中大奪10個第一,獲團體冠軍。1930年暑假後,中大又重金聘請德國柏林大學體育專家來校擔任體育指導。一方面藉此推動各項田徑運動,一方面以世界紀錄為追趕目標,積極訓練。
重慶中央大學時期,學校校園與重慶大學、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四川教育學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工業實驗所毗鄰。各校所常有演講會、歌詠會、話劇、土風舞等演出,師生均可自由參加。中央大學當時所在的沙磁區是重慶學術、文化中心,而中央大學是這個文化區的核心。
(一)名人講演
學校在授課之餘,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學術講座,當時影響較大的重慶“沙磁區學術講演會”就是由中央大學主辦的。講演會邀請學界、政界或來華外交使節等社會名流來此講演,如翁文灝、潘光旦、李烈鈞、孫科、盧作孚、美駐華大使詹森、英國前首相艾德立等。
學校內的各種社團有七八十個,分為文藝習作型、學術研究型、聯絡感情型、砥礪學行型、宗教研究型等各種類型社團,其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是“中蘇問題研究會”、“中大文學會”、“女同學會“等,他們的活動常在校園裏,甚至在沙磁區引起轟動。(圖冊:南京大學校史博物館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 [18] 

國立中央大學學校舊址

中央大學校址分散於現南京、重慶、成都等地,主要包括:
南京:四牌樓,丁家橋(農學院、醫學院),牛首山麓(抗戰前建設,未完工)
重慶(抗戰西遷):沙坪壩(抗戰時期主校區)、柏溪(一二年級新生校區)
成都(抗戰西遷):華西壩(醫學院及農學院畜牧獸醫學系,後遷步后街)
南京舊址
中央大學南京舊址 中央大學南京舊址
中央大學的校園建築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建築史折衷主義復古思潮的影響,用西洋古典建築式樣的建築外殼去包裝具有現代特點的使用空間,形成排列有序、錯落有致的建築羣,以此來顯示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經濟實力。
中央大學南京四牌樓舊址(即現今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現已開發為中央大學歷史風貌區,主要包括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和現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1991年,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羣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近代優秀建築,199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立中央大學”舊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保留的建築有校園南大門、大禮堂、生物館、牙科醫院等。這些建築,基本上呈對稱佈局,從南大門至大禮堂形成一條中軸線,其他的建築物依次排列在中軸線的兩側。 [53] 
詳見“中央大學舊址
重慶舊址
中央大學重慶舊址主要位於重慶沙坪壩(抗戰時期主校區)、柏溪(一二年級新生校區)等地。
保存建築有:原中央大學大禮堂、七七抗戰大禮堂遺址等。
原中央大學大禮堂位於現重慶大學松林坡麓,現為重慶大學禮堂。大禮堂建築主體保存較好,正納入重慶市沙坪壩區第三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列進行保護。 [54] 
詳見“中央大學舊址

國立中央大學學校家譜

原國立中央大學衍生院校信息如下:
中央大學時期
1932年6月,位於上海的“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源於1917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創辦的商科)獨立設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時為國內唯一的國立商科類本科高校。1950年,學校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 [55] 
1935年,位於上海的“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設校,定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6年,部份院系西遷重慶,組建上海第一醫學院重慶分校,後獨立成立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1985年,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經過上醫師生校友的抗爭,“上海醫學院”名稱得以永遠保存。現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1927年11月,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更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歸教育部高等教育處管轄,改為正式專科學校;1928年先後更名為江蘇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設立本科。1929年7月恢復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校名,後歷經上海市立吳淞水產專科學校、上海水產專科學校等時期,1952年升格成為中國第一所本科建制的高等水產學府——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56-57]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邊政系1949年和位於南京的“國立邊疆政治學院”、東方語言專門學校合併,並與北京大學相關院系組建新的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
1952年院系調整後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華東大區的院系調整全面展開,上海和南京是調整的重點,原南京大學被拆分。考慮到南京工學院師生人數最多及未來發展的需要,將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本部作為南京工學院校址(即今東南大學),其他院系全部遷出獨立辦學。
1952年底南京市內有關高校情況(按調整後規模排序)
校名
(現校名)
主體源頭
(調整後)
系科數(專業數)
(調整後)
學生數
(調整後)
教員數
(東南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
7(20)
1948
265
(南京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文、理學院;
2- 金陵大學文、理學院
13(24)
1772
254
南京農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
2- 金陵大學農學院
5
722
145
南京師範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師範學院;
2- 金陵大學教育系、兒童福利系
6
638
106
華東水利學院
(河海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水利系;
2-交通大學水利系;
3-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
4-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
4(8)
1022
61
華東航空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航空系;
2-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3-浙江大學航空工程系
2(4)
453
52
南京林學院
(南京林業大學)
1- 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林學系;
2-金陵大學森林系
3(4)
236
20
原南京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如下:
文、理學院
原南京大學文、理學院金陵大學文、理學院合併,調入同濟大學外文組、震旦大學法文組、復旦大學德文組,齊魯大學天文算學系中山大學天文系,成立文理科的綜合大學,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在金陵大學鼓樓校址。1953年又調入浙江大學地理組及四川大學地理學系。原南京大學文、理學院遷出至原金陵大學鼓樓校址,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保留給工學院,併成立南京工學院。(依據1952年華東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委員會南京分會《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合併調整方案 [58]  》、1952年7月26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兩校校委聯席會議《南京、金陵兩大學合併、調整工作進行辦法 [58] 
工學院
中央大學四牌樓舊址 中央大學四牌樓舊址
原南京大學工學院保留在原國立中央大學校址四牌樓,併入金陵大學理學院電機、化工二系,成立南京工學院南京工學院後分出院系參與組建南京化工學院、江蘇工學院、無錫輕工業學院、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等,1988年南京工學院改名東南大學
原南京大學工學院水利系(即1915年成立的併入中央大學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的水利系科共同組建華東水利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四牌樓部,後遷往西康路。1985年改名為河海大學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
原南京大學工學院航空系與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浙江大學航空工程系在南京共同組建華東航空學院,後遷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與西北工學院合併,組建西北工業大學
師範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原南京大學師範學院與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部分和金陵大學師範、教育相關係科合併,組建南京師範學院,設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舊址,1984年改名為南京師範大學
農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原南京大學農學院與金陵大學農學院合併,組建南京農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後遷往東郊衞崗。1984年改名為南京農業大學
原南京大學農學院林學系與金陵大學森林科合併,組建南京林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後遷往龍蟠路新莊。1985年改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原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併入浙江農學院(浙江農學院後改為浙江農業大學,再後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
原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果樹組併入山東農學院(今山東農業大學)。
原南京大學農學院桑蠶專修科併入安徽大學(安徽大學農科後分出成為安徽農業大學)。
醫學院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大學醫學院獨立,在南京組建華東軍區醫學院,以後先後更名為第三軍醫學院、第五軍醫大學,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1954年遷至西安與原第四軍醫大學合組為新的第四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四軍醫大學校名。 [59] 
其他院系
原南京大學體育系與金陵大學體育系、華東師範大學體育系合併,在上海組建華東體育學院(1956年改名上海體育學院)。
南京大學哲學系遷至北京,合組新的北京大學哲學系
原南京大學政治系、法律系遷至上海,參與組建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原南京大學經濟系遷至上海,合組新的復旦大學經濟系。
附屬單位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為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今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原南京大學附屬小學成為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小學(今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原南京大學附屬醫院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醫大學附屬醫院,後歷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4陸軍醫院、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等時期,2000年更名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30]  [60-61]  [18] 
後期整合發展
1955年到1960年間,全國高等院系繼續調整並組建新的高校,在此期間的相關調整如下: [62-66] 
南京大學:
1956年,南京大學心理系遷至北京,併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室,並更所名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南京大學校長潘菽任所長。
1959年10月,中央氣象局決定建立南京氣象學院並報國務院審批。1960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覆中央氣象局“同意以南京大學氣象係為基礎成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將來學院獨立後,南京大學仍保留一個氣象系”“天氣與動力氣象學大氣物理學、氣候學等三個專業先行招生計200人”,可設置天氣與動力氣象學系、大氣物理學系、氣候學系和農業氣象學系四個系;同月,南京氣象學院籌建委員會成立;同年秋季招生168人與南京大學氣象系(現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合併上課。隨後,中央氣象局將學院的天氣動力氣象學系和大氣物理學系合併為氣象學系,農業氣象學系和氣候學系合併為農業氣象學系。經教育部同意委託南京大學氣象系協助選址建校,並以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的名義招收和培養了三屆(60、61、62級)學生。1963年5月,南京大學氣象學院遷至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改稱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67-70] 
南京工學院:
1958年,南京工學院化工系獨立為南京化工學院,後改南京化工大學,2001年5月與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合併組建南京工業大學
1955年,南京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有線電部分參與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
1960年,以南京工學院農業機械、汽車拖拉機兩專業的全部師資設備為基礎成立南京農業機械學院。 [71]  1961年遷址鎮江,更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82年及1994年先後更名為江蘇工學院、江蘇理工大學。 [71]  2001年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江蘇大學 [72] 
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整建制東遷無錫,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無錫輕工業學院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江南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相關事件

在中央大學,曾經發生過一系列重大事件。
非常大“總統“紀念日
1931年5月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民會議在中央大學大禮堂開幕。447位國民會議代表、44位國民黨黨政要員,以及近千名新聞記者和各方面人士參加了開幕式。蔣介石在開幕式上致詞,張學良為會議上賓。從8日至17日,國民會議共舉行了8次全體大會,討論通過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實業建沒程序案》、《政治總報告決議案》、《剿滅赤匪報告案》等幾十項議案。會議於17日宣佈閉幕。
中大學生抗日救國會
1931年9月28日,“九一八”事變後,中央大學學生舉行遊行示威,到中央黨部後由中常委丁惟汾接見,學生因朱家驊在內開會,就簇擁着朱家驊一起遊行到外交部,部長王正廷不親自接見,學生怒入王室責問,以紅墨水瓶擲傷王頭部,王受輕傷鼓樓醫院。翌日王引咎辭職。1935年12月17日,南京大中學校學生代表大會在中央大學召開,到會學生代表兩千餘人。1935年12月18日,南京大中學生聯合大請願,要求國民黨當局“懲辦華北任意摧殘學生運動之官吏”、“開放言論”、“反對華北自治”、“釋放北平被捕同學”等。
九三學社”誕生
九三學社”是中國民主黨派重要的一支,成立於1945年9月3日。它的產生與發展,與中央大學有着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
1939年春,中央大學內遷重慶,潘菽、梁希、金善寶等知名教授發起組織“自然科學座談會”,1944年底定名為“民主科學座談會”,成為有組織、有目的的政治性學術團體。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民主科學座談會在1945年9月3日舉行慶祝大會,會議決定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中共代表團成員飛抵重慶,與國民黨共商國是。談判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會見了重慶8位進步教授,其中中央大學的梁希、潘菽、熊子容在坐,會見時毛主席明確建議:九三座談會應辦成永久性的組織。後九三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學社”。在成立大會上,九三學社發表了國是主張,選舉產生了九三學社首屆理事和監事。中央大學潘菽、梁希分別擔當九三學社常務理事和常務監事。
中央大學的九三學社成員,在歷次鬥爭中與全校師生攜手合作,並肩戰鬥,不論是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五·二○”運動,還是“四·一”大慘案,以及在反對學校南遷、應變護校、迎接南京解放的鬥爭中,九三成員都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九三學社在北京設址。由中央大學更名的南京大學設立九三學社小組。 [73] 
“一·二五”大遊行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同時國民黨當局利用英國在九龍屏山修建飛機場和法國輪船“白爾丁號”侵犯中國主權之事,轉移人民對政治協商會議的關注視線。中央大學師生對英、法侵略行徑十分氣憤,紛紛要求舉行示威遊行。1946年1月25日清晨,中央大學全體同學(柏溪分校徒步60裏)從沙坪壩出發,趕到市區牛角沱和其他學校同學匯合,遊行隊伍向上清寺國民政府所在地進發。吳有訓校長和馬寅初(時任中央大學兼職教授)、金善寶、樓光來李旭旦蔣孟引張貴永等百餘名教授也加入同學們的隊伍。孫科、周恩來、陳啓天張君勱莫德惠、邵力子等向遊行羣眾講了話,表示同意和接受學生的要求。
“一·二五”大遊行,是抗戰以來陪都重慶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羣眾性民主運動,是促進政治協商會議成功的運動,是民主力量和反動力量的一次公開較量。 [30] 
“五二〇”運動
“五二〇”運動是指1947年5月,由中央大學始發而後擴展到京滬蘇杭平津等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青年學生愛國民主運動。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1947年5月6日,中央大學教授會召集全校教授大會,通過《要求提高教育經費,改善教員待遇宣言》,鄭重作出五項決議,並表示“如不能達到目的,吾人為國家前途及實際生活計,當採取適當步驟,以求五項決議案之有效貫徹”之決心。《宣言》要求全國從事文化教育的工作者,一齊起來,堅決支持此決議案,這呼聲震動了南北方各大學,也引發了學校的“吃光運動”。5月13、14日全校罷課。5月15日上午8時,中央大學、劇專等校學生集體請願隊伍出發。
中央大學學生要求增加副食費集體請願的消息傳開,杭州、上海、蘇州、南昌等地的高校及清華、北大、南開等校也相繼響應。
“五二〇”運動
“五二〇”運動(2張)
1947年5月20日上午,滬、蘇、杭代表和中央大學本部學生遊行隊伍衝出包圍,一路高呼“反飢餓、反內戰、反暴行”口號,向”總統府“挺進。隊伍到達珠江路路口時,遭到軍警毆打,引發珠江路血案。(事後統計:珠江路血案重傷19人,輕傷104人,被捕28人,被毆打侮辱者不計其數。)
當晚,中央大學教授會、助教會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發表聲明,抗議政府的暴行;全國各地和社會各界,包括華僑和港澳同胞、國際學聯、美國青年大會都發來聲援、慰問函電。柳亞子、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章伯鈞、馬寅初、翦伯贊等社會名流發表講話,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上海各大學成立“五二〇慘案後援會”;全國60多個城市的學生都紛紛遊行罷課,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1954年6月16日,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作出兩項決議,一項是“確定南京大學歷史自三江師範學堂創辦時(1902年)開始”;另一項便是“確定‘五二〇’為校慶日”,以紀念偉大的五二〇運動。 [30]  (圖冊: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 [18] 
護校鬥爭
1949年初,隨着三大戰役的勝利,南京、上海、武漢等國民黨統治中心岌岌可危。此時行政院下達“國立院校應變計劃”,要求各院校提出應變措施,選定遷校地址,呈教育部備案。1949年1月21日,中央大學校務會議討論遷校問題,大多數教授反對,並通過了“以不遷校為原則”的決議,同時成立由校長,教務、訓導、總務三長,各院院長、系主任以及各院教職員、學生代表等21人組成的應變委員會。南遷方案不成,校長周鴻經與訓導長沙學俊、總務長戈定邦棄職而逃。
隨後,中大地下黨組織發動師生抗爭,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護校鬥爭,據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王德滋回憶:“很多儀器已經裝箱了,教授們坐在箱子上,不準抬走”。1949年1月31日,中央大學教授會投票選舉產生“中央大學校務維持會”共11名委員,推選梁希、鄭集胡小石為常務委員,主持校政。
1949年2月7日,中央大學如期開學。“如果沒那次護校鬥爭,也許就沒有今天的南京大學。”王德滋説。 [74] 

國立中央大學檔案歸屬

2012年5月15日上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向南京大學移交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歷史檔案(光盤、膠片)。1952年院系調整時,根據《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兩校合併調整工作進行辦法》,中央大學及其前身學校和金陵大學的歷史檔案明確劃歸南京大學。到“文革”期間,出於檔案資料安全方面的考慮,這批歷史檔案被移送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放,直至2012年移交南京大學,將保存在南京大學檔案館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