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識帖睦邇

鎖定
達識帖睦邇字九成。入國學為諸生,讀經史悉能通大義,尤工書,初以世胄稱補官為太府監,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為中書平章政事,出為江、浙行省左丞相,升右丞。能書大字,學釋溥光,小字亦有骨力。作有《元史本傳》、《書史會要》.
別    名
達識帖木兒、達識帖木爾、達識帖穆爾、達識帖穆爾、達識鐵睦邇、達識帖睦爾、達識鐵木兒、達世帖木爾
九成
民族族羣
康裏
逝世日期
1364年
本    名
達識帖睦邇
官    職
太府監提點→治書侍御史奎章閣大學士→樞密院同知→中書右丞→翰林學士承旨→大司農→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大司農→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大司農→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淮南行省平章政事→中書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左丞相

達識帖睦邇人物生平

達識帖睦邇,字九成,幼與其兄鐵木兒塔識都入國子學學習,讀經史,尤好讀書。初因出身於世胄而補官,任太府監提點,後升為治書侍御史,因進諫違背了皇帝的旨意被罷官。 [1] 
1340年三月二十四日,以治書侍御史達識帖睦邇為奎章閣大學士。 [6]  後任樞密院同知,又升為中書右丞 [1] 
1344年九月二十七日,命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平章政事鐵木兒塔識知經筵事,右丞達識帖睦邇提調宣文閣、知經筵事 [7] 
1345年九月二十一日,以中書右丞達識帖睦邇為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參知政事搠思監為右丞,資政院使朵兒直班為中書參知政事。 [8] 
1347年,外調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1] 
1348年,調為大司農。 [1] 
1349年四月九日,任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9]  沅州、靖州、柳州、桂陽等路的苗、徭等少數民族反蒙元統治,元廷認為山地險阻,下詔招安。達識帖睦邇主張分而治之,分為三部:一為靜江,一為沅、靖,一為柳、桂,以左右丞、參政分別鎮守其地。罷靖州路總管府,改設靖州軍民安撫司,設萬户府,增兵戍守。元廷採納他的意見。不久,這些少數民族都歸順。達識帖睦邇被召回京再任大司農。 [1] 
治平元年(1351年),台州方國珍在海上起義反元。七月,大司農達識帖睦邇奉命與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樊執敬、浙東廉訪使董守愨同招安方國珍。 [2]  [10] 
治平二年(1352年),劉福通進入河南後,河南各地亦起義反元,蒙元任命達識帖睦邇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到任後趕修城池,領軍防禦,義軍不敢輕易入境。後調任淮南行省平章政事。 [2] 
治平三年(1353年)六月八日,妥歡帖睦爾下令以敕牒二十道、鈔五萬錠,給付淮南行省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於淮南、淮北等處召募壯丁,並總領漢軍、蒙古守禦淮安 [11] 
治平四年(1354年)六月六日,達識帖睦邇率兵鎮壓張士誠,敗績,諸軍皆崩潰。妥歡帖睦爾命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佛家閭會達識帖睦邇,再次進兵鎮壓。 [12] 
龍鳳元年(1355年)二月十九日,入大都(今北京)為中書省平章政事,提調留守司。 [13] 
當時中書省政務多被一班官吏壓着不辦,達識帖睦邇到任後責令分頭辦理。 [2] 
四月七日,以中書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知經筵事。 [14] 
八月十五日,以中書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為江浙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賜鈔一千錠。 [15]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十七日,蒙元立行樞密院於杭州,命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兼知行樞密院事,節制諸軍,省、院等官並聽調遣,凡賞功、罰罪、招降、討逆,許以便宜行事 [16] 
江淮地區人民的反元烽火日盛,南北交通阻隔。達識帖睦邇專權一方,而又用人不當,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批評者議論紛紛,所管領的州郡相繼為義軍佔領,他卻全然不放在心上。 [2] 
七月,張士誠進逼杭州,達識帖睦邇逃往富陽,直到苗軍元帥楊完者嘉興來擊敗張士誠,他才回到杭州城。 [3]  [17] 
早先,達識帖睦邇任命楊完者為海北宣慰使都元帥,不久又升他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如今又升為右丞。楊完者所領導的苗軍素無紀律,肆意搶劫,所過之處蕩然無遺,達識帖睦邇正要依靠楊完者,所以對苗軍的不法行為不敢禁止,楊完者就更加肆意妄為而不可控制了。 [3] 
龍鳳三年(1357年)八月,張士誠進攻嘉興,多次為楊完者所敗。張士誠遣蠻子海牙致書詐降。蠻子海牙原是蒙元江南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在採石鎮韓宋朱元璋所敗,逃往張士誠處,故張士誠派他詐降。楊完者準備接受張士誠的投降,達識帖睦邇不同意,經楊完者再三勸説便答應了。張士誠開始索要王爵,達識帖睦邇不許。張士誠又要求為三公,達識帖睦邇説:「三公不是地方官吏所能授與的,如今我雖有權處理一切事務,但也不敢專斷獨行。」楊完者又加勸説,達識帖睦邇對張士誠投降內心已感慶幸,又恐違反楊完者的意願,於是授張士誠為太尉,其弟張士德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張士信為同知行樞密院事,其他人也授有官職。張士誠雖降,而其城池、府庫、軍械、兵卒、錢糧實際上仍為他所據有。 [3]  [18] 
龍鳳四年(1358年),韓宋朱元璋部攻克徽州、建德,多次挫敗楊完者的苗軍。張士誠一直想除掉楊完者。楊完者強娶平章政事慶童的女兒為妻,達識帖睦邇雖主持其婚禮,但內心對楊完者十分厭惡,暗中與張士誠定計除掉楊完者。揚言令張士誠出兵去攻打建德,實際是襲擊駐紮在杭州城北的楊完者。楊完者沒有防備,被包圍,苗軍潰,楊完者與其弟伯顏都自殺了,苗軍投向朱元璋。此事被報於元廷,元廷贈楊完者為潭國忠愍公,伯顏為衡國忠烈公。楊完者死後,張士誠佔據杭州。 [4]  [25] 
龍鳳五年(1359年),元廷授張士信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張士信大量徵發浙西諸郡百姓建築杭州城。在此之前,海道航運已很久不通,元廷遣使徵糧,張士誠運米十餘萬石至大都(今北京)。江浙方面的軍政大權,都為張氏兄弟所有,達識帖睦邇徒有虛名。 [4] 
龍鳳六年(1360年)八月二十六日,妥歡帖睦爾命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加太尉兼知江浙行樞密院事,提調行宣政院事,便宜行事 [3]  [19] 
龍鳳九年(1363年),張士誠令其部屬歌頌他的功德,一定要元廷授與他王爵 [26]  達識帖睦邇對其左右説:「我奉命居此,只是靠口舌來駕馭他們,如今張氏再索要王爵,朝廷雖然無力,但受不到他的威脅,而我若違反他的意願,則立刻受害,只有忍恥含垢來屈從於他。」於是上書元廷,雖再二再三,廷臣始終未報告皇帝。士誠便自立為吳王,在平江路(今蘇州)建宮室,設官屬。 [4] 
當時答蘭帖木兒為江浙行省右丞,真保為左右司郎中,二人諂媚張士誠,挑撥張士誠與達識帖睦邇的關係,使二人有不相容之勢。龍鳳十年(1364年),張士信指使王晟當面斥責達識帖睦邇的過失,強迫他自陳老病辭官,又稱:「丞相之職非士信不可。」張士信向達識帖睦邇逼取符印,自任江浙行省左丞相,將達識帖睦邇遷到嘉興居住。元廷聞知,也就順水推舟,任命張士信為江浙行省左丞相,時為龍鳳十年(1364年)八月二十四日。 [5]  [20] 
達識帖睦邇到嘉興後,張士信把他嚴密地軟禁。達識帖睦邇毫不介意,每日與妻妾飲酒作樂。張士誠令官府衙門的公文都稱「吳王令旨」,又暗示江浙行御史台向元廷奏請實授他為吳王。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兒不聽從。張氏兄弟監禁了達識帖睦邇後,立即派人往紹興向普化帖木兒索取行御史台印章。普化帖木兒聲色俱厲地説:「我頭可斷,印不可給。」又強迫他登船,他説:「我可殺而不可辱!」從容沐浴更衣,與妻子訣別賦詩二章,服藥自殺,臨之時死,擲杯於地上説:「我快死了,逆賊當跟着我的腳後跟而亡。」數日後,達識帖睦邇聽聞普化帖木兒自殺,仰天嘆息道:「大夫尚且死了,我不死幹啥!」命令左右進藥酒,飲而自殺。張士誠使人載其棺材及妻子兒女北返大都(今北京)。 [5] 

達識帖睦邇家族親屬

祖父
牙牙
康裏國王之族,康裏國被蒙古軍所滅後,曲律和牙牙隨母親歸降蒙古,擔任怯薛,又曾隨從蒙哥侵攻四川,曲律無子,牙牙由康國王封雲中王,生六子,阿沙不花最賢。 [21]  [24]  [23]  [27] 
伯父
[24] 
生子九人,鐵木兒塔識與達識帖睦邇最賢。 [22]  [21] 
[22]  [1] 
參考資料
  • 1.    《元史·卷一百四十》: 達識帖睦邇,字九成。幼與其兄鐵木兒塔識俱入國學為諸生,讀經史,悉能通大義,尤好學書。初以世冑補官,為太府監提點,擢治書侍御史,以言罷。除樞密院同知,升中書右丞、翰林承旨,遷大司農。至正七年,出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又入為大司農。九年,為湖廣行省平章政事。沅、靖、柳、桂等路徭、獠竊發,朝廷以溪洞險阻,下詔招諭之。達識帖睦邇謂:「寇情不可料,請置三分省,一治靜江,一治沅、靖,一治柳、桂,以左右丞、參政分兵鎮其地。罷靖州路總管府,改立靖州軍民安撫司,設萬户府,益以戍兵。」朝廷皆如其言。已而諸徭、獠悉降,召還,復為大司農。
  • 2.    《元史·卷一百四十》:十一年,台州方國珍起海上。達識帖睦邇奉詔與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樊執敬往招諭之。明年,盜起河南。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至則修城池,飭備禦,賊不敢犯其境。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十五年,入為中書平章政事。時中書庶務多為吏胥遲留,至則責委提控掾史二人分督左右曹,悉為剖決。出為江浙行省左丞相,尋兼知行樞密院事,許以便宜行事。時江淮盜勢日盛,南北阻隔。達識帖睦邇獨治方面,而任用非人,肆通賄賂,賣官鬻爵,一視貨之輕重以為高下,於是謗議紛然。所部郡縣往往淪陷,亦恬不以為意。
  • 3.    《元史·卷一百四十》:十六年正月,張士誠陷平江。七月,逼杭州,達識帖睦邇即棄城遁於富陽。萬户普賢奴力拒之,而苗軍帥楊完者時駐嘉興,亦引兵至,敗走張士誠,達識帖睦邇乃還。初,達識帖睦邇以完者為海北宣慰使都元帥,尋升江浙行省參政,至是遂陞右丞。而苗軍素無紀律,肆為鈔掠,所過蕩然無遺。達識帖睦邇方倚完者以為重,莫敢禁遏,故完者矜驕日肆而不可制。明年,士誠寇嘉興,屢為完者所敗。士誠乃遣蠻子海牙以書詐降。蠻子海牙嘗為南行台御史中丞,以軍結水寨,屯採石,為大明兵所敗,因走歸士誠,故士誠使之來。而書詞多不遜。完者欲納之, 達識帖睦邇不可,曰:「我昔在淮南,嘗招安士誠,知其反覆,其降不可信。」完者固勸,乃許之。士誠始要王爵,達識帖睦邇不許。又請爵為三公,達識帖睦邇曰:「三公非有司所定,今我雖便宜行事,然不敢專也。」完者又力以為請,達識帖睦邇雖外為正詞,然實幸其降,又恐忤完者意,遂授士誠太尉,其弟士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士信同知行樞密院事,其黨皆授官有差。士德尋為大明兵所擒。復升士信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然士誠雖降,而城池府庫甲兵錢穀皆自據如故。於是朝廷以招安張士誠為達識帖木兒功,詔加太尉。
  • 4.    《元史·卷一百四十》:當是時,徽州、建德皆已陷,完者屢出師不利。士誠素欲圖完者,而完者時又強娶平章政事慶童女,達識帖木兒雖主其婚,然亦甚厭之,乃陰與士誠定計除完者。揚言使士誠出兵復建德,完者營在杭城北,不為備,遂被圍,苗軍悉潰,完者與其弟伯顏皆自殺。其後事聞於朝,贈完者潭國忠愍公,伯顏衡國忠烈公。完者既死,士誠兵遂據杭州。十九年,朝廷因授士信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士信乃大發浙西諸郡民築杭城。先是,海漕久不通,朝廷遣使來徵糧,士誠運米十餘萬石達京師。方面之權,悉歸張氏,達識帖睦邇徒存虛名而已。俄而士誠令其部屬自頌功德,必欲求王爵。達識帖睦邇謂左右曰:「我承製居此,徒籍口舌以馭此輩。今張氏復要王爵,朝廷雖微,終不為其所脅,但我今若逆其意,則目前必受害,當忍恥含垢以從之耳。」乃為具文書聞於朝,至再三,不報。士誠遂自立為吳王,即平江治宮闕,立官屬。
  • 5.    《元史·卷一百四十》:時答蘭帖木兒為江浙行省右丞,真保為左右司郎中,二人諂事士誠,多受金帛,數媒孽達識帖睦邇之短,以故張氏遂有不相容之勢。二十四年,士信乃使王晟等面數達識帖睦邇過失,勒其移諮省院,自陳老病願退。又言:「丞相之任非士信不可。」士信即逼取其諸所掌符印,而自為江浙行省左丞相,徙達識帖睦邇居嘉興。事聞朝廷,即就以士信為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至嘉興,士信峻其垣墻,錮其門闥,所以防禁之者甚嚴。達識帖睦邇皆不以為意,日對妻妾飲酒放歌自若。士誠令有司公牘皆首稱「吳王令旨」,又諷行台為請實授於朝,行台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兒皆不從。至是,既拘達識帖睦邇,即使人至紹興從普化帖木兒索行台印章。普化帖木兒封其印置諸庫,曰:「我頭可斷,印不可與。」又迫之登舟,曰:「我可死,不可辱也。」從容沐浴更衣,與妻子訣,賦詩二章,乃仰藥而死。臨死,擲杯地上曰:「我死矣,逆賊當踵我亡也。」後數日,達識帖睦邇聞之,歎曰:「大夫且死,吾不死何為!」遂命左右以藥酒進,飲之而死。士誠乃使載其柩及妻孥北返於京師。
  • 6.    《元史·卷四十》:丁丑,以治書侍御史達識帖睦邇為奎章閣大學士
  • 7.    《元史·卷四十一》:癸丑,命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平章政事鐵木兒塔識知經筵事,右丞達識帖睦邇提調宣文閣、知經筵事。
  • 8.    《元史·卷四十一》:辛丑,以中書右丞達識帖睦邇為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參知政事搠思監為右丞,資政院使朵兒直班為中書參知政事。
  • 9.    《元史·卷四十二》:己巳,命大司農達識帖睦邇為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 10.    《元史·卷四十二》:是月,開河功成,乃議塞決河。命大司農達識帖睦邇及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樊執敬、浙東廉訪使董守愨同招諭方國珍。
  • 11.    《元史·卷四十三》:癸卯,詔以敕牒二十道、鈔五萬錠,給付淮南行省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於淮南、淮北等處召募壯丁,並總領漢軍、蒙古守禦淮安。
  • 12.    《元史·卷四十三》:丙申,達識帖睦邇以兵討張士誠,敗績,諸軍皆潰。詔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佛家閭會達識帖睦邇,復進兵討之。
  • 13.    《元史·卷四十四》:丙子,以達識帖睦邇為中書平章政事,提調留守司
  • 14.    《元史·卷四十四》:癸亥,以中書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知經筵事
  • 15.    《元史·卷四十四》:戊辰,以中書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為江浙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賜鈔一千錠。
  • 16.    《元史·卷四十四》:丁酉,立行樞密院於杭州。命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兼知行樞密院事,節制諸軍,省、院等官並聽調遣,凡賞功、罰罪、招降、討逆,許以便宜行事。
  • 17.    《元史·卷一百四十》:是月,張士誠遣兵陷杭州,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左答納失裏戰死,丞相達識帖睦邇遁,楊完者及萬户普賢奴擊敗之,復其城。
  • 18.    《元史·卷四十五》:是月,大駕還自上都。薊州大水。詔知樞密院事紐的該進討山東。大明兵取揚州路。平江路張士誠,俾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蠻子海牙為書請降,江浙左丞相達識帖睦邇承製令參知政事周伯琦等至平江撫諭之,詔以士誠為太尉,士德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時士德已為大明兵所擒。
  • 19.    《元史·卷四十五》:庚戌,詔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加太尉兼知江浙行樞密院事,提調行宣政院事,便宜行事。
  • 20.    《元史·卷四十六》:乙卯,張士誠自以其弟士信代達識帖睦邇為江浙行省左丞相。
  • 21.    《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康裏脱脱,父曰牙牙,由康國王封雲中王,阿沙不花之弟也。
  • 22.    《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子九人,其最顯者二人:曰鐵木兒塔識,曰達識帖睦邇,各有傳。
  • 23.    《元史·卷一百三十六》:阿沙不花者,康裏國王族也。初,太祖拔康裏時,其祖母苫滅古麻里氏新寡,有二子,曰曲律、牙牙
  • 24.    《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曲律無子。牙牙後封康國王,生六子,阿沙不花最賢
  • 25.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六 戊戌歲 八月 二十三日》:元江浙同僉員成遣苗軍元帥泰不花奉書來納欵。初,苗帥楊完者自廣西舉義兵,攻復陳友諒所據湖廣諸郡,轉至池饒,時張士誠據姑蘇,元江浙行省丞相達識鐵木兒慮為士誠所侵,乃召完者以兵守杭,累授江浙左丞,完者恃功驕橫,達識鐵木兒苦其逼,已復陰約士誠以兵攻其營,完者倉卒不及備,遂自縊死,其眾皆潰散,至是其部將員成等欲為報仇,遣泰不花來請降,且言其所部元帥李福等三萬餘人在桐廬,皆願効順, 上乃命朱文忠往撫之。
  • 26.    劉孔伏.張士誠自稱吳王時間考[J].學術論壇,1983(06):70.
  • 27.    張沛之.元代康裏阿沙不花家族的社會網絡與文化傾向[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8(03):7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