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耕文明

鎖定
農耕文明,是指由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温濕潤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雨熱同期是中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
中文名
農耕文明
性    質
文明
屬    性
農耕

農耕文明基本含義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除了帶來穩定的收穫和財富,造就了相對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還為進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創造,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在各自的世界裏不斷髮展、演變,由於文明的巨大差異,也是這些人類在性格上和體制上出現了很多不同。在亞歐大陸的廣闊土地中,大陸的北部形成了一條天然的草原地帶,眾多的遊牧民族生活在此,在大陸的南部及一些中部地區出現了一個個農耕區。從社會形態發展階段以及特點來看,農耕文明一直被認為要先進於遊牧文明,這不僅僅是因為雙方生存方式的不同,更為根本的則是農耕社會的發展進程始終要快於遊牧社會。
從當時亞歐大陸各文明區的發展現狀來看,中國、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在繁榮昌盛之時,位於它們北方的遊牧人正處於尚未開化的狀態,文明遠遠還沒有產生。農耕文明相對遊牧文明既有諸多方面的進步性,並且在這種進步性的長期影響下,農耕文明率先進入了國家形態。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類文明成果,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演變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基礎。
從歷史上看,只有自然條件不能滿足農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遊牧社會,凡自然條件能夠滿足農耕的地方,一定會進化到農耕社會。從事農耕,是古代人類實現定居的必然條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級文明產生的前提。

農耕文明形成條件

農耕生產與氣候條件息息相關。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季風氣候表現為雨熱同期,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成長。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中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所以中國的氣候特徵表現為“雨熱同期”。在高温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温期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由於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中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雖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所以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氣候也是屬於“雨熱同期”。雨熱同期是中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温濕潤的氣候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

農耕文明其它相關

農耕文明特點

農耕文明除了帶來穩定的收穫和財富,造就了相對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還為進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創造,奠定了基礎。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化,是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化之一。 [1] 

農耕文明格局

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粟。在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和以粟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粟格局。

農耕文明北方

北方的原始農耕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慄。 [1] 

農耕文明南方

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1] 

農耕文明評價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發源於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高温濕潤適宜農耕生產的地域,它是工業文明的搖籃。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裏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
農耕文明本質上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侵略和掠奪的劣性,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爾虞我詐的商戰技巧,而是企盼風調雨順,營造人和的環境。儘管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鬥和戰亂,但較之於遊牧文明,具有質的不同。 [2] 
農耕相對於遊牧的好處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就有一些人得以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其他工作。如研發科技,發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國(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農耕文明主要影響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遊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着決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所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遊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3-4] 

農耕文明發源地

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古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有五個:古巴比倫(公元前2250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臘(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中國(上古—至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