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軟件測評師

鎖定
軟件測評師是指能在掌握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知識基礎上,運用軟件測試管理辦法、軟件測試策略、軟件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件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的職業人員。
中文名
軟件測評師
外文名
Software Testing&Evaluating Professional
別    名
軟件評測師
能    力
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考試大綱
1.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
(2)熟悉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知識;
(4)熟悉軟件工程知識,理解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5)熟悉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6)熟悉軟件測試標準;
(7)掌握軟件測試技術及方法;
(8)掌握軟件測試項目管理知識;
(9)掌握C語言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技術;
(10)瞭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11)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12)正確閲讀並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在掌握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知識基礎上,運用軟件測試管理辦法、軟件測試策略、軟件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件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問答題
二、考試範圍
考試科目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系統構成及硬件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1.2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中斷控制、進程管理線程管理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基本原理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徵
·數據庫語言與編程
1.4 中間件基礎知識
1.5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分類、體系結構網絡協議
·常用網絡設備
·Internet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1.6 程序設計語言知識
·彙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過程(函數)調用)
·各類程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情況
·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2.標準化基礎知識
·標準化的概念(標準化的意義、標準化的發展、標準化機構)
·標準的層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標準的類別及生命週期
3.信息安全知識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及防範
·網絡入侵手段及防範
·加密與解密機制
4.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相關概念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信息網絡系統、信息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系統基礎知識
5.軟件工程知識
5.1 軟件工程基礎
·軟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軟件系統設計
·軟件組件設計
·軟件測試
5.2 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瀑布模型
5.3 軟件質量管理
·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概念
·軟件質量管理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技術
5.4 軟件過程管理
·軟件過程管理概念
·軟件配置管理的意義
·軟件配置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5.6軟件開發風險基礎知識
·風險防範及應對
5.7 軟件工程有關的標準
·軟件工程術語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範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需求規範説明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範
·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範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範
·數據流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
6.軟件評測師職業素質要求
·軟件評測師職業特點與崗位職責
·軟件評測師行為準則職業道德要求
·軟件評測師的能力要求
7.軟件評測知識
7.1 軟件測試基本概念
·軟件質量與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定義
·軟件測試目的
·軟件測試原則
·軟件測試對象
7.2 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V模型
·測試模型的使用
·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開發方測試、用户測試、第三方測試
7.4 軟件問題分類
7.5 測試標準
7.5.1 GB/T 16260.1 – 2003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
7.5.2 GB/T 18905.1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5部分:評價者用的過程
8.軟件評測現狀與發展
·國內外現狀
·軟件評測發展趨勢
·正確閲讀並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
1. 軟件生命週期測試策略
1.1 設計階段的評審
·測試計劃與設計
1.2 開發與運行階段的測試
·單元測試
·集成測試
·系統(確認)測試
·驗收測試
2.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2.1 白盒測試設計
·白盒測試基本技術
2.2 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測試用例的編寫
2.3 面向對象測試用例設計
2.4 測試方法選擇的策略
·黑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白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策略
3. 軟件測試技術與應用
3.1 軟件自動化測試
·軟件自動化測試基本概念
·選擇自動化測試工具
·功能自動化測試
·負載壓力自動化測試
3.2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
·面向對象測試模型
·面向對象分析的測試
·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
·面向對象編程的測試
·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
·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
·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
·負載壓力測試基本概念
·負載壓力測試解決方案
·負載壓力測試指標分析
·負載壓力測試實施
·Web應用的測試策略
·Web應用設計測試
·Web應用開發測試
·Web應用運行測試
·網絡性能測試
·網絡應用測試
3.6 安全測試
·測試內容
·測試策略
·測試方法
·軟件兼容性測試
·數據兼容性測試
·新舊系統數據遷移測試
·平台軟件測試
·功能易用性測試
·文檔測試的範圍
·用户文檔的內容
·用户文檔測試的要點
·用户手冊的測試
·在線幫助的測試
4. 測試項目管理
·測試過程的特性與要求
·軟件測試與配置管理
·測試的組織與人員
·測試文檔
·軟件測試風險分析
·軟件測試的成本管理
三、題型舉例
(一)選擇題
·下面的哪一項測試步驟中需要進行局部數據結構測試: (1)
·軟件的六大質量特性包括: (2)
(2) A. 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維護、可移植
B. 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C. 功能性、可靠性、可擴展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D. 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二)問答題
1.白盒測試方法中的代碼檢查法需要重點考慮代碼的執行效率,閲讀以下兩個循環,回答問題1和問題2。
循環1:
for (i=0;i{
if(condition)
DoSomething();
else
DoOtherthing();
}
循環2:
if(condition)
{
for (i=0;iDoSomething();
}
else

{

for (i=0;iDoOtherthing();
}
問題1:循環1的優點和缺點。
問題2:循環2的優點和缺點。
2. 請簡述軟件系統負載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