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羾

鎖定
趙羾(1365年-1436年),字雲翰, [3]  號雲澗。 [4]  祥符(今河南開封)人。中國明朝官員、詩文家。 [3] 
趙羾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舉人,入太學。官授兵部主事。 [3]  畫天下要害阨塞屯戍所宜以進,稱帝意,升員外郎。建文初,出為浙江參政,建策捕海寇有功。永樂二年(1404年),出使交阯,後歷任刑、工、禮部侍郎等職位。仁宗嗣位,改南京刑部尚書。 [4] 
宣德五年(1430年),致仕。正統元年(1436年),趙羾去世。 [4]  趙羾一生歷仕五朝,自奉如寒素,其著有《傖父集》。 [3] 
雲翰
雲澗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祥符雲驥橋
出生日期
1364年 至 1365年
逝世日期
1436年
主要成就
官至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南京刑部尚書
主要作品
《傖父集》
本    名
趙羾

趙羾人物生平

趙羾的父母躲避元末戰亂,自邢台遷居開封。趙羾尚在襁褓之時,隨其母避禍於山林中,遇到猛虎,母親慌亂之中將其放在地上,老虎視其良久,轉身而去。趙羾自幼聰敏,嗜學不倦。
洪武二十年(1387),由鄉舉太學,受命公幹山東,以才勤受襲衣、楮幣之賜。
洪武二十三年(1390),授兵部職方司主事。將天下應當屯兵扼守的要塞和適宜屯田之所繪圖呈報明太祖,明太祖以其有才。
洪武二十八年(1395),擢兵部武庫司員外郎,慎密小心,為長官所器重。
洪武三十一年(1398),遷浙江右參政,出謀劃策捕海寇有功。丁外艱,回到開封。
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以趙羾能專對,命出使交阯(今越南)。趙羾克宣國威,遠夷折服,歸還時卻金寶之饋,明成祖聞而嘉之,賜賚優渥。擢升為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工部右侍郎,後改任禮部侍郎。
永樂五年(1407),命前往冊封西寧侯宋晟,回來後,進禮部尚書,在華蓋殿賜宴,請將膳食撤去,帶回家中供養母親,士林交相稱讚。
永樂六年(1408),仁孝皇后崩,明成祖命趙羾詣北京,卜山陵。告成,賜楮幣。
永樂九年(1411)秋,朝鮮使臣將要歸國,按照明朝慣例,通常有賞賜。但趙羾並未將賜予賞賜之事向皇帝奏明奏。明成祖怒斥他:“這樣做不是讓朕失去朝鮮人心嗎?”將他下獄。後獲釋。
永樂十年(1412),督建隆慶、保安永寧諸州縣,趙羾撫輯調度,鹹中機宜,而新徙之民各安其業,不知勞役。
永樂十五年(1417),丁母憂起復,改任兵部尚書,專理塞外兵事。趙羾偶然疾作,明成祖遣中官偕名醫探視,復令調攝於家。病癒後,詣塞北,訪牧地,發現順聖川等處用以牧馬。
永樂二十年(1422),明成祖北征蒙古,命總督軍餉,他措置有方,餉不告匱。
明仁宗即位,改南京刑部尚書。在職六年,做事謹慎如一日。
宣德五年(1430),御史張楷彈劾趙羾與侍郎俞士吉怠縱。命其致仕。趙羾回到開封,在東郭構造一室,取名“石泉茅屋”,日與親友故舊酌酒賦詩。
正統元年(1436),卒,年七十三。 [1-2] 

趙羾軼事典故

趙羾記憶超羣

趙羾為郎署時,一人本該判決大辟,死於獄中。出其屍,實是閉氣假死。四十年後,趙羾任刑部尚書,其人復犯法,趙羾一見,呼其姓名,驚駭道:“汝非過去死於獄中的人嗎?”審訊後伏法,人以為神。 [2] 

趙羾料事如神

正統年間,于謙河南巡撫,趙羾致仕歸家。于謙數次造訪其家,以前輩禮事之,甚為恭敬。一日,趙羾執于謙手,齧之出血,于謙馬上領悟到,並泣拜請教,趙羾不答。于謙離去後,趙羾的孫子趙恠問道:“大人何齧於手?”趙羾失望道:“于謙是好官,可惜不得令終耳”。 [2] 

趙羾人際關係

長子:趙愚,善吟詠,有《葵軒集》,官至丘縣知縣
幼子:趙魯,隱居不仕,善吟詠,有《鶴莊集》。 [2] 

趙羾歷史評價

明史》:羾性精敏,歷事五朝,位列卿,自奉如寒素。 [1] 
李濂:稟賦完厚,識見超卓,質直孝友,博學,工詩文。遭際明時,揚歷華要,歷事五朝,才與位稱,出與時合。弼諧廟謨,翊贊皇度,勳業在朝廷,惠澤流海宇,而詩文特其餘事耳。晚歲納祿裏,居優遊林壑考,終於家榮名盛福,終始完備,謂非一代之偉人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