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音心經

鎖定
《觀音心經》(又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詳解《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心經》,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個字 [1]  ,當時有多種譯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譯為主。
中文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外文名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簡    稱
《心經》
字    數
二百六十七字
句    數
五十四句
翻    譯
玄奘

觀音心經心經出處

懷禪書法《心經》125×30cm 懷禪書法《心經》125×30c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全經只有一卷, 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一節。 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該經曾有過七種漢譯本。 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懷禪書法《觀音心經》局部放大 懷禪書法《觀音心經》局部放大
《心經》古老版本(爨體呂效廉書) 《心經》古老版本(爨體呂效廉書)
般若經》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 可謂言簡而義豐, 詞寡而旨深。 古來認為讀此經可以瞭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藴、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

觀音心經原文釋義

懷禪微刻 多心經 唐 玄奘譯本全文 懷禪微刻 多心經 唐 玄奘譯本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bō )若(rě)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ǒ)、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guà同掛)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òu )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説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觀音心經心經內容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dù yí qiè kǔ è。
觀 自 在 菩 薩,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照 見 五 藴 皆 空,度 一 切 苦 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kōng bù yì sè,sè jí shì kōng,kōng jí shì sè。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舍 利 子,色不 異 空, 空 不 異 色,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受 想 行 識,亦 復 如 是。
shè lì zǐ,shì zhū fǎ kōng xiàng,bù shēng bù miè,bù gòu bù jìng,bù zēng bù jiǎn。
舍 利 子,是 諸 法 空 相,不 生 不 滅,不 垢 不 淨,不 增 不 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是 故 空 中 無 色,無 受 想 行 識,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wú yǎn jiè,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wú wú míng,yì wú wú míng jìn,nǎi zhì wú lǎo sǐ,yì wú lǎo sǐ jìn。
無 眼 界,乃 至 無 意 識 界,無 無 明,亦 無 無 明 盡,乃 至 無 老 死,亦 無 老 死 盡 。
wú kǔ jí miè dào,wú zhì yì wú dé,yǐ wú suǒ dé gù。
無 苦 集 滅 道,無 智 亦 無 得,以 無 所 得 故。
pú tí sà duǒ,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xīn wú guà ài。
菩 提 薩 埵,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心 無 罣 礙。
wú guà ài gù,wú yǒu kǒng bù,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jiū jìng niè pán。
無 罣 礙 故, 無 有 恐 怖,遠 離 顛 倒 夢 想, 究 竟 涅 槃。
sān shì zhū fó,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 世 諸 佛,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shì dà shén zhòu,shì dà míng zhòu,shì wú shàng zhòu,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故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是 大 神 咒,是 大 明 咒,是 無 上 咒,是 無 等 等 咒。
néng chú yí qiè kǔ,zhēn shí bù xū。
能 除 一 切 苦,真 實 不 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説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咒。即 説 咒 曰:
jiē dì jiē dì,bō luó jiē dì,bō luó sēng jiē dì,pú tí sà pó hē。
揭 諦 揭 諦,波 羅 揭 諦,波 羅 僧 揭 諦,菩 提 薩 婆 訶。 [2] 
《心經》書法 《心經》書法 [1]

觀音心經佛教意義

觀自在三字是雙關語;其顯意是指觀世音;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時要觀——自在菩薩(即摩尼珠)在出出入入。摩尼珠是天目前出現的極亮光團,在它具足能量時,腦中一片光亮,顯出觀音像來。觀(接受)、世音(宇宙信息)、自在(自然信息)。 觀自在菩薩,"觀"作"觀照"、"審視"、"審察"等解。此處並非指用眼作觀察,而是以心去"審視",以心去調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講;"在",即"存在"。"菩薩"是bodhisattva的音譯。意為"覺有情"、"道眾生",漢譯又作"開士"、"大"、"覺士"等。有自覺覺他,導引眾生開悟的意義。
大乘佛教,菩薩可以有在家與出家兩種。菩薩有兩種身,一為生死肉身,一為法性生身。三賢位之菩薩,若未證法性,仍有惑業,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為前者;證得無生法忍性,舍離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薩又有的稱為"菩薩摩訶薩",直譯為"大覺有情"、"大眾生"。"摩訶",意為"大";"薩"為"薩埵"的略音。"薩埵",意為"有情"或"眾生"。摩訶薩指有大心,能救度極多眾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合起來説,就是能觀照自心,不為世間或出世間的萬物所動,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憫人,以大覺有情為己任,自己已經得到解脱無礙,並能使他人也得解脱無礙自在。觀自在菩薩,又稱作"觀世音菩薩",梵文則為Avalokiteshvara。

觀音心經甚深境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此處作"功行"解;"深",則釋為有極深的修行功夫,已達到甚深境界。説到這種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淺而深地達到的;先是初發心,行觀照審察,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掃除妄念,專住佛境,眼只見佛色;耳只聞佛聲;身只對佛境,這樣才能發見真心。
但這也只是淺近功夫,進一步則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後,又能在無意中作意念守持,不為外界所牽動。知道所謂心想,無非是妄想攀緣影子。無論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從其本性來説,它們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無,又非有非無。若能到此,可以説已經達到空境了,但猶未達到"空心";再進一步掃除妄情,觀照現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無非自心所現,浮光掠影,也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一切聲響,如風之過樹,一切境界,如雲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實的。
不僅外面的世界如此,內心的妄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切愛恨種子、習氣煩惱也都是幻化不實的。於是起先要用意念來克服的心,現在就是不用心意守護也達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兩忘,便升入了一個新的階次。更進一步,連此境界也可以拋棄,便可以達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經揚棄,這樣的功夫達到純熟而轉深,再勇猛精進,便可以最終使一切人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達於涅盤彼岸。"般若",為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為"智慧"。但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眾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它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才會有能見和能聞。
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人們説,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來,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也即是得到妙觀察智和無想慧的時候。
照見五藴皆空
照見指入靜反照,產生條件反射之所見。五藴即色受想行識,亦稱五根境。入靜反照,照見五藴淨(空),清淨本能,覓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見五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若不得五藴空,依舊墮落生死界,再受輪迴苦。入靜反照,本身清靜,自能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舍利子”
顯意指釋迦的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密意一為房舍,一為舍離,利是有利於,子是生命本質,真我,自我,大靈。四大五藴之身如客店,生命體暫住其中,生命體離開房舍,有利於它走上回歸之程而常存。
“色不異空”
以心觀境,境上有空,見色便見空,心即是空。反觀自己,是色,色即是空。觀種種相,種種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空不異色”
色與空異相而同源,凡夫視為兩般而不見同源。諸佛菩薩行平等智,不生分別相,而凡人不能將二者歸一,機見不同,有色有空墮落二邊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見,唯真空能見。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無形,分為八萬四千。見聞覺知總歸六根。無眼能見,無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換。
諸佛菩薩見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無二。三界眾生則著相分別。見種種相,隨聲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覺。聖賢不見有色有空,內外無分別,常自寂滅相,光明動耀周沙界。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即不可執着於色,亦不可執着於空,而落入二邊見。亦無空,亦無色。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乃至無老死”
既得無明盡,便無老死,諸佛修行到無身,既無身,便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如剝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盡,無下手處,即是反本還原,得五藴空(見前),如未生。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又稱佛門四諦,屬佛門小乘主修內容,釋佛在世時,主要傳授此四諦修法,身邊弟子修此法成功率極高,皆成羅漢身,出三界。但修至一定程度時,不肯再管人世之事,故稱四諦法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大乘法則渡己又渡人。
無智亦無得
修煉至此,反照自身,無智慧,無得失,無人亦無佛,非心,非物,非佛。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以無所得故”
修煉至此,已入無的境界,一無所得,無得無失。
“菩提薩埵”
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薩埵。

觀音心經藝本作品

《觀音心經》正面 《觀音心經》正面
藝本作品《觀音心經》是創作者用三維圖像化來構思和創作的一件藝術作品。是用一塊晶瑩剔透的壽山水坑石雕刻而成的。大小為12.0×7.0×3.5cm。作品外觀以抽像方式雕造了出神入化的觀世音形象,底部則以微畫雕方式隱約呈現出大千世界,其上有懷禪先生微刻了玄藏法師譯本心經全文,思與神會,同乎自然。藝本作品《觀音心經》讓人感悟多多,感知不少。
《觀音心經》另面 《觀音心經》另面

觀音心經作品賞釋

觀音形象為什麼以抽像方式雕造? [3] 
觀音是大乘佛教中大眾最熟知的菩薩之一,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像。據《悲華經》的記載,觀世音無量劫前是轉輪聖王無淨唸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為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觀音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音皆作男身。在我國唐朝以前觀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觀世音菩薩也有很多是現男相的。 我國南宋以後,觀音菩薩像多以女相為主,現在我們看到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多是女相。佛經説觀音大士,周遊法界,常以種種善巧和方便度化眾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化現之而為説法,即是三十二應。觀音是我們心目中的久已成就的古佛,菩薩法身不離寂光淨土,而分身百千萬,應化三千大千世界廣做夢中佛事,示現菩薩等相,尋聲救苦,助佛弘化,廣度眾生。菩薩無極之體,早已超三界之外,當然更無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執着了。所以這裏用抽象方式來雕造觀音形象從中會得到更多的感知。
《觀音心經》心經微刻 《觀音心經》心經微刻
能用幾句最簡單的話來概括“玄奘法師譯本觀音心經”的概略意思嗎?
觀音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這件藝術品作者初山傾注了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來創作,懷禪(詳見懷禪八大刻)先生也親自微刻了玄奘譯本心經全文。
心經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經文以“觀自在菩薩”開頭,以“菩提薩婆訶”結尾(薩婆訶本為祝頌語,亦有觀自在的意思,與經文開頭相呼應)。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經全文關鍵字詞之一。
大千世界圖一 大千世界圖一
底部以微畫雕方式隱約呈現出大千世界,我們能從中感知到什麼?
感知是因人而異的,感知的意義範圍很廣,主要意思是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而感知能力則是説通過感覺器官感覺某樣不可視或者肉眼無法直接觀察的物體,並能通過感覺描繪出其具體形狀或者運動狀態的一種超能力
但我們一般都能從這微畫雕的大千世界裏,有所感悟。
如大千世界
圖一:我悟不透宇宙萬物所深藏不露的玄機,但也想參透通往智慧彼岸的義理…
大千世界圖二 大千世界圖二
圖二:在這個大千世界裏,你透過夜色,透過朦朧的月光、透過迷霧重重的山巒,你究竟看到了什麼呢?作品給人們留下的懸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