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鎖定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9年8月印發的文件。 [3]  規劃是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規劃期為2019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4] 
2019年10月13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12省區市以及海南省和廣東湛江市,在重慶市進行框架協議簽約,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 
2021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 [5] 
中文名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頒佈時間
2019年8月
實施時間
2019年8月
發佈單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基本概況

一、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批覆精神,把《規劃》實施作為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加快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運輸能力和物流發展質量效率,深化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西部陸海新通道空間佈局示意圖
二、請相關省(區、市)人民政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深化細化配套政策措施,加強省際協商合作,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
三、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重大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我委將按照國務院批覆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適時組織開展實施情況督查評估,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2]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規劃背景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基本情況

近年來,重慶、廣西等西部省(區、市)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國家經貿合作,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持續推進,通道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基本形成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港(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港)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實現集裝箱班列每日開行,並與中歐班列保持有效銜接;初步形成至中南半島的跨境公路班車和國際鐵路聯運等物流組織模式;北部灣港口設施條件持續改善,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外貿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要求相比,既有通道仍存在交通運輸瓶頸制約、物流成本偏高、競爭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產業支撐、通關便利化有待提升等突出問題。亟需加強通道建設頂層設計,研究完善總體方案,明確各階段發展目標,協調推進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
北部灣是中國西南重要的出海口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重大意義

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隨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依然面臨艱鉅繁重任務,需要進一步強化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既有通道能力,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升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率。按照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共建“一帶一路”的要求,我國與東南亞等地區經貿合作更加緊密,西部地區應進一步發揮毗鄰北部灣港的區位優勢,提升與東南亞等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於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總體要求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北部灣港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着力加快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大力提升運輸能力和物流發展質量效率,深化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貿易便利、產業繁榮、機制科學、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基本原則

——創新引領、協同高效。優化通道建設與運營模式,創新協調聯動機制和通道服務方式,堅持區域協同、產業聯動、國際協作、協力並進,努力實現通道資源開發有度、運輸服務保障有力、物流運營組織高效、區域協同發展機制創新。
——陸海統籌、雙向互濟。統籌陸上與海上通道發展,大力推進聯程聯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以開放引領開發,進一步發揮陸海新通道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促進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與內需協調互動,拓展對外經濟雙向合作空間。
——貫通南北、強化輻射。對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戰略,加強西南、西北骨幹通道銜接,延伸拓展輻射範圍,發揮成渝、北部灣等重點區域的樞紐輻射作用,構建通道有效支撐、戰略有機銜接、南北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形成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新動能。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推相關地區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着眼長遠發展,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創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戰略定位

——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發揮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以全方位開放引領西部內陸、沿海、沿江、沿邊高質量開發開放。通過通道建設密切西北與西南地區的聯繫,促進產業合理佈局和轉型升級,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縱貫我國西南地區,有機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等國際經濟走廊的聯繫互動,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橋樑和紐帶。
——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支持和促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合作,帶動東盟及相關國家和地區協商共建發展通道,共享通道資源,提升互利互惠水平,探索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深化國際經貿關係,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
——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發揮交通支撐引領作用,以“全鏈條、大平台、新業態”為指引,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創新“物流+貿易+產業”運行模式,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交通、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空間佈局

統籌區域基礎條件和未來發展需要,優化主通道佈局,創新物流組織模式,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物流節點城市的樞紐輻射作用,發揮鐵路在陸路運輸中的骨幹作用和港口在海上運輸中的門户作用,促進形成通道引領、樞紐支撐、銜接高效、輻射帶動的發展格局。
——主通道。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重要樞紐。着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户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核心覆蓋區。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繫,依託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重要口岸等,創新通道運行組織模式,提高通道整體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撐西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輻射延展帶。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結合
西北地區稟賦和特點,充分發揮鐵路長距離運輸優勢,協調優化運輸組織,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銜接,提升通道對西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有力促進西部地區開發開放。同時,注重發揮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強通道與長江經濟帶的銜接。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發展目標

到2020年,一批重大鐵路、物流樞紐等項目開工建設,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初步建成,廣西北部灣港和海南洋浦港資源整合初見成效,鐵海聯運和多式聯運“最後一公里”基本打通,通關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組織水平顯著提升,陸海新通道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撐作用開始顯現。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10萬標箱,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00萬、100萬標箱。到2025年,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一批重大鐵路項目建成投產,主要公路瓶頸路段全面打通,形成以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為補充的陸路交通通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部灣深水港基本建成,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户港、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地位初步確立,實現與廣東湛江港協同發展;西部地區物流樞紐分工更加明確、設施更加完善,重慶內陸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領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50萬標箱,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000萬、500萬標箱。到203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建成,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佈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運輸通道建設
統籌各種運輸方式,圍繞建設大能力主通道和銜接國際運輸通道,進一步強化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提升沿海港口功能,着力構建完善的交通走廊。
(一)提高幹線運輸能力。
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打造重慶、成都至北部灣出海口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實施一批幹線鐵路擴能改造項目,新建局部支線和聯絡線,暢通能力緊張“卡脖子”路段,形成東、中、西線合理分工、相互補充的鐵路運輸網絡。中線着力提升通道能力,加快貴陽至南寧等新線建設;東線着力加快既有鐵路改造提升,推進渝懷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建設;西線加強補齊通道短板,建設黃桶至百色等鐵路項目。研究建設雙層集裝箱運輸通道。完善公路運輸網絡。進一步擴大公路網覆蓋面,有效擴大主通道輻射範圍。加快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瓶頸路段擴能改造和待貫通路段建設,有序建設一批對通道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和通往港口、口岸的地方高速公路項目。加快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推廣應用,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鐵路:加快貴陽至南寧鐵路、敍永至畢節鐵路、渝懷鐵路增建二線、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建設,推進黃桶至百色鐵路建設,改造升級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段、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黃鐵路隆昌至敍永段,研究建設黔桂鐵路增建二線、重慶至貴陽鐵路等項目。
公路:加快推進G69待貫通路段、G75渝黔和南寧至欽州段擴能、G5615墨江至臨滄段、G85待貫通路段等項目建設;升級G93重慶至遂寧段等。
(二)加強港口分工協作。
完善廣西北部灣港功能。提升北部灣港在全國沿海港口布局中的地位,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户。欽州港重點發展集裝箱運輸,防城港港重點發展大宗散貨和冷鏈集裝箱運輸,北海港重點發展國際郵輪、商貿和清潔型物資運輸。發揮海南洋浦港作用。推進海南港口資源整合與分工優化,支持洋浦港吸引國內外貨源,發展國際中轉運輸業務,培育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創新洋浦港管理體制機制,推進集裝箱、散雜貨板塊公共碼頭資源優化整合,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加強港航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欽州、洋浦等港口建設大型化、專業化、智能化集裝箱泊位,提升集裝箱運輸服務能力;大力推進防城港等港口建設大型化幹散貨碼頭,促進幹散貨作業向專業化、
綠色化方向發展
有序推進進港航道疏浚整治,改善通航條件。支持湛江港建設和完善功能,發展大宗散貨和冷鏈運輸,推進大型化、專業化幹散貨碼頭建設和進港航道疏浚整治。
專用泊位:建設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自動化集裝箱泊位、30萬噸級油碼頭,北海鐵山港東港區及西港區泊位;研究建設防城港港30萬噸級碼頭、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改造洋浦港集裝箱碼頭。
航道設施:推進洋浦港進港航道等疏浚整治;研究建設欽州港20萬噸級進港航道、欽州港東航道擴建、防城港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加快建設湛江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
(三)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完善運輸場站設施。加強鐵路貨運場站建設,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具有集裝箱辦理能力的鐵路貨運基地,增強鐵路班列始發直達和集零成整的中轉能力。加強公路運輸場站和配套設施建設,增強貨流集散的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港口貨運功能,優化堆場佈局,推進港口設備升級改造,提升作業效率。推動各種交通設施優化整合,大力發展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提升設施運行效率。完善邊境口岸站、鐵路換裝站及其他交通設施,提高對公路跨境運輸和國際鐵路聯運的保障能力。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統籌交通樞紐與各類園區的空間佈局,按照無縫化銜接要求,加強直達港區、重點園區、大型企業的鐵路專用線建設,推進裝卸場站共用,打造一體化集疏運體系。加強鐵路貨運基地、主要港口集疏運公路建設,提高聯運便捷性、安全性。推進港城融合、協調發展,合理建設重點港口城市繞城公路,減少疏港貨物運輸對城市交通的干擾。
運輸場站:推進重慶團結村集裝箱中心站、重慶魚嘴鐵路貨運站、雲南河口滇越貨場升級改造,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港鐵路貨站、成都龍泉驛鐵路貨站、欽州港東站鐵路集裝箱辦理站、昆明南亞國際陸港物流園區公鐵聯運項目。
集疏運體系:推進南寧—防城港鐵路升級改造和欽州、北海鐵山港區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快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成都鐵路樞紐東南環線建設,建設洋浦港疏港公路二期工程,推進溝通廣西西江至北部灣港的平陸運河研究論證。
(四)加強與周邊國家設施聯通。
加強連接口岸交通建設。對接中南半島鐵路網,加快推進大理至瑞麗、玉溪至磨憨等鐵路建設,實施湘桂線南寧—憑祥鐵路擴能改造,擴大連接口岸鐵路運輸能力。加強通往口岸公路的新建和改造,提高技術等級和通行能力。加強與周邊國家口岸功能銜接,完善口岸相關設施。推動與境外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與東盟國家合作,做好與瀾滄江—湄公河、中越陸上基礎設施等合作機制銜接,按照東、中、西三個方向,積極做好跨境交通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重點建設中老鐵路,儘快實現設施互聯互通。
四、加強物流設施建設
結合腹地經濟條件、區位特點和發展需求,優化物流樞紐佈局,推動物流設施整合,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現代化物流樞紐體系,推進通道物流規模化組織、區域化集散、專業化服務和網絡化運行。
(一)優化物流樞紐佈局。
加強通道兩端物流樞紐建設。在通道兩端城市和港口,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保税港區等,按照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不同物流樞紐功能定位,有序推進物流設施建設,着力提升國際物流功能。支持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提升國際物流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功能。提升港口服務能力和鐵海聯運水平,完善廣西北部灣港和海南洋浦港倉儲、中轉、分撥等物流功能。完善通道沿線節點物流樞紐功能。在通道沿線重要節點,以開展地區分撥為主要功能,分類建設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物流設施,完善相關服務。積極推進陸路邊境口岸樞紐建設。加強陸路邊境口岸物流樞紐建設,提供國際貿易通關、國際班列集散換裝和公路過境運輸等服務。
兩端樞紐:重慶、成都、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
沿線樞紐:南寧、昆明、西安、貴陽、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湛江、遵義、柳州等。
邊境口岸:防城港(東興)、崇左(憑祥)、德宏(瑞麗)、紅河(河口)、西雙版納(磨憨)等。
(二)完善物流設施及裝備。
整合存量物流設施。依託便利銜接通道、物流設施優良、發展基礎紮實的國家示範物流園區、大型貨運場站和鐵路物流基地等,優先通過統籌規劃遷建等方式整合鐵路專用線、專業化倉儲、多式聯運轉運、區域分撥配送等物流設施;對遷建難度較大的分散設施,支持通過協同運作和功能匹配等方式實現統一調度、分工合理的物流功能,減少設施重複建設和低效供給,提升設施綜合利用效率。提高裝備技術水平。積極推進新技術在通道沿線重點園區應用,支持重慶、成都等物流樞紐建設自動化場站、智能型倉儲等智
智慧物流設施。加快推進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調整高鐵車站和動車貨運功能,積極發展高鐵快運。支持節能環保型倉儲設施建設與設備、材料應用。積極推進內地重要物流樞紐“無水港”建設,高起點建設冷藏物流設施,重點發展產地冷庫、流通型冷庫、立體庫等,加快冷藏集裝箱、空鐵聯運集裝箱等新型多樣化載運工具和轉運裝置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重慶西部現代物流產業園、成都鐵路局城廂鐵路物流基地、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遂寧)、雲南騰俊國際陸港(昆明)、甘肅(蘭州)國際陸港、陝西國際航空物流港(西鹹新區)、廣西防城港市東灣物流園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税區物流園等。
大型貨運場站:重慶南彭貿易物流基地、成都天府國際空鐵公多式聯運物流港、西部(成都)汽車物流多式聯運中心、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黔北(遵義)物流園、南寧玉洞交通物流中心、柳州西鵝鐵路物流中心站等。
鐵路物流基地:南寧沙井、貴陽改貌、昆明王家營西、西安新築等。
(三)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設公共信息平台。依託重慶運營組織中心,聯合其他樞紐節點,統籌鐵路、水運、海關等部門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建設統一開放的通道公共信息平台,開發信息查詢、“一站式”政務服務、在線審批、聯合實時監管等功能。加強對地方各類公共物流服務平台的引導,促進線上線下多點互動運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實施“紅黑名單”制度,實行預警警示企業、懲戒失信企業、淘汰嚴重失信企業的機制。支持建設市場信息平台。支持大型物流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加強信息標準對接,強化協同運作,建設物流信息與交易平台,圍繞鐵海聯運等物流業務,提供信息發佈、倉配管理、追蹤溯源等服務。鼓勵鐵路與海運企業之間建立信息平台互聯互通機制,實現物流訂單、儲運能力、貨物追蹤等信息及時共享。支持拓展平台功能,強化大數據服務,開發數據分析業務,為政府和市場主體提供增值服務。
五、提升通道運行與物流效率
充分發揮鐵路長距離幹線運輸優勢,加強通道物流組織模式創新,擴大開行鐵路班列,積極開拓沿海港口近遠洋航線,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鼓勵發展物流新模式新業態,推進通關便利化,提高通道物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一)加強物流運輸組織。
優化鐵路班列服務。加強貨物運輸組織,大力開行貨物班列。鼓勵推行大宗貨物中長期協議運輸,開行重慶、成都等至北部灣港口的高頻次班列直達線和運量較大的其他物流樞紐至北部灣港口的班列直達線。鼓勵其他地區結合發展需求,對接班列運輸,引導貨源向主通道集聚,開行至北部灣港口的班列直達線或中轉線。做好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全程運行圖的聯合鋪畫,支持開行至中南半島的國際聯運班列。織密航運服務網絡。依託洋浦港積極發展國際集裝箱中轉業務,輻射廣西北部灣港和沿海其他港口,組織開行至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主要港口的國際中轉或直達航線,培育至南亞、歐洲、美洲、中東等地區的遠洋航線。依託廣西北部灣港,持續開行至香港、新加坡“天天班”航線,推進常態化和規模化運營,開行至越南沿海港口的直達航線和至洋浦港的海上“穿梭巴士”。研究擴大沿海捎帶和內外貿同船運輸適用範圍,降低貨物物流成本。加強與中歐班列、長江航運銜接。統籌鐵海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的對接,有效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銜接東南亞地區和中亞及歐洲地區的陸橋紐帶作用,減少貨物中轉時間。統籌協調鐵路班列和長江航運的運營組織,提升鐵水聯運組織效率,促進通道與長江航運協同發展。擴大通道輻射範圍。鼓勵鐵路運輸企業在鐵路物流基地與鄰近園區、港口之間開行小編組、鐘擺式、循環式的鐵路貨運列車。充分發揮公路短途集疏運的優勢,普及公路甩掛運輸。加強車貨匹配,鼓勵和規範公路信息港及相關平台型物流企業發展,推動向無車承運人經營主體轉型。發展至中南半島的跨境公路班車運輸、航空物流和空陸聯運。
(二)推動通關便利化。
深入推進通關改革。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實現一點接入、共享共用、免費申報。擴大“先期機檢”“智能識別”作業試點。在防城港港、湛江港等港口探索完善大宗商品“先驗放後檢測”檢驗監管模式。支持在通道沿線鐵路主要站點和重要港口合理設立直接辦理貨物進出境手續的查驗場所。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科學設置肉類、冰鮮水產品、水果等指定查驗場地,建立口岸進口商品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税監管場所設置。支持重慶建設內陸口岸高地。強化國際通關合作。推動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國際合作。探索安全智能鎖在國際鐵路班列和跨境公路運輸中的應用。擴大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範圍,促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和執法互助。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加強與周邊國家在國際道路運輸、國際鐵路聯運、國際班輪航線、國際航空航線等方面的相互對接,推進鐵路等跨境運輸標準與規範的協調,加強國際運輸規則銜接,推動與東盟國際貨物“一站式”運輸。
(三)提升多式聯運效率和質量。
培育壯大多式聯運經營人。引導物流企業集羣發展,有序推動幹線運輸、多式聯運、倉儲物流等資源集聚,鼓勵港口和航運、鐵路運輸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等以資本融合、資源共享為紐帶,組建多式聯運專業化經營主體,搭建海鐵聯運平台;鼓勵航運、鐵路企業加快推進跨運輸方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業務。引入具有全球運營網絡的承運企業、國際供應鏈整合供應商,培育壯大通道沿線地區的物流企業。發揮大型企業骨幹作用。鼓勵大型運輸企業參與通道建設運營,並在通道沿線重要樞紐設立區域總部,深度參與港口資源整合,探索海運和鐵路集裝箱共享管理機制,培育和拓展國內外市場網絡,提升國際影響力。鼓勵大型企業圍繞拓展多式聯運服務鏈條,牽頭組建多種形式的企業聯盟,積極發展跨區域、跨產業的集羣式合作聯盟。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以鐵路為重點建立健全內外貿多式聯運單證標準,優化國際多式聯運單證的陸上使用環境,推動並完善國際鐵路提單融資工程,使其在國際貿易中更好發揮作用,完善運輸保險服務。支持企業、協會、聯盟加強業務協同,推動使用貨運電子運單,推動全流程互認和可追溯,依託通道內具備條件的運輸線路加快開展“一單制”探索。健全運輸技術標準規範體系。健全陸上集裝箱技術標準體系,加快研發45英尺等鐵路寬體集裝箱,探索在中國至東南亞的國際鐵路聯運中應用。推廣條碼識別、射頻識別、電子賦碼等信息化技術,提高物流裝卸和通關效率。優先開展集裝箱多式聯運交接檢查作業要求、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國際集裝箱運輸貨物交付單證等標準修訂工作。鼓勵國內龍頭企業參與標準制定。
(四)積極發展特色物流。
大力推進冷鏈物流發展。用好廣西、海南和東南亞地區熱帶水果、反季節蔬菜、海產品等農特產品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冷鏈物流體系,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全覆蓋。大力發展鐵路冷藏運輸、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加強低成本冷藏載運箱具研發,加強全程温度記錄和信息追溯,減少流通損耗,保障商品質量安全。鼓勵企業建設面向城市消費的低温加工處理中心,開展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新模式。打造現代製造業物流。發揮我國與東南亞等地區在機電產品、商用車、摩托車等領域產業互補優勢,結合熱點商品消費需求,以重慶、四川、廣西等製造業基地為重點,面向東南亞等市場,開展跨國跨區域生產物流組織,提供覆蓋製造業全產業鏈的物流服務。研發鐵路專用車輛,發展精益物流,提升附加值。積極發展大宗商品物流。發展金屬礦石、煤炭、油品、糧食等大宗商品物流,探索煤炭、糧食等集裝箱化運輸,推動大宗商品物流向以國家物流樞紐為載體的集約模式轉型,構建集在線交易、實物交割、物流服務、金融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促進物流樞紐與相關生產企業倉儲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降低庫存和倉儲成本。加快推進電商物流發展。鼓勵和支持物流企業、互聯網企業依託通道建立完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台,構建完善的區域分撥網絡。鼓勵通道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市場信息平台與電商平台對接,推動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支持重慶、成都、南寧、貴陽、昆明等城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發展,落實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相關政策。
六、促進通道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發揮通道對沿線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重要節點加快培育樞紐經濟,優化改善營商環境,打造高品質陸海聯動經濟走廊,實現要素資源高效集聚與流動。
(一)發展通道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充分發揮通道競爭優勢,通過配置完善的物流設施,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引導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更有競爭力的地區集聚。鼓勵大型生產製造企業將自營物流面向社會提供物流服務。積極引導東部地區產業向通道沿線有序轉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規模效益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加強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技術水平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羣。發展國際合作園區。積極支持通道沿線省份加強與東南亞等地區合作,加快中新、中緬、中馬、中印尼等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加大對邊境地區合作園區建設支持力度,推進中越、中老等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強化第三方市場合作,提升園區創新能力和區域開放合作水平。
(二)培育樞紐經濟。
打造高品質陸港經濟區。圍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提升鐵路物流設施功能,積極推進公路港建設,打造一批現代物流中心。完善重慶、成都、昆明、貴陽、南寧等鐵路口岸通關設施,拓展國際商貿流通服務功能。強化口岸樞紐建設,推動保税監管場所等建設,促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快發展航運經濟。強化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重慶港等航運和資源集聚功能,提升現代航運經濟發展水平。依託廣西北部灣港,積極推進臨港工業、國際貿易發展。依託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洋浦航運交易所,研究建立洋浦港保税油供應中心,發展以保税船供油為特色的大宗商品貿易,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與供應、特色產品加工和高端航運服務等產業。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推進長江及珠江—西江沿線臨港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強化重慶、成都、貴陽等臨空經濟示範區牽引帶動作用,鼓勵南寧、昆明等城市發展臨空經濟。依託航空貨運網絡,積極引進發展航空設備製造及維修、電子信息等高端製造業,發展壯大航空物流、專業會展、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羣,形成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體系。
樞紐經濟建設重點陸港經濟區:重慶高新區、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經濟區: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昆明長水臨空經濟區、南寧臨空經濟區、貴陽雙龍航空港經濟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廣西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雲南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瑞麗邊境經濟合作區、畹町邊境經濟合作區。
(三)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交通、物流、貿易、產業等領域為重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加大審批權限下放或取消力度,優化審批流程,推行一站式審批,提高工作效率。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和標準,清理阻礙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地方性法規,清除市場壁壘,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加強市場監管合作,建立區域間質量、資質互認制度。有效解決執法任性、重複檢查等問題,消除亂收費、亂罰款、亂設卡等推高物流費用的痼疾,加快收費清單“一張網”建設,重點清理規範交通物流環節不合理收費。
七、加強通道對外開放及國際合作進一步發揮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示範作用,加強與周邊國家協商合作,持續放寬外資准入,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帶動相關國家共商共建共享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提升我國西部地區與東南亞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
(一)發揮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示範效應。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深化中國與新加坡戰略合作,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實踐,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供便捷高效轉運及配套服務,加強兩國海關合作,營造高效便捷的通關環境。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建立和完善國際合作協商機制,吸引和帶動其他國家和地區、企業等共同參與通道建設。
(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按照《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認真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鼓勵引導外商以多種方式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製造業開放,加快落實取消或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的政策措施。鼓勵中外企業加強技術交流,保護外商企業知識產權等合法權益。
(三)用好開放合作平台。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鼓勵西部省(區、市)依託陸海新通道和自身優勢,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經貿合作。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合作平台功能,加強與周邊國家商貿合作。鼓勵支持西部地區物流企業通過併購、合資、合作等方式,加強國際物流基地、分撥集散中心、海外倉等建設,加強回程貨源組織,發展國際物流業務。依託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中新等沿線國家和區域國際數據通道,與重慶運營組織中心協同合作,促進信息資源互聯互通與共享共用。
八、保障措施
有關方面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和政策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通道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凝聚各方合力,為通道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部門以及有關企業參加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省際協商合作,支持重慶市牽頭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協商解決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合作有關事項。《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
(二)創新投融資模式。在加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控的基礎上,鼓勵地方依法合規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國內外資本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等戰略合作伙伴,參與通道投資建設與運營。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為通道相關項目提供金融支持。充分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平台,支持通道重大項目建設。
(三)完善支持政策。
落實土地政策,促進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障通道交通基礎設施、國家物流樞紐等項目建設用地。在有效監管、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主要港口和內陸國家物流樞紐實施啓運港退税政策的可行性。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專項資金等按既有渠道積極支持交通及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遵循市場規律,建立靈活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全程運價機制,切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新通道競爭力。
(四)強化組織實施。
相關省(區、市)要依據本規劃,抓緊編制相關具體實施方案,確保總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實到位。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協調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定期對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進行動態跟蹤,對規劃目標落實情況進行監測分析,適時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必要時提出規劃調整意見建議,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五)做好宣傳引導。建立健全統一協調的信息發佈機制,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高端智庫、新聞媒體和網絡媒體作用,全面解讀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大意義、戰略定位、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羣策羣力、共建共享,共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內容解讀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規劃指出,隨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依然面臨艱鉅繁重任務,需要進一步強化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既有通道能力,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升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率。
根據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定位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規劃明確,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着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户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根據規劃,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繫,有力支撐西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銜接,提升通道對西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同時,注重發揮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強通道與長江經濟帶的銜接。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方案推進

2021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方案建設

方山隧道
2023年10月24日,方山隧道順利貫通。方山隧道進出口均位於瀘州市江陽區西岸村,為單洞單線隧道,全長501米,最大埋深約47米。
截至九月底,隆敍擴改項目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53.50億元,正線用地已交付4822畝,佔比92%。路基工程土石方完成設計總量76.10%,橋樑工程完成設計總量70.38%,隧道工程完成設計總量70.93%。項目整體正有序推進。
隆黃鐵路隆昌至敍永段
隆黃鐵路隆昌至敍永段是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西線鐵路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線路全長138.6千米,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是四川省南向出海的便捷貨物運輸通道,也是成渝、川南地區與北部灣地區輕質和快速貨物交流的通道,更是一條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的幹線鐵路。項目建成投用後,將逐步完善區域內鐵路系統配套,提高區域綜合運輸效率,對四川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