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漢七國之亂

(西漢諸侯國叛亂)

鎖定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於次年冬天下詔削奪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由於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後因戰略失當,被漢廷和梁國聯手平定,七大功臣為:漢廷方面周亞夫竇嬰欒布酈寄,梁國方面劉武張羽韓安國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諸侯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着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
名    稱
七國之亂
發生時間
公元前 154年
地    點
中國東部、南方地區
參戰方
漢朝中央政府、吳楚等七國
結    果
中央軍隊勝利,叛亂被平定
主要指揮官
周亞夫、劉濞

西漢七國之亂背景

西漢七國之亂郡國並行

高祖時期
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后,實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諸侯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並位於經濟發達地區。諸侯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在封國內獨攬大權。諸侯國擁有強大的武裝,由諸侯王隨意調遣。此外,還自行徵收賦税、鑄造錢幣,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最終成為中央集權的最大障礙。
漢初共有異姓王七人, [1]  劉邦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因此,他一面消滅異姓諸侯王,一面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同姓九王),並與羣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2]  漢初的同姓諸侯國,土地遼闊,户口眾多,但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着拱衞中央的作用,所以幹弱枝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3] 
呂后時期
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后違背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后對於受封為王的高祖諸子,控制很嚴。齊王劉肥是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后對他早有猜疑,劉肥主動調整同呂后的關係,得以相安無事。 [4] 
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呂后死,諸呂聚兵,準備發動政變。齊王劉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暗約野心勃勃的兄長齊哀王劉襄領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劉襄繼承帝位。劉襄應約起兵,殺死了反對他起兵的齊相召平,詐奪琅琊王劉澤兵,兼併琅琊國壯大實力,又進攻故濟南郡(時為濟川國)。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屯兵於滎陽防備,待機共伐諸呂。此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羣臣為防止類似外戚事件發生,立代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 [5]  劉襄失去起兵的口實,在漢朝安撫下只好退兵。
文帝時期
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而漢初所封諸侯王,已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因而一再發生叛亂。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自分割齊國一郡,封為城陽王濟北王。城陽王劉章不久死去。濟北王劉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之機,起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被除。 [6]  文帝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事發被貶至蜀地,死於道中。 [7]  這些事件預示着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 [8] 
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是使列侯前往封地,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 [9]  其二是封諸皇子為王,皇子劉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代王,於梁王劉揖死後徒封梁王梁國是擁有四十餘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 [10]  其三是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大國析為幾個小國,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已故的齊王劉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 [11] 

西漢七國之亂奕棋事件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吳王劉濞是高祖劉邦的次兄劉仲之子,在淮南王英布叛亂之時,高祖劉邦親征平叛。沛侯劉濞當時年僅二十,以騎將的身份跟隨劉邦在蘄縣之西一舉擊破英布的軍隊。英布逃亡被殺,但時荊王劉賈被英布所殺,沒有繼承人。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猛壯的藩王難以統治,而此時劉邦自己的兒子還都年幼,承擔不起這個重任,於是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12] 
惠帝、高後時期,天下初定,郡國的諸侯各自安撫轄區內的老百姓。吳地豫章郡產銅,這吳王劉濞利用手握資源,招致天下眾多的亡命之徒,盜鑄銅錢。同時,吳地濱海地區產鹽,吳王又煮海水為鹽,販賣到全國各地,獲利頗豐。吳國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實力和資本日漸強大,境內不徵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 [13-14] 
漢文帝時,吳王太子劉賢入朝,由此得以陪伴皇太子劉啓(日後漢景帝)飲酒玩樂。吳太子在和皇太子玩博戲的時候,吳太子在棋桌上爭勝,態度不恭,太子劉啓憤而拿起棋盤重砸吳太子頭顱,當場將他砸死。漢文帝敕命屍體送回吳國埋葬,到了吳國,吳王劉濞大怒,説道:“天下都是劉家的,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何必送回吳國埋葬!”遂又把屍體送回長安埋葬。 [15] 
兒子被太子劉啓誤殺後,吳王從此不遵守諸侯對天子的禮節,稱病不朝。朝廷以為他是因為失去兒子的緣故,但經過查實,確證吳王並沒有什麼病,就拘押了吳國使者。吳王惶恐不安,開始起了反叛之心。後來,吳王派使者代他秋季朝覲,皇帝又問起吳王,使者回答説:“吳王實際上並沒有生病,只是因為朝廷禁錮了好幾個吳國使者,吳王害怕,所以才假裝生病。請陛下捐棄前嫌,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於是漢文帝就赦免了吳國使者,又賜給吳王几案和手杖,體諒他年老,可以不再朝覲,朝廷的軟弱讓吳王愈發驕橫了。 [16-17] 

西漢七國之亂起因

西漢前期形勢圖 西漢前期形勢圖
漢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漢景帝謀劃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18] 
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楚王來朝,晁錯藉機説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景帝下詔赦免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之景帝又與羣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事宜。 [19-20] 
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就想進行謀反,遂親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 [21]  劉昂同意謀反,並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22] 
不久,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 [23]  劉濞徵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24] 

西漢七國之亂經過

西漢七國之亂誅晁錯

晁錯 晁錯
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 [25]  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由於劉濞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26]  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27]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 [20]  [28] 
晁錯已死,七國聯軍並未因此撤兵,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29-30] 

西漢七國之亂敗吳楚

吳楚聯軍東進,行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 [31] 
周亞夫行軍路線圖 周亞夫行軍路線圖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 [32]  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鉅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 [33]  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34]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 [35]  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裏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36]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退守東越,並派人招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王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於漢朝。吳軍潰散後,楚王劉戊自殺而死。 [37]  七國之亂的主力吳楚聯軍被平定後統計數據,漢朝與梁國所殺傷和擄掠的敵軍、物資大約相等。 [38-39]  由於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首功,梁孝王在七國之亂後實力更加壯大,直接威脅漢朝,埋下了梁孝王謀奪儲君之位,刺殺袁盎等多位朝廷大臣的後患。

西漢七國之亂平叛亂

七國之亂形勢圖 七國之亂形勢圖 [40]
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後,其子劉德建議襲擊漢軍,不成則逃到海上,膠西王不聽。 [41]  到漢營請罪,韓頹當斥責他陰謀叛亂,宣讀詔書,膠西王自殺而死。 [42]  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在趙地,酈寄領兵進攻趙國,趙王劉遂堅守邯鄲,酈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吳楚兵敗,也不肯出兵相助。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43] 
濟北王劉志被脅迫參與叛亂,後堅守不發兵,所以赦而未殺。 [44] 
齊王劉將閭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 [45] 

西漢七國之亂結果

叛亂從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 [46] 

西漢七國之亂影響

吳楚七國之亂表明,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叛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
漢景帝 漢景帝
1、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掉。
2、繼續推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
3、取消諸侯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税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
4、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
5、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税作為俸祿,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3]  [47-48] 

西漢七國之亂評價

七國之亂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標誌着諸侯王勢力威脅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強了漢朝中央集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3] 
參考資料
  • 1.    《史記·高祖本紀》: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長沙王吳芮皆來朝長樂宮。春夏無事。
  • 2.    劉國石《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亂之比較》:劉邦分封同姓九王后,漢朝54個郡,各諸侯國就佔了39個,僅齊一國就佔有7郡,而歸西漢王朝中央政府管轄的只有15個郡;從户口構成上看,在全國277萬户、1300萬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統轄的只有97萬户、450萬人,僅是全國户口總數的1/3強。
  • 3.    劉國石.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亂之比較[J].北京大學(社會科學版).第一卷第二期
  • 4.    《史記·呂太后本紀》: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十月,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問,知其酖,齊王恐,自以為不得脱長安,憂。齊內史士説王曰:“太后獨有孝惠與魯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餘城,而公主乃食數城。王誠以一郡上太后,為公主湯沐邑,太后必喜,王必無憂。”於是齊王乃上城陽之郡,尊公主為王太后。呂后喜,許之。乃置酒齊邸,樂飲,罷,歸齊王。
  • 5.    《史記·呂太后本紀》: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辭謝。再反,然後乘六乘傳。後九月晦日己酉,至長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謁,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代王數讓,羣臣固請,然後聽。
  • 6.    《史記·孝文本紀》:(辛卯年)濟北王興居聞帝之代,欲往擊胡,乃反,發兵欲襲滎陽。於是詔罷丞相兵,遣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將十萬往擊之。祁侯賀為將軍,軍滎陽。七月辛亥,帝自太原至長安。乃詔有司曰:“濟北王背德反上,詿誤吏民,為大逆。濟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軍地邑降者,皆赦之,復官爵。
  • 7.    《史記·孝文本紀》:六年,有司言淮南王長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居處毋度,出入擬於天子,擅為法令,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遣人使閩越及匈奴,發其兵,欲以危宗廟社稷。羣臣議,皆曰“長當棄市”帝不忍致法於王,赦其罪,廢勿王。羣臣請處王蜀嚴道、邛都,帝許之。長未到處所,行病死
  • 8.    《漢書·賈誼傳》:今或親弟謀為東帝(按指淮南王長謀反),親兄之子西鄉(向)而擊(按指濟北王興居擬襲滎陽),今吳又見告矣。
  • 9.    《史記·孝文本紀》: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十一月,上曰:“前日遣列侯之國,或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絳侯勃免丞相就國,以太尉潁陰侯嬰為丞相。
  • 10.    《史記·孝文本紀》: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上曰:“趙幽王幽死,朕甚憐之,已立其長子遂為趙王。遂弟闢彊及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東牟侯興居有功,可王。”乃立趙幽王少子闢彊為河間王,以齊劇郡立朱虛侯為城陽王,立東牟侯為濟北王,皇子武為代王,子參為太原王,子揖為梁王。
  • 11.    《漢書·賈誼傳·陳政事疏》: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並進而歸命天子,雖在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鹹知陛下之明。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
  • 12.    《史記·吳王濞列傳》: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東並荊地,劫其國兵,西度淮,擊楚,高帝自將往誅之。劉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氣力,以騎將從破布軍蘄西,會甀,布走。荊王劉賈為布所殺,無後。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 13.    《史記·吳王濞列傳》: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郡國諸侯各務自拊循其民。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鑄錢,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富饒。
  • 14.    《史記·吳王濞列傳》: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佗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 15.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至吳,吳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復遣喪之長安葬。
  • 16.    孫亭玉. 論吳王太子被殺[J]. 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82-85.
  • 17.    七國之亂 一場貨幣戰  .新浪[引用日期2014-08-22]
  • 18.    《漢書·吳王劉濞傳》: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不忍,因賜几杖,德至厚也。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公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 19.    《漢書·吳王劉濞傳》:(景帝)三年冬,楚王來朝,錯因言楚王戊往年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請誅之。詔赦,削東海郡。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常山郡。膠西王卬以賣爵事有好,削其六縣。
  • 20.    漢書·袁盎晁錯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8-22]
  • 21.    《漢書·荊燕吳傳》:漢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恐削地無已,因欲發謀舉事。念諸侯無足與計者,聞膠西王勇,好兵,諸侯皆畏憚之,於是乃使中大夫應高口説膠西王......王曰:“善。”歸報吳王,猶恐其不果,乃身自為使者,至膠西面約之。
  • 22.    《漢書·荊燕吳傳》:膠西羣臣或聞王謀,諫曰:“諸侯地不能為漢十二,為叛逆以憂太后,非計也。今承一帝,尚雲不易,假令事成,兩主分爭,患乃益生。”王不聽,遂發使約齊、菑川、膠東、濟南,皆許諾。
  • 23.    《漢書·荊燕吳傳》:諸侯既新削罰,震恐,多怨錯。及削吳會稽、豫章郡書至,則吳王先起兵,誅漢吏二千石以下。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亦皆反,發兵西。
  • 24.    《漢書·荊燕吳傳》:七國之發也,吳王悉其士卒,下令國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皆發!”二十餘萬人。南使閩、東越,閩、東越亦發兵從。
  • 25.    《漢書·荊燕吳傳》:孝景前三年正月甲子,初起兵於廣陵。西涉淮,因並楚兵。發使遺諸侯書
  • 26.    《漢書·袁盎晁錯傳》:後十餘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與錯議出軍事,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
  • 27.    《漢書·袁盎晁錯傳》:上卒問盎,對曰:“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於是上默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謝天下。乃拜盎為泰常,密裝治行。
  • 28.    《漢書·袁盎晁錯傳》:錯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 29.    《漢書·》:七國反書聞,天子乃遣太尉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大將軍竇嬰屯滎陽監齊、趙兵。
  • 30.    冤死的晁錯  .新浪[引用日期2014-08-22]
  • 31.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因自請上曰:“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上許之
  • 32.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太尉既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
  • 33.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請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樑上書言景帝,景帝使使詔救梁。
  • 34.    《漢書·荊燕吳傳》:梁使韓安國及楚死事相弟張羽為將軍,乃得頗敗吳兵。
  • 35.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太尉不奉詔,堅壁不出,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後食道。吳兵乏糧,飢,數欲挑戰,終不出。
  • 36.    《漢書·荊燕吳傳》:吳兵欲西,梁城守,不敢西,即走條侯軍,會下邑。欲戰,條侯壁,不肯戰。吳糧絕,卒飢,數挑戰,遂夜奔條侯壁,驚東南。條侯使備西北,果從西北。不得入,吳大敗,士卒多飢死叛散。
  • 37.    《漢書·荊燕吳傳》:於是吳王乃與其戲下壯士千人夜亡去,度淮走丹徒,保東越。東越兵可萬餘人,使人收聚亡卒。漢使人以利啖東越,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出勞軍,使人鏦殺吳王,盛其頭,馳傳以聞。吳王太子駒亡走閩越。吳王之棄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條侯及梁軍。楚王戊軍敗,自殺。
  • 38.    《漢書·文三王傳》:梁王城守睢陽,而使韓安國、張羽等為將軍以距吳、楚。吳、楚以梁為限,不敢過而西,與太尉亞夫等相距三月。吳、楚破,而梁所殺虜略與漢中分。
  • 39.    《漢書·韓安國傳》:吳楚反時,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扞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樑。吳楚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梁。
  • 40.    景帝為何殺掉周亞夫  .瀋陽晚報[引用日期2014-08-22]
  • 41.    三王之圍齊臨菑也,三月不能下。漢兵至,膠西、膠東、菑川王各引兵歸。膠西王乃袒跣,席,飲水,謝太后。王太子德曰:“漢兵遠,臣觀之已罷,可襲,原收大王餘兵擊之,擊之不勝,乃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壞,不可發用。”弗聽。
  • 42.    《漢書·荊燕吳傳》:乃出詔書為王讀之,曰:“王其自圖之。”王曰:“如卬等死有餘罪。”遂自殺。太后、太子皆死。
  • 43.    《漢書·高五王傳》:趙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時晁錯以過削趙常山郡,諸侯怨,吳、楚反,遂與合謀起兵。其想建德、內史王悍諫,不聽。遂燒殺德,悍,兵發住其西界,欲待吳、楚俱進,北使匈奴與連和。漢使曲周侯酈寄擊之,趙王城守邯鄲,相距七月。吳、楚敗,匈奴聞之,亦不肯入邊。欒布自破齊還,並兵引水灌趙城。城壞,王遂自殺,國除。
  • 44.    《漢書·高五王傳》:濟北王志,吳、楚反時初亦與通謀,後堅守不發兵,故得不誅,徙王菑川。
  • 45.    《漢書·高五王傳》:齊初圍急,陰與三國通謀,約未定,會路中大夫從漢來,其大臣乃復勸王無下三國。會漢將欒布、平陽侯等兵至齊,擊破三國兵,解圍。已後聞齊初與三國有謀將欲移兵伐齊。齊孝王懼,飲藥自殺。
  • 46.    《漢書·景帝紀》:二月壬子晦,日有蝕之。諸將破七國,斬首十餘萬級。追斬吳王濞于丹徒。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自殺。
  • 47.    唐贊功. 吳楚七國之亂與西漢諸侯王國[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01:19-32.
  • 48.    丁千城,侯樂. “七國之亂”:大漢王朝的危局與新生[J]. 銷售與市場,2008,20:34-3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