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削藩策

鎖定
削藩策,就是削弱藩王的上書。 《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漢朝建立時,最高統治集團認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孤立,因此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分封了王國,史稱郡國並行制。 [4]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諸侯王年齡已長,國力日盛,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發展。文帝時賈誼就已呈《治安策》;景帝時中央與地方矛盾更加尖鋭,御史大夫晁錯呈《削藩策》建議削藩。 [5] 
中文名
削藩策
別    名
廢藩王
發    起
晁錯

目錄

削藩策背景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呢?西周的封建領主制基本上是一種封建家長制,周王以家長制君臨天下,政治制度與宗法制度結合(即宗法制與分封制),對土地的佔有與對人民的統治結合。 [1]  通俗來説,與中後期的地緣國家不同,在早期國家更多以血緣為紐帶,也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簡單來説,就是以大宗小宗分國 [6]  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中國,那不是一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麼?是中央之國,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的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統治者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君臨人間,所以稱天子。這是君權神授的概念。 [7] 
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當中的這個天,周王室的王畿叫中國 [1]  ,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一些華夏族的國家,很多的國家,他們叫做什麼呢?他們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麼天子和諸侯是一個什麼關係呢?為隸屬關係,有鎮守疆土、捍衞王室、繳納貢税、朝覲述職的義務,在國內是君主並進一步實行分封,即宗法制。 [1]  我們現在反過來看,我們覺得當時就是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諸侯國,他們共同擁戴一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共主,但是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天下共主在衰微後只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它名義上所謂天的兒子,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個土地封分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邦建國)。封,是什麼意思呢?
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把這一片劃給你了。建,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你封了一塊土地,然後還給你指定一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後,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給大夫,那麼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麼?叫家,所以這個時候是三個層次的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個天下,許多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國君。

削藩策七國之亂

削藩策起因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漢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
我們知道,當時的藩國它是獨立王國,它是有半獨立主權的 [8]  ,有自己的財税,有税收,有軍隊,有領土,有政府,這麼一個東西,你説它在這個中央政府外面,説它能保衞中央,這個事情不大靠得住,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辦法主要是削減它的領地,不要讓它這麼大,今天切一點,明天再切一點,後天再切一點,一點一點把它的地方切小,這個就叫做削藩。
秦朝統一了中國實行郡縣制。而漢朝劉邦在統一戰爭中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諸侯王,他們擁兵自重,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不久,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但又“懲亡秦孤立之敗”,即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而導致被孤立,便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而漢朝中央直接管轄的只有15個郡,這給漢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隱患。 [2] 
那我們想了,這個削藩,這些藩王們會願意嗎?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不願意,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你説一個王侯他擁有這麼多既得利益,誰心甘情願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貓,阿狗嘴巴里一條魚,一塊骨頭,你也奪它不走,一個王爺,一個國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大家都不贊成,這個事情搞不成。漢景帝也很擔心,説你看這個事情弄下去是不是會造反,晁錯回答的話是怎麼説的呢:他説:“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3]  意即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現在削,他反得快,他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將來削,他反得是要晚一點,但是危害大,為什麼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來越強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豐滿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這麼好的事。那麼這句話説下去以後,漢景帝就下了削藩的決心,這就惹出了吳楚之亂,或者説七國之亂
晁錯提出削藩策有一個前提,就是吳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還不如去削,吳王真的造反嗎?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説,割據勢力必將衝擊中央集權。因此這是不隨個人意志轉移的,吳王只是促進了這一過程。根據二重證據法,史書佔一,實證(其在短短几天內聯合六國,召集20萬人和裝備 [9]  )且吳王不參加朝見,違反了諸侯的義務,因此史學界普遍認為吳王策劃謀反是確實存在的 [10] 
晁錯這個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説是一種深謀遠慮:長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專揀軟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確實應該拿吳國這個最強大的藩國開刀
而且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很多人有共識的。晁錯之前的賈誼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沒有被漢文帝採納,漢文帝覺得不到這個時機。在漢景帝時期,才決心削藩。
景帝認為吳王有罪,欲削會稽、豫章兩郡,以此事作為導火索,吳王以”清君側“為戰爭藉口,發起叛亂。
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講,這樣衝突是必然,削吳王兩郡只是衝突的導火索。清君側也只是戰爭藉口,在景帝殺死晁錯後並未退兵。 [11] 

削藩策過程

吳王聯合六國,發兵20萬號稱50萬為主力,又勾連匈奴、東越、閩越等國貴族,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義舉兵向西。叛軍攻至今河南東部,景帝惶恐,捕殺晁錯乞和。吳王不僅不退兵,還公開聲稱要奪取皇位。叛軍至梁國(治今商丘)為梁王所阻,此時景帝決心武力鎮壓。他命太尉周亞夫和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絕叛軍糧道。 [12] 

削藩策結果

由於糧道被絕,同時叛亂本不得人心 [2] 僅三月叛軍就被破,吳王逃到東越被本地人所殺,其餘六王自殺,七國被廢。景帝進一步削弱了諸侯王勢力,剝奪治民權和部分本國官吏任免權。至此,王國勢力大減,但仍有一定勢力,為不安定因素,為漢武帝行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割據奠定基礎。 [13] 

削藩策意義

沉重打擊分裂割據勢力,在制度上基本消除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時產生的弊病,加強了中央集權。 [14] 
參考資料
  • 1.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五版:43-44
  • 2.    教育部組織編寫.中外歷史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版:21
  • 3.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20年4月第一版:吳王濞列傳
  • 4.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11
  • 5.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16
  • 6.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4
  • 7.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4
  • 8.    教育部組織編寫.中外歷史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
  • 9.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6-117
  • 10.    內容已寫入教育部組織編寫《中外歷史綱要》21頁,使用陳述確定語句,故稱之為“共識”。
  • 11.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7
  • 12.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6-117
  • 13.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7-119
  • 14.    張怡青、張玉璽、王援朝、王朝中、張仁忠.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