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之國

鎖定
中國之中,意為天下之中。中者,即中央。天下,即普天之下,相當於當今所謂的世界,在古代,由於視野上的侷限,主要意指廣袤的東亞地域。所謂中國,顧名思義,即中央之國,統攝八荒的意思。由此可見,中國的國名涵義,是建立在深刻的世界觀之上的,並體現了先民們在面對廣袤的天下時,如何去實現自我定位上(不僅是地緣時空上,同時,也是地緣政治上)的理解。
中文名
中央之國
含    義
天下之中
意    指
廣袤的東亞地域
源    起
中華文明

目錄

中央之國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源起於黃河流域。古中國,原先也僅侷限於河洛一帶,即後世稱之為中原的核心地帶。由於獨特的歷史上的原因,中原地帶一直是東亞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後世歷代王朝中央政權的所在地。隨着祖先們視野的拓展,及後世諸王朝的昌盛與擴張,中國所統攝的地域,即天下,也隨之擴展。誰奪取了中國的控制權,誰也就獲取了掌控八方、統一天下的主導權。古人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隨着概念的逐漸演變,在後世,人們逐漸將中國與天下等同起來。中國即是天下,天下即是中國。
在這裏,有一點必須説明:在古代,國家的概念與現代不同。隨着中國文化的昌盛與廣泛傳播,天下這一概念,與儒學等傳統文化中以天命觀為基礎而派生出的天下觀水乳交融在一起。此種思想認為:天下本來是統一的,不存在所謂分合現象。所能分合的只是世俗政體。世俗政體是基於天下之上的,並作為天下的一個部分而存在。或者説,世俗政體必須從屬於天下這一概念,或興或替,是天下大勢推動下的必然性產物,如此,現實政體的存在及其合法性的依據,無法通過自身而獲得,而只能是天下所賦予,或者説,是否為天命之所歸。現實政體固然有分有合,而天下本身卻是一統如故。因而,統一則是合乎天地之理的常態,而分裂則是人為造成的,因而只能是暫時的不合理狀態.實現天下一統,致四海昇平,自然也就成為古代一切有志之士追求的目標。即便是羣雄割居時代,天下一統概念,仍然是人所共奉的。所爭的只是,誰是正統――天命之所在,其着眼點便是獲取其該政權的合法性,並試圖通過統一天下從而得以證明。縱觀世界歷史,諸多強國雖也曾稱雄一時,但最終難逃紛崩離析的命運,而中國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雖屢經滅國之災,卻終能恢復統一。究其根因,即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大一統思想的強力支撐。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國體與文明得以協同傳承,且不斷光大,自刀耕火種時代,直至近代,數千年間,延綿不絕,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社會文化現象。
在人類的歷史上,出於自我中心主義的思惟陋癖,或因視野所限,夜郎自大,自以為雄居世界之中央的民族與國家,仰俯皆是,而以此作為立國的理論基礎,並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中,以人力所能控制的地理極限之內,建立以本國為核心的世界體制,且前後綿延數千年之久,則唯有中國。在這種世界體制中,猶如羣星之朝北斗,中國享有至高無上的天朝上國地位,中國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並不是沒有原由的:
1.在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古埃及文明,除了尚存的幾處遺蹟任人憑弔外,早己蕩然無存。後世建立的政體或文明與他們已經毫無關聯。古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的入侵,出現史前文明上的文化斷層。在傳承過程中,雖然形成影響深遠的印度文化圈(全盛時幾乎大半個亞洲,後世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但諸多學術傳承不夠完整。至於國體的傳承,更是支離破碎,除了短暫的大範圍統一(如孔雀王朝),絕大部分時間處於分裂狀態(印度的疆域是大英帝國的髒物),印度學者為了瞭解本國的文化學術及政體更迭史實,必須要到周邊諸國曆史記載上尋找。再加上伊斯蘭文化的長期統治,無論是文化上,還是國體上,傳承上的完整性無從談起。中國是人類所有文明古國中,自起源始,文化與國體綿延不絕,完整傳承至今的唯一國度。文化上的悠久性與傳承上的完整性,可以從至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上看出。從人類的文字發展史上看,最初之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莫不如此,但都早已湮滅無聞。唯獨中國文化,在完整傳承過程中,不斷自我發展完善,形成強大的中國文化傳統,並不斷向四周輻射,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涵蓋東亞、東南亞(如越南)廣袤的中國文化圈。在國體上,雖間有短暫的分裂,大部分時期上處於大一統狀態,並間有拓展。
2。中國國土廣袤,人口眾多。中國的技術水平與生產能力,自秦漢之後,趕上並部分超越世界先進水平之後,直至歐洲爆發工業革命之前,長期領先於世界,更非其他民族、地區或國家所能企及的。在東亞,更是長達近五千年之久。因此,其綜合國力長期雄居世界諸國之上(直至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的經濟實力仍居第一,詳見下注)。即便是歐洲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羅馬帝國,在全盛時期,也不過與同時的漢朝相媲美。至於後世所建立的諸王朝國力之鼎盛,恐非歐洲歷史學家們所能夢見的。
附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組織專家對近兩個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概況進行了比較詳盡的測評,其成果詳見於麥迪森著《世界經濟二百年回顧》。GDP總量(單位:百萬1990年國際美元)方面:1820年 中國:199212,佔世界總量的28.7%,雄居世界第一。居第二、三位的印度與法國。當時西方最發達的英國,僅居第四,為34829。後三者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總量的26.6%。
正是憑藉文化、軍事、政治、經濟等諸方面無與倫比的優勢,自稱為中央之國,倒也名符實歸,並得到周邊諸國的認同。直至滿清時期遇到歐洲文明,中國才從“天朝上國”唯我獨尊之夢中警醒,幾乎一夜間,墮入任人宰割的深淵,從此被迫走上改造固有文明,以圖強救亡的不歸路。
慘遭劇變第二
在世界史上,盛極一時的諸強國總是生存於挑戰(無論是源於內部或外部)之中。曾因成功地戰勝挑戰而輝煌,最終因無力應對挑戰而崩潰。古代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在外部,往往是來自遊牧民族軍事上的壓力。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自幼弓馬嫺熟,較之以農業立國的中國,具有天然上的軍事優勢,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即是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防禦性工程。在內部,諸階層之間矛盾時常激化,王朝更迭仍頻。國內起義,次數之多、規模之廣,世界史上第一。至於異域文化的衝擊與挑戰,主要源於西部。摩尼教、襖教、基督教(史稱景教,唐代曾鼎盛一時。)、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主要是佛教,婆羅門教也隨佛教而傳入,也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沿絲綢之路,一波又一波地衝擊着以儒道為代表的本土文化。但與世界史上異域諸強不同的是,中國最終成功地戰勝了這些挑戰,從而使中國文化與國體延綿不絕。在無形之中,也添加了盲目自信的文化成份。
附註::外國史學家們對中國的持久生存力感到困惑不解,提出了中國所處的封閉性環境決定説,認為:中國西南、西北崇山峻嶺有效地阻斷了強大的異域文明(主要指歐亞大陸的中、西、南部)的衝擊,從而使中國倖免獨存。這種説法無疑地幼稚的。從世界史上看,中國北部諸國(如匈奴、契丹、蒙古等)軍事實力之強,遠勝於異域諸強。諸多異域強國正是在北部諸強衝擊之下崩潰的。至於異域文化的衝擊,中國幾乎是一波也沒有拉下。中國之所以能夠獨存,必有其更深刻的因素。
當現代科技文明的曙光,在歐洲的上空冉冉升起,一場席捲世界的革命即將來臨之時,中國仍然沉睡在“天朝上國”之夢中。直至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終於遭遇到來自歐洲文明的挑戰。而這場挑戰,從一開始就與以往的挑戰,具備截然不同的、甚至是致命性的特質:
從表面上看,此次挑戰來自向不設防的沿海地帶――中國的軟腹部(明末,倭寇之所以能夠橫行一時,正是這個原因)。從軍事上,先進的軍事技術與思想裝備起來的西方軍隊,無疑地擁有絕對優勢。從制度上講,僵死的社會體制,不足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深刻危機。因而,失敗乃理之必然。
從更深層次上看,一切軍事、政治諸方面,只是所在文化思想在相應領域的延伸與拓現。在古代,中國雖然面臨諸多軍事、政治、文化上的諸多挑戰,然而,作為一種文明本身,卻具備無可匹配的優勢,因而,擁有足以應對一切危機的巨大潛力。只須在軍事上、體制上稍加變革,甚至,即便遭到滅國之災時,仍可通過文明上的征服,轉危為安。或更深一點,即便遭遇強大的異域文明的衝擊時,通過消融、兼容乃至於同化(在文化上最大的變革即是同化了佛教,使之成為中國傳統的一個有機部分),中國文明便能戰勝挑戰,重現輝煌。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立國之本,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曾撼動。

中央之國改革

中央之國——為之華夏。 主角的變革造就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宗教、軍事、政治、疆域、社團、民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角也在一次次的變革中變化着,他到底是獨裁者?還是救世主?是資本革命的開拓者,可是封建軍國主義的始作俑者?是中華文明的挽救人?還是中華文明的掘墓人?主角自己也不知道,一切就是在變化中前進,也在前進中變化着,主角只是知道,自己做的是帶着中華走向了一個夢,而這個夢到底什麼樣子?是好?是壞?他沒有想,只是參與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