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鎖定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西北大學校內分設的二級教學、行政單位。成立於1992年,是承擔留學生招生、教學培養、日常管理、後勤服務和對外漢語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工作的學校內設二級單位。現擁有12名餘名經驗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師、10名管理人員和10餘名後勤服務人員專門負責留學生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學院採用融語言和文化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極佳。學校已與美、英、法、德、日等20餘個國家及地區的100餘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大英百科全書》曾將西北大學列為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2014年成立中亞學院,與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合署辦公。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留學生管理辦公室、留學生招生辦公室、漢學系、培訓部、留學生服務中心等六個部門。現有專職對外漢語教師25人,管理幹部8人、外聘及後勤服務人員20人。2017年,學院共招收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1114人,分佈在全校17個院(系)30多個專業,學歷生佔長期生總人數的55%,其中碩士、博士生數量在學歷生中佔比為35.16%。
2018年11月,西北大學決定將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亞學院、國際漢唐學院)合併,成立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
西北大學海外留學服務中心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專門從事出國留學信息諮詢、入學申請、簽證辦理、資料翻譯以及外語培訓等服務的專業機構。
中文名
西北大學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
外文名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Exchange (CICE)
簡    稱
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
創辦時間
199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單位
學校類別
綜合
學校特色
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陝西省共建高校 [1] 
主管部門
西北大學 [1] 
現任領導
任惠蓮 [2] 
本科專業
國際貿易、中亞文明史、考古與文物遺產保護、化工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工程控制 石油資源勘探與開採易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 [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1] 
院系設置
17個院(系)30多個專業
校    訓
公誠勤樸
校    歌
《西北大學校歌》
校慶日
10月15日
地    址
長安校區:西安市長安區郭杜教育科技產業區學府大道1號
太白校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號
桃園校區:西安市高新四路15號
主要獎項
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
知名校友
任惠蓮
院    長
任惠蓮
副院長
張銀倉
書 記
任惠蓮
副書記
王國棟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歷史沿革

1965年西北大學接收外國留學生
1992年經西北大學研究決定,成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2018年11月7日會議研究,西北大學黨委常委會2018年11月8日會議審定,同意將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亞學院、國際漢唐學院合併撤銷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建制,成立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合作部與國際教育學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持續建設立體化招生平台,對國際學生實行趨同化和差異化並重的管理模式。在漢語國際教育領域,與世界專業級漢學家、國內外學術名家和多個學術機構開展多層面合作,加強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研究,建立了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體驗實驗教學中心,將“智慧課堂”和雲平台引入教學,努力打造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平台。在專業學歷教育領域,積極推進全校有條件的院(系)開設或完善英文授課,推動英文授課體系建設,已有11個院系76位英文授課博導可招收國際學生。學院還致力於創新本科生培養模式,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全英文授課本科專業及“1+1+2”模式、漢語言專業2+2模式等。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吉爾吉斯斯坦設立西北大學中亞學院中大石油分院,讓學校的教育教學走出國門,走進中外企業。
學院構建了多層次、立體化的來華留學獎學金體系,涵蓋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西北大學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陝西省三秦獎學金、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優秀留學生獎學金、中大石油千人培訓計劃獎學金、絲綢之路總商會獎學金等多個類別,獎學金生佔長期生29.9%。
2009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授予“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稱號;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來華留學質量認證”。 [1]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學院機構

學院機構設置 學院機構設置
(部)學院辦公室 國際學生管理辦公室
國際學生招生辦公室 國際學生後勤服務中心
外國留學生服務中心 漢語項目部 專業項目部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黨務工作

經校黨委常委會2018年12月12日會議研究,同意撤銷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黨支部(直屬),機構改革後新成立的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黨員關係隸屬機關黨委 [3] 
根據學校黨委決定和機構改革情況,為了加強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有關規定,按照有利於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於開展工作的原則,機關黨委2018年12月21日研究決定,撤銷國際交流與合作處黨支部,成立中共西北大學機關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支部委員會,簡稱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黨支部 [3] 
2018年12月28日,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黨支部召開了全體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黨支部委員會,支委會選舉產生了書記、副書記。經機關黨委研究,同意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黨支部選舉結果與分工。 [3] 
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黨支部委員會組成如下:
書 記:任惠蓮
副書記:王國棟
組織委員:和晶
宣傳委員:高淑君
紀檢委員:張銀倉 [3]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學院領導

部長(院長):任惠蓮
副院長(副部長):張銀倉 [4] 
副院長:高淑君
副院長:張熠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留學服務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海外留學服務

西北大學海外留學服務中心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專門從事出國留學信息諮詢、入學申請、簽證辦理、資料翻譯以及外語培訓等服務的專業機構。中心依託重點大學豐富的國際關係資源和對外交流優勢,辦理美國法國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韓國俄羅斯瑞典加拿大芬蘭德國泰國等國留學業務,提供從語言到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的留學項目。中心各項目的負責人均為行業骨幹,擁有豐富的留學辦理經驗和眾多成功案例。
中心遵循“專業諮詢、規範操作、高效辦理、誠信服務”的原則,幫助莘莘學子和有志於出國留學的社會青年夢想成真。除面向社會辦理出國留學業務外,中心積極開展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實施校際交流與合作項目,包括學生交換、學分互認、專升本、雙學位等項目。
中心屬於大學機構,誠信可靠,專業規範,手續便捷,簽證率高。 [5]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韓教育中心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是以西北大學為主導,與韓國的首爾市立大學檀國大學、建國大學、國立忠北大學國立羣山大學韓南大學密切合作,共同設立。中心設在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心下設四部門:一是中韓教育與文化研究所;二是韓語學堂;三是漢語學堂;四是國際交流項目部。
隨着中韓政治交往,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以及三星工業園在西安建成投產,使得中韓教育交流及人才培養成為陝西學子和高校面臨的新機遇。
西北大學作為"211"國家重點大學,積極推動此項目工作。在韓國駐西安總領事館、陝西省教育廳、西安市高科技新型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月8日,中韓教育交流與合作會議暨中韓教育中心成立大會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舉行,中韓教育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西北大學中韓教育中心依託百年名校西北大學深厚的辦學資源及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廣闊的國際合作平台,為陝西人才培養與院校合作開創了中韓交流便捷的直通渠道,建立了教育服務窗口。
此外,西安市高科技新型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授予西北大學"中韓高科技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成立了中韓教育合作院校聯盟,與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北大學附中等數十所在陝職業技術學院及普通中學等合作學校結成了中韓教育合作院校聯盟,並且舉行授牌與簽約儀式。
通過與韓國高校聯合教學,聯合培訓,互相學習,拓寬在校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就業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對有留學韓國意向,有興趣在韓國企業工作的學生,進行專業前期培訓或就業導向的韓語培訓。提升學院或學生的知識結構,滿足有專升本意願學生的升級需要,發展與韓國高端大學無縫對接,向韓國,台灣高校輸送優秀生源。根據三星等韓國企業對人才需求,設置相關課程,培養適應性較強的實用性人才,解決學生的就業需求。
在未來的發展中,中韓教育中心將以更加國際化的視野,更加暢通便捷的渠道,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品質,創新中韓國際教育交流模式,通過中韓學術交流、中韓校企交流、中韓語言文化交流、中韓互送留學生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共同推動中韓教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開啓中韓教育交流新航程!為陝西未來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國際化的人才。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