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襄陵鎮

鎖定
襄陵鎮,隸屬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地處襄汾縣西北部,東臨汾河與鄧莊鎮相望,南與南辛店鄉毗鄰,西依姑射山與鄉寧縣光華鎮相連,北同堯都區金殿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5千米。 [3]  行政區域總面積69.35平方千米。 [4] 
1949年,屬襄陵縣第一區。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鎮。2001年3月,浪泉鄉併入襄陵鎮。 [3]  截至2018年末,襄陵鎮户籍人口為43109人 [4]  。截至2020年6月,襄陵鎮轄29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南街村。 [3] 
2011年,襄陵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190元。 [3]  截至2018年末,襄陵鎮有工業企業4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5個。 [4] 
中文名
襄陵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
地理位置
襄汾縣西北部
面    積
69.35 km²
下轄地區
2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南街村
電話區號
0357
郵政編碼
041504
車牌代碼
晉L
人    口
43109人(2018年户籍人口)

襄陵鎮歷史沿革

襄陵縣,西漢初年(前206年)建縣,以晉襄公陵墓命名,故名襄陵。屬河東郡
新朝王莽(9年)改名幹昌。
東漢(25年)複名襄陵,仍屬河東郡。
三國時(220年),縣入曹魏,屬平陽郡
西晉(266年),仍屬平陽郡。
十六國時(304年—385年),前趙劉淵於西晉永嘉二年(308年)建都平陽(今堯都區金殿鎮),縣屬之,並將浮山地劃入襄陵縣。之後,相繼入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後燕,北魏登國元年(386年)入北魏,均屬平陽郡
北魏道武帝天賜元年(404年)將今浮山地另置葛城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將襄陵併入擒昌縣。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擒昌縣治移於襄陵古城,將郭城縣(葛城縣)劃入。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擒昌縣為襄陵縣,屬臨汾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將郭城縣又從襄陵分出,置浮山縣。
縣入後粱,屬建寧軍;入後唐,屬建雄軍;入後晉先屬絳州,後屬河中府。
縣屬建雄軍,後復屬晉州。
鄉寧縣北部來屬。(鄉寧縣南部劃歸太平縣)。
縣屬平陽府,鄉寧縣北部,從襄陵縣分出。
先屬平陽路,後屬晉寧路。
屬平陽府。
初屬平陽府,繼屬絳州,後又屬平陽府。
1949年,屬襄陵縣第一區。
1954年,分屬襄汾縣襄陵、東柴2鄉。
1956年,屬襄陵鄉。
1972年,襄陵公社更名紅衞公社。
1982年,紅衞公社更名襄陵公社。
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鎮。
2001年3月,浪泉鄉併入襄陵鎮。 [3] 

襄陵鎮行政區劃

襄陵鎮區劃沿革

1961年,襄陵鄉設襄陵公社,轄中興、東街、北街、南街、東院、河北、李村7生產大隊。
1962年,襄陵鄉增設鞏固堡、西街、屯南、屯大、中和莊、向陽6生產大隊。
1963年,襄陵鄉增設西院生產大隊。
1981年,紅衞公社增設莊頭生產大隊。
1984年,襄陵鎮轄15村民委員會。
2001年3月,襄陵鎮增設浪泉、薛村、景村、西陽、黃崖、齊村、許留、雙鳧、南柴、南太柴、北太柴、胡村、四柱、井頭14村民委員會,轄29村民委員會。
襄陵鎮
襄陵鎮(1張)
2011年末,襄陵鎮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興、中和莊、東院、西院、鞏固堡、河北、向陽(古襄陵)屯南、屯大、李村、莊頭、浪泉、薛村、景村、西陽、黃崖、齊村、許留、雙鳧、南柴、南太柴、北太柴、胡村、四柱井頭29個村民委員會。 [3] 

襄陵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襄陵鎮轄29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南街村。 [3] 
襄陵鎮區劃詳情
西街村
井頭村
西院村
李村村
黃崖村
胡村村
莊頭村
中興村
東院村
浪泉村
許留村
雙鳧村
中和莊村
東街村
鞏固村
薛村村
南太柴村
四柱村
向陽村
北街村
屯南村
景村村
北太柴村
齊村村
河北村
南街村
屯大村
西陽村
南柴村
/

襄陵鎮地理環境

襄陵鎮位置境域

襄陵鎮地處襄汾縣西北部,東臨汾河與鄧莊鎮相望,南與南辛店鄉毗鄰,西依姑射山與鄉寧縣光華鎮相連,北同堯都區金殿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5千米 [3]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01千米, [3]  行政區域總面積69.35平方千米。 [4] 

襄陵鎮地形地貌

襄陵鎮地處姑射山西麓,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主要山脈有呂梁山脈,襄陵鎮最高峯位於姑射山龍澍峪主峯,海拔1075.5米。最低點位於屯南村汾河灘,海拔417.6米。 [3] 

襄陵鎮水文

襄陵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汾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襄陵鎮東街村、李村、屯大等村,長4.6千米。 [3] 

襄陵鎮自然資源

襄陵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膏、石灰石等。
2011年末,襄陵鎮有耕地面積40995畝。截至2011年末,襄陵鎮有林地面積2.62萬畝,其中防護林5800畝,經濟林204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35萬株,林木覆蓋率63.2%,活立木儲積量28.9萬立方米。 [3] 

襄陵鎮人口

2011年末,襄陵鎮轄區總人口3821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10人,城鎮化率24%。另有流動人口376人。總人口中,男性17404人,佔46%,女性20812人,佔54%;14歲以下6190人,佔16%;15—64週歲27822人,佔73%;65歲以上4204人,佔11%。總人口全部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83‰,人口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長率3.3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0人。 [3] 
2017年末,襄陵鎮常住人口為40583人。 [1] 
截至2018年末,襄陵鎮户籍人口為43109人。 [4] 

襄陵鎮經濟

襄陵鎮綜述

2011年,襄陵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190元。 [3] 
截至2018年末,襄陵鎮有工業企業4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5個。 [4] 

襄陵鎮農業

2011年,襄陵鎮農業總產值1.78億元,比上年增長3%,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20.34%。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
2011年,襄陵鎮生產糧食1545.8噸,其中小麥13561噸,玉米107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蔬菜等。
2011年,襄陵鎮藥材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1600噸;蔬菜種植面積4900畝,產量11800噸,其中番茄5400噸,大葱1850噸。
2011年,襄陵鎮生豬飼養量7.5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羊飼養量5.4萬隻,年末存欄1.8萬隻;牛飼養量4500頭,年末存欄1500頭;兔飼養量15萬隻,年末存欄5萬隻;家禽飼養量78萬羽,上市家禽52萬羽。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
2011年,生產肉類5460噸,其中豬肉3650噸,羊肉540噸,牛肉402噸,兔肉140噸,雞肉728噸;禽蛋3900噸;畜牧業總產值0.8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8%。
2011年,襄陵鎮水果林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85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產量1000噸。
2011年,襄陵鎮有大中型農業機械870台(輛)。 [3] 

襄陵鎮工業

2011年,襄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48%。 [3] 

襄陵鎮商業

2011年末,襄陵鎮有商業網點540個,職工1080人。
2011年,襄陵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 [3] 

襄陵鎮郵電業

2011年,襄陵鎮電信業務收入881萬元。
2011年,襄陵鎮郵政業務收入14000元。 [3] 

襄陵鎮交通運輸

襄陵鎮有京昆高速公路、232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18.7千米。
2011年,襄陵鎮道路總長度為30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2萬平方米。 [3] 

襄陵鎮社會事業

襄陵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襄陵鎮有幼兒園20所,在園幼兒1318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17所,在校生1826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3所,在校生841人,專任教師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9.96%;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 [3] 

襄陵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襄陵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33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53人,經營管理性人才133人,技能人才365人,農村實用人才1180人。 [3] 

襄陵鎮文化事業

襄陵鎮
襄陵鎮(1張)
2011年末,襄陵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8人。2011年末,襄陵鎮有中央、省、市、縣等54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701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74.7%。 [3] 

襄陵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襄陵鎮有9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3] 

襄陵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襄陵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5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18張。專業衞生人員79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23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1人、執業(助理)醫師0.86人、註冊護士0.05人。2011年,襄陵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200人次,住院手術109台次,出院病人120人次。2011年,襄陵鎮農村安全用水普及率達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1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 [3] 

襄陵鎮社會保障

2011年,襄陵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户,人數11人,支出3.33萬元,比上年增長18.8%,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56户,人數1006人,支165.39萬元,比上年增長0.66%,月人均134元,比上年增長0.8%;農村五保供養30户,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支出10.8萬,比上年增長37%;農村醫療救助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16人,共支出14.75萬元,比上年增長3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8.1萬元,比上年增長0.03%。

襄陵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襄陵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87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390份、期刊110冊。固定電話用户3000户,移動電話用户30600户。 [3] 

襄陵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襄陵鎮有自來水供水站2座,鋪設幹線水管10千米,供水管道80餘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為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2噸。 [3] 
  • 供電
2011年末,襄陵鎮有11千伏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65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0條,總長度84千米,用電負荷2.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為96.5%,供電可靠率為99.7%。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襄陵鎮公共綠地5.73公頃,綠化覆蓋率11%。 [3] 

襄陵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襄陵鎮因曾為襄陵縣治所在地而得名。 [3] 

襄陵鎮風景名勝

  • 襄陵文筆塔
襄陵文筆塔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西北襄陵鎮東街。俗名尖尖塔,建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同治年間增修,為八面九級實心磚塔,高25米。二至五層每面陰刻拱門,上砌磚匾,書有“騰蛟”“毓秀”等詞。八、九兩層每面均闢拱碹門。底座八面均刻有碑記詩文、八卦圖案。塔頂八角掛有風鈴。塔整體形似一支筆尖向上的毛筆。 [2] 

襄陵鎮著名人物

  • 晉襄公
晉襄公,姓姬,名歡,文公之子,襄陵人。晉文公九年(前628年)繼位後,面對文公新喪,強秦和戎狄部落侵擾,他身着孝服率軍迎秦於崤山,一戰而全勝。同年秋,狄族乘機犯晉,又率師大敗狄軍,國威大振。襄公六年(前622年),他親自率兵伐秦,攻克新城。次年春,在染病之際,仍舉行閲兵,整編軍隊,選任將帥、恢復三軍制,任趙盾為中軍帥兼秉國政,實行軍政合一制度,開創了選賢任能的“夷之搜”新體制,繼而又推行治國安邦的夷之法”(又稱趙盾之法),又開晉國法治之里程。襄公在位七年,善納箴言,勵精圖治,勇於革新,文韜武略,頗樹政績,使晉國持續鼎盛,史稱“文襄之治”。今襄陵鎮東柴村南垣有其陵墓。 [2] 
  • 鄭光祖
鄭光祖
鄭光祖(1張)
鄭光祖(生卒年不詳)字德輝,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創作的雜劇有《輔成王周公攝政》《醉思鄉王粲登樓》等18種20本之多。其劇作多取材於歷史典故和風情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各個側面,警醒、激勵人民追求真善美,形成其劇作的一大特色。在北方雜劇舞台名重一時,對元代“南戲”亦產生重要影響。其《王粲登樓》在清道光年間即有法文譯本流傳歐洲各國,《倩女離魂》也早有日文譯本,為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珍貴遺產。他創作了蒲州榔子最早的“老南八本”傳統劇目,成為“蒲劇之祖”。劇作《十五貫》、《麟骨牀》等盛演不衰。他晚年以儒才補為杭州路吏,流寓杭州,逝後葬於西湖靈芝寺。 [2] 
  • 賈南風
賈南風生於三國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 256年)。卒於晉惠帝永康元年( 300年),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晉開國元老賈充之女,晉惠帝司馬衷之妻,又稱惠賈皇后。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90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1580-1581.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1589-1590.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91頁.
  • 5.    襄陵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