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蟛蜞

(動物)

鎖定
蟛蜞是淡水產小型蟹類。又稱磨蜞、螃蜞。學名相手蟹。甲殼綱方蟹科。頭胸甲略呈方形,體寬3-4釐米。
中文名
蟛蜞
中文學名
相手蟹
分佈範圍
遼東半島、江蘇、福建、等地
科    類
方蟹科

蟛蜞史料記載

【別 名】:禮雲 蟛蜞子稱為:禮雲子
禮雲語出《論語·陽貨》(“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螃蜞(《集韻》)

蟛蜞形態特徵

蟛蜞,常見的為紅螯相手蟹,其特徵為:頭胸甲略呈方形,寬約3.3釐米。螯足無毛,紅色;步足有毛。穴居海邊或江河口泥岸。均能傷害禾苗,損壞田埂、堤岸,對農業和水利有害。 [2] 

蟛蜞分佈區域

分佈於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以及朝鮮、日本等地。另有無齒相手蟹(S. dehaani)和中型相手蟹(S. intermedia)等,分佈也廣。 [2] 

蟛蜞食用

蟛蜞地方特色

1、為廣東美食禮雲子,在廣東廣州地區流行,指只用蟛蜞籽做成的醬料:“蝦辣”是東莞市沙田鎮農人和廣州市民對小螃蟹類其中之一種的土名叫法。“蝦辣”與蟛蜞有所區別,被廣州與珠三角人指為蟛蜞者,形厚殼硬螯壯,邑人是不會拿來入饌的。而“蝦辣”雖與之外形相似,但形稍扁,殼稍軟薄,螯稍幼細。由於邑人無法用準確的文字表述其名,就把它也歸屬到蟛蜞的家族中去了。過去在鄉下田間,蟛蜞、“蝦辣”多的是,橫行無忌,為禍稻田。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廣州瀕海之田,多產蟛蜞,歲食谷芽為農害”,嚴重影響農民生計。農民捉不勝捉,唯有靠放養鴨羣來啄食之,倒是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農業生態循環———鴨除害以自肥,鴨糞也得以肥田。
區區一隻“蝦辣”只有似黃豆般的籽團,擠一大盆“醬”需用多少隻才成,農民答曰:“一埕。”原來生猛的“蝦辣”,需先分揀雄雌,雌者放入大酒埕中用水淹死後,即時逐只用人手揭蓋擠出點點腹中籽,沒有一二千隻活體休想擠出一盆鮮“蝦辣春(籽)”來。當日的那盆“蝦辣醬”,幾個農婦折騰了半天,無不手損指破。此等天物堪稱田基第一美食、頂級農家菜精華,鮮美之口福非海鮮河鮮可比,靜默中細嚼之,嘴內碎開之聲有如天籟,直道是“天下奇鮮”。
此小生靈學名“相手蟹”,由於習慣橫行,偶爾直行時兩隻前螯合抱,一步一叩首,搖搖擺擺,彬彬有禮,猶似古人行禮作揖狀。故文人老饕以古文“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句,為之取雅名“禮雲”,其卵子自然就有了一個錦緞般的名字:禮雲子。尤以番禺所產,最為上乘。此美食高蛋白高脂肪。
如今自然環境惡化,農田逐年見少,又因農藥化肥重金屬水質所致,已令蟛蜞、“蝦辣”劇減而顯矜貴。莫説為害農田,能捕之入饌已屬不易,遑論叫廚子損手破指擠出籽來,蒸上一碟正宗“蝦辣醬”。如今坊間食肆最多隻能蟛蜞、“蝦辣”混雜,用調匙連籽帶肉挖出,輔以蒸蛋、焗飯,或混以蛋清扒豆腐柚皮作珍稀上品點綴而已,雖仍尊稱為“禮雲子”,其鮮香“惹味”及幼滑口感豈能與昔日原汁原味的“蝦辣醬”相比。
2、為福州特色美食佐料。福州閩江流域辛勤的水鄉農民農閒時便在乾淨的江岸邊捕捉到蟛蜞,用清水養淨,除去尾部,加上黃酒,酒糟,味精,糖等輔料,用碾成醬,加入適量食鹽,就成為美味可口的佐料。
在福州地區,蟛蜞醬是婚宴酒席的必備,其美味食之回味難忘。
3其他,
蟛蜞酥、蟛蜞醬,被福州人視為家鄉特有的風味食品。旅居海外幾十年的鄉親,還念念不忘這兩種食品。福州民天集團生產的罐裝蟛蜞酥、蟛蜞醬,成為福州人招待或饋贈海外親友的好禮品。
蟛蜞,一種生長在水田中的小螃蟹,色黑,多毛。鄉人捕捉以制醬:用沙石本擂爛,加以飯焦(鍋巴),入埕發酵而成。
以之蒸豬肉,尤其是蒸透明的肥豬肉,有異香(陽江人謂此種異香為“野味”)。而今,蟛蜞鹹蝦醬已成了稀罕之物,市場上偶爾能買到,但只是清稀的汁,而不是粘稠的醬;有些飯店也有售,香氣十分淡薄,不復昔者之濃厚矣。(廣東方面)

蟛蜞烹食方法

蟛蜞秋冬季節成熟,被捕來製成蟛蜞酥、蟛蜞醬。也有被小孩釣來玩的,用繩縛着放於地上,蟛蜞嘴中便冒出白色泡沫,好像鍋中煮飯,因此,小孩嘴裏唱道:“蟛蜞煮飯給囝吃,囝去街中做乞食……”過去福州內河岸邊都有蟛蜞,釣蟛蜞是當年小孩的一大樂趣。筆者兒時還和同伴們玩過釣蟛蜞比賽,現還記憶猶新。
把蟛蜞洗淨剁碎,加食鹽、砂糖、紅酒糟、高粱酒等調料,醃製數日即成蟛蜞酥。蟛蜞酥貴在酥,據説加入高粱酒猶酥、猶香。蟛蜞醬的用料與蟛蜞酥同,製作方法不同的是,剁碎後要放入石磨中磨,一磨就成醬了。蟛蜞酥、蟛蜞醬都屬生食食品,是否衞生未經考證。蟛蜞酥可以單吃,用於早餐配稀飯或下酒。蟛蜞醬則作為佐料,用來蘸油炸的鮮魚,比醬油、蝦油味更葷。海蜇皮揾(蘸)蟛蜞醬是福州美食之一,富有地方風味特色。如今的高級酒樓在設計“六蓋碟”時,也常有蟛蜞酥這道小菜,有的客人每宴必點。
醃製
潮州汕頭民眾喜歡用鹽和醬油醃漬,用以佐膳,雖然肉極少,其味道極佳。
螃蜞”與蟹相比,個小肉少,一加熱肉縮了就全是殼,最好的吃法是做醉螃蜞。做法很簡單:
將買來鮮活的螃蜞,用刷子仔細刷洗乾淨,再用涼開水沖洗後,放在大小合適有蓋的容器裏;倒進高度白酒(如紅星二鍋頭),將螃蜞浸沒,加少許糖、鹽,生薑絲,加蓋醉泡;每隔一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所有螃蜞都能充分醃製殺菌入味;大約醃製7-8小時後,瀝掉酒,再加入葱、姜,少許優質鮮醬油,撒上胡椒粉,攪拌均勻後就可食用。其味鮮美,色澤自然,肉質生嫩。雖説是生吃,但經過高度酒醉後,細菌己滅,肉也脱了生腥味,佐酒下飯兩相宜。
這種方法可普遍適用所有新鮮的海鮮,及部分河鮮,如“醉蟹”、“醉蝦”、“醉泥螺”“醉蛤蜊”“醉魚”等等。但注意原料一定要絕對新鮮,個體也不能太大,太大泡不透,還有製作用的所有器具最好都經過消毒。

蟛蜞藥用

蟛蜞中藥材一

【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Pénɡ Qí
【別名】螃蜞(《集韻》)
【來源】為方蟹科動物無齒相手蟹或其同屬近緣動物的肉、內臟和脂肪。
【原形態】全體被堅硬的甲殼。頭胸甲長約3.8釐米,寬約4.4釐米;四方形。額寬大,大於頭胸甲寬度的1/2,前緣中部有較寬的凹陷,額後部有4個並立的突起。眼具短柄,能活動;外眼窩齒呈三角形,背眼窩緣光滑,甚凹陷。側緣具光滑隆線,無齒。螯足1對,長節背緣近末端處具一刺;掌節外側面具鱗形顆粒,背緣具1條顆粒隆線。步足4對,密具長短不等的硬剛毛。腹部退化,雌雄異形,雄者呈三角形,雌者圓形。
【生境分佈】生活於河流泥灘上,穴居河岸或田埂。分佈遼東半島、江蘇、福建、台灣、廣東等地。
【性味】
①《本草拾遺》:有小毒。
②《綱目》:鹹,冷,有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膏:主濕癬、疽瘡不瘥者,塗之。
②《本草求原》:解河豚毒。

蟛蜞中藥材二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註》。《本草拾遺》:食(蟛蜞)肉能令人吐下至困。
【拼音名】Pénɡ Qí
【英文名】Amphilbious Crab, Brackish-water Crab
【別名】螃蜞
【來源】
藥材基源:為方蟹科動物無齒相手蟹及其同屬近緣動物的脂肪或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sarma dehaani H. Milne- Edwards.
【原形態】無齒相手蟹,頭胸甲呈四方形,一般長紅39mm,寬44mm左右。胃、心、肝各區均有些隆起,中鰓區具4-5條斜行隆線。額守大於頭胸甲寬度的1/2,前緣中部有較寬的凹陷,額後部具4個並立突起,外眼宣傳員呈三角形,背眼窩緣光滑,甚凹陷。側緣隆線光滑,無齒。鰲足長節背緣近末端處具一刺,腕節內末角鈍,掌節外側面具鱗形顆粒,背緣具一條顆粒隆線,指節較少掌節長,可動指彎曲,兩指間的空隙小。步足密具長短不等的硬剛毛,雌體腹部呈圓形,雄體呈寬三角形。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河流泥岸處,穴居河岸可田埂內。
資源分佈:我國沿海各地均有分佈。
【性狀】體內脂肪含量,隨季節而變化。10月份因經繁殖消耗,含量較低,以後漸增,至12月底達到最高值,冬眠後又逐漸減少。4月份漸漸增加。5月份因經繁殖,又降到極低。在整個越冬期,雌者脂肪量常高於雄者,繁殖以後,始趨於接近。血鈣(未換殼時)為75mg%。
【性味】味鹹;性寒
【歸經】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癢。主癰腫瘡毒;濕癬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煮熟。外用:適量,取膏塗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膏:主濕癬、疽瘡不瘥者,塗之。
2.《本草求原》:解河豚毒。
【摘錄】《中華本草
據説蟛蜞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對醫治咽喉腫痛特別有效。筆者患慢性咽炎,嚴重時用蟛蜞醬嗽洗咽部並徐徐嚥下,果然藥到病除,確有奇效。讀者如患同病,不妨一試。

蟛蜞相關俗語

“識字掠無蟛蜞”是廣泛流行於潮汕地區的一句俗語,意思是指循規蹈矩、照書行事者反而幹不好事情。
蟛蜞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的小螃蟹,潮州人將這種蟛蜞用鹽淹着吃,味道很有特色。以前捉②蟛蜞也就成了海邊人的一項收入。
傳説清朝入關之後,鄭成功仍在粵東地區堅持抗清鬥爭。康熙元年,吏部侍郎科爾坤,兵部侍郎介山以及平南王尚可喜等奉旨到潮州,研究對付鄭成功的辦法。最後他們決定在沿海建高台七十三座以觀察軍情,強迫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移,以此來斷絕鄭成功的退路。沿海居民被搞得苦不堪言。清兵到處貼告示,禁止居民下海,如為違者以通敵論處。
人們為了度生,有時也偷偷下海,居然也能逃過清兵的抓捕。傳説澄海縣某鄉有一位姓蔡的秀才,與同村好友阿狗等人約定一起去捉些蟛蜞。到了寨門外,蔡秀才見有一告示,便停下來慢慢研究其中內容。阿牛不識字,就直往有蟛蜞的海灘走去,捉到不少蟛蜞。而蔡秀才見到告示所寫內容,知事情的嚴重性,邊走邊想,不知如何是好。等到他走到海灘時,潮水已漲,同來的人都捉了好多的蟛蜞。唯獨蔡秀才雙手空空。蔡秀才空有一肚文墨,卻一隻蟛蜞成撈不到。
後來人們便用“識字掠無蟛蜞”這句俗話來對這件事進行總結。這句俗話意為過分考慮得失,或過分考慮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會白白失去大好的時機。

蟛蜞相關報道

遠古遺存蟛蜞化石
作者:林生花 來源:中國海洋報 發佈時間:2017-01-11 10:39:22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近日,筆者在整理家父遺物時,意外發現了3塊古蟛蜞化石。這幾塊化石最大的長8釐米、寬2.5釐米,最小的長6.3釐米、寬3釐米。
遠古遺存蟛蜞化石 遠古遺存蟛蜞化石
蟛蜞(音:péngqí)是生長在福建省東山島淺海灘塗的甲殼類海洋動物,學名相手蟹,又稱磨蜞、螃蜞。
蟛蜞形似螃蟹,但個體更為小巧。古蟛蜞化石屬古生代無脊椎節肢動物化石,它的形成與遠古時期環境或地殼突然變遷有關。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使蟛蜞被泥沙掩埋,在隔氧環境下,極少數沒有腐爛的蟛蜞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裏,不斷沉積並逐漸石質化,最終形成了稀少的蟛蜞化石。但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依然保留着。
東山島與台灣隔峽相望,台灣海峽中有一條淺灘,從東山島向東偏南延伸,經台灣海峽至澎湖列島,最後連接到台南。它曾是遠古時期連接兩岸的“橋樑”,被人類學家稱為“東山陸橋”(也稱“海峽陸橋”)。蟛蜞化石的發現為“海峽陸橋”學説提供了一個相互佐證的證據。 [1] 
參考資料
  • 1.    遠古遺存蟛蜞化石  .中國海洋報 [引用日期2017-01-22]
  • 2.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 生物分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1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