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藝術教育

(教育概念)

鎖定
藝術教育,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審美教育活動。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是培養審美觀念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以培養鑑賞能力為主,創作能力為輔,使受教育者在欣賞優秀藝術品的實踐中學習審美知識,形成審美能力。內容:(1)藝術知識,包括藝術理論、藝術批評藝術史;(2)藝術欣賞,包括對藝術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感受和鑑賞能力;(3)藝術創作,包括創作藝術作品的構思和表達能力 [1] 
中文名
藝術教育
外文名
art education
第一條
名詞解釋
第二條
雜誌
第三條
投稿要求
地    位
新興教育
目    標
提高藝術的技能

藝術教育教育簡介

藝術教育是要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對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訓練,不能停留在單純的知識傳播、感受音樂、鑑賞音樂,而是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
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
在當代社會中,“藝術教育”具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和內容。狹義的講,“藝術教育”可理解為對培養藝術家或專業藝術人才所進行的各種理論和實踐教育,如各種專業藝術院校正是如此,戲劇學院培養出編劇、導演和演員,音樂學院培養出作曲家、歌唱演員和器樂演奏員等。廣義的講,“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專業藝術工作者。在當代社會中,人的
生活與藝術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聯繫,例如讀小説、看電影、聽音樂、欣賞繪畫等。
因此,廣義的藝術教育是以強調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欣賞和評價,來提高人們的審美修養藝術鑑賞力,培養人們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
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2016年4月6日透露,從2006年起每年對200餘所普通高校一年級新生美育調查表明,近80%的被調查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接受了正規的藝術課堂教學,62%的學生參與了學校的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33%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藝術技能。調查還顯示,67%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鑑賞能力
王登峯還表示,我國已有449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校,增進了中小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感情及瞭解。2016年將重點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抓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與基地建設。
評論家王進玉認為,藝術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難,更需要智慧,需要靈活把握。作為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僅要知道具體教什麼,還要知道究竟該怎麼教,這是一門學問,不是兒戲,絕不能胡來。 [2] 

藝術教育現有問題

藝術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藝術教育小眾化。藝術教育一般可分成培養表演者的藝術教育、培養鑑賞者的藝術教育、培養研究者的藝術教育以及培養教育者的藝術教育等四種類型。而在藝術教育實踐中,培養需要天賦的表演者的藝術教育遠比培養鑑賞者的藝術教育更受重視,而培養鑑賞者的藝術教育恰是藝術教育的中流砥柱。
2.藝術教育技能化。藝術教育大多走的是一條“技之極者近乎道”的道路,強化各種技能訓練,這條道路枯燥無味,需要極強毅力,且會在藝術創造性等方面受嚴重阻礙。
3.藝術教育知識化。學生習得的主要是關於某作品的知識或信息,這些學生可能基於知識學習能對某作品品頭論足,頭頭是道,但卻不能感受藴涵於作品之中的美。
4.藝術教育功利化。主要表現在培養過程中的競賽化,以各種證書、獎盃追名逐利和在各級升學招生中,藝術類考試成了許多文化成績較差的考生們劍走偏鋒的切入點,而教師也大都以技能化與機械化方式去培養他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