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人

鎖定
菜人,顧名思義,就是當成菜的人。由《左傳》可知,食人的情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甚至更久以前,春秋時期人祭成風,《中國食人史料鈔》也做了十分詳細和系統的總結。
中文名
菜人
歷史由來
原始時代
特    點
荒年戰爭時規模大 持續時間長
類    型
生理性食人 心理性食人
原    因
天災人禍 多種原因(見史料)

菜人相關故事

景城(注:河北獻縣村莊名,作者祖居於此)西偏,有數荒冢,將平矣。小時過之,老僕施祥指曰:"是即周某子孫,以一善延三世者也。"蓋前明崇禎(注:明代最後一個皇帝的年號)末,河南、山東大旱蝗,草根木皮皆盡,乃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孩,反接鬻(注:yu四聲,音裕;賣)於市,謂之菜人。屠者買去,如刲(注:kui一聲,音虧;割)羊豕(注:shi三聲,音史;豬)。
周氏之祖,自東昌(注:府名,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商販歸,至肆午餐。屠者曰:"肉盡,請少待。"俄見曳(注:ye三聲,音頁;拉,牽引)二女子入廚下,呼曰:"客待久,可先取一蹄來!"急出止之,聞長號一聲,則一女已生斷右臂,宛轉地上;一女戰慄無人色。見周,並哀呼,一求速死,一求救。周惻然心動,並出資贖之。一無生理,急刺其心死;一攜歸,因無子,納為妾。竟生一男,右臂有紅絲,自腋下繞肩胛,宛然斷臂女也。後傳三世乃絕。皆言周本無子,此三世乃一善所延雲。

菜人相關詩文

歲大飢,人自賣身為肉於市曰菜人。有贅某家者,其婦忽持錢三千與夫,使速歸。已含淚而去,夫跡之,已斷手臂,懸市中矣。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嘗。
兩肱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膚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盡餘一魂,求夫何處斜陽昏。
天生婦作菜人好,能使夫歸得終老。
生葬腸中飽幾人,卻幸烏鳶啄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