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號

(民族樂器)

鎖定
長號又稱長鳴、銅角、招軍、馬吹,喇叭等。是瑤、壯、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維吾爾、漢等族唇振氣鳴樂器。瑤語稱當嘹。彝語稱大巴拉。布依語稱莽列。維吾 爾語稱卡奈依。漢族稱大號、長尖、喇叭、尖子號等。流行於中國各地,尤以廣西、雲南、貴州、新疆等省、區最為盛行。
中文名
長號
外文名
ㄔㄤˊㄏㄠˋ
又    名
長鳴、銅角、招軍、馬吹,喇叭等
流行地區
中國各地
釋    義
大聲號哭、電話號碼
類    別
樂器

長號悠久歷史

歷史較悠久。我國古代所有喇叭類型的氣鳴樂器都通稱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後發展為用竹、木、皮革、銅等材料製作,長號則是由古代的角衍變而來。古代為軍中樂,文獻多有記載。《通禮義纂》:“長鳴角也,按蚩尤魍魎與黃帝戰於涿鹿,帝令吹角,為龍鳴,以御之。魏武帝徵烏桓,軍思歸,乃減角為中鳴,其聲尤悲,以應胡笳”(引《太平御覽》)。《通雅》中有:“長鳴今時之號通也,口圓而長,如竹筒,一尺五寸。又有小柄空管。從筒中抽出吹之,晉即有鳴葭。”在漢代的鼓吹樂中,開始是用角和笳,後又以鼓和角為主要樂器。唐代段成式《觱篥格》:“革角,長五尺,形如竹筒,鹵簿、軍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唐書·儀衞志》:“大駕鹵簿,長鳴中鳴大角者皆二十。”宋代沿用此制,至紹興十六年(1146 年),長鳴、中鳴竟達各六十之多,遼、金兩代鼓吹部的長鳴和中鳴各二十。明時方有銅角。 明代王圻《三才圖會》:“古角以木為之,今以銅,即古角之變體也。其本細,其末鉅,本常納於腹中,用即出之。為軍中之樂。”這種銅角與今日所稱長號極為相似。1959年,在江 蘇省江寧縣水閣子應塘村的明代沐英墓中出土一支長號,三節構成,全長115.5釐米、喇叭口直徑20.5釐米。據《明史》載,沐英(1345年—1392年)生前曾授為帳前都尉,是個武職官員。這件長號當為他生前在儀仗中所用的樂器,現藏於江蘇省博物館。
長號 長號

長號各民族長號

通體用薄銅片製作,由上、中、下三節銅管組成。上節為嘴節,頂端有鍋底形號嘴,中節為伸縮節,下節為喇叭節。管體可伸可縮,不使用時,上、中兩節可縮進喇叭 節內,對攜帶和保存十分方便。各民族、各地區的長號,規格不同,長短不一。
瑤族的當嘹和壯族、苗族的長號,流行於桂西和黔東南一帶。管體全長155釐米。上節長30 釐米,頂端號嘴直徑5釐米、深0.8釐米,下端銅圓包直徑6釐米。中節長61 釐米,喇叭節長64釐米、喇叭口直徑22釐米。演奏時,上、中兩節拉出,左手伸直託扶管身,右手持握上節,管體略傾向左側,口貼鍋形號嘴吹氣發音,多為基音和第一、第二泛音,聲音低沉、深厚,音量洪大,聞及數里。一般不單獨吹奏。在廣西、貴州,是各族八音(即八仙)樂隊的低音樂器。所奏樂曲,均為八音曲牌。
彝族的大巴拉,流行於雲南楚雄、大姚、施甸和四川西昌、會理一帶。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裏,收藏着一支阿都土司家的長號,全長171釐米,上節52.3釐米、中節60 .5釐米、下節59釐米。吹嘴直徑4.8釐米、孔徑3釐米。長號是彝族節日喜慶和婚喪嫁娶等場合中必用的樂器,在傳統節日裏,要同時奏響幾十支長號,音響驚天動地,場面分外壯觀。
維吾爾族的卡奈依,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銅製,三節,全長150釐米~180釐米。能奏出 筒音和五度泛音兩個音。過去常在藩王、伯克的迎賓儀式中使用;現在多用於喜慶節日的羣眾性歌舞活動中,它常作為納格拉、蘇爾奈民間鼓吹樂隊的低音樂器。演奏中不時地奏出筒音和五度泛音,使之成為樂曲中有固定音高的持續音,因其音量宏大而使演奏效果特別強烈 ,可壯樂隊聲威,烘托節日氣氛。卡奈依經常使用一對或兩三對,很少單獨使用,其用量多少可表示禮儀的隆重程度。吹奏者常對稱地站在鼓吹樂隊的兩旁,整齊地轉動卡奈依的方 向,把音響傳向四方。
雲南地區特有的長號 雲南地區特有的長號
漢族地區的喇叭,一般全長130釐米~150釐米,廣泛用於蘇、浙、閩、豫等地的民間吹打音樂中 ,如浙東鑼鼓、十番鑼鼓等。許多戲曲音樂伴奏也使用長號,如在京劇傳統劇目中,在豫北、冀南、魯西、皖北的古老劇種大平調(劇團中稱長夾子)和大弦戲中,在河南各地的羅戲音樂伴奏中,都要用到長號,有的還使用兩支。凡武將出場、元帥升帳、兩軍對壘、開打廝殺等場面,都要吹奏,以示鬥爭激烈、氣勢威武。河南有些地區在民間喜慶活動中,也要用數支喇叭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