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

鎖定
致良知是中國明代王守仁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中文名
致良知
出    處
《孟子·盡心上》
創立者
王陽明
提出時間
明代

致良知致良知解析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他(王陽明)教學生的簡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句聖訓來懷疑知行合一的命題,陽明説,“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還是看你心誠志堅否--人是可以成聖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鬥私心一閃念,時時刻刻致良知,用陽明的話説叫“隨物而格”。”
《王陽明大傳》 周月亮

致良知人物介紹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餘姚市)人,生於明憲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於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為曾經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封新建伯,諡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