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致良知

(明代王守仁學説的命題)

鎖定
通過修養功夫去掉私慾的障蔽而恢復、顯露內心固有的天理。明代王守仁學説的核心命題。語出《傳習錄》下:“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着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裏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極功。若不靠着這些真機,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體貼出來如此分明,初猶疑只依他有不足,精細看無些小欠缺。”致良知説從儒家內部來説,是對《大學》致知説與孟子良知説的繼承與進一步發展。從整個哲學史來看,致良知説又是將禪宗“即心是佛”、“明心見性”思想融進儒家學説的比較成功的理論建構。按守仁的觀點,良知是人的先天道德觀念,它知道是非善惡,只要實實在在依着它去做,一定會優入聖域,而且穩當快樂。致良知是守仁晚年經歷了百死千難的磨難之後提出來的立身處世的要訣,是他思想的最簡要概括。他以前提出的格物説雖切於實用,但缺少頭腦;誠意説雖抓住了要害,但是未顯本體;知行合一説則比較浮泛,未能指出良知本體。而致良知這個命題既包含了本體(良知),又包含了功夫(致),因此最能體現王學的整個精神。 [1] 
中文名
致良知
定    義
通過修養功夫去掉私慾的障蔽而恢復、顯露內心固有的天理
出    處
《傳習錄》

致良知良知本體

良知是兩方面的統一,它是天理,是人的本性,是至善的價值內涵,同時它又是人的昭明靈覺的意識。王守仁説:“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因此良知即是人的道德自覺,在守仁看來,它也就是人的本性。“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由於良知是昭明靈覺的意識,因而它是自然明覺,無知無不知的。所謂無知即是自然而非有意識地去察知,所謂無不知即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知是非善惡。但良知又不是一成不變的,良知作為活的精神,永遠運動變化。守仁説:“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也就是説,良知能在任何條件下給人提供必要的道德指導、行為準則。
良知是道德自覺,與人對外在事物的認識不同,但是二者又有密切關係。“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良知是對天理之知,它是先驗的,不依賴於見聞,但是見聞卻要依賴良知,因為良知構成人認識的基礎,沒有良知這個最基本的心知,人便不可能視聽覺思。另外,見聞所得的知識要受良知的運用支配,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良知與人的感情也有密切關係,“良知雖不滯於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亦不外於良知也”。良知作為喜怒哀樂的本體就在它們之中。它對於這些感情的過與不及有明確的瞭解,因而能指導人正確處理自己的感情,做到廓然大公,物來順應,保持內心的平靜,
良知與意也是體用關係,良知發出來即是意。良知作為本體,是未發之中,是至善的。如果沒有私慾障蔽,良知發出的意就是善的;如有私慾障蔽,良知受到扭曲,所發之意即是不善。良知的重要特點在於即使受到私意的障礙,它也仍然知道是非善惡,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致良知定義

既然普通人良知的發用受私慾的影響而被扭曲,因此人的修養功夫就在於克去己私,使良知不受干擾扭曲,正常地發揮出來,這就是致良知。守仁認為:“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致知二字真是千古聖傳之秘,見到這裏,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致良知從正面來説即是把良知擴充拓展到底,知善必為善,知惡必去惡,從知到行沒有一點點不盡;從反面來説即是去私慾,將人心中好名、好利、好色等一應私心全部清除,纖毫不留。因此《大學》所説致知就不是朱子所説的增廣知識,認識外在事物之理,而是依據天賦道德情感、道德觀念,進行實際的道德修養。致良知即是把吾心良知之天理推廣到事事物物上去,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這也就是格物。致良知是實實在在為善去惡,這就是誠其好善惡惡的意念,也就是誠意。致良知又是將其已知天理貫徹到行動中去,這也就是知行合一。因此王學的一切理論皆可以統一於致良知。

致良知意義與影響

致良知説把實踐理性與認知理性區分開來,在倫理學上是一個進步,但是它突出道德而貶抑知識,在中國歷史上起了阻礙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致良知説認為道德問題是人對自身負責,而不是對異己的天理負責,這也是一個進步,而且在明中後期學術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許多不滿朱子學壓抑的人都感到這個學説的解放作用。因此雖然致良知説本意在讓士大夫更自覺地維護儒家道德,但是它訴諸個體人格主體性的思想傾向導致了泰州學派特別是李贄為代表的市民思想的勃興,在思想史上有其重要貢獻。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1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