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至聖先師

(孔子諡號)

鎖定
至聖先師,拼音為zhì shèng xiān shī,特指孔子,是各朝代皇帝或者政府給孔子封賜的諡號。
中文名
至聖先師
拼    音
zhì shèng xiān shī
解    釋
特指孔子

目錄

  1. 1 例句

至聖先師例句

孔子諡號
孔子的諡號
[1]  朝代
年代
封賜來源
封號和諡號
封諡原因及意義來源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尼父
亦稱“尼甫”,孔子字仲尼,父是敬稱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褒成宣尼公
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為褒成君,日後以褒成君食邑八百户祀孔子,宣是諡號,“聖善周聞曰宣”
永元四年(92年)
漢和帝
褒尊侯
-
太和十六年(492年)
文聖尼父
文聖為諡號,“經天緯地曰文”,“揚善賦簡曰聖”
大象二年(580年)
鄒國公
鄒國為東周國名,此為封地
開皇元年(581年)
先師尼父
先師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
武德七年(624年)
唐高祖
先師
-
貞觀二年(628年)
先聖
隋至初唐釋奠禮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太宗廢周公,以孔子為先聖,顏淵配享
唐朝
貞觀十一年(637年)
宣父
-
唐朝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師
天綬元年(690年)
隆道公
唐朝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文宣為諡號,“經天緯地曰文”,“聖善周聞曰宣”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聖文宣王
玄聖出自《莊子·外篇 天道第十三》,“玄聖素王之道也”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聖文宣王
因避宋聖祖趙玄朗諱而改至聖,至聖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
人慶三年(1146年)
西夏仁宗
文宣帝
-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聖文宣王
大成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嘉靖九年(1530年)
至聖先師
張璁認為孔子稱王名不正言不順,明世宗依其意見,去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
順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李若琳提請恢復孔子元朝時的封諡,經禮部商議,最終確定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朝
順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聖先師
-
中華民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國民政府
大成至聖先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