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腹膜後膿腫

鎖定
腹膜後間隙是位於後腹膜與腹橫筋膜間的潛在間隙,其範圍自橫膈至盆底和腰方肌外側緣與腹膜壁層之間。因腰大肌和腰方肌位於腹橫筋膜後,也屬腹膜後範圍。本病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似,年齡多在30~60歲之間。常主訴不固定腹痛和各種胃腸道及全身症狀,如發冷、寒戰、發熱和出汗。
外文名
retroperitoneal abscess
就診科室
普通外科
多發羣體
30~60歲人羣
常見病因
繼發於腹腔內的疾病,繼發於腹膜後器官的疾病,繼發於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後腔膿腫等所致
常見症狀
不固定腹痛,發冷、寒戰、發熱和出汗等

目錄

腹膜後膿腫病因

腹膜後腔對細菌侵襲的阻力較腹膜為低。腹膜後膿腫的發生常有下列5個方面的來源:
1.繼發於腹腔內的疾病
最常見的是腹膜後闌尾炎穿孔、結腸癌胃癌、結腸阿米巴潰瘍穿孔、腸道異物或外傷穿孔等,均可繼發感染引起膿腫。主要在腹膜後前腔積膿,常為多種腸道菌的混合感染,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和各種厭氧桿菌等。
2.繼發於腹膜後器官的疾病
急性胰腺炎可發生腹膜後前腔滲液繼發腸菌感染。腎周膿腫則常繼發於腎臟疾病,如外傷、腎、腎盂積膿破裂和腎盂腎炎等。腹膜後化膿性淋巴結炎亦可破裂引起膿腫
3.繼發於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
在結核性脊柱炎、肋骨炎、細菌性及放線菌骨髓炎時,炎症可在後腹壁肌的筋膜下擴散而達大腿部。
4.盆腔腹膜後腔膿腫
常與直腸、膀胱、前列腺和女性盆腔器官的感染有關。
5.血行感染
有時無上述病因而腹膜後腔感染只是繼發於菌血症

腹膜後膿腫臨牀表現

本病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似,年齡多在30~60歲之間。常主訴不固定腹痛和各種胃腸道及全身症狀,如發冷、寒戰、發熱和出汗。如穿入腹內,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下腰背痛及肌緊張;如穿入腰大肌鞘,由於腰骶神經根受壓,患者可訴有髖痛及股後方感覺異常;有的可在腹股溝韌帶區形成膿腫,可壓迫股神經,患者處屈髖位,腰大肌徵試驗陽性。

腹膜後膿腫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患者常有白細胞計數和嗜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出現貧血、紅細胞沉降率加速。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
腹部平片可顯示異常的腰大肌陰影、脊柱側突、腎輪廓消失或有軟組織塊影。靜脈腎盂造影可證明腎固定、腎充盈缺損或輸尿管位置偏移。胸片可見橫膈抬高或固定、胸膜腔積液或肺底部不張。鋇劑檢查可顯示內臟移位或鋇劑外滲。
2.B超檢查
有助於發現軟組織膿腫、實質性或囊性血腫或氣腫的鑑別。
3.核素鎵掃描
對髂骨骨髓炎或骶髂關節炎的診斷很有幫助。
4.淋巴系造影術結合CT檢查
可提高對較小病變淋巴結病變的發現率。

腹膜後膿腫治療

腹膜後膿腫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手術引流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應儘量避免經腹腔引流。腹膜後膿腫引流手術有時需根據原發病情況而附加其他手術,如腎切除術、腸切除術、腸造瘻術等。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有助於提高組織癒合能力和機體免疫力,促進感染的控制和侷限,加快組織的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