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胰腺炎

鎖定
胰腺炎是一種非傳染性的炎症,主要分類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由多種病因導致胰腺組織水腫、出血及壞死等急性損傷,而慢性胰腺炎則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胰腺局部或瀰漫性的慢性進展性炎症,伴隨胰腺內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損害。胰腺炎的主要發病原因在中國主要是膽結石引起的胰液引流不暢,也可以由長期飲酒引起。高危人羣包括膽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膽道結石患者以及長期酗酒者。胰腺炎並無傳染性。
胰腺炎的症狀因人而異,典型症狀包括急性腹痛、噁心和嘔吐、發熱,及可能發生的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礙及衰竭的相關症狀,如低血壓休克、呼吸困難、少尿或無尿、上消化道出血猝死等。其中,急性胰腺炎的首發症狀通常是腹痛,可能會向腰背部放射,進食後感覺疼痛加劇。
治療胰腺炎的方式主要依賴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具體症狀。對於輕度病情和沒有出現感染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採用非手術治療。如病情嚴重,需考慮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對於慢性胰腺炎,治療重點在於病因治療,如治療膽源性疾病,戒酒等。飲食也是治療的一部分,一般建議患者遵守低脂飲食。
胰腺炎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研究對象,近年來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對於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步。同時,研究人員也持續關注胰腺炎的發病機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中醫病名
胰腺炎
外文名
Pancreatitis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急診科
多發羣體
55歲左右的人羣,男性患者明顯高於女性
常見發病部位
胰腺
常見病因
長期飲酒,膽結石致胰液引流不暢
常見症狀
腹痛,噁心和嘔吐,脂肪瀉,血糖升高
傳染性
是否遺傳
相關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及非阿片類鎮痛藥,胰島素

胰腺炎病因

胰腺炎可由多種因素導致,國外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主要為長期飲酒,而中國主要是由於膽結石胰液引流不暢導致胰腺發炎。因此,中國最常見的病因是膽道梗阻性疾病。

胰腺炎發病原因

膽石可阻塞胰管,導致消化酶排除不暢,當這些儲積在胰腺中的消化酶被激活後,刺激胰腺細胞並引起炎症時,就會發生胰腺炎。隨着急性胰腺炎的反覆發作,可能會發生胰腺損傷並導致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病因類型
具體疾病
膽道疾病
膽石症及膽道感染
酒精
腺泡細胞損傷
胰管阻塞
胰管結石、蛔蟲、狹窄、腫瘤(壺腹周圍癌、胰腺癌)、胰腺分裂
十二指腸降段疾病
球后穿透潰瘍、鄰近十二指腸乳頭的腸憩室炎
手術與創傷
腹腔手術、腹部鈍挫傷、經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
代謝障礙
高甘油三酯血癥、高鈣血癥
藥物
噻嗪類利尿劑、硫唑嘌呤、糖皮質激素、磺胺類等藥物
感染及全身炎症反應
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炎衣原體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柯薩奇病毒、全身炎症反應
過度進食
尤其是葷食
其他
各種血管炎,及特發性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
病因類型
具體疾病
膽系疾病
急性或慢性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和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
慢性酒精中毒
飲酒>150g/d持續5年,或60~80g/d持續10年,將發展為慢性胰腺炎
B組柯薩奇病毒
主要引起急性胰腺炎,飲酒後可加重,進而發展為慢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常伴有血清IgG4升高,可有膽道、淋巴結、腮腺等其他部位同時出現炎症
代謝障礙
高鈣血癥、高脂血症
營養因素
飽和脂肪酸及低蛋白飲食;部分熱帶胰腺炎
特發性胰腺炎
囊性纖維化跨膜轉導調節因子基因;胰腺內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基因
遺傳因素
與家族遺傳有關

胰腺炎誘發因素

暴飲暴食,肥胖。

胰腺炎症狀

由於病因及病情輕重程度不同,胰腺炎的症狀可能會有所不同,患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與患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形式可能完全不同。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狀包括:
  • 急性腹痛:常為首發症狀。中左上腹部甚至全腹突然開始疼痛,程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疼痛可能會向腰背部放射,進食後感覺疼痛加劇。如果引起腹膜炎,疼痛可由中左上腹波及全腹。
  • 噁心和嘔吐:多數患者起病時就出現噁心、嘔吐,有些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有些則為褐色液體。
  • 發熱:繼發細菌感染時,常出現發熱,可持續數天。
  • 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礙及衰竭的相關症狀:低血壓及休克、呼吸困難、少尿或無尿、上消化道出血、猝死等。
慢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狀包括:
  • 腹痛:上腹部疼痛,可蔓延到後背,飽食、食入高脂肪食物或飲酒後疼痛加劇。伴有上腹飽脹、噯氣。腹痛劇烈時,可伴噁心、嘔吐。
  • 脂肪瀉:不耐受油膩食物,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有泡沫、惡臭、表面髮油光。
  • 血糖升高:因胰腺的慢性損傷會導致糖尿病。

胰腺炎就醫

  • 出現持續性輕度腹痛,可預約門診就診。
  • 出現急性腹痛,或嚴重到坐立不安的程度或無法找到更舒適的姿勢,請及時急診就診。
  • 醫生會通過詢問患者或其家屬瞭解病程發展史,並做體格檢查,初步判斷病情之後,再進一步做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來診斷胰腺炎,同時預估病情嚴重程度並明確病因。
  • 症狀不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比較複雜,確診較為困難。醫生通常建議患者做影像學檢查,做出疑似判斷,再根據後續觀察和評估才能確診。

胰腺炎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急診科。

胰腺炎相關檢查

診斷慢性胰腺炎和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檢查方式有所區別,具體如下文所示:
  •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相關的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首先要抽血做實驗室檢查,即採集患者的血液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包括澱粉酶脂肪酶血生化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等;影像學檢查主要是胸腹部X線、CT、腹部超聲等。
血液檢查
血清澱粉酶:急性胰腺炎發作初始2~12小時血清澱粉酶開始升高,檢查結果陽性可提示胰腺炎,但數值升高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無確切關聯。
血清脂肪酶:起病後24~72小時血清脂肪酶開始升高,檢查結果陽性意義同澱粉酶。
其他標誌物:血糖升高程度可以反映胰腺壞死程度。血脂檢查(血甘油三酯水平)可以明確胰腺炎的病因是否由高脂血症引起。C-反應蛋白可以幫助診斷病情嚴重程度。
血常規和血生化:白細胞數量和類型可以幫助判斷感染情況。肝腎功能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是否有肝、腎功能損傷;若谷丙轉氨酶、鹼性磷酸酶、膽紅素升高,可提示膽源性胰腺炎。
注意事項
  • 抽血前不要吃油膩、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大量飲酒,維持正常的生活規律。
  • 血生化檢查抽血前要禁食8小時,一般前一天晚上10點後不要再進食,第二天早上在空腹狀態下抽血。
  • 抽血時配合醫生操作即可,抽血後按壓針孔5分鐘左右,以免造成局部青淤。
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可見胰腺區域的鈣化灶、結石影,有助於初步判斷病情。備孕期或者懷孕的人不建議做此項檢查。檢查前,除去有金屬性物質的衣物。遵照醫囑進行擺好體位。
計算機斷層掃描(CT):CT掃描可顯像胰腺、膽囊和膽管,確定是否有胰腺水腫、壞死,判斷病變嚴重程度;還能發現胰腺局部併發症如胰腺周圍液體積聚、假性囊腫等;並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疼痛。檢查前4小時禁食,避免劇烈運動。檢查前2天內不要服瀉劑,檢查前一週內不要吃含金屬的藥物,如胃腸造影劑。檢查前去除檢查部位帶有金屬物質的內衣或其他物品。
腹部超聲:大多數情況下,超聲可以顯示膽結石具體位置,也可顯示膽總管擴張,是胰腺炎膽源性病因的篩查方法。超聲檢查前8小時需要禁食禁水,檢查時需要脱去厚重的外套,只留襯衣、打底衫、毛衣等貼身衣物。
  • 慢性胰腺炎
血液檢查
血清澱粉酶:血清澱粉酶可輕度升高,急性發作時可顯著升高。
血常規:在合併膽道感染時,血白細胞可升高。
血生化:血膽紅素、鹼性磷酸酶有助於瞭解有無膽道梗阻,以此協助判斷慢性胰腺炎的病因。
胰腺外分泌功能測定
目前相關檢查較少,多數醫院均未開展。
N-苯甲酰-L酪氨酸-對氨基苯甲酸(BT-PABA)試驗:需要患者口服BT-PABA後,檢查血和尿中的對氨基苯甲酸濃度,可以間接反映胰腺分泌糜蛋白酶的功能。檢查中按照醫生要求配合操作即可。
大便彈性蛋白酶含量檢測:瞭解胰腺外分泌功能,較BT-PABA試驗準確性高。
糞脂檢測:需要患者連續攝入3天脂肪餐,並收集3天的大便,檢查24小時內大便的脂肪量是否超過7g,幫助診斷胰腺外分泌功能,以此判斷胰腺功能損傷程度。
胰腺內分泌功能測定
血糖及胰島素測定:患者可有血糖升高,血漿胰島素水平降低。
胰多肽(PP)測定:慢性胰腺炎患者空腹及餐後血漿胰多肽可明顯降低。
血清膽囊收縮素測定: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膽囊收縮素可明顯升高。
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發現胰腺鈣化斑或結石,可以幫助診斷慢性胰腺炎。
超聲內鏡:藉助內窺鏡通過口進入胃,可以近距離觀察胰腺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為診斷慢性胰腺炎提供更準確的信息。配合醫生檢查,如有不適可及時告知醫生。
腹部CT:可以明確診斷,判斷慢性胰腺炎的分級。檢查時不可帶有金屬衣物及金屬類體內植入物,如假牙、心臟支架、避孕環等,若有這些情況,需要跟醫生説明。
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可發現不規則或囊狀擴張、狹窄、阻塞的胰管,以及胰腺分裂症、膽系疾病。如果有造影劑過敏,請提前告知醫生。ERCP是有創性檢查,多不單獨用於作為檢查手段。
磁共振成像(MRI):尋找膽囊,胰腺和導管的異常情況,作用同CT掃描。檢查當日早晨可進小量食水。檢查前禁食4小時,檢查前一週不能做胃腸鋇餐檢查。進入檢查室前除去攜帶的一切金屬物品,如果做過心臟起搏器、心臟人工金屬瓣膜置換術、金屬避孕環等手術,需告知醫生,避免檢查中受到傷害。
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
經內鏡超聲引導細針穿刺吸取胰腺活組織,行病理學檢查,或經ERCP檢查收集胰管分泌液作為細胞學檢查,可鑑別慢性胰腺炎與胰腺癌。保持腹部清潔,放鬆心情,配合醫生操作即可。

胰腺炎鑑別診斷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包括上文未重點闡述的腫塊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鑑別診斷,醫生會關注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
消化性潰瘍、膽石症、急性腸梗阻及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可出現上腹痛等症狀,需與急性胰腺炎鑑別。急性胰腺炎通常有大量飲酒、過度飽食等誘因,隨之出現上腹痛,常伴有噁心、嘔吐、腹脹等表現,經過檢查常有血澱粉酶極度升高、CT/磁共振顯示腫脹的胰腺等陽性發現。
慢性胰腺炎需要與膽道疾病、慢性肝病以及小腸性吸收功能不良鑑別。慢性胰腺炎患者常有膽結石、胰腺炎病史、長期酗酒等個人史,通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結果不難診斷。
  • 腫塊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當出現腫塊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性時,與胰腺癌鑑別尤為重要。可能需要在超聲內鏡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活組織檢查,甚至開腹探查,以確定腫塊性質。

胰腺炎治療

對於急性胰腺炎病情輕及尚無感染的患者,首先採用非手術治療,如果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胰腺膿腫、胰腺假性囊腫和胰腺壞死合併感染,或合併膽道疾病,經保守治療病情無好轉且繼續惡化,可考慮微創治療,儘可能不在急性期進行手術。
慢性胰腺炎以病因治療為主,如治療膽源性疾病,戒酒;必要時行胰管引流術和手術治療。

胰腺炎急性期治療

急性期治療主要針對急性胰腺炎,以下內容按其嚴重程度分別説明急性胰腺炎的急性期治療,
  • 輕度急性胰腺炎
監護:所有急性期患者需密切監護。
支持治療:首先快速補液治療,多首選晶體液,同時補充適量的膠體液、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患者血容量、預防胰腺壞死。
休息、短期禁食:一般不需要腸內或腸外營養。症狀消失、腸鳴音恢復正常、出現飢餓感即可恢復飲食。
其他:腹痛劇烈者醫生會給予止痛治療,如哌替啶。膽源性胰腺炎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監護:這類患者應積極轉入重症監護室,當出現低氧血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時需用正壓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有嚴重麻痹性腸梗阻者需鼻胃管持續吸引,從而給胃腸減壓。
液體復甦:24小時內是液體復甦的黃金時期。發病初期每天需要的補液量在3500~4000ml。常使用的是林格乳酸液。此外還需補充一定的能量及電解質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預防及抗感染治療: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持續存在,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不建議預防性抗感染治療。疑似或確定感染時,需儘早接受廣譜抗生素治療,抗生素選擇推薦採用降階梯策略,即從高級到低級。常用抗生素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頭孢曲松等。
營養支持:可先暫時施行腸外營養,病情趨向緩解後,考慮48~72小時儘早開始經口腸內營養,對維護患者的腸道功能、預防感染等併發症有重要作用。
減少胰液分泌:胰酶活性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奧曲肽)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腹痛等症狀、降低澱粉酶活性。

胰腺炎一般治療

主要是針對慢性胰腺炎:
  • 病因治療:戒酒等是治療慢性胰腺炎的基礎,其他包括膽系疾病;引起高血鈣高血脂的代謝障礙性疾病;
  • 胰腺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療:如果有脂肪瀉需用足量胰酶製劑替代治療,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同時應用PPI或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可減少胃酸對胰酶的破壞,提高藥物療效。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需使用胰島素。
  • 疼痛治療:主要依靠選擇合適的鎮痛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及非阿片類鎮痛藥。
  • 內鏡下治療:可緩解部分患者的腹痛,內鏡治療主要包括支架置入術、胰管括約肌或膽管括約肌切開術、胰管或膽管取石術等。

胰腺炎藥物治療

  • 預防及控制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 使用胰酶活性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奧曲肽)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減輕疼痛等症狀;
  • 如果有脂肪瀉需用足量胰酶製劑替代治療,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 同時應用PPI或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可減少胃酸對胰酶的破壞,提高藥物療效;
  • 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需使用胰島素;
  • 適當使用鎮痛藥物。

胰腺炎手術治療

急性胰腺炎應該避免早期手術;慢性胰腺炎是否進行手術治療需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具體判斷。
  •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若出現胰腺壞死感染、胰腺膿腫、多器官功能衰竭、敗血症、休克、腹腔間隔室綜合徵、胰腺假性囊腫、疑有腹腔臟器穿孔或腸壞死、可能合併胰腺癌、胰腺腫大壓迫膽總管發生阻塞性黃疸、脾靜脈血栓形成和門脈高壓症引起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包括:經皮穿刺引流,內鏡引流、腹腔鏡或開放性手術治療。
  • 慢性胰腺炎:通過內科藥物等治療不能緩解的頑固疼痛,或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因素(如胰管結石、胰管狹窄伴胰管梗阻、膽道梗阻、十二指腸梗阻、門靜脈高壓和胰性腹腔積液或囊腫等併發症),醫生可能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以減輕疼痛、改善引流、處理併發症。主要術式有胰管引流手術、胰腺切除術等。

胰腺炎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對於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胰腺炎預後

急性輕度胰腺炎患者可在1周左右康復,不留後遺症。重度患者經積極治療後,仍可能會有胰腺假性囊腫、胰腺膿腫和脾靜脈栓塞等併發症,合併胰腺分泌功能不全,總體死亡率約15%。病因未去除的患者會經常復發,急性胰腺炎可轉換為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的預後也主要取決於病因是否去除。數據報告顯示,慢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為3.6/10萬,由於併發症多,而且無法根治,後期生活質量較差。
併發症
  • 假性囊腫:急性胰腺炎可導致膿液和壞死組織聚集在胰腺中形成囊腫,破裂的大型假性囊腫可引起囊內出血和感染等併發症。
  • 感染:急性胰腺炎可使胰腺易受細菌感染。
  • 腎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如果腎功能衰竭嚴重且持續存在,可能需要透析治療。
  • 呼吸障礙:急性胰腺炎可影響肺功能,導致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下降至危險的低水平。
  • 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可損害胰腺ß細胞,從而導致糖尿病
  • 營養不良:急性和慢性胰腺炎都可以使胰腺產生的消化酶減少,導致腹瀉、營養不良。
  •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長期引起胰腺的炎症是發生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胰腺炎預防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相當嚴重的疾病,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尤為兇險,發病急劇,死亡率高。已知胰腺炎發病主要由於胰液逆流和胰酶損害胰腺,可以針對這些因素進行預防。
避免或消除膽道疾病。例如,預防腸道蛔蟲,及時治療膽道結石以及避免引起膽道疾病急性發作。
平素酗酒的人由於慢性酒精中毒和營養不良而致肝﹑胰等器官受到損害,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在此基礎上,可因一次酗酒而致急性胰腺炎。
  • 暴食暴飲
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使腸道的正常活動及排空發生障礙,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
參考來源: [1-10] 
參考資料
  • 1.    王建安.內科學:上冊.第3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
  •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
  • 3.    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專業委員會慢性胰腺炎專委會.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J].中華胰腺病雜誌,2018,10, 289-296.
  • 4.    柏小寅,李景南. 胰腺炎的預防及其策略[J]. 胃腸病學, 2019,24(7):385-388.
  • 5.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5,1,4-7.
  • 6.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17,25(12):901-909.
  • 7.    Pancreatitis, diagnosis-treatment. Mayo clinic.
  • 8.    Xjnm S, Knoester I, Grooteman K V,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outcomes in acute pancreatitis: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9, 31(3):316.
  • 9.    Romac J M, Shahid R A, Swain S M, et al. Piezo1 is a mechanically activated ion channel and mediates pressure induced pancreatiti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1715.
  • 10.    Webb M A, Chen J J, James R F L, et al. Elevated Levels of Alpha Cells Emanating from the Pancreatic Ducts of a Patient with a Low BMI and Chronic Pancreatitis[J]. Cell Transplantation, 2018, 27(6):90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