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雪巖

(1996年金韜執導的電視劇)

鎖定
《胡雪巖》是1996年由金韜導演的電視劇,由陳道明茹萍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清末著名徽商“胡雪巖”的故事。
中文名
胡雪巖
作品類型
劇情、傳記
語    言
漢語普通話
主    演
陳道明
茹萍
趙恆煊
傅藝偉
修宗迪
製片地區
中國內地
導    演
金韜
編    劇
鍾源
製片人
王偉
沈國興
胡琤
出品公司
北京九歌文化諮詢有限公司
拍攝地點
浙江
首播時間
1996年
網絡播放平台
嗶哩嗶哩
騰訊視頻
播出狀態
已完結
集    數
23 集
每集時長
50 分鐘
發行公司
北京九歌文化諮詢有限公司

胡雪巖劇情簡介

《胡雪巖》劇照
《胡雪巖》劇照(58張)
戰亂中兩次機智的應變使胡雪巖得到了左宗棠的賞識,他便順勢依附於左宗棠的麾下。胡雪巖一面為左宗棠籌糧,一面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繼爾又獨攬替左宗棠代購洋槍洋炮的生意,併為左宗棠計劃在福建創建的馬尾造船廠籌集資金,後又首舉外債。胡雪巖對左宗棠軍務的支持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御封其為四省税務代理總管,後又御賜黃馬褂,封為一品頂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紅頂商人。從此,胡雪巖憑藉其卓越的商業頭腦,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其事業已如日中天。為了打破洋商的壟斷,他還辦起了民族工業繅絲廠,迫使貪婪的英商只好求助於歷來與左宗棠為政敵的李鴻章。經過李鴻章幕後謀劃,胡雪巖被摘去“紅頂”,近3000萬兩銀子的家業也頃刻貽盡,一代商業奇才只剩孑然一身。
胡雪巖(1823年—1885年),名光墉,字雪巖,安徽績溪人,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
胡雪巖以杭州經營的錢莊為本業,發跡後擴展糧食買賣、房地產、典當和中藥行等事業。其中主要以在各省設有二十多個支店的“阜康錢莊”,以及創建於杭州清河坊大井巷胡慶餘堂國藥號為兩大主要事業。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包圍杭州,胡雪巖協助浙江巡撫王有齡,由上海運軍火糧米以接濟杭州清軍,但被太平軍擊退。杭州最終因乏糧陷落,王有齡自縊殉國。
次年清軍克復杭州,胡雪巖在浙江布政使蔣益澧引薦下,協助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與“常捷軍”聯繫。同治五年(1866年),又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同年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他在上海為左宗棠辦理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代其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中國政府商借洋債之先例。
胡雪巖長於經營之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同時他也具有清朝官員身份,並積功升遷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故又被稱為“紅頂商人”。商人而戴紅頂子,是清朝極少數的特例。
胡雪巖事業有成後,大興土木,營造庭園,並擁有眾多妻妾。李鴻章有意排擠左宗棠,“排左必先除胡”,決心打擊胡雪巖。中法戰爭爆發,左宗棠趕赴京城,胡雪巖積極為左宗棠籌備銀兩。此時胡雪巖經營出口絲業,屯積生絲,壟斷居奇,盛宣懷利用電報聯絡各地買家拒買胡雪巖的生絲,李鴻章命邵友濂故意拖延胡雪巖的餉款二十天。胡雪巖無奈之下從自己的錢莊調現銀八十萬兩週轉,盛宣懷趁阜康錢莊空虛之際,託人到錢莊提款擠兑,一時謠言紛起,説胡雪巖積囤生絲大賠血本,挪用阜康錢莊存款,導致各地皆發生擠兑風潮[1]。光緒十年(1884年)破產,負債累累。胡雪巖遣散姬妾僕人,在次年黯然離世。

胡雪巖演職員表

胡雪巖演員表

胡雪巖職員表

出品人 劉瑾如、沈國鈞段永基朱時茂
製作人 王偉、沈國興、胡琤
導演 金韜
編劇 鍾源
攝影 張松平、張路明
配樂 劉歡
剪輯 劉小娜
道具 劉培旺、李東
美術設計 楊笑然、王大雄
造型設計 劉小娜、劉影
服裝設計 王可意、胡臣
燈光 孫書文
錄音 尹哲、關鍵
佈景師 李國新
發行 劉寧子、張魯燕
展開
總策劃
劉瑾如、黃祖祥、朱時茂
顧問
總製片
王偉
總髮行人
策劃
黃平、吳慶雲
製片主任
趙軍
編輯
技術
陳京生
執行導演
髮式設計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1] 

胡雪巖音樂原聲

歌曲
作詞
作曲
演唱
備註
去者
劉歡
劉歡
片頭曲
情怨
劉歡
劉歡
劉歡
片尾曲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來源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