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州船政局

鎖定
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造船廠,簡稱閩局、閩廠)是閩浙總督左宗棠在1866年創辦的。 [5]  福建船政在晚清的舉辦時間只有41年,若加上民國以後延續維繫在大陸舉辦的時間,前後共計83年。福建船政開辦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重大成就,成為近代中國(也是遠東)最大的船舶製造中心和基地,引起國人和世人的矚目。船政培養出來的我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在抗敵御海、保衞海疆的戰爭中發揮着積極作用。船政引進西方管理制度併產生積極影響,這是福建船政在制度文化層面所做出的開創性貢獻。它創造了新型的近代企業管理體制。其間所造船艦,所產槍炮、飛機、魚雷等作戰武器,都曾稱卓於一時。 [6] 
中文名
福州船政局
外文名
Fuzhou Shipping Bureau
成立時間
1866年(清同治五年)
辦公地址
福建福州馬尾
別    名
船政局
別    名
閩局
創建人
左宗棠
主    營
軍工造船
曾用名
船政、總理船政
後改名
海軍馬尾造船所

福州船政局成立背景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矛盾叢生,危機四伏。幅員廣袤、資源豐富的古老中國成為列強覬覦、侵奪的主要目標。列強們以堅船利炮敲開了清廷閉關自守的大門,迫使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拋棄夜郎自大的陳腐觀念,關注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向西方學習開始形成思潮。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總結鴉片戰爭的教訓時,認為“器不良”“技不熟”是重要原因,“剿夷而不謀船炮水軍,是自取敗也”。“以師夷長技以制敵”就是他提出的著名觀點。魏源把林則徐這一思想做進一步闡述和發揮,在林則徐《四洲志》的基礎上寫成《海國圖志》。該書開宗明義:“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更多的中國人覺醒了。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在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共識下聚集起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和一大批著書立説、大造輿論的知識分子。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已經趨於平息,第二次鴉片戰爭也告結束。洋務派利用國內外環境暫時和平這一有利時機,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培養新型人才,建設新式海軍、陸軍,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十年的洋務運動。
福建船政是洋務運動的非常之舉,是三千年大變革的歷史產物。雖有挫折,雖被塵封,但仍閃爍着歷史的光輝。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上奏清廷《試造輪船先陳大概情形折》。在折中他首先提出了“惟東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陸”的觀點,認為“中國自強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練兵勇外,必應仿造輪船以奪彼族之所恃”,要“盡洋技之奇,盡駕駛之法”,在軍事上有效地抵禦外侮,在經濟上“分洋商之利”,決心實踐“師夷制夷”,創辦船政。六月初三日(7月14日),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清廷形成上諭,作了批覆。九月初六日(10月14日),因新疆西捻軍和回民起事,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左宗棠接到諭旨後,一面令德克碑(Paul Alexandre Neveueu d'Aiguebelle,1831—1875年)到滬約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1835—1886年)及參與商訂合同的福建補用道胡光墉等同來定約,一面親自物色大臣人選。這時候,沈葆楨正好在籍守制,在福州為母喪丁憂。沈葆楨的為人為政皆有很好的口碑。左宗棠也瞭解到沈葆楨“在官在籍,久負清望”,和英桂徐宗幹等商量,該二人也認為沈葆楨是好人選,因此便把目標鎖定在他的身上,親自三次造廬商請。雖然沈葆楨都婉言謝絕,左宗棠還是堅挺沈葆楨主持船政。九月廿三日(10月31日)左宗棠上奏《派重臣總理船政折》,清廷隨即下諭旨,授沈葆楨為總理船政大臣。 [1] 

福州船政局發展歷程

福州船政局晚清時期

沈葆楨上任後,一方面讓日意格、德克碑回國購買設備,並聘請洋師、洋匠。當時法國造船工業發達,長於製造,所以引進法國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英國長於航海,所以聘請英人教授駕駛,各取英法兩國之長;另一方面在馬尾中岐徵購土地,建設工廠、船塢、學堂、宿舍等。左宗棠原訂合同設工廠5所、學堂1所,用地200餘畝。沈葆楨主政後,工廠增至13所,學堂增至6所,用地擴大到600畝。
船政籌建工程於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七日(1866年12月23日)破土動工,進展頗快,到十三年終於建成了一所以造船為中心的大型機器工廠,規模宏大,機器設備也很齊全。船政生產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輪船的動力推進系統,技術定位為螺旋槳艉部推動,又稱暗輪,性能優於之前金陵(南京)、上海所試造的兩艘明輪,標誌着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輪船製造在這裏起步。船政所造第一艘輪船“萬年清”號,排水量達1370噸,是中國製造的第一艘千噸級輪船。
第一艘千噸級兵商艦船“萬年清”號。 第一艘千噸級兵商艦船“萬年清”號。 [3]
光緒元年(1875年)由船政學堂畢業生自行設計並開工建造一艘250噸級炮艦“藝新”號,一年後製造成功,標誌着船政進入自主造船的新階段。19世紀70年代,歐美各國已盛行製造鐵脅船。光緒元年船政開始實施鐵脅船的建造,促成船政從木殼船向鐵木合構船過渡的產品升級換代。八年底,船政造出排水量達2200噸、馬力2400、時速15海里的鐵脅快艦“開濟”號,代表了船政鐵脅船製造的技術水平。鋼質艦的製造工藝代表着當時世界上造船技術的新水平。船政不甘落後,於十五年建造了第一艘鋼質軍艦,排水量2100噸,取名“平遠”號,編入北洋海軍艦隊服役。“平遠”號的建造,代表了晚清時期我國造船技術的最高水平。
船政開創之初,就引進西方教育模式,辦起了船政學堂。起初,稱為求是堂藝局。同治五年十一月,船政工程動工興建,同時招生105名。次年一月正式開學。校址暫設在福州城內定光寺(又稱白塔寺)、仙塔街和城外亞伯爾順洋房。同年五月,求是堂藝局遷至馬尾新校舍,分前後兩學堂。十二月設立繪事院(又稱繪圖學堂)。七年一月創辦管輪學堂(後併入後學堂)和藝圃(又稱藝徒學堂,後分為藝徒學堂和匠首學堂)。光緒二年(1876年)二月增設電報學堂。至此,船政共有八所學堂,即前學堂(製造學堂)、後學堂(駕駛學堂)、練船學堂、管輪學堂、繪畫學堂(即繪事院)、藝徒學堂、匠首學堂、電報學堂。這些學堂因都是船政衙門所辦,所以習慣上統稱為船政學堂。 [1] 

福州船政局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船政辦學體制發生了變化。1913年10月,船政前、後學堂劃歸中央海軍部管理,前學堂更名為福州海軍制造學校;後學堂更名為福州海軍學校。藝圃改為福州海軍藝術學校,仍屬福州船政局建制。繪事院改為福州船政局圖算所(1916年因經費支絀而停辦),仍屬福州船政局建制。1917年12月,經國務會議批准福州船政局設立福州海軍飛潛學校,設飛機制造、潛艇製造、輪機制造三個專業,隨後又開辦航空班,培養海軍飛行員。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培養飛機、潛艇製造技術人員和飛行員、潛艇駕駛人才的高等學校。1924年1月,福州海軍飛潛學校、福州海軍制造學校兩校合併。1926年又與福州海軍學校合併。1930年1月20日,海軍部公佈《海軍學校規則》,校名定為“海軍學校”。1937年9月,因日軍轟炸,海軍學校遷往鼓山湧泉寺上課。1938年6月,又遷往湖南湘潭。10月海軍學校自湘潭移遷貴州桐梓(史稱桐梓海校)。1945年5月19日上午,日軍撤離馬尾前,埋炸藥炸燬海軍學校、勤工學校等單位。1946年1月,海軍學校自貴州桐梓遷往重慶山洞海軍總部舊址待命。12月海軍學校奉令與在上海剛創辦不久的中央海軍軍官學校合併,遷往青島。1949年南遷廈門,後遷台灣左營。現在左營的“海軍軍官學校”,校史仍以馬尾海校為宗。 [1] 

福州船政局歷任負責人

福建船政——海軍馬尾造船所歷任負責人名單
單位 [2]  名稱
職銜
姓名
任職年月
福建船政
船政大臣
沈葆楨
1867.7-1875.9
-
-
1875-1876
1876-1879
督辦船政
1880-1883
-
1883
1883-1884
船政大臣
1884
-
1884-1890
兼管船政
1890-1891
-
1891-1895
總辦船政
楊正儀
1893
兼管船政
1895-1896
-
1897
1898-1899
1899
1899-1900
善聯
1900
許應騤
1900-1901
1901-1902
1902
會辦船政
1902-1903
-
1903
1905
兼管船政
1907-1911
福州船政局
局長
1912
-
副局長
沈希南
1912-1913
局長
楊執中
1913
-
翁浩
1913
蕭奇斌
1913
鄭清濂
1913-1914
副局長
劉懋勳
1914-1915
局長
1915-1926
海軍馬尾造船所
所長
1926-1927
-
袁晉
1927-1932
1933-1941
張傳釗
1948-1949

福州船政局社會紀念

福建船政建築包括一號船塢、鐘樓、輪機廠、繪事院、官廳池,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古老建築,誕生首台國產船用蒸汽機:走進船政文化城船廠車間片區,一棟歐式兩層紅磚建築映入眼簾,這是現存的船政工業遺址中最古老的建築。樓下是船政制造蒸汽機的車間,時稱輪機廠(輪機車間)。樓上是繪製圖紙的場所,時稱繪事院。
船政史上3座鐘樓,帶來現代時間概念:輪機廠北側有一座白色的鐘樓,這是船政歷史上的第三座鐘樓,至今仍保存完好。鐘樓1926年動工建設,次年完工。由福州船政局局長陳兆鏘設計,繼任造船所所長馬德驥組織施工。當時造船所用鐘聲調動工人上下班。
遊客參觀繪事院 遊客參觀繪事院 [4]
福州中國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説,福建船政建築歷經歲月洗禮,近年來,馬尾區堅持“修舊如舊,變‘鏽’為‘秀’”原則,進行修繕和保護,留住歷史的模樣。同時,大手筆建設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不僅將船政作為工業遺產留存,同時發展文化產業,讓文化遺產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