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耿世民

鎖定
耿世民(1929-2012),江蘇徐州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古突厥語文學家、突厥學家和維吾爾學家。
中文名
耿世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9年
逝世日期
2012年
出生地
江蘇徐州 [1] 
職    稱
教授

目錄

耿世民簡介

走進突厥敢為先
——記古突厥語文學家耿世民
耿世民檔案
古代突厥語文學家,1929年出生於江蘇徐州。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是新中國第一代民族語文學家、中國研究古突厥語第一人。以多種文字發表論著譯著數百萬字,多次獲中國社科院等單位頒發的優秀科研成果獎。獲德國紅堡基金會頒發的《國際知名學者獎》及世界阿爾泰學界最高獎項PLAC金獎。
他精通維吾爾、哈薩克、土耳其、吐火羅等古今突厥語,還通曉英、俄、德、法、日等多種外語,是國際知名古代突厥語文學家、中國研究古代突厥語第一人。他以數百萬字的論著、譯著及國內國際學術機構的多次表彰,為中國古代突厥語文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也在國際學術界為中國爭得了榮譽和地位。
一個學習維吾爾語的大學生精通法語,即使在莘莘學子的北大校園也不由令人注目。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天賦與勤奮
1950年,一個法國青年代表團來到北京大學訪問,為此次活動擔當翻譯的是校園內年僅21歲的東語系維吾爾
語二年級學生耿世民。時隔不久,他又在當時震驚國內的“李安東炮打天安門案件”的審訊中擔當了翻譯,同時整理檢查了和此案有關的東交民巷魏池書店所有法文書籍和來往信件。歷時半年,耿世民圓滿完成了這個案件的法語翻譯任務。
一個學維吾爾語的大學生精通法語,即使是在莘莘學子的北大校園也不由令人注目。而此時的耿世民,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以後的學習、教學與研究中,他不僅精通了維吾爾、哈薩克、土耳其等多種古、今突厥語,還通曉英、俄、法、德、日等多種外語。人們驚歎、欽佩他的語言天賦,更多的人探詢他學習、研究的歷程,以尋找出學習外語的捷徑。耿世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勤奮。
早在高中時代,耿世民就是當年徐州昕昕中學一所教會學校的英語高才生。上高三時他已用純熟英語表演話劇。但高一第一學期結束時,他的英語只考了百分制的3分。受到很大觸動的耿世民下定決心學好外語。從此他每天早上4點起牀背單詞學語法,勤奮和教會學校嚴格特殊的外語教學環境,終於使他學習外語的潛力得到開發。一學期下來,接近零的成績達到了及格。到了高二就開始名列前茅了。後來每用半年到一年,藉助字典,他就可以閲讀一門新的外語專業書籍。
“速成”學習為人稱道
——掌握多種語言
憑藉天賦與勤奮,耿世民攻下了一門又一門的外語,他的“速成”學習經歷更是無人比及。高中畢業後耿世民考入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預備科學習了一年法語。和班上在教會學校學了多年法語的同學相比,他的法語基礎是零,可成績卻最優秀。每次考試過後,總會有人無奈地説,又讓那個江北小子跑到前面去了。</P><P> 上大學時,學習維吾爾語的耿世民曾來到新疆北疆塔城地區額敏縣哈薩克族聚集區參加土改。雖然哈薩克語和維吾爾語同屬突厥語,但差別還是不小,用耿世民的話説,相當於北京話和上海話的差別。一年土改歸來後,他就掌握了哈薩克語,從此開始了對哈薩克語文學的教學和研究,開辦了我國第一個哈薩克語文學專業並編寫了相應教材。
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研究領域的絕大部分文獻都是用德文發表,因而德語在學習、研究古代突厥語中尤為重要。耿世民同樣出色掌握了德語,不僅發表了大量的德文論著、譯著,還多次應邀赴德國幾所著名大學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卻少有人知,他學習德語的歷程是在北大上學期間師從馮至教授選學的第二外語,歷時僅一個學期。
耿世民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幾門外語。像他走“曲線道路”學習的土耳其語,因為在北京找不到學習土耳其語語法的任何資料,他就通過國際書店和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訂閲了土耳其文的報紙和雜誌,進行大量的閲讀和自修,不到一年,他就掌握了土耳其語。同樣靠着閲讀和自修,他又把俄語和日語收入囊中。
耿世民還是我國發現最古老突厥語-土瓦語第一人。在1956年一次對新疆哈薩克語方言的調查中,他走進了棕熊經常出沒從沒有漢族幹部來過的布爾津縣北端土瓦人居住地區。第一次判斷出當地人所持語言為土瓦語。這是一種沒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突厥語言,他用國際音標突厥文字母記錄整理了這個第一手材料。後來,他又深入到甘肅、青海,發現了同樣沒有文字的裕固、撒拉語。這就是耿世民首次發現的古代突厥語中的“田野語言”。這一研究發表後立即引起了各國學者的關注。在只有外文教材和字典的條件下,耿世民終於走進這一領域。

耿世民第一人

中國研究古突厥語文學第一人
1956年,從事維吾爾和哈薩克語教學的耿世民,在北大東語系看到了德國著名古代突厥語文學大師葛瑪麗的著作《古代突厥(回鶻)語法》。除語法外,書中還有文選和字典。學過德語的他藉助字典基本看懂了書中內容,立刻引起了他對古代突厥語文學的濃厚興趣。
古代突厥文為我國曆史上6世紀至9世紀曾經活動在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國回鶻汗國使用的文字。但是從19世紀末丹麥學者湯姆遜解讀古代突厥文字母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只有國外用德、法、俄、英、日、土耳其等文刊出的古代突厥碑文和寫本的文本。我國當時除了從英、德文轉譯的不完全譯文外,根本沒有從原文直接翻譯的漢文本。而對於突厥-回鶻文獻的研究更是無人問津。
葛瑪麗教授的這部《古代突厥(回鶻)語法》終於為耿世民敲開了古代突厥語文學的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他下決心學好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把古代突厥碑銘直接從原文譯成漢文,以填補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
從此,耿世民開始了對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的刻苦學習和鑽研。缺少漢文本的德語教材,他就使用俄文本德語教材。在只有外文教材和字典的條件下,耿世民終於走進這一領域。成為我國研究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第一人。
同年,前蘇聯專家E·捷尼舍夫受聘來中央民族學院突厥語研究班授課,作為中國古代突厥語的“稀有”人才,耿世民承擔了該研究班的部分教學任務,也成為擔當蘇聯專家助手的不二人選。
1959年,一部誕生於9世紀的古代回鶻文原始佛教劇本《彌勒會見記》在我國天山深部被發現。這部集中了歌舞、表演、對話長達27幕300多頁,代表了中國古代突厥-回鶻文化發展的寶貴文獻,一時成了無人知曉的“秘文”。耿世民決心成為“解密”《彌勒會見記》的中華第一人。近兩年時間,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沒歇過一天節假日。找不到重要外文參考書,他想盡辦法通過各種途徑從國外購買,還搞到了絕版書的微縮膠捲。從先把古代回鶻文轉寫成拉丁字母,到翻譯成漢文,再翻譯成德文,耿世民終於獨自完成了《彌勒會見記》的翻譯工作。後來,《彌勒會見記》前幾章的漢文本還被季羨林教授在對甲種吐火羅語殘卷的研究中使用。他又把一直無人過問的我國在19世紀末出土的大量古代突厥汗國回鶻汗國碑銘、11世紀維吾爾著名學者尤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樂智慧》文本,第一次直接從原文翻譯成漢、英、法、德、日等文並出版。這些研究成果,是中國在研究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領域的一個突破,也為中國在國際古代突厥語文學研究的學術界中獲得了榮譽。
從開辦我國第一個古代突厥-回鶻語研究班到培養博士研究生,他一直為我國突厥語文學隊伍建設作貢獻。
中國古代突厥語文學隊伍的建設
1976年,來自新疆的19名維吾爾族學生來到中央民族學院,開始在耿世民主持開辦的我國第一個古代突厥-回鶻語班學習。擔任主要教學任務的耿世民親自編著了《古代突厥文碑銘選讀》、《古代突厥-回鶻文獻選讀》、《黑汗王朝時期文獻選讀》、《古代突厥-回鶻語文獻選讀》等8冊我國第一套系統的古代突厥-回鶻語教材。在他的培養和教導下,19名維吾爾族學生4年後走上了古代突厥-回鶻語的研究崗位,成為我國培養的第一支古代突厥-回鶻語人才隊伍。如今,這些當年走出中國第一個古代突厥-回鶻語畢業班的學生,在國內外都已是這個領域內的專家、教授。1985年,耿世民開始培養我國第一批古代突厥-回鶻文獻研究方面的碩士研究生,1993年培養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現在79歲的耿世民仍在培養博士研究生。
巨大貢獻為世界公認
致力研究古代突厥-回鶻語文學幾十年,耿世民出版、翻譯了幾百萬字的著作。其中有他用漢、英、德等文出版的《維吾爾古代文化和文獻概論》、《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研究》、《敦煌突厥回鶻文書導論》等專著23部。用中文、維吾爾文、英、法、德、日等文字發表了《回鶻文亦都護高昌王世勳碑研究》、《回鶻文(俱舍文)殘卷研究》等論文160多篇。還有6部論著獲得了中國社科院、國家民委和北京市頒發的優秀科研成果一、二等獎。他還翻譯出版了世界著名學者用法、德、英、日、俄等語撰寫的《古代突厥語法》、《西域文化史》等名著17部。
耿世民的研究和論著在國際學術界受到了關注和表彰。他多次應邀赴德國波恩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土耳其安卡拉大學等國外著名突厥學、中亞學、東方學、宗教學中心講學及從事研究工作與出席研討會。國際著名的德國洪堡基金會在1992年授予他“國際知名學者獎”,這一榮譽,中國只有2人獲得。世界阿爾泰學最高學術機構國際阿爾泰學常設會議在2000年將其最高獎項PLAC金質獎章授予了耿世民。該學會成立50多年來,只有二十幾名學者獲此殊榮。耿世民則是中國獲此獎之學者。
世界公認的古代突厥語文學奠基人、世界古代突厥語文學泰斗、國際烏拉爾-阿爾泰學會主席葛瑪麗教授曾説過:過去我們曾為日本同行在研究維吾爾古代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現在我們的中國同行也在研究中亞和古代維吾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耿世民教授……可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家phioge”。在此較短的時間內他發表了眾多有關中亞突厥-回鶻(古代維吾爾)語文獻、佛教和摩尼教以及現代哈薩克語方面的論著,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關於中亞和古代突厥語文的知識。我們衷心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行們取得更大的成果並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合作。
葛瑪麗教授的講話,是對耿世民在古代突厥-回鶻語研究中的貢獻和成就給予的高度評價。也標誌了中國在研究古代突厥語文學這一領域已經在世界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耿世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12月17日晚上9點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耿世民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上午9點,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