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彌勒會見記

鎖定
《彌勒會見記》是維吾爾族第一部戲劇文學。該原始劇本殘卷1954年在新疆哈密縣一座古房廢地中發現。據有關專家考證,劇本葉,由聖月菩薩大師依據印度原本譯成古代焉耆語。
中文名
彌勒會見記
性    質
維吾爾族第一部戲劇文學
類    型
戲劇文學

彌勒會見記文學介紹

彌勒會見記 彌勒會見記
由智護法師從古代焉語翻譯為突厥語。《彌勒會見記》共分二十八幕。第一幕為序幕,第二至二十六幕為正文,第二十七幕為尾聲。
第一幕,即序幕的內容為:佛教教義的説教、宣講。第二至二十六幕正文,主要描寫了未來佛彌勒的不平凡的一生。
《彌勒會見記》的場景安排緊湊,結構嚴謹,貫穿過渡自然。語言古樸典雅,對話具有個性特徵,富於動作性。塑造了釋迦牟尼、彌勒、跋多利婆羅門、王阿那律、摩訶羅倪等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彌勒會見記》作為演出劇本來説,寫作技巧已發展到一定高度,與現在舞台劇演出本十分接近。它能把人物對話和舞台指示用不同顏色的墨色標寫區分開來。
在《彌勒會見記》中,每幕前都用紅墨標寫出了演出該幕的場景説明和人物的神情、動作等。《彌勒會見記》不僅是我國維吾爾族的第一部戲劇文學作品,同時也是我國民族現存最早戲劇文學作品。在我國文學、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的戲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彌勒會見記主要內容

彌勒會見記 彌勒會見記
《彌勒會見記》是講述佛教的未來佛彌勒生平事蹟的一部原始劇本。作品描述了彌勒菩薩上兜率天,以及在彌勒淨土的各種趣事見聞。
全劇由1個序幕和25幕正文組成(德國藏本為27幕),每幕標有地點、出場人物和演唱曲調,被稱為是中國最早的劇本。
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語言對白傳播了佛教思想,這種令人喜聞樂見的戲曲表演在9-10世紀流行彌勒崇拜的土魯番地區大受信眾的歡迎。
回鶻人在9世紀中葉有一支遷至吐魯番盆地後建立了高昌王國,在宗教方面,原來信奉的摩尼教依然存在,還有一部分人接受了景教,但最為盛行的是佛教,王國內伽藍林立,梵音遍傳。10世紀80年代,宋朝使者在當地所見唐王朝頒賜佛寺的匾額還有50餘塊之多。此時回鶻人的文字也由原來使用的突厥文改變為回鶻文,這是一種用粟特字母拼寫回鶻語的拼音文字,直至16世紀中後期還在吐魯番地區使用。從回鶻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把修建佛寺、抄寫佛經作為一種功德,這部回鶻文《彌勒會見記》就是一個名叫依塔思·依乾的都督為了自己死後能夠見到彌勒佛成道而請人抄寫的。
1959年4月新疆哈密縣天山公社的維吾爾族農民牙合亞熱依木無意發現交縣文化館。經過專家的辨識,這部出土文獻是蜚聲中外的佛教文學作品《彌勒會見記》的回鶻文寫本。此本殘,共293葉(586面),每葉高22釐米,長44釐米,左邊第7-9行間畫有黑色圓圈,中有一小孔,用以穿繩,此種裝幀稱梵夾裝。
彌勒會見記 彌勒會見記
根據此書的跋語得知,《彌勒會見記》最早是由聖月菩薩大師從印度語譯為吐火羅語,再由智護法師譯為回鶻語。其具體抄寫時間學術界有不同説法,從8世紀中到11世紀,意見不一。據中國學者耿世民研究,此書至少由3個抄經人寫於公元1067年。

彌勒會見記主要價值

《彌勒會見記》作為一部早期的戲劇作品,在維吾爾文學史和中國戲劇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974年冬,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的母本——吐火羅文寫本也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這部殘本現存殘頁44葉(88面),曾被火燒過,殘損嚴重,在大多數殘頁上僅剩幾個字。且紙色發黃,頁序混亂,給整理、解讀造成很大困難。
吐火羅文是3—9世紀在今新疆庫車、焉耆、吐魯番等地使用的一種文字,在我國,吐火羅文又被稱為焉耆——龜茲文。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吐魯番寫本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這個文獻最長的手稿殘葉”(季羨林語),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和文獻價值。
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認為儘管在回鶻文寫本的題跋中已説明這部文獻最早譯自印度語,但沒有説明是指梵語還是其他印度語。此外,從內容看,《彌勒會見記》基本上屬於小乘佛教,但不論是梵文佛經還是漢文大藏經中都不見其所本的蹤影,因此它的來源仍是一個謎。
以上兩個文種的《彌勒會見記》寫本均收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