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街站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境內地鐵車站)

鎖定
老街站(Laojie Station),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境內,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管理運營,是深圳地鐵1號線深圳地鐵3號線的換乘站 [2-3] 
老街站於2004年12月28日投用運營,通行深圳地鐵1號線;於2011年6月28日通行深圳地鐵3號線 [4] 
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老街站共開放8個出入口,工作日運營時間為06:02-次日00:05,休息日運營時間為06:07-次日00:05,節假日運營時間為06:07-次日01:03 [2-3] 
中文名
老街站
外文名
Laojie Station
投用日期
2004年12月28日
車站佈置
地下
軌道類型
地鐵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
運營線路
深圳地鐵1號線、深圳地鐵3號線
站口數量
8個(截至2023年7月)
運營時間
工作日06:05-次日00:05(截至2023年7月)
運營單位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地址
羅湖區解放路與建設路交叉路口東南角的東門商業區內

老街站歷史沿革

2004年12月28日,老街站投用運營,通行深圳地鐵1號線 [4] 
2007年2月,老街站A端出站閘機由原有7個通道增加至11個,入站閘機由原有的8個通道增加至12個,自動售票機由原有的8台增加到12台,並由原來集中佈置改為分散佈置 [20] 3月23日,老街站換乘綜合體、1號線站層擴建工程及3號線站層開工建設 [19] 
2011年6月28日,老街站通行深圳地鐵3號線 [4] 
2021年2月12日至17日,為配合羅湖站道岔改造施工,老街站關站運營 [1] 
2023年9月8日,受強降雨天氣影響,老街站暫停運營服務 [21]  ;9月18日,老街站恢復運營 [22] 

老街站交通區位

老街站車站位置

老街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解放路與建設路相交匯處的東南角的東門商業區內;1號線站層沿東門步行街呈東西方向佈置,3號線站層沿解放路呈東西方向佈置;周邊有太陽百貨東門步行街、臨近人民公園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郵政局深圳戲院深圳市工人文化宮 [2-3] 
老街站周邊信息圖(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 老街站周邊信息圖(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

老街站進出設置

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老街站共開放8個出入口,站口設置如下表:
出入口名稱
出入口位置
周邊信息
1號線站廳部分
A出入口
匯食街北側、南慶街西側
八達商城、東門町美食街、南塘商業廣場
B出入口
建設路東側(南)、深圳市人民醫院北側
C出入口
深南東路北側、布藝街東側
東門老街(東)、百貨廣場大廈東門町廣場
D出入口
建設路東側(北)、1234Space南側
東門老街(西)、1234Space
3號線站廳部分
E出入口
解放路南側、東門步行街北側
F出入口
解放路北側(東)、中海商城南側
中海商城
G出入口
解放路北側(西)、迎賓花園廣場
H出入口
解放路與建設路交叉路口東南側
1234Space、和平廣場
參考資料 [2-3] 

老街站相鄰車站

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老街站相鄰車站如下表所示:
所屬線路
上行車站
換乘線路
下行車站
換乘線路
深圳地鐵1號線
/
深圳地鐵5號線西延(在建)
深圳地鐵3號線
/
參考資料 [2-3] 

老街站建築規模

老街站建築設計

  • 設計參數
組成部分
設計參數
1號線站層
①原有車站總長度171.6米,寬度12.2至25.6米,高度20.075米,總建築面積11890平方米;
②擴建車站開挖深度約23米,車站上層覆土厚度約4.6米,淨寬6米、長145米。
3號線站層
①車站總長度129.57米,標準段外包長129.97米、寬18.75米、高20.65米;
②車站有效站台長118米、寬5米,有效站台中心裏程處底板埋深23.234米、板覆土厚度3.682米;
③車站右線軌面標高-18.675米、軌面埋深22.655米,左線軌面標高-11.074米、軌面埋深15.054米;
④車站基坑深約24.9米,東側寬約87米,西側寬約50米,北側長約130米,開挖面積約7500平方米;
⑤車站圍護結構連續牆厚1米,標準幅寬5米,平均深度28米,長度共計327米、72幅。
參考資料 [14]  [15]  [17]  [18] 
  • 設計風格
老街站設計以淡黃色調為主色調 [2-3] 

老街站整體佈局

  • 站層佈置
組成部分
站層層數
站層佈置
站台形式
站台方向
1號線站層
三層
地下一層為站廳層
地下二層和三層為站台層
疊式側式站台
地下二層往機場東站,地下三層往羅湖站
3號線站層
地下二層往福保站,地下三層往雙龍站
換乘綜合體
四層
地下一層為商業發展用層
地下二層為站廳換乘層
地下三層和四層為站台換乘層
/
/
參考資料 [15]  [16-17]  [18] 
老街站站層圖 老街站站層圖
  • 結構佈局
組成部分
整體佈局
1號線站層
地下三層雙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3號線站層
參考資料 [14]  [17] 
  • 換乘路徑
老街站1號線站層和3號線站層可通過換乘綜合體(站廳層付費區內或站台層)進行換乘 [15-16] 

老街站運營情況

老街站運營時間

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老街站運營時間如列表所示:
運營時刻表(工作日)
行駛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所屬線路
高峯間隔
平峯間隔
06:20
次日00:05
深圳地鐵1號線
2分鐘
4分40秒
06:24
23:04
深圳地鐵1號線
2分鐘
4分40秒
06:14
23:51
深圳地鐵3號線
2分15-20秒
4分30秒
06:02
23:22
深圳地鐵3號線
2分15-20秒
4分30秒
參考資料 [2-3] 
運營時刻表(休息日)
行駛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所屬線路
高峯間隔
平峯間隔
羅湖站
06:26
次日00:05
深圳地鐵1號線
3分45秒
5分45秒
機場東站
06:24
23:04
深圳地鐵1號線
3分45秒
5分45秒
福保站
06:26
23:51
深圳地鐵3號線
3分15秒
5分鐘
雙龍站
06:07
23:21
深圳地鐵3號線
3分15秒
5分鐘
參考資料 [2-3] 
運營時刻表(節假日)
行駛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所屬線路
高峯間隔
平峯間隔
羅湖站
06:20
次日01:03
深圳地鐵1號線
3分45秒
5分45秒
機場東站
06:23
次日00:03
深圳地鐵1號線
3分45秒
5分45秒
福保站
06:26
次日00:51
深圳地鐵3號線
3分15秒
5分鐘
雙龍站
06:07
次日00:21
深圳地鐵3號線
3分15秒
5分鐘
參考資料 [2-3] 

老街站設備設施

  • 政務驛站
老街站“政務驛站” 老街站“政務驛站”
截至2020年11月26日,老街站開設“政務驛站”,實現政務服務“路上辦”,提供了全方位、多維度的政務服務 [9] 
  • 深圳通客服網點
老街站B出入口設有深圳通客服網點,可辦理深圳通學生卡 [11] 
  • 無障礙設施
據2023年7月深圳地鐵官網數據,老街站無障礙設施設施如下表所示:
盲道
站廳至站外垂直電梯
站廳到站台垂直電梯
車站公共區域
D出入口
1號線站廳層付費區內中部
3號線站廳層付費區內中部
參考資料 [5-6] 

老街站客流班次

截至2020年12月,老街站日均人流量為40萬人次,節假日為80萬人次 [9] 

老街站交通換乘

  • 公交線路
截至2023年7月,老街站周邊公交信息如下:
站口名稱
公交站點
途經線路
B出入口
門診部②站(西行)
深圳公交M156路
C出入口
門診部①站(西行)
深圳公交M191路大站快車
深圳公交大鵬假日專線4路
/
F出入口
深圳戲院站(西行)
深圳公交M482路
/
/
參考資料 [2-3] 

老街站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建築名稱
技術難題
1號線站層
老街站1號線站層的施工環境很差,東南面有市建築公司的七層建築樓和永新商業大廈,西面有廣深高速鐵路橋;特別是七層樓與1號線站層同向並列,距離很近,最近處僅有1米左右,在基坑開挖及地下牆施工過程中,對七層樓的地基主體產生擾動,導致七層樓發生沉降 [17] 
針對該難題,施工方對七層樓地基進行注漿加固,提高七層樓的地基主體的摩阻力,從而控制七層樓的沉降問題 [17] 
3號線站層
老街站3號線站層採用逆作法施工的地鐵車站,在基坑的開挖過程中,存在着坑底土體向上為主的位移和圍護結構在兩側壓力差的作用下產生的水平向位移。施工過程中,當下層土體被挖除時,上層結構的受力狀態發生改變,結構各部分的受力條件不同;這種反覆的力學變化直接體現於地下連續牆體變形,控制不當,就會對車站結構造成影響;另外,由於老街站3號線站層地處鬧市區,連續牆變形產生的地表沉降和土體位移對周邊建築物影響也很大 [14] 
針對該難題,施工方採用了逆作法的地下主體結構支護體系,其屬於剛性支護結構體系,基坑開挖過程中只要支護可靠,牆后土體的變形及由此造成坡頂地面的沉陷應能得到有效控制 [14] 
17號線站層
(建設中)
老街站17號線負五層車站的軌行區採用盾構法施工。意味着直徑8.8米盾構機將在車站內掘進85米後在站內平移和調頭。長100多米、重1200噸的龐然大物,在這狹小空間下不僅要分體始發,還將實現站內解體、二次始發 [24] 
為了和地鐵1、3號線換乘,項目將採用方形頂管施工出一條換乘通道。這條通道需下穿廣深鐵路,在地面,距離廣深鐵路橋淨高只有3.4米,橋樁之間只有2.7米,加劇了施工困難。在地下,頂管距離鐵路橋樁最近1.65米,距離3號出入口底板只有0.45米,影響區域總長度達84米,下穿段地處軟弱地層,地下水豐富差,施工難度極大 [24] 

老街站文化特色

  • 站名典故
深圳東門老街是“全國十大步行街”之一,有着400年的歷史。明代中期,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1913年,東門商業街發展起來,形成了羅湖舊城;1999年10月1日,改造後的東門步行街啓用,現代化商業步行街區 [13] 
  • 中秋主題車站活動
2018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老街站開展中秋主題車站活動,並設有“我與深鐵有個約定”一封信環節 [12] 
  • “地鐵行李驛站”服務
2021年10月21日,老街站開始試行“地鐵行李驛站”服務,使用該服務的市民乘客將體驗工作人員上門收件、同機運輸、送件到家的行李“門對門”服務,屆時,乘機出行全程不用再隨身攜帶托運行李,實現輕裝出行。期間,旅客還能通過小程序全流程跟蹤托運行李在地面運輸、機場保障等環節的狀態信息 [10] 

老街站建設規劃

截至2022年9月,老街站規劃有深圳地鐵17號線 [8] 
2022年8月26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了《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2023-2028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擬將深圳地鐵17號線一期工程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2023-2028年)》,其中包含老街站 [7] 
17號線老街站為地下五層島式站台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