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羽戈

鎖定
羽戈,青年學者、作家。皖北人,生於1982年,2004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致力於政治學與中國近代史研究。撰有《從黃昏起飛》穿越午夜之門——影像裏的愛慾與正義》《百年孤影》《酒罷問君三語》《少年遊》《豈有文章覺天下》《帝王學的迷津:楊度與近代中國》《鵝城人物誌》等。 [3] 
中文名
羽戈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82年 [3-4] 
畢業院校
西南政法大學 [3-4] 
職    業
青年學者、作家 [3-4] 
出生地
皖北
代表作品
《少年遊》《激進之踵——戊戌變法反思錄》《不為什麼而讀書》等 [3-4] 
學習專業
法學

羽戈思想之門

《從黃昏起飛》是“梟聲文叢”之一。收錄了青年評論家羽戈有關文化批評、時評、電影、法學諸方面的代表作。內容涉及譚嗣同、李敖、魯迅、高陽、哈維爾、富歇、加繆、昆德拉、格拉斯、佩索阿、尼采、薩德等名人。作者基於愛與正義的理性立場,敍述温和沉靜。既具有思辨的魅力,也具有生動機智的可讀性。它的出版,標誌着“80年代”人思想者的破土而出。 [2] 

羽戈電影評析

愛與正義,是羽戈看電影的兩個精神基點。由此出發,他展開了對《鵝毛筆》、《肖申克的救贖》、《美國往事》、《盲井》等數十部經典電影的評析。他一般極少從技術角度評論電影的優劣,而是以一種六經注我的方式“在光影的暗角運思愛慾與正義的真諦”。與其説羽戈是在看電影,不如説是通過電影觀察這個多元而開放的世界。所以,這本書既可視作一個人的電影史,亦可視作一個人的精神史:一個惶惑的青年,如何迷失於光與影的戰場,他與電影的斑斕邊界作戰,更是與自己的有限性作戰——他能否找到世界午夜的精神迷宮的出口,穿越那道通往伊甸園的藍色之門?

羽戈歷史之旅

對真相與正義的熱愛促成了羽戈的歷史之旅。他不是歷史科班出身,對歷史哲學從不感冒。他更習慣從常識、常理和常情入手,像一條明察秋毫的獵犬,一個鍥而不捨的偵探,埋首故紙堆中,穿行霧靄深處,小心翼翼分析、存疑,推理,求證,剝繭抽絲,步步為營,一點一點逼近他所追尋的被九重火漆包藏的真相與正義。對真相與正義的追逐,並未減損他對歷史的温情與摯愛。在羽戈筆下,近世人物絕非冷若冰霜的待解剖物,而是活色生香的有機生命。儘管作者的歷史敍事秉持一種中立、冷靜的風格,在此背後,卻處處可見書寫的激情、熱切、虔誠。張佩綸們的感情有多麼纏綿,作者的筆調就有多麼悱惻;譚嗣同們的義舉有多麼壯烈,作者的筆調就有多麼決絕。從文本的清理走向歷史現場的打掃,再從歷史現場的審視回到對文本的質疑,歷史研究的這兩條路徑阡陌縱橫,貫穿了此書。依循作者的指引,我們得以看見:張佩綸與李鴻章女兒的結縭純屬政治婚姻;譚嗣同過於操切的性情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大要因;1900年前後的梁啓超曾經在改革與革命兩大陣營之間徘徊不定;楊度一生糾結於帝王術與憲政夢的致命衝突,其晚年入黨屬於政治投機主義;袁世凱最大的罪孽不在稱帝,而是此前對憲法的僭越;吳經熊受困於法律與信仰之爭,過早終結了法律生涯……這一幕幕歷史劇,似傳奇,似史詩,一演就是百年。再回首,只餘一片孤影。

羽戈十年曆程

《酒罷問君三語》
這本書是青年學者、作家羽戈近十年來的精神歷程之記錄。羽戈年少成名,二十文章驚海內,如今三十而立的他,已經在評論、歷史、政法等領域卓有建樹。他從不承認自己是天才,而自道“生性愚鈍”、“資質平平”,那麼,在青春的暗夜,哪些學者與思想家的作品曾賜予他光亮,引導他前行?從詩歌到評論,從政法到歷史,從文本到現實,是什麼促成了他的突圍與轉型?他如何在一個惶惑的時代戰勝惶惑,在一個虛無的國度克服虛無?以及,他如何處理與愛情、政治的關係?於是便有了這本問題之書。與其説這是一本書,不如説這是一份思想病歷,一份飽含青春與時代之温度的精神標本。同為80後作家、學者,同樣被人稱為“公共知識分子”,韓寒的表達是戲謔式的,甚至有點玩世不恭的味道,而羽戈卻不同,他的風格是嚴謹的、內斂的,甚至帶着苦難般的苦澀。他不是旁觀者,而是見證者;他的文字不是防空洞,而是舞台和戰場。《酒罷問君三語》的隨筆,直接而清晰地映照出他的內心世界,尤其是那些為公共領域而作的文字背後的困惑、探索和希望。與前兩本書《從黃昏起飛》和《穿越午夜之門》相比,《酒罷問君三語》似乎顯得更加隨性和私密,卻更清楚地展露了羽戈“起飛”和“穿越”中的那些怕和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