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知

(公共知識分子)

鎖定
公知,從字面可認為是公共知識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的縮略詞,精確定義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是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
公知是公共議題最活躍的羣體,可追溯到法國啓蒙運動,但內涵和所指均不等同於公共知識分子 [1]  。現為對有目的性引導輿論或發表批判言論,並自詡為“公共知識分子”的特定人羣的特殊化簡稱。公知指參與公共話題討論,具備跨學科性,對自己專業之外的公共話題發言,有專業背景具有權威性及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中文名
公共知識分子
外文名
Public Intellectual
簡    稱
公知
定義1
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
定義2
進言社會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
定義3
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定 義4
有推陳出新和助力發展的正義者

目錄

公知釋義

著名公共知識分子
著名公共知識分子(2張)
公知原為“公共知識分子”的簡稱。狹義的公共知識分子概念,通常具有五個基本特點:具備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擁有普遍價值的基本底線;保持個人獨立和正義立場;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能夠對重要公共事務發表真實意見。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知”。廣義的“公知”概念,僅指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的專業知識分子 [3]  。自從有公共媒體以來,就有公知的存在。

公知歷史沿革

早期公知是知識分子羣體中最親民的一類人,肩負着開啓民智、引導輿論的作用。 [4] 
法國啓蒙思想家伏爾泰著書立説,將人們從矇昧中引領出來——比如在《哲學辭典》一書中冒天下之大不韙,揭穿民族英雄聖女貞德的神話,“我們的史學家們大都對美化歷史比對真實更愛好。他們都説貞德英勇就義。但是根據當時的記事和史學家維拉雷所述,她接到判決書時聲淚俱下”,對社會上眾多的冤屈事件發出抗議,為之申訴直至受冤屈者終獲昭雪。
哲學家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共同發表呼籲廢止戰爭的宣言,並將其副本分送給美、蘇、中、英、法、加6國首腦,“據非常可靠的權威人士説,現在能製造出的核彈,威力要比炸燬廣島的大2500倍。……我們要向人類呼籲:記住你們的人性而忘掉其餘。……要是你們不能這樣做,那麼擺在你們面前的就是普遍死亡的危險。”88歲時,羅素參加了核裁軍羣眾大會並發表演説,與“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通過電視進行越洋對話;去世前兩天,他還在公開譴責以色列對埃及的轟炸。
最近的和最好的例子是被稱為“美國良心”的蘇珊·桑塔格。“9·11”之後,她批評美國政府及各大媒體的片面報道和煽動反伊斯蘭教情緒;2001年5月9日,她在為她頒發“耶路撒冷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發表了題為《文字的良心》的演説,毫不客氣地指斥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的野蠻行徑,“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並儘快拆掉這些移居點和撤走集結在那裏保護移居點的軍隊,否則這裏不會有和平。”2004年5月23日,她在《紐約時報》發表長文《關於對他人的酷刑》,針對美軍在伊拉克的虐囚醜聞進行了言辭激烈的批評,將美國士兵與薩達姆的行刑隊,甚至納粹軍隊相提並論。
美國法學家理查德·波斯納提出了在當代美國和西方社會出現的“公知”現象,並批評了他們的種種毛病 [6]  ,“公知”的精神,則是中國國內的媒體首先提出並倡導的。
民國年間的一大批知識分子,就是早期的公知。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文革中被普遍打壓的知識分子階層重新凝聚起來,公共知識分子也在重新形成。雖然當時不使用公知一詞,然而如北島等人,也被後來的人們認為是公知。 [5]  公共知識分子在中國正式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人物週刊》第七期特別策劃“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個概念,其共同標準為: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對社會進言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具有批判精神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