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

鎖定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簡稱:防沉迷系統),是中國有關部門於2005年提出的一種技術手段,“旨在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現狀” [12] 
2005年6月起,新聞出版總署制訂了《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和《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 [9] 
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20]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17]  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遊戲服務。
中文名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
外文名
Online Game Anti-Indulged System For Adolescent
別    名
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
定    義
利用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在線遊戲時間予以限制
應用領域
網絡遊戲
限制對象
未成年人
上線時間
2007年7月16日(全面實施) [8]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發展歷程

2005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組織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專家、教育工作者、家長等共同研究,並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出《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該系統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誘因,利用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在線遊戲時間予以限制,作為實施“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的實際舉措之一。 [7] 
2005年8月,向全國七家主要的網絡遊戲運營企業發出《關於開發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通知發出後,各參與企業高度重視,向社會莊嚴承諾“保護未成年人健康、創建綠色網遊環境”,並簽署了《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使用責任書》,啓動了相關工作。這些舉措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7] 
2006年3月,系統的開發工作基本完成,開始進行試運行。經過半年多的試運行,多項指標均已達到標準要求。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實行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新聞出版總署又組織有關方面制定配套的《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 [7] 
2007年4月9日,新聞出版總署與教育部、公安部等8部委聯合下發《關於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實施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該通知規定,防沉迷系統的實施將按三個步驟進行:2007年4月15日——6月15日為國內各網絡遊戲企業需按照《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在原有網絡遊戲中開發防沉迷系統,2007年6月15日——7月15日為系統測試時間,2007年7月16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1-2]  [7]  [9] 
2017年,相關部委修訂併發布的《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出,網絡遊戲企業應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户註冊信息。 [3] 
《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提出的六方面舉措 《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提出的六方面舉措 [11]
2019年3月28日,國家網信辦指導組織“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台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14]  。截至10月14日,國內共有五十三家平台上線“青少年模式”,網絡防沉迷工作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台 [15] 
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網絡遊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網絡遊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長,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同時規定網絡遊戲企業可以對其遊戲服務設置不超過1小時的遊客體驗模式。在遊客體驗模式下,用户無須實名註冊,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對使用同一硬件設備的用户,網絡遊戲企業在15天內不得重複提供遊客體驗模式。網絡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週歲的用户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8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用户,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週歲以上未滿18週歲的用户,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20]  這則通知對明確遊戲產業防沉迷標準提出了更規範化的指引。 [10]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開啓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新篇章。 [22] 
《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6]  [21]  。不得以任何形式(含遊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註冊和登錄的用户提供遊戲服務;加強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有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切實承擔監護守護職責 [5] 
2021年12月15日上午,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分論壇暨落實防沉迷新規成效發佈會”在廣州召開。新規成效初顯,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聚議 [19] 
2023年2月,上海浦東法院對某科技公司,訴某代練公司的不正當競爭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該公司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也是全國首例,基於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商業代練行為作出的案件判決 [23]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社會狀況

2019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69億,其中把玩遊戲作為主要休閒娛樂類活動的達64.2%。 [3] 
2019年,中消協對50款遊戲進行體驗發現,只有41款遊戲啓用了實名制。而且,有的實名制驗證方式形同虛設,例如只有17款遊戲在登錄時強制用户實名,不少遊戲不強制用户驗證或者只在產生消費時才實名驗證。 [3] 
租號交易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但是遊戲租號產業卻鑽了空子。
2021年9月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遊戲企業和遊戲賬號租售平台、遊戲直播平台進行約談,強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16]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應對措施

截至2019年7月,騰訊遊戲旗下94款手遊、17款端遊,共111款熱門遊戲產品已接入健康系統。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台已服務超過2000萬用户,82%被綁定賬號的遊戲時長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相比啓用公安實名校驗前,日活躍用户超過4000萬人的《王者榮耀》遊戲,未滿13週歲的未成年用户平均遊戲時長下降約59.8%,13週歲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平均遊戲時長下降約40.3%。 [3] 
2024年1月,騰訊遊戲發佈“2024年寒假暨春節假期未成年人遊戲限玩通知”。結合相關要求與實際放假安排,未成年玩家可以在1月22日-2月24日期間的每週五、六、日,及春節法定假期晚20點-21點之間登錄體驗遊戲,提醒廣大未成年玩家合理安排時間,適度遊戲。騰訊遊戲方面表示,寒假期間未成年人遊戲時長總計16小時,除實名認證、限時限充、人臉識別等防沉迷措施外,還對“家長服務”進行全面升級。其中,推出的家長服務助手是行業首創的“AI自助+人工視頻”一站式服務模式,可根據家長個性化訴求推薦管控方案。 [24] 
截至2020年5月20日,已完成所有在線運營的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升級,總計達80餘款。 [13] 
2021年8月30日晚間,嗶哩嗶哩遊戲發佈了關於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調整説明。平台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將於2021年8月31日23點前進行調整。 [4] 
文化和旅遊部
2021年10月8日,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進一步加強網絡遊戲市場執法監管。據悉,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會同行業管理部門,重點針對時段時長限制、實名註冊和登錄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加大轄區內網絡遊戲企業的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加強網絡巡查,嚴查擅自上網出版的網絡遊戲;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遊藝娛樂場所等相關文化市場領域執法監管,防止未成年人違規進入營業場所。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