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糧倉

(儲藏糧食建築物)

鎖定
糧倉(liáng cāng),即儲藏糧食的專用建築物,用於存放大量糧食。
[1] 
中文名
糧倉
外文名
granary
注    音
liángcāng
用    途
儲藏糧食
類    型
儲藏糧食的專用建築物

糧倉糧倉簡介

糧倉 糧倉
糧倉
liángcāng
[barn;breadbasket;granary]∶儲藏糧食的倉庫 例:我家有個糧倉。
[grain-productive place]∶比喻盛產糧食的地區 例:銀川平原河套平原共稱為塞上米糧倉。
以前糧倉是泥燒製的,在北方叫甏子,現代有用鍍鋅板彩塗板做的糧倉。
我國幅員遼闊,又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的生產及儲存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中國近五十年來大量出土的文物和歷史考證,中國原始農業啓蒙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發展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一萬年左右)。而糧食的儲藏是農業栽培的繼續,儲藏技術是伴隨着農業的發展而發展的。進入新時期時代以後,隨着原始農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糧食出現了剩餘,才逐漸由糧食加工發展到儲藏。而糧倉是糧食儲藏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上糧倉年代最早是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杆欄式”糧倉,倉中還盛有稻穀,據考證距今已有七千年,是至今發現的南方最早的儲糧設施。規模較大、年代較早的地上糧倉當數甘肅大方盤城發掘的“大方盤”糧倉。大方盤城也稱河倉城,距敦煌市60公里,距玉門關約20公里。此倉始建於漢代,直到魏晉一直是西部邊防的軍需倉庫。“大方盤”糧倉為長方形,東西走向,東西長132米,南北寬17米,現存牆最高處為6.7米,牆的結構為夯土。倉間內有3個間,長42.5米,寬14.5米,牆厚1.5米,朝南方向各開一門。在保存較完整的北壁倉上,上下均有三角形小孔,每廒間上部3個下部5個,交錯排列,可能是通風孔;在殘存的南倉壁上,從所剩無幾的小孔仍能看出,其排列是與北牆對稱的。倉基建在比當地河牀高2米多的自然土台上,在東西北三個方向的倉牆外還建有重要圍牆。
在出土的冥器中除了平房倉還有樓房倉、圓倉等,這些冥器中的糧倉,多為陶製,也有木製的。陶製糧倉,絕大多數系漢代文物,出土地多在北方各地。木製的冥器糧倉較少。多年來出土的冥器糧倉除製作材料及形狀不同外,絕大多數均有完整的門窗、通氣孔、出糧口、防鼠結構、防潮結構等。另外,在一些出土的石刻或磚刻上也發現過一些糧倉造型。
地下糧倉是從地下窯發展起來的。從漢代在北方地區開始採用,到隋唐時期有了很大發展,地下倉的形狀主要有方倉和圓倉兩種。河南洛陽曾發掘過漢代及隋唐時期的地下方倉及地下圓倉,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隋唐時期的含嘉倉,倉區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50米,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共有地下圓倉259個,倉型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徑達18米,小者口徑為8米,倉深最大為10米,最淺為6米。倉身的結構非常講究,土坑挖好後,先用柴火將四壁燒烤,以乾燥土壁,然後再鋪上草束、木板、葦蓆穀糠等多種隔熱防潮材料,以確保儲糧安全;倉羣規模宏大,倉體結構完善,説明當時的建倉技術已相當高。

糧倉發展史

中國近代戰伐不斷、政權不穩,農業生產遭到很大破壞,糧食產量很低,糧食嚴重短缺,因此糧食儲藏技術及倉房的建設發展遲緩。新中國成立時,我國庫容量僅有1260萬噸。而且大多數倉房非常簡陋,常為磚木結構和竹木結構,每倉的倉容量只有3—6萬公斤。同時還有一部分倉房是利用和改造的祠堂、廟宇,儲藏條件均不能滿足條件。
鹽城市東台國家糧庫蘇式倉高清大圖
鹽城市東台國家糧庫蘇式倉高清大圖(16張)
1955—1960年,在全國各行業向蘇聯學習的形式下,糧食建倉中學習引進了蘇聯的機械化房式倉,即“蘇式倉”。該倉型在全國普遍推廣建設,磚牆,5米—10米—5米三跨木屋架(中間兩根木柱),3米開間,廒間長54米,檐牆堆糧高2—2.5米,斜堆,廒間倉容2500噸(當時號稱500萬斤大倉),瀝青砂地面,牆刷熱瀝青防潮,砂漿抹面。標準的“蘇式倉”是考慮了機械化作業的,木屋架中部留有2.0X2.0米的地溝,內裝出糧皮帶機。由於當時經濟實力差,鋼材、橡膠原材料不足等實際情況,後期建“蘇式倉”時,取消了天橋、地溝,此倉也成“標準倉”。
1964—1974年間根據戰備的要求,糧庫的建設應以“隱蔽、分散、靠山、機動”為建設方針,在一些山區、偏僻地域建設了一批糧倉,後來由於糧源、交通等各種原因,裝糧很少。同時在全國也建造了一些小型的磚木結構房式倉和“土圓倉”。在河南、陝西、山西、內蒙等黃土高原區,修建了一批地下喇叭倉、窯洞倉,這些地下倉因地制宜,造價低,儲糧安全穩定,形成了我國儲糧倉型的一大特色。
1975—1983年主要倉型仍是房式倉,磚牆承重,混凝土地,裝糧高3—3.5米,採取的主要屋蓋結構:鋼筋混凝土組合屋架,鋼筋混凝土門式鋼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拱板頂等。
1983—1991年,根據農業和糧食的發展狀況,國務院於1983年11月批准了糧食倉庫、棉花倉庫、水果倉庫的“三庫”建設,這是自“蘇式倉”之後的一次統籌規劃的大規模糧庫建設,其中用於糧庫建設的基建投資16.5億元,建設總倉容1500萬噸。倉型仍以房式倉為主,結構多為磚混結構,但是裝糧高度一般為4.5米至5.0米,倉房跨度以18米、20米為主。
1992—1997年為促進糧食流通,提高倉儲作業機械化程度,1992年在全國興建的18各機械化骨幹糧庫和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善中國糧食流通項目是中國糧倉建設是上的一個新起點。
1998—2001年共進行了1000多億斤倉容的中央直屬儲備庫建設,是空前的大規模儲備糧庫建設。此次建倉以房式倉為主,其他倉型有淺圓倉和立筒倉
五十多年的糧倉建設史,積累了豐富的建倉經驗,同時也有許多沉痛的教訓。糧倉建設應將充分保障糧食儲藏安全放在首位,從糧食自身的物理性質、生理特性、生態特點等方面考慮滿足儲糧安全的需要。倉型的選擇應因地制宜,根據各地區氣候條件、地質結構、糧種特點、糧庫性質與功能而確定適宜的倉型,全國不能搞“一刀切”;倉房建築結構及建築材料應根據建倉的經濟性及儲糧的安全性選擇應逐步提高我國糧倉的綜合性能。

糧倉糧倉分類

(一)根據倉內糧食堆裝方式分類
散裝倉、包裝倉
(二)根據倉房外形分類
房式倉、筒倉、樓房倉
(三)根據倉房建築條件及設備配置分類
簡易倉、一般糧倉、機械化糧倉、裝配式糧倉
(四)根據糧倉位置分類
地上倉、地下倉、半地下倉
(五)根據倉房的儲糧性能分類
氣調倉、低温倉、準低温倉、一般常温倉

糧倉性能要求

(一)防潮性
(二)隔熱性
(三)通風性
(四)氣密性
(五)防蟲、防鼠雀
(六)防火性
(七)便於機械化作業
(八)利於散裝儲糧
(九)堅固抗震性

糧倉糧倉選擇

(一)利於糧食安全儲藏
(二)有一定的先進性
(三)利於實現機械化
(四)要適合先進儲糧技術的實施
(五)要體現一定的文明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