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簪菊

鎖定
《簪菊》出自清代小説家曹雪芹所著小説《紅樓夢》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説人物賈探春所作菊花詩,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詩人平素對菊花便喜愛有加。頷聯寫詩人的聯想。借杜牧、陶淵明等為數不多的高士,表達自已愛菊之情的真摯與濃烈。頸聯承接前面兩聯,點明瞭簪菊的用意,不是因為女孩子的愛美之心,而是像杜牧、陶淵明等鬚眉男子一樣,愛慕菊花高潔的情懷。尾聯表達了詩人不顧譏議、自拔於流俗、我行我素的氣概。這首詩反映了古代人重陽登高插花的風俗,也流露出探春企圖如男子一樣要立出”一番事業”的心情。此詩並沒有多少新意,多是或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詩意。
作品名稱
簪菊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    者
曹雪芹
作品出處
《簪菊》
作品題材
菊花詩

簪菊作品原文

簪菊1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2
長安公子因花癖3,彭澤先生是酒狂4
短鬢冷沾三徑露5,葛巾香染九秋霜6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7 [1] 

簪菊註釋譯文

簪菊詞句註釋

  1. 簪(zān)菊:插菊花於頭上,古時風俗。《乾淳歲時記》:“都人九月九日,飲新酒,泛萸簪菊。”又史正志《菊譜》敍曰:“唐輦下歲時記:九月宮掖間,爭插菊花,民俗尤甚。杜牧詩曰:‘黃花插滿頭’。”
  2. “折來”句:這句説以菊插頭,不要錯認作是珠花。因男子也簪菊,並非為了打扮。鏡中妝:指簪、釵一類首飾,女子對鏡妝飾時,插於髮間。
  3. “長安”句:長安公子疑指唐代詩人杜牧,他是京兆(長安)人。其祖父杜佑做過德宗憲宗兩朝宰相,故稱“公子”。其《九日齊山登高》詩有“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之句,故稱“花癖”。
  4. “彭澤”句:彭澤先生指陶淵明。他除愛菊外,也喜酒;任彭澤令時“公田悉令吏種秫(高梁),曰:‘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友人顏延之曾“留二萬錢於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又自釀酒,“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着之。”(南朝蕭統《陶淵明傳》)所以稱“酒狂”。
  5. “短鬢”句:“短鬢”用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句,詩意點“簪”字。舒序本、 在俄本、蒙府本、甲辰本、楊藏本、程甲本是“短鬢”,戚序本是“短髯”,己卯本、庚辰本、北師大本是“短髮”。三徑露:指代菊。因説露,所以説“冷沾”。形容簪菊。
  6. 葛巾:用葛布做的頭巾。暗與陶潛“葛巾漉酒”事相關。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謂秋季九十日。秋稱三秋,亦稱九秋。
  7. “高情”二句:意思説,時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種高尚的情操,那就讓他們在路上見了插花醉酒的樣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陽歌》:“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陸游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詩“兒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黃花插滿頭。”這裏兼取兩者意化用之。 [2] 

簪菊白話譯文

天天為了在瓶中插菊和在籬下栽菊而奔忙,折來插在頭上不是平時的模樣。
長安公子杜牧因為愛花而成癖,彭澤先生陶淵明因為嗜酒而癲狂。
鬢旁的短髮沾着菊花上的露水,葛布頭巾也染上了菊花的清香。
時俗之人不能理解我高尚的情操,任憑他們在路旁拍手取笑。 [1] 

簪菊創作背景

《簪菊》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題詠以後,經過海棠詩會,到菊花詩會,這段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但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鬥;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是危機四伏的“樂園”裏,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着他們的享樂生活。此次活動,由史湘雲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賈探春她精明幹練、巾幗不讓鬚眉的個性,雖然親生母親趙姨娘和弟弟賈環人品卑劣,但探春一點也未沾染鄙賤之氣,高情勝概。在小説中,探春處處不忘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與志向,因此探春選題《簪菊》以展露自己的志向。 [3] 

簪菊作品鑑賞

簪菊整體鑑賞

賈探春這首詩在李紈的評論中被認為僅次於林黛玉的三首,是菊花詩會的亞軍。曹雪芹這樣安排煞費苦心。因為薛寶釵是海棠詩和螃蟹詠的冠軍,黛玉是菊花詩的冠軍,湘雲是暗示的海棠詩和菊花詩之真正冠軍,這種楚晉輪流作霸主的寫法表明曹雪芹對筆下的這幾個女兒都極為珍重。但探春也是作者所欣賞的,她的詩才也很傑出,但已經無法安排寫探春當冠軍,就讓她在菊花詩中當一次亞軍。於重陽日簪帶菊花也是古代的風俗,元代周密《武林舊事》卷三“重九”記載:“都人是月飲新酒,泛萸簪菊。”
曹雪芹在描寫探春時多次表現她性格闊朗、富於書卷氣和具有不俗的審美趣味,這首菊花詩也有這個特點,體現了魏晉風度,, 也就是第二回賈雨村所謂“正邪二氣所賦之人”的本質。
首聯説探春對菊花瓶供籬栽,鍾愛有加,還要折一枝插在頭上,並説不要把插花誤認為是釵、簪一類飾品,這進一步突出了菊花的珍貴。用“鏡中妝”,類似於“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薩蠻》)的意境。
頷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即杜牧“長安公子”及陶淵明“酒狂”的典故。杜牧、陶淵明是為數不多的高士,是菊花真正的知己。探春將他們引為同調,藉以表達自已愛菊之情的真摯與濃烈。而陶淵明又有“採菊東籬下”的名句,所以能和“簪菊”的題目相合。
頸聯是渲染簪戴菊花的情態風神。“短鬢冷沾三徑露”一句,“短鬢 (發)”、“葛巾”都是仿男子的口氣説的。前句或暗用杜甫《春望》詩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句意來點詩題的“簪”字,“冷沾三徑露”把剛採摘的菊花之鮮活渲染出來,有濃郁的田野氣息。後句暗暗照應陶淵明的故事。《陶靖節傳》 中有:“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本草綱目.頭巾》:“古以尺布裹頭為巾,後世以紗羅布葛縫合,方者為巾,圓者為帽。”秋季一共三個月九十天,可説“三秋”或“九秋”,這裏選用後者是為了和前句的“三徑”對仗。菊花插在頭上,所以説“葛巾香染九秋霜”。
無論杜牧還是陶潛,他們愛菊如狂的行徑都超越常情,不為世俗人所理解,所以尾聯就以“高情”自許,藐視世俗偏見,是一種張揚個性的意思。 總之, 這首詩句句都關合“簪菊”這個題目,寫得風雅而風流,把探春個性中放達倜儻的那個層面表現了出來。無論作為小説中的情節看還是作為詩本身看,都有滋有味。 [4] 

簪菊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學者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一個少女, 以男子的聲口、情懷和語言,抒寫男子重陽簪菊的種種舉動、心理,生動地透露了探春不作女兒之態和蔑視流俗的性格特徵,全詩洋溢着一種令人神往的新的生活志趣和人生理想。 [5] 

簪菊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説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牀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説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説《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説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6] 
參考資料
  • 1.    劉亮編著,紅樓夢詩詞賞析,三秦出版社,2009.03,第79頁
  • 2.    蔡義江著,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4,第139頁
  • 3.    哈爾濱師範學院中文系“三結合”編寫小組,《紅樓夢》詩詞選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第176頁
  • 4.    梁歸智著,紅樓夢詩詞韻語新賞,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06,第202頁
  • 5.    季學原主編,紅樓夢詩歌精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149頁
  • 6.    李明新,樊志賓編著,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年9月,第3頁-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