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松濤

鎖定
管松濤(1902年10月—1966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山東省鉅野縣人。1921年參加東北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東北軍班長、排長、連長,東北軍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九軍炮兵營連長,東北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六六五團副團長,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第二十旅旅長,遼寧省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副司令員,東北軍區獨立第一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第一五三師師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志願軍第38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校副校長,軍委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等職。他還是遼寧省政協一至三屆委員。 [1-2]  [4]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2]  [4] 
1966年5月1日,管松濤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瀋陽逝世,享年64歲。 [2] 
中文名
管松濤
別    名
管之山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鉅野縣田橋鎮鄔官屯
出生日期
1902年10月
逝世日期
1966年5月1日
畢業院校
國民黨南京炮兵學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1955年)

管松濤人物生平

管松濤早年經歷

1902年10月,管松濤出生于山東省鉅野縣田橋鎮鄔官屯一個僱農家庭,原名管之山。管松濤家境貧寒,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全家5口人,依靠父親給地主扛活來維持生活,終年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管松濤8歲就去給地主放豬,幫助父親來維持家庭的生活。10歲時,管松濤母親由於貧困和病魔交加,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扔下他和兩個弟弟。後來,依靠父親當長工扛活已無法養活全家,管松濤就只好帶着兩個弟弟去討飯餬口。在飢寒交迫的生活中,管松濤有時領着弟弟們靠沿街乞討餬口,有時靠給地主打零工維持生存。16歲時,管松濤到一家姓趙的地主家去扛活,一晃3年過去了,結賬時地主卻只給了管松濤少得可憐的兩吊錢。性格剛毅的管松濤痛苦至極,他兩眼含淚將兩吊錢交給了他的父親,一句話也沒説就離開了家。 [3] 
1921年,管松濤已經19歲了,他遠走異鄉到天津去謀生路,但是生活依然是無着無落。正在管松濤茫然之際,恰逢直係軍閥的軍隊在天津招兵,他毅然報名從軍,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後來,管松濤在直奉戰爭中又投靠了東北軍。由於管松濤在東北軍裏肯於吃苦,作戰勇敢,他歷任班長、排長,在1927年就當上了連長。 [3]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和屠殺中國共產黨人。濟寧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劉山林逃出後,投奔到管松濤的連隊當文書。管松濤十分同情革命者,將劉山林掩護起來,並且掩護其開展革命活動,為其提供活動費用。同時,管松濤也從劉山林那裏初步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逐漸接受了共產黨的思想教育,思想覺悟、階級覺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了中國東北。在東北的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放棄了東北奉命入關。眼看着沿途的人民顛沛流離,掙扎在死亡線上,管松濤恨自己縱有救國拯民之志,卻鞭長莫及。正當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緊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抗日救國的正確主張,管松濤為之振奮,他看到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就在於中國共產黨,認為只有加入中國共產黨,自身的救國救民之願望才能得到實現。於是,管松濤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地尋找中共黨的地下組織,渴望靠近黨組織、接受黨的教育,決心為黨工作。同年冬,管松濤在天津經石又新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3] 
1933年春,管松濤在武昌被保送到國民黨南京炮兵學校進修。在校學習期間,他依靠中共黨組織的領導,廣泛結交校友,秘密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努力擴大黨的影響。從南京炮校畢業後,管松濤被分配到東北軍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九軍炮兵營當連長。 [3] 
1936年12月,管松濤積極參加西安事變。為了防止國民黨親日派的進攻,他把炮兵連佈置到渭南一帶,將大炮置於前沿陣地上,嚴陣以待,協同步兵一起,決心保衞全國人民關切的、關係到中華民族存亡的西安兵諫。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被扣押,東北軍陷入分化和混亂。不久,東北軍的部隊被分散到各個戰區,原來積極參與西安事變的人都遭到清算,軍銜僅是尉官的管松濤也被撤職。中共黨組織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批准管松濤去投奔原來的老上級、時任東北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一一一師三三三旅六六五團上校團長董翰卿,被任命為六六五團少校副團長。 [3] 
1937年3月,管松濤隨東北軍五十七軍從陝西出發,經過長途跋涉,開進了河南周口鎮。由於環境的變化,管松濤與中共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3] 

管松濤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管松濤隨東北軍五十七軍從河南轉戰到江蘇徐州一帶對日本侵略軍作戰。此時,管松濤與中共黨組織又重新取得了聯繫。 [3] 
1938年6月,管松濤在山東沂水縣經黃如剛介紹,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東北軍五十七軍從江蘇沭陽轉移到山東濱海地區開展抗日鬥爭。 [3] 
1939年底,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管松濤所在東北軍部隊的一些高級將領也逐漸放棄抗日立場,轉而集中力量反共,激起了東北軍中的共產黨員和思想進步官兵的強烈反抗。此間,管松濤積極支持東北軍五十七軍戰地服務團的抗日宣傳活動,在制止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武裝摩擦活動中,爭取廣大東北軍官兵堅持抗日立場上,與五十七軍戰地服務團的同志們一起做了許多工作。 [3] 
1940年9月14日,管松濤所在的東北軍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為了保存實力不抗日,密派六六五團上校團長董翰卿、參謀處上校課長於文清等,與日方鷲井師團代表大尉參謀辛修三、偽興亞建國軍顧問新容幸雄舉行談判,雙方商定互不侵犯、共同防共事宜。於文清回來之後,心中十分煩惱,將談判的情況報告了東北軍五十七軍一一一師三三三旅旅長萬毅(中共黨員)。東北軍五十七軍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中共特別黨員)聞訊後,便與旅長萬毅等人在9月21日晚上發動了“鋤奸行動”,扣押了董翰卿,抓捕了軍中聯日將領,繆澄流在混亂中逃掉。管松濤在這次“鋤奸行動”中,以民族利益為重,為抗日大業所繫,拋棄老上司董翰卿對他的接納之恩,堅決執行常恩多師長下達的關於“鋤奸行動”的命令,毅然參加了捕捉勾結日軍反共賣國的漢奸軍長繆澄流等人的“鋤奸行動”。常恩多師長、萬毅旅長等對管松濤的義舉感動不已。當管松濤完成任務班師回營時,師長常恩多竟不顧團副管松濤在行軍禮,箭步迎上前去擁抱管松濤,讓大家都熱淚盈眶。師長常恩多當場揮筆書寫任命書 :“六六五團少校團副管之山,即日起任該團團長職務”。年底,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這時,東北軍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因積勞成疾,已經卧牀不起。該師反共分子頭目、師參謀長陶景奎、旅長孫煥彩、團長劉晉武等勾結國民黨魯蘇戰區政治部中將主任周復等配合全國的反共形勢,對該師中共地下黨和進步分子進行大清洗。結果,萬毅旅長被扣押,管松濤先被監視,後被強行遣送國民黨魯蘇戰區于學忠部議處。管松濤在被強行遣送的途中機警逃脱,投奔了山東八路軍濱海軍區。從此,管松濤參加了八路軍,不久被任命為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 [3] 
1942年8月3日,身患重病的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堅決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反共摩擦,毅然率領一一一師2000多官兵起義,投奔了山東八路軍濱海軍區。管松濤所在的獨立旅奉命劃歸山東軍區新一一一師指揮,管松濤又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隊。9月,海陵縣(今東海縣)的日偽軍在東起沙河鎮、西至桃林鎮一帶安設了據點,其中在羅莊和橫溝的據點插入了海陵縣抗日根據地。11月3日下午5時,管松濤奉命指揮獨立旅拔掉羅莊據點,首先打響了海陵地區反蠶食鬥爭的第一槍。經過7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偽軍的炮樓被炸燬,羅莊被攻克,羅莊據點被拔掉,俘虜偽軍大隊長以下60餘人,繳槍60餘支。接着,新一一一師第四團也拔掉了橫溝據點,殲滅偽軍200餘人。11月5日晚,管松濤又指揮獨立旅拔掉了圈溝據點,殲滅偽軍30餘人。12月15日,山東軍區為了保衞抗日根據地,打敗國民黨軍頑固派孫煥彩部、朱信齋部越過日(照)莒(縣)公路對抗日根據地的進犯,決定組織發動甲子山戰役。戰前,山東軍區政委羅榮桓親自給八路軍參戰部隊作動員報告。羅榮桓指着甲子山説:“同志們,這就是你們的家,要安家,就必須消滅頑軍…… ”管松濤和八路軍參戰部隊的指戰員聽了羅榮桓的動員報告後,深受鼓舞,決心打敗國民黨軍頑固派孫煥彩部、朱信齋部,進而收復甲子山地區。12月17日,八路軍參戰部隊分4路發起全面進攻。管松濤所在部隊擔任攻打甲子山南、北垛及浮棚山頑軍陣地的任務。經過7晝夜的戰鬥,頑軍終於不支,於12月23日逃往日(照)莒(縣)公路以北,八路軍收復了甲子山地區。甲子山討叛戰役勝利結束後,管松濤隨部隊進駐茅墩、橫溝一帶休整。在此期間,管松濤積極配合中共新一一一師總支委員會的工作,加強黨對新一一一師的領導,在連隊建立黨支部,對部隊進行了精簡整編。 [3] 
1943年6月,管松濤隨部隊奉命挺進日(照)莒(縣)公路以北,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新一一一師旗開得勝,連戰連捷,迅速在五蓮山區站住了腳跟。接着,一一一師再次對部隊進行了精簡整編,並且開展了“大生產運動”。 [3] 
1944年6月,管松濤隨部隊參加了濱海軍區發起的攻打偽軍的討李戰役。戰後,新一一一師等八路軍部隊控制了諸(城)日(照)公路大部分地區及海(陽)青(島)公路、膠(縣)諸(城)公路各一部分地區,鞏固和發展了濱海及膠東的聯繫。10月,管松濤隨部隊在諸城膠縣邊集結休整。10月20日,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蕭華專程趕到新一一一師的駐地參加誓師大會,宣讀山東軍區命令:原東北軍一一一師改稱 “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由濱海軍區副司令員萬毅兼任支隊長,王振乾任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彭景文任副支隊長,管松濤任參謀長,李欣任政治部副主任。濱海支隊以重羅山為中心,在3000平方華里的地域裏,與6倍於八路軍的日偽頑反動勢力進行着極為尖鋭複雜、艱難困苦的鬥爭。 [3] 
1945年5月下旬,管松濤和萬毅支隊長、王振乾政委一道指揮濱海支隊與日本侵略軍在濱海北部作戰,破壞了公路和橋樑,殲滅了一部分日本侵略軍,打退了日本侵略軍的掃蕩。1945年山東大反攻中,八路軍濱海支隊配合兄弟部隊解放了高密的鋪上,為八路軍攻克膠縣,威脅青島,解放煙台,挺進東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8月,濱海支隊配合兄弟部隊解放了膠縣縣城,殲滅日偽軍450餘人,繳獲92步兵炮2門、輕重機關槍20挺、步槍200餘支。抗日戰爭時期,管松濤在八路軍的隊伍裏受到了很大的鍛鍊,成為八路軍的一名優秀指揮員,在抗擊日本侵略軍、創建和發展山東濱海抗日根據地以及抗擊國民黨頑固派、投降派的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決定調遣八路軍、新四軍10萬部隊和2萬幹部挺進東北,建立東北根據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給山東軍區下達了關於挺進東北的命令。山東軍區在接到命令後,立即組建了3000多人的東北挺進縱隊,任命萬毅為司令員、周赤萍為政治委員、關靖寰為參謀長、王振乾為政治部主任,下轄一、二兩個支隊。其中,一支隊由濱海支隊改稱,共1800餘人,支隊長彭景文,政治委員李欣;二支隊另由膠東軍區特務營和濱海軍區魯中軍區各抽調的一個營組成,共1200餘人,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從1945年9月2日起,東北挺進縱隊各部分別由各自的駐地向膠東黃縣方向開進,準備渡海挺進東北。部隊進行了挺進東北的思想動員,並且做好了渡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萬毅先將部隊交給東北挺進縱隊參謀長關靖寰、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負責,自己帶一個連的先遣人員經一晝夜的海上航行,於9月25日上午11時許在遼寧省興城縣釣魚台登陸。經與冀熱遼軍區部隊取得聯繫,瞭解情況後,萬毅決定東北挺進縱隊沿他此次航行的路線渡海。萬毅隨即給東北挺進縱隊發報,命令部隊立即組織渡海,到興城集結。9月下旬,東北挺進縱隊的大部隊奉命先後渡海挺進東北,10月陸續到達了瀋陽,並且新發了軍裝和武器。接着,一支隊奉命到撫順執行任務,二支隊奉命到瀋陽東大營待命。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決定,東北挺進縱隊第一支隊由撫順向吉林方向挺進,第二支隊由瀋陽、鐵嶺向長春方向挺進。10月26日,東北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和二支隊支隊長管松濤帶領第二支隊從瀋陽出發,步行向鐵嶺挺進。10月27日下午到達鐵嶺城郊區。鐵嶺縣城的偽維持會和偽保安隊在知道了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到達的消息後,誤以為是“國軍”來接收了,在鐵嶺縣城的西門列隊歡迎。王振乾和管松濤、黃明清研究後,決定將計就計,智取鐵嶺縣城。第二支隊的指戰員裝成“國軍”,大搖大擺地進了鐵嶺縣城。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在進鐵嶺縣城後,連夜召開幹部會議,研究和佈置戰鬥任務,決定在天亮的時候對鐵嶺縣城的偽維持會和偽保安隊採取行動。10月28日早晨,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根據戰鬥分工,分別向各自的目標採取行動。由於事先進行了細緻的偵察,完全摸清了各處的情況,加上偽保安隊又沒有防備,結果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沒有費一槍一彈,就順利地解除了偽保安隊的武裝,繳獲大槍230多支、手槍30多支。接着,又勒令解散了偽鐵嶺縣維持會。鐵嶺縣城獲得了首次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二支隊迅速抽調了一批幹部,協助地方幹部建立了鐵嶺縣人民政府,成立了鐵嶺縣公安局,宣傳和發動羣眾,搞好社會治安。發佈了佈告,講明瞭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號召羣眾安居樂業,擴大了黨和人民軍隊的影響。11月初,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乘坐火車離開鐵嶺,前往長春執行新的任務。在長春,支隊長管松濤根據中共長春市委的要求,解決了偽警察的武裝,命令二支隊二大隊指戰員換上了黑色的警察服裝,由八路軍化裝的“警察”控制了長春市;支隊長管松濤還命令二支隊一、三大隊進駐長春市以西的范家屯、大屯一帶,監視飛機場。12月初,管松濤奉命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先進入吉林市,然後又去雙陽縣地區剿匪,消滅土匪800餘人。之後,二支隊移駐雙河鎮 [3] 

管松濤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月中旬,東北挺進縱隊奉命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一支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第十九旅,二支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第二十旅。管松濤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第二十旅旅長,下轄第五十八團、第五十九團、第六十團。改編後,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團就開往蘇家屯一帶進行剿匪,經過10餘日的剿匪,消滅了國民黨地下軍王丹匪部的土匪1000餘人。3月中旬,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雙十協定》,頒發“剿匪”密令,在東北點起內戰的大火。國民黨進入東北的兵力多達6個軍18個師,連同地方團隊,其總兵力達30萬多人。3月12日,國民黨軍隊以從蘇聯紅軍之手接收的方式進佔瀋陽後,立即以瀋陽為基地向周圍擴張,相繼進佔遼陽撫順鐵嶺,隨後集中5個軍10個師的兵力南攻營口本溪,北犯四平,妄圖一舉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獨霸東北。管松濤奉命帶領第二十旅破壞沿鐵嶺向開原前進途中的公路、鐵路,以遲滯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管松濤指揮部隊從山區對鐵嶺、開原的東部進行側擊,沿途逐段破路,與國民黨軍隊節節糾纏,雙方交戰的槍炮聲晝夜不息。接着,管松濤奉命帶領第二十旅參加了四平保衞戰,阻擊國民黨軍新六軍向四平的進攻。第二十旅第六十團奉管松濤的命令,在烏龍嶺阻擊國民黨軍新六軍。接着,又轉移到西安北山阻擊國民黨軍。由於敵強我弱,在激烈的戰鬥中,第二十旅遭受很大損失。為避免在不利的條件下與國民黨軍隊決戰,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東北民主聯軍相繼撤出四平、長春、吉林等地實行戰略轉移。 5月,管松濤任遼寧省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率領4個連來到了第二軍分區組建了軍分區獨立團。第二軍分區轄西安開原西豐、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東豐、梨東、清原等7個縣。這一帶地處長白山餘脈,位於長(春)大(連)、沈(陽)梅(河口)、四(平)海(龍)鐵路中間的“三角”地帶,四周環鐵路,腹地公路縱橫,交通方便,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區域內人口密集,物產豐富,既是米糧倉又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無論在補充兵員還是在軍需供應上,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部隊主要任務是堅持敵後游擊戰爭,目的是牽制國民黨軍,分散國民黨軍,遲滯國民黨軍前進,打擊反動勢力,穩定羣眾情緒,保護羣眾利益,為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休整、迴旋提供空間,創建敵後根據地。國民黨也深知這個地區的戰略地位之重要,因此,也就決定了遼寧軍區第二軍分區鬥爭的重要性和艱苦性。當時的敵後鬥爭形勢十分險惡,政治基礎比較薄弱,處於游擊戰爭的狀態,羣眾的正統觀念嚴重,國民黨軍隊數倍于軍分區部隊,不斷地清剿立足末穩的新生政權和人民武裝。管松濤率領軍分區獨立團300多人活動於西豐一帶,並且和地委黨政軍領導分別到東豐、西豐、開原等縣視察,幫助各縣委抓縣大隊的整頓和建設,採取了調整骨幹、清理不可靠分子、改編區中隊、加強縣大隊領導等措施,使各縣縣大隊或者保安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鞏固和發展。到1946年7月底,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保安團劃入後,軍分區擁有地方武裝隊伍2000多人,成為堅持敵後鬥爭的堅強柱石,形成了以東豐縣與西豐縣接壤的小四平和實妙村為中心的堅持敵後鬥爭的指揮體系。面對惡劣的軍事、政治、自然環境,管松濤指揮二分區指戰員堅持敵後武裝鬥爭,擔負起剿匪、土地改革鬥爭,發動羣眾、組織羣眾建立新生政權,動員羣眾、動員青年支前、參軍參戰的任務。6月初,國民黨當局以駐開原的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九十一師、交通警察部隊第十三、十四總隊等部隊掃蕩軍分區。管松濤指揮獨立團抵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破壞鐵路、公路和橋樑。為了打擊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在軍分區部隊的配合下,於1946年10月2日一舉攻克了西豐縣城。10月7日,國民黨軍開始向軍分區進行瘋狂的報復性掃蕩。10月26日,軍分區被迫放棄西豐、西安地區,先後轉移到通化臨江進行短暫休整。11月上旬,遼東軍區、中共遼寧省分委決定,充實和調整中共遼寧二地委、二分區的領導機構,李砥平任中共遼寧二地委地委書記兼遼寧二分區第一政委,遼東軍區獨立第三師師長彭龍飛兼任遼寧二分區第一司令員,管松濤改任遼寧二分區第二司令員,何善遠任遼寧二分區第二政委,將遼東軍區獨立第三師師部及七、八團與遼寧軍區第二軍分區合併。11月19日,李砥平、管松濤、何善遠等率領遼寧二地委地直機關幹部、軍分區部隊與遼東軍區獨立第三師八團一部、各縣縣大隊啓程重返敵後。管松濤在帶領軍分區部隊重返敵後的途中,在柳河縣五鳳樓與國民黨軍隊一九五師一部和二〇七師一部遭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後在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的支援下,打退了國民黨的軍隊。後來,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又在腰子嶺、灣甸子和大小蘇河一帶與國民黨軍隊連續進行了3次戰鬥,軍分區獨立團團長石俊豪等10餘官兵在戰鬥中英勇犧牲。12月7日至9日,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先後從清原的草市南雜木鎮越過沈吉鐵路,擊潰了開原曾家寨等處的國民黨清剿隊。12月10日,軍分區部隊先後襲擊了李家台、夏家堡子國民黨軍據點,摧毀了國民黨軍的工事。遼寧二地委在開原的李家台召開地委幹部會議,討論開闢重點區的工作方針。經過認真地討論和研究,地委確定了在堅持清河溝以南的同時,應挺進清河溝以北,廣泛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工作方針。為了儘快站穩腳跟,地委又提出:”能在哪裏站住腳就到哪裏去“的口號,廣泛開闢游擊區。 [3]  [5-6] 
1947年,管松濤和夫人、女兒合影 1947年,管松濤和夫人、女兒合影
1947年1月7日,遼寧二分區第一司令員彭龍飛、遼寧二分區副政委劉振華率領獨立第三師師部及七團和八團的1個營插到沈(陽)吉(林)鐵路北,在開原曾家寨一帶與遼寧二分區第二司令員管松濤、分區第二政委何善遠等人會合。管松濤和軍分區參謀長杜榮民指揮部隊先後殲滅了西豐老營廠、野雞背、開原松山堡的清剿隊。當時,遼寧二分區的許多幹部、戰士是衣不保暖,連棉衣也難以換上,經常露宿在深山冰天雪地之中,有的戰士的手腳都被凍壞了,而且還要隨時準備應付國民黨軍和匪特的突襲。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在敵後站住了腳。1月2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遼東分局書記陳雲在臨江召開的擴大會議上反覆強調,要堅決保衞南滿根據地,堅持敵後“三大塊”(即安東三分區、遼南一分區、遼寧二分區),堅持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戰略,不讓國民黨軍隊去進攻北滿根據地。管松濤帶領遼寧二分區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堅決貫徹上級的命令,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配合主力作戰,抓準國民黨軍的空隙薄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擊國民黨的地方保安團隊和警察;開展破路段、橋樑,拔掉薄弱據點,分散消耗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並且結成各階層廣泛的統一戰線。從1946年底到1947年5月,管松濤指揮部隊幾乎天天打仗,夜夜行軍,回擊國民黨軍隊6次大規模的掃蕩及無數次小規模的襲擊。遼寧二分區先後攻克敵人據點68處,殲滅敵人3000多人,繳獲長短槍1553支,電台4部,分地33246畝,鋤奸89名,爆破敵佔區鐵橋、隧道多次,破壞鐵路、高壓電線,致使四梅鐵路多次停運。由於二分區武裝和各縣武裝的不斷襲擾,國民黨軍八十八師、二〇七師、獨十師、青二師、交警十三、十四總隊及保安團等1.7萬餘人被牢牢地牽制在遼寧二分區境內,有力地配合了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作戰。管松濤指揮遼寧二分區部隊兵鋒直逼國民黨統治的瀋陽、鐵嶺、撫順等城鎮,國民黨當局的報紙驚呼:“國軍安在?”在敵後鬥爭兩年中,遼寧二分區僅以百十人很小的代價換取斃傷俘國民黨軍3000多人的戰果。5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展開夏季攻勢,遼寧二分區境內成為夏季攻勢的重要戰場之一。管松濤率軍分區部隊和各縣大隊積極配合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作戰,於1947年6月1日攻克清原和西豐,6月3日收復西安,與北滿主力部隊勝利會師,遼寧二分區與後方的聯繫得到了恢復。7月,遼東軍區獨立第三師師部及七、八團編入主力部隊,彭龍飛也同時調任遼東軍區獨立第二師師長。遼寧二分區軍分區部隊就剩下獨立團一個團的兵力。12月底,管松濤參加了軍分區獨立團在西豐縣老營廠召開的全團黨代表會議。會議期間,到前線視察的遼寧省政府主席兼遼寧軍區司令員張學思來到老營廠,聽取了管松濤和獨立團領導的工作彙報,對遼寧二軍分區的工作成績慰勉有加。 [3]  [5] 
1948年1月,遼寧軍區決定以遼寧二分區獨立團和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保安團為基礎,成立遼寧軍區獨立師,管松濤任師長。7月,管松濤調任東北軍區獨立第一師師長,率領獨立第一師作為機動部隊在昌圖地區集結,待機殲敵,主要任務是阻擊沈陽北上增援接應長春國民黨軍的任務,其次是攔截南下突圍的長春國民黨軍。10月19日,長春獲得解放。管松濤率領獨立第一師迅速南下,與打到瀋陽市郊區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縱隊、第二縱隊會合,完成了對瀋陽市國民黨軍的包圍。根據東北野戰軍總部的部署,獨立第一師擔任了從東向西進攻瀋陽市區的任務。10月30日,在東北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軍新1軍暫編第五十三師師長許庚揚派人與管松濤指揮的獨立第一師達成了起義協議。10月31日,國民黨軍新一軍暫編第五十三師根據起義協議的規定,撤出了其在瀋陽市城東的防區,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從瀋陽市城東入城讓出了通道。管松濤指揮獨立第一師進入原國民黨軍新一軍暫編第五十三師在瀋陽市城東的防區,並且對西面的國民黨軍進行警戒。11月1日拂曉,東北人民解放軍各攻城部隊向瀋陽市區發起總攻,很快就突破了國民黨軍的兩道防線,各攻城部隊向瀋陽市中心穿插前進,國民黨軍士兵紛紛放下武器投降。管松濤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一師進佔了瀋陽市區的大、小東邊門一帶。11月2日,東北人民解放軍各攻城部隊在瀋陽老城勝利會師,瀋陽獲得解放。1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在遼寧省錦州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新番號在天津解放後正式使用),軍長韓先楚,政治委員羅舜初;原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一師調歸第40軍建制,改稱第一五三師,管松濤任師長。11月23日,管松濤奉命率部從錦州出發,沿北寧鐵路西側經青龍、冷口入關。管松濤率領部隊開始是夜行曉宿,對部隊是邊開進邊動員,進行解放華北、解放全中國的教育。到12月初,由於國民黨軍已經發現東北野戰軍入關,為了爭取時間就在白天行軍,快速前進。12月上旬,管松濤率領先遣部隊進至河北香河地區參加平津戰役。12月14日,部隊佔領大興縣青雲店,17日攻佔了北平(今北京)南苑機場,並繳獲了飛機25架和大量軍用物資。 [3]  [6] 
1949年3月11日,東北人民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0軍編入四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兵團建制。天津、北平解放後,管松濤隨第40軍主力部隊在北平的東南地區休整。針對蔣介石的假和談陰謀,管松濤根據上級的指示,對全師進行以“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中心的政治時事學習和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向華中、華南進軍。3月27日至4月5日,管松濤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在北平召開的師級以上高級幹部會議,重點學習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和反對無政府無紀律現象的內容。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在北京香山接見了第四野戰軍師以上幹部,管松濤也在其中。毛澤東主席發出號召:“同志們,下江南去!我們一定要贏得全國的勝利!”給管松濤和南下部隊以極大的鼓舞。會後,管松濤立即率領師南下河南信陽,與第40軍的先遣部隊會師。之後,進入花園、應山應城地區活動,迫使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收縮部隊來防守武漢,牽制了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有力地配合了兄弟部隊的渡江行動。5月14日,第40軍與第43軍一起發動漢潯間渡江作戰。根據上級命令,管松濤率領的第一五三師由團風武穴段渡江。他們首先突破了國民黨軍在長江北岸的防線,於5月17日下午4時進入武昌。接着,管松濤指揮第一五三師一部配合第一二〇師進抵賀勝橋,並在追擊途中殲滅了國民黨軍河南保安第三旅。經過戰鬥,華中重鎮武漢等10餘個市縣獲得解放。6月,第一五三師調歸武漢警備司令部建制,擔任保護武漢地方安全的任務,穩定社會秩序,保證武漢地區的正常生產和生活。7月,管松濤由於在長期的艱苦鬥爭中積勞成疾,身患胃病、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不得不離隊休養。 [3]  [6] 

管松濤建國之後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9月,上級任命管松濤為東北邊防軍第38軍參謀長。管松濤奉命到第38軍軍部駐地遼寧省鐵嶺縣城報到。他在9月分別組織集訓了師、團參謀人員,對美國軍隊和韓國軍隊的編制、裝備情況及作戰特點進行了研究,並對現代條件下各兵種性能及協同作戰的指揮藝術、協同作戰的組織應注意的問題等進行了研究學習,提高作戰的組織指揮能力。部隊先後組建了軍火箭炮營和各師的高射炮營,還進行了打風箏的實彈射擊演習。10月2日,中共中央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管松濤抱病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參謀長。第38軍在鐵嶺縣城召開了師級以上幹部會議,研究了組織措施,管松濤根據作戰的計劃將朝鮮族聯絡員735人分配到各師。10月19日,第38軍各師分別在鐵嶺地區的駐地召開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誓師大會,然後分別由鐵嶺、開原乘坐火車東進,於22日黃昏從輯安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第38軍在軍長梁興初、參謀長管松濤等人的指揮下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使第38軍“萬歲軍”名揚四海。管松濤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51年7月因病回國。 [3]  [5] 
1953年,管松濤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校長萬毅),軍委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為培養大批幹部和支援抗美援朝做出貢獻。 [3] 
1955年9月,管松濤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3] 
管松濤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66年5月1日,管松濤因為長期患病醫治無效於瀋陽逝世,享年64歲。管松濤逝世後被批准為烈士。 [3]  [7] 

管松濤人物評價

六十年代的管松濤夫婦 六十年代的管松濤夫婦
管松濤工作務實,鬥爭堅決,關心下屬和百姓,被遼寧二分區的幹部、戰士親切地稱為“老管頭”,敵後地區的廣大人民百姓無不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管司令”。管松濤雖然身為司令員,並且年齡大、體質弱,可他很少顧及自己,卻十分關心幹部和戰士。行軍中見到有傷病員他就下馬,讓傷員騎馬,自己和戰士們走在一起,問寒問暖,談笑風生,把温暖送到戰士的心裏。數九寒冬,冰天雪地宿營的時候,管松濤常常把僅有的一件舊皮襖蓋在病弱戰士身上,戰士不忍他年長體弱受風寒,他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嚴肅,命令戰士把大衣蓋上。管松濤經常深入連隊,每到連隊首先查看連隊的伙食,到班裏看望戰士。有一次,他發現一個戰士病了,他就叫警衞員拿自己的津貼買了4個雞蛋給那個戰士。管松濤平時要求自己十分嚴格,生活一向艱苦樸素。從朝鮮返回祖國的時候,管松濤身為38軍參謀長完全可以乘專用小車或者乘火車軟座軟卧。可是他既不乘專車,也不乘軟座軟卧,而是把吉普車裝上火車,他自己坐在吉普車裏回國,甘願自己吃苦,也要為國家節省汽油和錢。他無論在哪一級領導崗位上,都從不講排場。在管松濤的心目中裝的是人民,是患難與共的戰友,是黨的偉大事業,從來就沒有“我是哪一級幹部,我有什麼功勞,要享受什麼待遇”的觀念。自朝鮮戰場回國後,管松濤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後來發展到不能堅持工作。20世紀60年代,管松濤因為長期患有多種疾病,被疾病折磨得出現了神經紊亂狀況。管松濤就是在神經紊亂狀況嚴重的時候,他卻仍然知道挎着籃子往鄉下去給老百姓送饅頭。別人問他幹什麼去,他回答説:“給老百姓送饃去。”管松濤頭腦裏想的還是解放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或者是敵後根據地的人民羣眾。雖然管松濤看起來精神似乎錯亂,可他連接着人民的那根神經沒有錯亂,使他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與老百姓血肉相連。 [6] 

管松濤所獲榮譽

抗美援朝時期,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3]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3] 

管松濤紀念

2017年8月5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之際,江擁輝唐青山李少元、管松濤、楊棄五位開國將領忠骨安葬儀式在福壽園國際集團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將軍園舉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