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反攻

鎖定
抗日戰爭末期,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向日、偽軍開展的全面進攻。1945年8月 10日,日本政府發出乞降照會。我軍為保衞人民的抗戰勝利果實,遵照黨中央指示和朱總司令的命令,立即向被我包圍之敵占城鎮和交通要道進軍,以武力迫使日軍、偽軍投降。
名    稱
山東大反攻
發生時間
1945年8月
地    點
山東
參戰方
山東軍區部隊、日軍、偽軍
結    果
山東軍區部隊勝
山東大反攻,抗日戰爭末期,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向日、偽軍開展的全面進攻。1945年8月 10日,日本政府發出乞降照會。我軍為保衞人民的抗戰勝利果實,遵照黨中央指示和朱總司令的命令,立即向被我包圍之敵占城鎮和交通要道進軍,以武力迫使日、偽軍投降。8月 16日,山東解放軍野戰兵團分五路大舉反攻。由魯中軍區部隊組成的第一前線,向濟南及膠濟路西段、津浦路濟南至兗州段進攻。至8月底,先後解放臨朐、萊蕪、益都(今青州)、博山、淄川、章丘、周村、新泰等城鎮,切斷了膠濟路西段,從東、南方向逼近濟南。由濱海軍區部隊組成的第二前線,分南北兩線作戰:南線向隴海路東段進擊,收復贛榆、青口,切斷隴海路東段,逼近海州、連雲港;北線向膠濟路東段出擊,收復膠縣,切斷了膠濟路東段。由膠東軍區部隊組成的第三前線,向膠濟路東段及半島沿海各城市進攻,攻克牟平、威海、福山、石島、龍口、招遠、萊陽、黃縣、蓬萊、煙台、即墨等城鎮,突破了嶗山防線,逼近青島。由渤海軍區部隊組成的第四前線,向津浦路滄州至濟南段和膠濟路西段出擊。光復壽光、臨邑、桓台、廣饒、博興、昌邑、長山、鄒平、寧津、陽信、吳橋、臨淄、辛店等城鎮,切斷了膠濟路中段,從東北方向逼近濟南。由魯南軍區部隊組成的第五前線,向津浦路兗州至徐州段和徐州東北外圍地區進攻,解放泗水、曲阜、台兒莊等城鎮,切斷了津浦路,直逼徐州。冀魯豫軍區部隊也大舉反攻,收復了東阿、魚台、金鄉、肥城、平陰、定陶、長清、寧陽、齊河、汶上、清平、臨清、曹縣、博平等城鎮。山東軍區部隊經月餘作戰,殲日、偽軍6萬餘人,拔除據點500餘處,解放城鎮46座,擴大瞭解放區,壯大了人民武裝力量。 [1] 
參考資料
  • 1.    車吉心主編.《齊魯文化大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第4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