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鎖定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是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國民經濟管理體制的類型。從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積極地探討和開展經濟體制改革。由所有制結構、經濟決策權力結構、經濟調節體系、經濟利益體系及經濟組織等構成。其類型及劃分,各國經濟學者的看法不盡一致,大致可分:(1) 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模式。經濟決策權高度集中,實行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管理體制是其主要特徵。(2) 含有市場機制的計劃經濟模式。其特徵有: 經濟決策多層化,宏觀經濟活動由國家決策,微觀經濟活動決策權歸於企業,國家主要通過計劃指導以及其他經濟槓桿進行控制與調節。(3) 市場社會主義模式。特徵是經濟決策分散化,企業依據市場信息決定自己的生產經營。
中文名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外文名
Socialist economic model
類    型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國民經濟管理體制
建立時間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傳統模式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國民經濟管理體制的類型。
“傳統”的模式最早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是蘇聯在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尤其是在30年代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國家機關是經濟管理的主體,企業是國家機關的附屬品,一切權力高度集中在國家手裏,企業只有無條件地完成計劃的義務,而沒有經營自主權;管理方法是行政手段為主,忽視各種經濟槓桿的作用,整個經濟活動靠國家下達指令性計劃來指揮,排斥市場機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這種經濟模式,計劃工作中,把國家計劃任務作為指令層層下達,在財政上,實行統收統支;在價格上,實行幾乎是一切產品價格都由國家統一制訂和管理;在流通上,實行產品統一調撥的計劃分配製,等等。這種“傳統”模式一度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唯一模式,併為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採用。
“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在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以及蘇聯等國的戰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經起過積極作用。但這種體制存在着嚴重弊病,突出的一點就是國家集中過多,統得太死,企業缺乏發展生產、改進經營管理、促進技術進步的內在動力與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不能發揮積極性和主動精神。隨着生產社會化社會分工的發展,企業之間經濟聯繫的複雜化,尤其是隨着經濟從粗放經營過渡到集約經營,這種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經濟體制改革成為客觀的必然趨勢。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主要缺陷

各國的經濟改革有一些共同的趨勢,即都在不同程度上擴大了企業自主權,利用市場機制,注意了經濟槓桿的作用。但由於各國經濟改革的指導思想不同以及國情的差異,改革以後各國的經濟管理體制出現了重大差別。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由一種模式演變成為多種模式。大體上有以下三種:①堅持國家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但有限度地擴大了企業自主權和運用市場機制的體制;②實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制;③把集中的計劃管理與市場的積極作用結合起來,實行國家集權和企業分權相結合的體制。
上述不同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在各個經濟領域如計劃價格、財政信貸、勞動工資、基本建設商品流通農業等等的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中,顯示出許多重大差別。社會主義各國國情不同,進行經濟建設的主觀客觀條件不一樣,經濟體制出現不同模式是正常的,不能不顧國情照搬某一種模式,更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強加於人。同時,對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説,經濟模式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在達到完全的共產主義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會是最後的”(《列寧全集》第28卷,第 197頁)。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總會有或大或小的變動。社會主義國家正在興起的經濟體制改革,就反映了這種要求。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東歐

1950年南斯拉夫首先拋棄“傳統”模式,走上了獨特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60年代中期,蘇聯、東歐一些國家紛紛實行經濟體制改革。70年代初改革出現曲折,但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經濟體制改革又有一定的發展。

社會主義經濟模式中國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積極地探討和開展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按照正確對待外國經驗的原則,進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進行與深入發展,中國將形成自己獨特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總的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經濟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因此,要在堅持計劃調節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在所有制結構方面,全民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導力量,集體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和其他非社會主義經濟形式是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在全民所有制經濟中,將生產資料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開,國家作為所有者進行管理,而把經營權交給企業,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企業內部,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並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同時,擴大職工管理的民主權利,把企業領導者的權威同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結合起來;在計劃體制方面,實行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逐步擴大指導性計劃的範圍,充分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即使指令性計劃也要考慮市場的作用);在管理經濟的方法上,把經濟方法與行政方法結合起來,注意運用經濟槓桿調節經濟;實行政企職責分開,充分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為依託的,不同規模的,開放式、網絡型的經濟區,打破條塊分割等等。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主要任務是:圍繞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個中心環節,分階段地進行計劃、投資、物資、財政、金融、外貿等方面體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計劃商品經濟新的體制的基本框架。為此,要求按照所有權經營權分離原則,搞活全民所有制企業;促進橫向經濟聯合的進一步發展;加快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逐步健全以間接管理為主的宏觀經濟調節體系;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繼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和正確的分配政策。這樣一種經濟體制的建立,將意味着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