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財政

(一種經濟現象)

鎖定
財政是政府“理財之政”。財政是一種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其主體是國家或政府。是一國政府選擇某種形式(實物、力役或貨幣),獲取一部分國民收入,以實現其職能的需要而實施的分配行為。 [5]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 [4] 
中文名
財政
外文名
Department of Treasury
構    成
財政主體、財政客體、財政形式和財政目的
產生原因
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性    質
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產物
法    律
財政法

財政涵義

“財政”一詞,主要有二層含義:
一是從實際意義來講,是指國家(或政府)的一個經濟部門,即財政部門,它是國家(或政府)的一個綜合性部門,通過其收支活動籌集和供給經費和資金,保證實現國家(或政府)的職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就其實質來説,實際上是一種“公共財政”。它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客觀要求的一種比較普遍的財政模式。 [1] 
二是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經濟穩定和發展的目標。其本質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藉政治權力參與部分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
“財政”作為一個經濟過程,財政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部分。收入主要來源於税收和國債,支出主要有社會消費性支出財政投資性支出轉移支出 [2] 
綜觀我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古籍,可以看到“國用”、“國計”、“度支”、“理財”等一類用詞,都是關於當今的“財政”即政府理財之道的記載,還有“治粟內史”、“大農令”、“大司農”一類用詞,則是有關當今財政管理部門的記載。我國使用“財政”一詞,如今雖已經習以為常了,但該詞出現 在中文詞彙中至 今卻只有百年的歷史。
據考證,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即1898年,在戊戌變法明定國是”詔書中有“改革財政,實行國家預算”的條文,這是在政府文獻中最初啓用“財政”一詞。“財政”一詞的使用,是當時維新派在引進西洋文化思想指導下,間接從日本“進口”的,而日本則是來自英文public finance一詞。
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宣傳三民主義曾多次應用“財政”一詞強調財政改革,民國政府成立時,主管國家收支的機構命名為財政部。美國政府相應機構的英文用詞為"Department of Treasury",本來的意思是金庫或國庫,在我國也譯為:財政部。
根據財政功能和性質的不同,在不同歷史階段,人們又把“財政”稱作“國家財政”、“公共財政”等。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看,財政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財政活動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經濟現象
財政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產物。在國家產生以前,原始公社末期已經存在着從有限的剩餘產品中分出一部分用於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經濟現象。
但這只是集體勞動成果由集體分配,屬於經濟分配,還沒有財政分配。國家產生以後,在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為了維護國家的存在,依靠政治力量,強制佔有和支配一部分社會產品,以保證國家機器的運行和社會的發展,從而便從一般經濟分配中分離出獨立的財政分配,於是產生了財政。
由於社會生產方式及由此決定的國家類型不同,財政經歷了奴隸制國家財政、封建制國家財政資本主義國家財政和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的歷史演變。
資本主義國家及其以前的財政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是在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憑藉國家的政治權力對勞動人民進行的額外剝削,反映了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的超經濟剝削關係。社會主義國家財政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的,消滅了剝削制度,它是服務於人民根本利益的國家財政,體現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新型分配關係。但是,不同類型的國家財政,一般具有下列共性:即財政分配的國家主體性、無償性、強制性和社會基金性。這些特性之間相互關聯,使財政分配與其他經濟分配相區別。

財政本質特徵

財政是一種國家或政府的經濟行為。“財政是政府經濟行為”和“財政是國家經濟行為”兩種説法的含義是一致的,説“財政是政府經濟行為”,並不意味着忽視財政法制化和立法監督。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和企業、居民共同構成市場的經濟實體,在分析政府與市場關係時,説“財政是政府的經濟行為”,或稱“公共經濟行為”,對錶“財政”的含義則更為明確、準確。 [1] 
財政的基本特徵
1、階級性和公共性:由財政或政府的關係產生了財政的兩個並存的鮮明特徵,即階級性和公共性。
2、強制性和非直接償還性:財政的強制性是指財政這種經濟行為及其運行時憑藉國家政治權力,通過頒佈法令來實施的。財政的非直接償還性是指國家徵税後,税款即歸國家所有,對納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也不需要償還。
3、收入與支出的對稱性:財政的運行過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與支出的對稱性構成財政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徵。

財政職能

財政資源配置

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是指在政府的介入和干預下,財政通過自身的收支活動為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給予財力保障,引導資源有效和合理利用,彌補市場的失靈和缺陷,最終實現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最有效率的職能。 [6] 

財政收入分配

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就是財政通過收入再分配機制,重新調整由市場決定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達到社會認可的“公平”和“正義”的分配狀態的職能。 [6] 

財政經濟

財政的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就是指政府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適當的政策組合,以實現國民經濟總供給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並求得穩定增長的職能。 [6] 

財政重要作用

財政參與分配社會產品,必須正確處理財政與經濟的關係,經濟決定財政,財政來源於經濟,它在一國經濟發展和分配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有力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2、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為鞏固國防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
5、可調節資源配置
6、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7、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財政收支平衡

財政收支平衡程度則是指預算年度財政收支在量上的對比關係。財政收支平衡相對於財政赤字財政結餘財政收入大於財政支出為財政結餘,反之為財政赤字。對財政收支的平衡程度分析主要通過指標進行,從而實現同一國家不同年度間,以及同一年度內不同國家間的比較。同時財政平衡程度的衡量指標,可以作為中間變量,繼而研究與其他經濟變量之間的影響關係。國際在財政平衡程度衡量方面,主要指標為財政赤字額、財政赤字率、赤字依存度和財政平衡度。 [7]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司長蔡長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司長蔡長華 [10]
2022年9月6日,教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10] 

財政財政學説

財政學是關於“財政”的學説,它是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按財政分配主體不同,“財政學”可分為:
(1)以資本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財政學
(2)以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社會主義財政學
(3)對各個國家財政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比較財政制度學。
2.根據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經濟體制背景的不同,“財政學”可分為:
(1)以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計劃財政學”;
(2)以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市場財政學”。
3.按研究對象具體分為:
(1)財政學(其中包括理論財政學、比較財政學、財政管理學)
(2)税收學
(4)企業財務學
(8)地方財政學(包括區域財政學、城市財政學、民族財政學、農村財政學)
(9)財政史和財政思想史,等等。
4.在當代中國,對“財政”這一範疇有不同的認識。
一種觀點認為,財政是由國家分配價值所產生的分配關係,這種價值分配,在國家產生前屬於生產領域的財務分配,在國家產生後屬於國家財政分配;
第二種觀點認為,財政是為了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對剩餘產品進行分配而產生的分配關係,它不是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而是隨着剩餘產品的產生而產生的;
第三種觀點認為,財政是為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會集中化的分配關係。

財政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生產關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財政,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財政,是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財政,是實現國家各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任務的重要工具。財政政策既要關注短期風險的防範與化解,更要轉向長期整體的戰略層面化解風險。積極財政政策不是政府直接發力擴大需求,而是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間接發揮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增加優質供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8] 

財政藍皮書

藍皮書認為,未來財政政策要從側重宏觀調控轉向公共風險管理,這也更契合我國從注重經濟增速轉向注重發展質量的要求。未來財政政策應以改善就業狀態為主要目標。就業狀態具有綜合性,既包含了經濟增長的信息,也包含了社會發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信息。將改善就業狀態作為宏觀政策目標,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依據。 [8] 
藍皮書建議,公共債務管理制度設計中要體現多元治理理念,這就要求債務相關主體要共同參與到債務決策、債務管理、債務使用評估等環節中。要建立完備的債務問責機制,把“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的債務問責機制納入政績考核體系,新增債券分配要和地方控制債務風險的績效掛鈎。此外,應實行聯合問責以提高問責效果。 [8] 

財政改革

尊重地方的自主性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採取差異化措施,激勵與約束並重,充分調動省以下各級政府積極性,以增量改革為主、適度調整存量結構,優化權責配置和財力格局,增強財政體制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9] 
把握好改革的節奏與力度,平穩有序推進改革,保持財政體制連貫性和政策連續性。鼓勵解放思想、探索實踐,着力破解體制機制難題,創新管理模式,發揮財政體制在改革發展中的引導和保障作用。 [9] 
非税收入1244億元,同比增長17.1%。扣除從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調入中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億元特殊因素後,增長1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