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鎖定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屬抗生素,磺胺類藥物,適用於治療敏感的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兒童急性中耳炎
藥品名稱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外文名
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 [1] 
主要適用症
成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兒童急性中耳炎
藥品類型
抗生素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別名

複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基異噁唑;複方新諾明奎建分散片;抗菌優;複方新明磺;菌特靈;諾德菲;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Co-Trimoxazole;SMZ Co;Sulfamethoxazole Co;Sulfomethoprim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分類

抗生素 > 磺胺類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劑型

0.5g(含SMZ400mg,TMP80mg);
2.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注射劑:5ml(每ml含SMZ0.4g,TMP0.08g);
3.小兒複方新諾片:每片含磺胺甲基異噁甲基異噁唑0.1g,甲氧苄苄啶0.02g。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藥理作用

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是磺胺甲噁甲噁唑(SMZ)和甲氧苄苄啶(TMP)的複方製劑。磺胺甲噁甲噁唑屬全身應用的中效磺胺類藥,為一種廣譜抑菌劑。它可與PABA競爭性作用於細菌體內的二氫葉酸合成酶,阻止細菌二氫葉酸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甲氧苄苄啶是細菌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屬磺胺增效藥。它可選擇性抑制細菌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為四氫葉酸,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其抗菌譜與磺胺甲噁甲噁唑相似,而抗菌作用比磺胺甲噁甲噁唑強20~100倍。但單獨使用時易產生耐藥性。磺胺甲噁甲噁唑與甲氧苄苄啶聯合後,由於SMZ作用於二氫葉酸合成酶,干擾合成葉酸的第一步,而TMP作用於葉酸合成代謝的第二步,選擇性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因此可使細菌的葉酸代謝受到雙重阻斷。兩藥的複方製劑具有協同抗菌作用,不僅使抗菌活性增強,並且可使抑菌作用轉為殺菌作用,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抗菌譜較廣,對多數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在革蘭陽性菌中,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在革蘭陰性菌中,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沙門菌屬、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流感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百日咳桿菌等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藥代動力學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吸收後兩種成分全身分佈良好,其中TMP的脂溶性比SMZ高,具有更大的分佈容積,且TMP主要集中在前列腺液和陰道液等相對酸性環境中。TMP和SMZ按1:5的比例製成的複方藥物,可以產生1:20的血漿濃度比,系最佳抗菌效應比。兩種成分在體內過程相似,給藥後2h可達血藥濃度峯值,其比例為1:20~1:30(TMP:SMZ),以後逐漸下降至1:10~1:20。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兩種成分消除半衰期相近,均以原形和代謝產物從尿中排泄。24h內SMZ及TMP各有約50%的給藥量隨尿液排泄。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適應證

1.適用於治療敏感的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兒童急性中耳炎
2.適用於治療大腸桿菌、克雷白菌屬、腸桿菌屬、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和莫根菌敏感菌株所致細菌性尿路感染
3.適用於治療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和志賀菌屬所致旅遊者腹瀉以及福氏或宋氏志賀菌敏感菌株所致志賀菌病(志賀菌感染)。
4.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還可作為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治療首選藥以及預防用藥。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禁忌證

1.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或其他磺胺類藥過敏者;2.新生兒及2個月以下嬰兒;3.孕婦;4.哺乳期婦女。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注意事項

1.(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氫-6-磷酸脱氫酶者;(2)肝、腎功能損害者;(3)血卟啉症患者。
2.交叉過敏:(1)對一種磺胺藥過敏者對其他磺胺藥也可能過敏;(2)對呋塞米、碸類、噻嗪類利尿藥、磺脲類、碳酸酐酶抑制劑過敏者,對磺胺藥也可能過敏。
3.藥物對兒童的影響:由於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可與膽紅素競爭在血漿蛋白上的結合部位,而早產兒、新生兒的乙酰轉移酶系統未發育完善,遊離血藥濃度增高,可能增加早產兒,新生兒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
4.藥物對老人的影響:老年人使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時較易發生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及血液系統異常,同時應用利尿劑者更易發生。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應用,確有指徵時需權衡利弊後決定。
5.藥物對哺乳的影響: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可經乳汁分泌。藥物可能導致葡萄糖-6-磷酸脱氫-6-磷酸脱氫酶缺乏的新生兒發生溶血性貧血
6.對接受較長療程的患者應做全血象檢查;長療程或高劑量治療時應作定期尿液檢查;用藥中應進行常規肝、腎功能檢查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不良反應

1.較為常見。可表現為藥疹、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脱性皮炎、大皰表皮鬆解萎縮性皮炎等;也可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關節及肌肉疼痛,發熱等血清病樣反應。
2.血液系統: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氫-6-磷酸脱氫酶患者用藥後易發生溶血性貧血及血紅蛋白尿,在新生兒和小兒中尤為多見;此外,用藥後也可見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
3.膽紅素腦病:由於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與膽紅素競爭蛋白結合部位,可致遊離膽紅素增高,遊離膽紅素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後可導致膽紅素腦病。因新生兒肝功能不完善,對膽紅素處理差,尤易發生。
4.肝臟損害:可發生黃疸、肝功能減退,嚴重者可發生急性重型肝炎
5.腎臟損害:可發生結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嚴重者可引起少尿、尿痛甚至腎衰竭。
6.胃腸道反應: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後可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一般症狀輕微,不影響繼續用藥。偶有致假膜性腸炎的報道。
7.中樞神經系統:偶可發生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幻覺、欣快感或憂鬱感等中樞神經系統毒性症狀。
8.其他:有報道,用藥後偶可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減退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用法用量

1.(1)口服給藥:①治療細菌感染:口服每次1.0g(SMZ:800mg,TMP:160mg)每天2次;②治療寄生蟲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蟲肺炎):每次1.0g,每天4次;③預防用藥:初次給予1.0g(SMZ:800mg,TMP:160mg),每天2次;繼以相同劑量每天1次,或每週3次。(2)靜脈滴注:每5ml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溶於5%葡萄糖注射劑75~125ml中,滴注時間在60~90min以上。①治療細菌性感染:每次(TMP:2~2.5mg/kg,SMZ:10~12.5mg/kg),每6小時給藥1次,或每次(TMP:2.7~3.3mg/kg,SMZ:13.3~16.7mg/kg),每8小時給藥1次,也可以每次(TMP:4~5mg/kg,SMZ:20~25mg/kg),每12小時給藥1次;②治療卡氏肺孢子蟲病:每次(TMP:3.75~5mg/kg,SMZ:18.75~25mg/kg),每6小時給藥1次,或每次(TMP:5~6.7mg/kg,SMZ:25~33.3mg/kg),每8小時給藥1次。(3)腎功能不全時劑量:腎功能損害者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用藥劑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鐘為15~30ml時,使用1/2正常劑量;每分鐘小於15ml時,禁用)。
2.兒童:(1)口服給藥:①治療細菌感染:2個月以上小兒,體重40kg以下時,每次(SMZ:20~30mg/kg,TMP:4~6mg/kg),每天2次;體重大於40kg的小兒劑量同成人常用量;②治療寄生蟲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蟲肺炎:2個月以上小兒,體重小於32kg時,每次(SMZ:18.75mg/kg,TMP:3.75~5mg/kg),每天4次;體重大於32kg的小兒劑量同成人常用量。(2)靜脈滴注:①對2個月以上小兒治療劑量參照成人常用量按體重計算;②對2個月以下嬰兒及新生兒不宜應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3)腎功能不全時劑量:腎功能損害患兒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用藥劑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鐘為20~30ml時,使用1/2正常劑量;每分鐘小於20ml時,禁用)。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藥物相互作用

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啶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專家點評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為磺胺甲基異噁甲基異噁唑和甲氧苄苄啶(TMP)的複方製劑,二者有協同作用,分別作用於二氫葉酸合成酶和還原酶。起到雙重阻斷細菌葉酸合成的作用,從而干擾了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二者在體內的半衰期相同,合用後對抗菌效力可增大數倍至數十倍,抗菌範圍與用途均擴大。國內一項評價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1次性大劑量與7天療法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的療效,單劑量組87例,口服磺胺甲噁甲噁唑1次2400mg,碳酸氫鈉1g頓服;對照組採用7天療法,1次960mg,每天2次,連續7天,兩組均強制性飲水每天2000ml。結果表明單劑量組治癒率為77%,總有效率88.5%;對照組治癒率為80.2%,總有效率為86.0%。北京醫科大學臨牀藥理研究所應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治療50例呼吸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鼻竇炎)感染患者,1次960mg,每天2次,連續7~14天,總有效率為8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