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眉(拼音:méi)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眼睛(目)上有眉毛的樣子,本義是眉毛,眼上額下的毛。古人認為眉毛長表示長壽,故有“眉壽”一詞,即長壽的意思。因眉毛位於面部上端,所以也“眉”也指某些事物的上部,如書頁上方的空白叫“書眉”。
中文名
拼    音
méi
部    首
五    筆
NHD [3] 
倉    頡
AHBU [3] 
鄭    碼
XML [3] 
筆    順
橫折、豎、橫、撇、豎、橫折、橫、橫、橫
字    級
一級(1729) [1] 
平水韻
上平四支 [4] 
注音字母
ㄇㄟˊ
筆畫數
5+4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異體字
睂、𣮮、𥅮、𥇮、𥅕
統一碼
基本區-7709
四角碼
7726₇
GBK編碼
C3BC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象形字。圖2甲骨文的“眉”字下部像一隻眼睛(“”),上部的彎曲筆畫像眉毛。這個字是以眼睛來凸顯其上的眉毛,因為眉毛在眼睛上部。也有一些甲骨文字形在目下加上人身,如圖1。西周金文(圖3-5)則更加生動,將表示人眼和眉毛的部分分開標示,眼睛在下,眉毛在眼睛的上方。戰國文字(圖6、7)及小篆(圖8、9)的形體是對金文的省略改造,將甲骨文、金文的象形性抽象化,文字的部件的位置也有所調整,原來的“眉毛”部分變成了“∫”形,右上還多出了兩個折筆,許慎認為這兩個折筆是描繪額頭上的皺紋;表示眼睛的“目”則由橫寫變成了豎寫,並放在了字的右下部分。隸書(圖10-12)的“眉”字,將小篆的眉毛部分寫成“𠃜”,是筆意、筆勢變化的結果。 [2]  [5] 
眉是眼睛的附屬物,一直是配合眼睛來表達各種情緒和感情,所以眉毛的不同變化可以表現出人的喜怒哀樂,如喜悦時“眉開眼笑、喜眉笑眼、喜上眉梢”,興奮時“眉飛色舞、揚眉吐氣”,憂愁中“愁上眉端、愁眉不展”。
眉毛在臉上不可缺,是容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容人的容貌時總要描寫眉毛。有着“娥眉、柳眉”的是美女,長着“劍眉、濃盾”的是俊男,“眉清目秀、眉目如畫”的自然是長相俊秀的人。
古書中常常有“壽眉”的説法,是來自長壽的老者眉毛長而白的緣故,因此古人以“眉”為“老”,例如《詩經·豳風·七月》説:“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這裏的“眉壽”即長壽的意思。
因眉毛的部位在臉部上端邊側,因此生活中和這相似的事物也可以稱為“眉”,例如“眉批”,是指書頁或文稿上端空白的位置處的批校等文字。 [14-15]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眉毛,眼上額下的毛。
brow;
eyebrow
傅毅《舞賦》:“眉連娟以增繞兮,目流睇而橫波。”
老舍《》五:“眉可以不描,粉可以不搽,但槍必須扛起。”
眉清目秀;眉開眼笑;喜上眉梢
〈文言〉題額。

穆天子傳》卷三:“天子遂驅升於弇山,乃紀名跡於弇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書頁上端的空白,又泛稱上端。


眉批;書眉
〈文言〉旁邊;邊側。

漢·班固漢書·遊俠傳·陳遵》:“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文言〉借指美女。

宋·蘇軾《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詩之二:“五紀歸來鬢未霜,十眉環列坐生光。”
宋·黃升《酹江月·戲題玉林》詞:“多少甲第連雲,十眉環座,人醉黃金塢。”

古代眉州的簡稱。州治在今四川省眉山。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蓋眉之彭山縣已無荔枝矣,況成都乎!”

形容詞
〈文言〉形容隆起。
swelling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三:“瓦瓏礦殼渾沌錢,文如建瓴,外眉而內渠,其名瓦瓏。”

〈文言〉老。
old
方言》第一:“眉梨耋鮐,老也。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梨。”

量詞
〈文言〉用於稱新月(數詞限用“一”)。

宋·謝逸《南歌子》詞:“畫樓朱户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納蘭性德《鵲橋仙·夢來雙倚》詞:“夢來雙倚,醒時獨擁,窗外一眉新月。”

以上參考資料: [6-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上】【眉部】武悲切(méi)
目上毛也。從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凡眉之屬皆從眉。 [8] 

説文解字注

“目上毛也”注:人老則有長眉。《豳風》《小雅》皆言眉壽。毛曰:豪眉也。又曰:秀眉也。《方言》:眉黎耋鮐老也。東齊曰眉。《士冠禮》古文作麋。《少牢饋食禮》古文作微。皆假借字也。
“從目。象眉之形”注:謂𠂆。
“上象頟理也”注:謂仌在兩眉上也。並二眉則額理在眉間之上。武悲切。十五部。 [9]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眉;部外筆畫:4
古文:𥅮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竝音麋。《説文》:目上毛也。《釋名》:媚也。有嫵媚也。《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為人表候,陽立於二,故眉長二寸。注: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郭璞注:言秀眉也。《詩·豳風》: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注: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前漢·遊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注: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為名。按,《説文》:本作睂,從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𥅕、𥇮,非。 [10]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❶“𠃜”從上、左包圍“目”,底部“𠃜”“目”齊平。❷“𠃜”頭部居上偏右,豎撇從左上格撇向右下格。❸“目”,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底部在橫中線,寬度與“𠃜”的第三筆相當。 [11]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2]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i̯ər
先秦
王力系統
m
ǐe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je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m
ie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jid
西漢



東漢





jiəi


ji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iw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iw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j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m
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jĕ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ie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j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m
ǐe
(參考資料:漢典 [13]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六脂

開口呼
次濁
武悲切
mjĕi
集韻
平聲
上平六脂

開口呼
次濁
旻悲切
miI
禮部韻略


平聲





旻悲切

增韻


平聲





旻悲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合口呼

次濁

mu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謨悲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七灰


次濁
謨杯切
muei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三幾紀記






(參考資料:漢典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mei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mei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mi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mei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mei
21
陽平
文讀
mi
21
陽平
白讀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me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məi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mi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mᴇ
24
陽平
文讀
mi
24
陽平
白讀
吳語
温州
mei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mei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mĩ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mi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mi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mei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mei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bi
24
陽平
文讀
bai
24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bai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mi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mi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2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87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5]
  • 4.    平水韻 四支  .搜韻[引用日期2019-08-27]
  • 5.    鄭春蘭編.漢字由來[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2.06:169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191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85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79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8-27]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760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29
  • 12.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28]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27]
  • 14.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330-331
  • 15.    子默著.讀懂漢字 人類生活篇 解析漢字字形的來源與演變[M]:中譯出版社,2017.11:166-167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5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