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紅蛋白

鎖定
Drabkin氏法(氰化高鐵法),男性:140~178g/L,女性:121~156g/L。人不可缺少的物質。
中文名
白紅蛋白
男    性
140~178g/L
女    性
121~156g/L
變異係數
CV=1%

白紅蛋白分析變異

Dradkin氏法的CV=1%。

白紅蛋白生物學變異

1.提升:新生兒約升高25%,生物律早晨較晚上高約8%,吸煙約升高6%,高海拔約升高6%。
2.降低:3個月的兒童約降低16%,劇烈而長期的體育鍛煉約可降低20%,妊娠婦女約降低20%。

白紅蛋白藥物影響

是使血紅蛋白降低。
可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的藥物有巴比妥酸鹽、魯米那、甲基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氨苯喋啶、口服避孕藥雌激素、降糖靈、呋喃啶、甲氧苄氨嘧啶、新黴素環絲氨酸、氨基安息香酸、氨基水楊酸、乙氨嘧啶環磷酰胺氨甲喋呤秋水仙鹼和砷。乙醇影響葉酸的吸收與利用。
在6-磷酸葡萄糖脱氫酶缺乏患者中,引起溶血性貧血的藥物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奎尼丁維生素K(僅K3和K4)、呋喃唑酮呋喃西林、伯氨喹林、氯喹奎寧二巰基丙醇和萘。
可引起溶血性貧血的藥物有苯妥英鈉、吩噻嗪、阿司匹林(致骨髓抑制和胃腸道出血)、非那西丁、羧苯磺胺、苯丙胺、肼苯達嗪、普魯卡因酰胺、撲爾敏、苯海拉明磺胺嘧啶、磺胺甲基異惡唑、磺胺藥、氨苯磺胺、青黴素、氨苄青黴素(致可逆性過敏反應而引起溶貧)、羧苄青黴素、先鋒黴素I、新生黴素(輕度)、鏈黴素(過敏者)、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吡唑酮、雷瑣辛、氨基水楊酸、癌寧、苯胺(致明顯溶貧)、銻化合物、亞硝酸鹽、鉛和乙酰苯肼等。
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有三甲雙酮、乙琥胺、甲磺丁脲、氯磺丙舒(少數)、磺胺二甲基異惡唑、氯黴素、合黴素、吡唑酮、苯、氟化物及金和苯妥英鈉
消膽胺妨礙鐵的吸收而引起缺鐵性貧血二硫化碳以及在兒童和婦女月經期服用青黴素可引起低色素性貧血。
甲基多巴可引起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可引起骨髓抑制的藥物有保泰松、6-巰基嘌呤和二性黴素B(伴溶貧)、羥保泰松則由水瀦留致Hb降低。
消炎痛可引起繼發胃腸道出血或全血細胞減少致Hb降低。皮質類固醇可引起胃腸道出血伴鐵儲存降低而導致貧血。苯妥英鈉、乙酰唑胺、氯噻嗪、氯黴素、合黴素及砷劑可引起全細胞減少致Hb降低、硝基苯和氯酸鹽及快速輸入高濃度尿素導致溶血。噻替派可使Hb迅速降低,利福平引起Hb減少。悶可樂(偶爾)、左旋多巴(輕度)、速尿、維生素A(有報道)、先鋒黴素II和門冬酰胺酶等可引起貧血。銅可使Hb明顯降低。
僅靜脈輸入氨基酸影響Hb測定的準確性,導致Hb的假偏高。

白紅蛋白病理學變異

⒈升高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血氧減少性紅細胞增多症(包括:慢性支氣管、肺疾患、心功不全和家族性紅細胞增多症)、腫瘤性紅細胞增多症、反應性紅細胞增多症(包括腎小球腎炎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脱水。
⒉降低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白血病、紅細胞內原因的溶血(酶缺乏、膜異常、異常白紅蛋白病、地中海貧血)、紅細胞外原因的溶血(寄生蟲病、中毒、免疫反應所致)、急性出血和脾功能亢進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包括原料缺乏(鐵缺乏)、感染性貧血、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一氧化碳中毒和維生素B6缺乏症。
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包括寄生蟲病和惡性貧血
「醫學決定性水平」
1.200g/L以上考慮紅細胞增多症,需採取措施。
2.105g/L診斷貧血的標限,應繼續尋找原因。
3.45g/L考慮輸血的決定性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