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鸌

鎖定
灰鸌(學名Puffinus griseus)是一種中型海鳥,體長41-51釐米。嘴細,鼻管短,翅窄而長,身體前後細中間粗,呈紡錘形。上體黑褐色,下體暗灰褐色,喉灰白色,飛翔時翼下大部白色或銀灰色,邊緣暗褐色。通過其窄而長的翅和呈紡錘形的身體以及黑色的體羽,很容易在野外將它認出來。 [1] 
灰鸌繁殖於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海上,模式種產地在新西蘭;但分佈於赤道海域以及整個大西洋及太平洋。中國偶見,有記錄見於福建沿海、澎湖列島及台灣。偏愛水温相對較低、食物更加豐富的海域;常結羣在海上活動,但不常跟隨船隻。 [2-3] 
灰鸌被譽為鳥類中的“遷徙之王”,根據19個電子追蹤標籤的記錄,灰鸌能在200天裏遷徙6.4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飛行一圈半,是電子手段記錄的最長遷徙距離的動物。 [3] 
中文名
灰鸌
拉丁學名
Puffinus griseus
別    名
烏黑鸌
灰色水鳥
灰剪水鸌
灰色水薙鳥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剪水鸌屬
灰鸌
分佈區域
太平洋大西洋的赤道海域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1789
保護級別
近危物種(NT)IUCN標準
外文名
Sooty Shearwater

灰鸌形態特徵

灰鸌1
灰鸌1(22張)
灰鸌為中等大小海鳥。嘴較細而側扁,上嘴尖端呈鈎狀,鼻管短,位於嘴峯中線嘴基處,左右鼻管合併成一個,但內面中間有厚的隔板隔開。翅窄而尖長,初級飛羽11枚。尾為圓尾,中等長度,尾羽12枚。上體黑褐色,下體灰褐色,翼下覆羽及飛羽基部銀灰色而有光澤,邊緣暗褐色。頦、喉灰白色。 [1]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蹠內側、中趾和內趾淡藍色,外側和外趾黑褐色或黑色。 [1] 
大小量度:體長410-510毫米;嘴峯38-42毫米;翅286-320毫米,翼展約100釐米;尾86-97毫米;跗蹠45-56毫米。 [1] 

灰鸌近種區別

相似種曳尾鸌翅較寬,尾甚長、呈楔形,飛翔時兩腳不伸出尾外,且下體呈白色,區別明顯,容易辨認;白額鸌不僅下體白色,頭前面亦為白色,更容易區別。 [1] 

灰鸌棲息環境

灰鸌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偏僻荒寂的大陸石質海岸和鄰近海面及沿海島嶼,非繁殖季節則棲息於開闊的大洋上。除繁殖期外不上陸地活動,成年累月都在海上活動、覓食和休息。 [1] 

灰鸌生活習性

灰鸌習性

灰鸌喜集羣,無論繁殖季節或非繁殖期均在白天和晚上成羣活動,繁殖期間則主要在晚上活動。善飛翔,常成羣地長時間在海面上飛翔,時而急速的扇動兩翅,時而在緊貼海面的波浪上空滑翔。善游泳,亦能潛水,但潛得不深,時間亦不長。在水面起飛很容易而靈巧,但在陸地行走困難而笨拙,起飛亦需爬到高處,在平地上不能起飛 [1] 

灰鸌食性

灰鸌主要以各種小魚、蝦、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其他浮游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開闊的水面進行,也常伴隨、特別是灰鯨活動和覓食,啄食它們吐出的一些昆蟲烏賊,同時當鯨浮出水面時由於對四周水面的干擾,常將一些小魚和甲殼類帶到了水面,從而為它們覓食提供了機會,此外也從鯨排出的糞便中啄食一些小的昆蟲和魚蝦。 [1] 

灰鸌遷徙

灰鸌遷徙路線圖 灰鸌遷徙路線圖 [4]
灰鸌最獨特之處當屬其長距離遷徙,為一頓美餐它不惜繞地球飛行一圈,先是向北飛到白令海,接着向南飛往南極洲、向東飛往智利,最後向西飛往日本和新西蘭。根據安放在灰鸌身上跟蹤其活動的電子標籤顯示,一天的飛行里程可以超過997.8公里,每年飛行路程達約6.4萬公里。灰鸌充分利用風向,在太平洋水面按八字形的路線飛行,途中捕捉魷魚磷蝦等食物。 [5] 

灰鸌叫聲

平時活動很安靜,但在巢地和晚上餵養雛鳥期間卻發出很高的叫聲,變得很嘈雜。 [1]  偶爾發出壓抑的嘎嘎聲。 [2] 
(注:灰鸌叫聲錄音 [6] 

灰鸌分佈範圍

繁殖於南半球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包括新西蘭海岸和鄰近島嶼、查塔姆、奧克蘭、坎貝爾、馬闊裏島、諾福克島、卡皮蒂島、邦蒂羣島以及南美海域內的麥哲倫海峽、福克蘭羣島和南美東海岸及其鄰近島嶼,往北遠可至智利。 [1] 
非繁殖期沿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往南可到南緯60度,往北可到遠東、千島羣島、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北美東西海岸、阿留申羣島、西海岸拉布拉多半島、格陵蘭南端以及西歐、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冰島東南部和非洲大西洋海岸。中國國僅見於福建沿海、台灣和澎湖列島。 [1] 
原生分佈:南極洲、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智利、百慕大羣島、哥斯達黎加、丹麥、福克蘭羣島、斐濟、法屬瓜德羅普島、愛爾蘭、格陵蘭、以色列、約旦、馬紹爾羣島、墨西哥、新西蘭、巴拿馬、葡萄牙、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西班牙、英國、美國 [7] 
灰鸌世界分佈圖 灰鸌世界分佈圖 [8]
旅鳥分佈: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羣島、巴巴多斯、比利時、佛得角、中國、古巴、埃及、芬蘭、法屬波利尼西亞、直布羅陀、危地馬拉、意大利、牙買加、拉脱維亞、黎巴嫩、利比里亞、馬耳他、馬提尼克、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挪威、阿曼、波蘭、波多黎各、俄羅斯、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聖盧西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西班牙、斯里蘭卡、斯瓦爾巴羣島和揚馬延島、中國台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阿聯酋、維爾京羣島、美國。 [7] 
未定分佈:安哥拉、安圭拉島、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貝寧、布維島、喀麥隆、加拿大、哥倫比亞、剛果、科特迪瓦、多米尼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法羅羣島、法屬圭亞那、法國南部地區、加蓬、岡比亞、德國、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冰島、日本、基里巴斯、馬達加斯加、密克羅尼西亞、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瑙魯、荷蘭、新喀里多尼亞、諾福克島、秘魯、塞內加爾、塞拉利昂、所羅門羣島、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蘇里南、多哥、湯加、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圖瓦盧、美國小離島、烏拉圭、瓦努阿圖、委內瑞拉、維爾京羣島、英國、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西撒哈拉 [7] 

灰鸌繁殖方式

灰鸌2
灰鸌2(14張)
繁殖在南半球温帶海洋岸邊和大洋中海島上,常成羣繁殖。繁殖期因地而異,一般在9月至翌年4月。營巢於海岸或海岸上低矮的植物叢中或森林中地上。巢通常為親鳥在鬆軟的地上所挖掘出的一個凹坑,內墊以少許枯葉和枯草。 [1] 
巢築好後雌雄親鳥雙雙飛到附近海上,若干天后才又返回來,返回後立即產卵。每窩產卵1枚,卵為卵圓形或尖卵圓形,白色,大小為58.5-81.7毫米×42-53.4毫米,平均為74毫米×48毫米,重69.1-77.75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30-35天。 [1] 
雛鳥孵出後身上被有長而厚密的絨羽,大約經過雌雄親鳥5個月的艱辛餵養後才能長全羽毛和換掉絨羽,時間大約在4月末。此時親鳥便停止餵食,通過飢餓刺激鼓勵它們從巢洞中來到海上。大約在5月幾乎全都離開繁殖地到海上過着流浪生活。 [1] 

灰鸌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1] 
亦有學者認為繁殖於南美洲海岸的種羣應屬於不同的亞種,從而分為2個亞種,即指名亞種P.g.griseus和南美亞種P.g.chilensis。但由於根據不充分,未得到支持。 [1] 

灰鸌保護現狀

灰鸌保護級別

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評估等級——無危物種(LC); [2] 
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8項); [9]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近危物種(NT)。 [7] 

灰鸌種羣現狀

灰鸌3
灰鸌3(33張)
灰鸌雖然是一個數量極其龐大的物種,但是其種羣數量由於漁業影響、幼鳥的捕殺以及氣候變化而呈持續下降的趨勢,它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物種。在新西蘭斯奈爾斯羣島的數量最多的聚集地上,灰鸌的種羣數量在1969-1971和1996-2000年間已經下降了37%,穴居的灰鸌數量也可能有所下降。 [7] 
  1. 2009年部分國家的統計數字如下:有100-10,000對成鳥以及50-1000只個體在遷徙途中並且有50-1000只灰鸌在中國越冬;有1000多隻灰鸌遷徙到日本,同樣有1000多隻灰鸌遷徙到俄羅斯。 [7] 
  2. 2008年,新西蘭島的斯奈爾斯羣島上建立了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並且建立了一個新西蘭亞南極羣島上的世界遺產地 [10] 
  3. 2007年,灰鸌分佈在澳大利亞周圍的17個島嶼,每個島有不到2000只的數量,在智利南部,有的聚集地聚集了20萬對灰鸌,在瓜佛島則有400萬隻。 [7] 
  4. 2004年和1997年全球估計有2000萬隻灰鸌。 [7] 
  5. 2000年,新西蘭島上的其他地方,灰鸌的聚集地在減少,在某些海濱的灰鸌聚集地沒有相應的捕食者控制措施。 [7] 
  6. 1996年統計,加利福尼亞寒流一帶,灰鸌的數量在前20年間下降了90%。 [7] 
  7. 1990年,在福克蘭羣島有10,000-20,000對灰鸌;在新西蘭有80多個聚集地,共計約500萬對灰鸌。 [7] 
  8. 1970-1971年,斯奈爾斯羣島的灰鸌聚集地估計有275萬對成鳥。 [7] 
(圖冊圖片來源:名片 [11]  ,灰鸌1 [11]  ,灰鸌2 [10]  ,灰鸌3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