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潰瘍病穿孔

鎖定
潰瘍病穿孔。十二指腸潰瘍向深部發展,可穿通胃或十二指腸壁,為潰瘍病的常見併發症,但比出血要少一半,約佔潰瘍病住院治療病人的20%~30%。潰瘍病穿孔根據其臨牀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種。穿孔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潰瘍的部位,其次決定於潰瘍發展的進程與周圍組織器官。

潰瘍病穿孔疾病名稱

潰瘍病穿孔
潰瘍病穿孔根據其臨牀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 種。穿孔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潰瘍的部位,其次決定於潰瘍發展的進程與周圍組織器官。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高於胃潰瘍。潰瘍病穿孔在發生穿孔的初期,病人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體温不升,呼吸短促。約1~4h 以後,病人覺四肢温暖,面色恢復常態,脈搏有力,血壓回升,體温可略高於正常。此時如不來就診常延誤診斷。一般穿孔12h 以後,多轉變成細菌性腹膜炎,全身軟弱,口乾、噁心、嘔吐,由於刺激橫膈而引起呃逆、體温升高、心悸氣短、尿量減少,血壓開始下降,病情不斷惡化,以至發展到真正休克。

潰瘍病穿孔疾病概述

潰瘍病穿孔示意圖 潰瘍病穿孔示意圖
潰瘍病穿孔根據其臨牀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 種。穿孔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潰瘍的部位,其次決定於潰瘍發展的進程與周圍組織器官。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高於胃潰瘍。潰瘍病穿孔在發生穿孔的初期,病人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體温不升,呼吸短促。約1~4h 以後,病人覺四肢温暖,面色恢復常態,脈搏有力,血壓回升,體温可略高於正常。此時如不來就診常延誤診斷。一般穿孔12h 以後,多轉變成細菌性腹膜炎,全身軟弱,口乾、噁心、嘔吐,由於刺激橫膈而引起呃逆、體温升高、心悸氣短、尿量減少,血壓開始下降,病情不斷惡化,以至發展到真正休克。

潰瘍病穿孔疾病分類

潰瘍病穿孔疾病描述

胃、十二指腸潰瘍向深部發展,可穿通胃或十二指腸壁,為潰瘍病的常見併發症,但比出血要少一半,約佔潰瘍病住院治療病人的20%~30%。潰瘍病穿孔根據其臨牀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 種。穿孔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潰瘍的部位,其次決定於潰瘍發展的進程與周圍組織器官。如潰瘍位於胃或十二指腸的遊離面,前壁或上下緣,往往產生急性穿孔,胃與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遊離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穿孔甚小或很快被堵塞,尤其是在空腹時發生,腹腔污染僅限於右上腹部,這種穿孔常稱亞急性穿孔。潰瘍位於胃或十二指腸的後壁,由於緊貼鄰近器官,易受粘連限制,或被包裹在小網膜囊內,稱穿透性潰瘍或包裹性穿孔,屬於慢性穿孔。後襞的潰瘍穿入胰腺,往往侵蝕血管,故常併發出血。臨牀多見的類型,為急性穿孔,其次是亞急性穿孔。

潰瘍病穿孔症狀體徵

穿孔發生之前數天,往往胃痛加重。但約10%的病人可無疼痛,這並非潰瘍發展迅速,而是早已存在,臨牀上可無自覺症狀。另有15%左右的病人潰瘍病史不很清楚,故一般只有3/4 的病人能從病史中提示潰瘍病穿孔的可能性。一旦潰瘍突然穿破,病人頓覺上腹部劇痛,難以忍受,以至被迫卧牀,因此病人多能清楚地回憶起發作的時間和地點以及當時的情景。疼痛可放散至後背或右肩,根據胃腸內容在腹腔擴散的量與方向而定。刺激橫膈的頂部,病人覺肩部痠痛;刺激膽囊後方的膈肌與腹膜,病人覺右肩胛骨下方疼痛;刺激小網膜腔,病人僅覺相應下背痛。當胃腸內容彌散至全腹時,則引起全腹持續性劇痛。由於大量胃腸內容是沿右結腸旁溝流至右髂窩,故此處的症狀特別明顯,易誤診為闌尾炎。疼痛發作後,伴隨噁心、嘔吐;若吐出物中帶有鮮血,對診斷潰瘍病穿孔有提示意義。“出血的潰瘍很少穿孔而穿孔的潰瘍很少出血”,這是Finsterer 的格言,事實上並不見得完全正確。由於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臨牀表現,故可分為以下3 期:
1、初期 在發生穿孔的初期,往往出現戲劇性的變化。突然猛烈的刺激,引起神經循環系統的立即反射,可產生神經性或原發性休克。病人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體温不升,呼吸短促。一般歷時不長即自行好轉。
2、反應期 約1~4h 以後,腹痛減輕,病人主觀感覺良好,自認為危機已過,如此時來到急診常常容易誤診。病人覺四肢温暖,面色恢復常態,脈搏有力,血壓回升,體温可略高於正常。此時病人能起立行動,思飲,但呼吸仍困難,拒絕牽涉腹肌的動作。如不來就診常延誤診斷。
3、腹膜炎期 一般穿孔12h 以後,多轉變成細菌性腹膜炎,臨牀表現與任何原因引起的細菌性腹膜炎相似。全身軟弱,口乾、噁心、嘔吐,由於刺激橫膈而引起呃逆、體温升高、心悸氣短、尿量減少,血壓開始下降,病情不斷惡化,以至發展到真正休克。體徵 呈焦慮不安狀、唇乾、舌幹有苔,眼球內陷。因腹式呼吸受抑制,故呼吸急促並有青紫。全腹肌緊張如板狀,壓痛顯著,拒按,全腹可引出反跳痛。有的壓痛與反跳痛在右下腹比較明顯,亦為誤診為闌尾炎的原因。腹脹,晚期多能叩出移動性濁音。一般病程進入細菌性腹膜炎的階段,腹腔常有1000~2000ml的液體。肝濁音消失,但脹氣的橫結腸位於肝與前腹壁之間時,亦出現鼓音。為鑑別腹腔有無遊離氣體存在,可令病人左側卧位,如於側腹肝區仍叩出鼓音,則可否定為橫結腸積氣造成之假象,能進一步説明膈下有遊離氣體。通常腸鳴音完全消失,若腹膜炎不十分廣泛,還可能有節段腸蠕動,則仍能聽到少量腸鳴音,或低調氣過水聲。直腸指診,可於右前壁引出觸痛,但不比闌尾炎穿孔的觸痛明顯。亞急性穿孔的臨牀表現一般較輕,肌緊張限於上腹部,下腹部仍軟。壓痛與反跳痛亦只在上腹部可以引出,下腹部仍能聽到腸蠕動音。慢性穿孔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代替既往規律性胃痛,而程度亦較過去為重,且限於一個小的範圍內。上腹有侷限性深壓痛,有的能觸及腫塊。

潰瘍病穿孔疾病病因

穿孔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1、精神狀態 戰時或突擊完成任務時,由於過分緊張地工作,可使潰瘍病惡化而發生穿孔。
2、壓力增加 如飲食過飽或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可因胃內壓力突然增加,引起胃壁薄弱處穿破。
3、藥物作用 長期服阿司匹林,水楊酸製劑或激素者,往往引起潰瘍病急性發作並發展至穿孔。
4、失眠、勞累 可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度,從而使潰瘍病惡化。
5、吸煙與飲酒 煙可直接刺激胃黏膜,酒精可降低黏膜受胃酸侵蝕的抵抗力,促進穿孔。
6、汽車司機、戰場上的士兵和外科醫師等,容易激發潰瘍穿孔。

潰瘍病穿孔病理生理

穿孔的口徑以3~6mm 多見,最小者似針尖,超過10mm 者亦很少。一般胃潰瘍穿孔比十二指腸潰瘍的穿孔大,且多位於幽門附近小彎側。胃潰瘍的位置愈高,預後愈壞。賁門下的潰瘍穿孔,病死率可達80%。大彎側的潰瘍多屬惡性。急性穿孔,起初是由於胃與十二指腸內容引起的化學性腹膜炎。炎症的範圍與程度決定於穿孔的大小。注入腹腔的量與性質,以及病人的健康狀態與反應性強弱。一般經8~12h 後,轉變為細菌性腹膜炎,若注入腹腔的內容物完全無菌,甚至24h 後腹腔滲出液培養仍為陰性。腹膜炎發生後,不論是化學性或細菌性,勢必引起滲出反應。注入腹腔的內容愈多,刺激性愈強和時間愈長,則腹腔內滲液愈多,炎症愈明顯,併發腸麻痹愈嚴重。亞急性穿孔由於孔小或已被堵塞,腹腔漏出量少,因此僅限於右上腹有炎症病變。慢性穿孔實際上是在未穿破之前,周圍已經癒合。如穿入胰腺,可引起局部胰腺炎症反應;如穿入小網膜腔,由於漏出量很少,經網膜包裹後形成小網膜腔膿腫;如與膽囊或肝之髒面癒合,可形成胃膽囊瘻或十二指腸膽囊瘻,或肝下膿腫,而其他部位完全無炎症反應。

潰瘍病穿孔診斷檢查

診斷:典型的病例在診斷上比較容易。但有一些病人可能因穿孔較小,表現並不典型,如腹痛部位比較侷限,肌緊張程度及膈下積氣不明顯等,此時需結合病史排除其他相似疾病後作出診斷。在腹腔滲液較多時,還可通過腹腔穿刺抽液作塗片鏡檢,若找到食物殘渣可協助診斷。
其他輔助檢查:X 線立位平片檢查,約80%病人可見膈下積氣。B 超檢查可發現腹腔膿腫病變。

潰瘍病穿孔鑑別診斷

在診斷潰瘍穿孔時應注意與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腸繫膜動脈栓塞等外科疾病鑑別。
1、急性闌尾炎 轉移痛是其典型表現。但有時與胃穿孔胃內容物向右下腹部擴散難以區別。闌尾炎的病變位於右下腹,所以其固定的壓痛點在右下腹部,多形成侷限性腹膜炎。胃穿孔病人則上、下腹都有壓痛,且以上腹痛為顯著,腹膜刺激徵比闌尾炎瀰漫。肛門指診有時可在直腸右側觸及壓痛,也有助於闌尾炎的診斷。
2、急性胰腺炎 腹痛可在上腹偏左,向後背放射,有時可能與潰瘍穿孔難以區別。應作血、尿澱粉酶測定,潰瘍穿孔雖也可有澱粉酶升高,但多為中等度增高,若超過700Somogyi 單位則可排除潰瘍病穿孔,同時還可行腹腔穿刺抽液測澱粉酶。胰腺炎時穿刺液往往呈棕色,內無食物殘渣。X 線檢查胰腺炎無膈下游離氣體。
3、膽囊炎 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可觸及腫大的膽囊,B 超常可發現膽囊炎或合併的膽結石,膈下無遊離積氣。此外,還要與胸膜炎、宮外孕等疾病鑑別。

潰瘍病穿孔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
潰瘍病穿孔的治療原則主要是禁食、早期手術、抗休克、抗感染等。 (1)禁食:一經確診為潰瘍病急性穿孔,即禁任何飲食,包括各種藥品,目的是儘量減少胃內容物及胃內分泌。
(2)止痛:由於潰瘍穿孔的疼痛劇烈難忍,有些患者可因疼痛而休克,故‘一旦明確診斷,即可肌注杜冷丁等止痛針劑,解除患者痛苦。
(3)胃腸減壓:及早放置胃管,抽吸胃內容物,減輕胃腸壓力,防止外溢腹腔繼續污染。
(4)靜脈輸液:可根據患者嘔吐輕重、尿量多少、體温變化、胃腸減壓量及血壓改變情況等,及時補充調整輸液量和電解質,並加強營養等支持治療。
(5)抗感染:多采用抗菌能力強且抗菌譜廣的抗生素,如先鋒黴索類、氨苄青黴素等。
(6)手術或非手術療法:醫生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其病情發展決定是否採用手術治療。
1、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通過有效的胃腸減壓減少漏出,加上抗生素控制感染,胃穿孔處將自行閉合,腹腔滲出逐漸吸收,可避免1 次手術而獲痊癒。但其必須在嚴格選擇下采用,指徵為:空腹穿孔早期,在發病後9h 以內者;穿孔較小,空腹穿孔,滲出量不多,症狀不嚴重;病人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或無施行手術條件者;穿孔時間已有幾天,而臨牀症狀不重或已有侷限。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如下:
(1)禁食及胃腸減壓放置鼻胃管持續減壓:胃管的位置要確保在胃大彎遠端,口徑要夠大(18F),減壓的裝置應能定時調空。在12h 內,每半小時吸引1 次,隨着症狀的改善.全身情況好轉,改為每小時吸引1 次。
(2)輸液:靜脈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抗生素的使用:胃穿孔引起的腹膜炎除化學性刺激外,還有繼發性細菌感染可能,主要是口腔和咽部細菌的污染,培養以鏈球菌居多,故應選擇適當的廣譜抗生素治療。
(4)監護:對全身中毒症狀嚴重的病人,應送入ICU 內嚴密監護,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凡觀察過程中出現病情加重、全身情況惡化時,應毫不猶豫地改行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分為穿孔單純縫合術或胃大部切除術。穿孔單純縫合術應用於腹腔滲出較多、污染嚴重、體質較弱、一般情況差的病人。在胃潰瘍穿孔行穿孔縫合時,可同時作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加幽門成形術,這樣既解決穿孔問題,也對潰瘍進行根本性治療,效果較好。對胃潰瘍穿孔疑有癌變者,應儘可能行胃大部切除術,並取材做病理檢查,以免遺漏胃癌的診斷。

潰瘍病穿孔預防預後

預後:在胃潰瘍穿孔行穿孔縫合時,可同時作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加幽門成形術,這樣既解決穿孔問題,也對潰瘍進行根本性治療,效果較好。
預防:凡有潰瘍病史的患者,應積極、規範、系統地治療,防止出現潰瘍病併發
症——潰瘍病穿孔。

潰瘍病穿孔飲食原則

①少量多餐,每日5~6餐,注意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選用易消化、營養價值高及保護胃的食物;②烹調方法宜用蒸、熬、煮、汆、燴等烹調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⑧忌用粗纖維多、硬而不易消化的食物;④避免用過甜、過酸、過冷、過熱及辛辣食物。 [1] 

潰瘍病穿孔併發症狀

1、休克 穿孔後劇烈的化學性刺激可引起休克症狀。病人出現煩躁不安、呼吸淺促、脈快、血壓不穩等表現。隨着腹痛程度的減輕,情況可趨穩定。此後,隨着細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趨惡化,嚴重者可發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2、急性腹膜炎 全腹肌緊張如板狀,壓痛顯著,拒按,全腹可引出反跳痛。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增高,一般急性穿孔的病例,白細胞計數在1.5 萬~2萬/mm3 之間,中性白細胞增加;血紅蛋白與紅細胞計數因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亦都升高。試探性腹腔穿刺,抽出的液體作顯微鏡檢查,如見滿視野的白細胞或膿球,説明為炎性腹水,是診斷腹膜炎的證據。還可以測定氨的含量,若超過3μg/ml,説明有胃腸穿孔。

潰瘍病穿孔流行病學

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高於胃潰瘍。綜合國內外文獻,前者與後者之比,在我國約為6~15∶1,西方國家1953 年以前為12~19∶1,而60 年代以後為6~8∶1。潰瘍穿孔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30~50 歲多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見於40 歲以下的青壯年,而胃潰瘍穿孔以50 歲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