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濱區

鎖定
湖濱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是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商貿、金融、文化中心, [15]  湖濱區系豫西丘陵山區,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陽光充足, [2]  總面積185平方千米, [15]  截至2023年末,湖濱區常住人口32.47萬; [22]  截至2023年6月,湖濱區下轄7個街道、3個鄉; [14]  區政府駐三門峽市湖濱區河堤北路。
湖濱區境內於1957年,設立郊區;1986年,設立湖濱區, [3]  湖濱境內虢國車馬坑比兵馬俑早600年,2003年虢國車馬坑博物館榮獲“全國十大精品博物館”稱號。陝州城遺址內的古建築寶輪寺塔,是中國現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比北京天壇迴音壁早358年。 [20]  三門峽黃河大壩1960年建成蓄水,為世界上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混水發電提供了成功範例。屹立於滔滔黃河中的中流砥柱,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19]  湖濱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1]  [15] 
2023年,湖濱區地區生產總值3274036萬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582萬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1238606萬元,同比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1963848萬元,同比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為2.2∶37.8∶60。 [22] 
中文名
湖濱區
外文名
Hubi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4112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河南省三門峽市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部
面    積
185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街道、3個鄉
政府駐地
三門峽市湖濱區河堤北路
電話區號
0398
郵政編碼
472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2.47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虢國博物館
火車站
三門峽站
車牌代碼
豫M
地區生產總值
327.45 億元(2023年)

湖濱區歷史沿革

夏商,屬豫州
周,先後屬焦國虢國。春秋,屬晉國。戰國,為地。
秦,屬三川郡陝縣。
漢,屬弘農郡
三國,屬魏國恆農郡。
晉,屬弘農郡。北魏,先屬恆農郡。太和十一年(487年),屬陝州陝縣。
隋,為河南郡之地。
唐,屬河南道陝州。
五代梁,屬鎮國軍陝州。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皆屬保義軍陝州。
宋,屬永興軍陝州。
金初,屬西安軍河南府,後屬金昌府陝州硤石縣。
元,屬河南路陝州陝縣。
明,屬河南府陝州。
清初,沿明置,雍正二年(1724年),屬河陝汝道直隸陝州。
民國二年(1913年),屬河洛道陝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豫西第三行政區陝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區陝縣。
1949年,屬陝州專區陝縣。
1952年,屬洛陽專區陝縣,是城關區和會興鎮區的大部分。
1956年4月,陝縣劃出會興鎮區建立三門峽工區。9月,三門峽工區更名洛陽專員公署三門峽辦事處。
1957年,撤銷洛陽專員公署三門峽辦事處,設立三門峽市地級市)。6月,設立郊區。
1959年6月,陝縣改歸三門峽市領導,11月,撤銷陝縣,併入三門峽市。
1960年2月,原陝縣城關行政區一部分與三門峽市郊區公社合併,建立陝州人民公社。6月,陝州人民公社併入湖濱區(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湖濱區人民公社的農村部分定名陝州人民公社,8月,改稱陝州區。10月,又改稱郊區。
1961年,陝縣從三門峽市分出,恢復建置,三門峽降為縣級市,隸屬洛陽專員公署
1963年,撤銷郊區。
1986年,三門峽市升級為地級市。5月,設立湖濱區,屬三門峽市 [3] 

湖濱區行政區劃

2005年,撤銷崖底鄉,併入交口鄉,撤銷會興鎮,併入磁鍾鄉 [4] 
截至2023年6月,湖濱區下轄7個街道、3個鄉:湖濱街道前進街道車站街道澗河街道大安街道會興街道崖底街道交口鄉磁鍾鄉高廟鄉 [14]  共39個社區,336個居民小組;47個村,305個村民小組。 [2]  區政府駐三門峽市湖濱區河堤北路。

湖濱區地理環境

湖濱區位置境域

湖濱區,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南岸。介於北緯34°40'~34°50',東經111°08'~111°24'之間,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相望,東西南三面為陝州區環圍,總面積185平方千米。 [2]  [15] 

湖濱區地質

湖濱區位於華北地台的西南緣,在區域構造位置上處於華熊上元拗褶帶上、崤山和黃河的地蟹之間。地質構造體系屬於“祁連山一呂梁山一賀蘭山”山字型構造的前弧,同時又屬於三門峽盆地的一部分。 [2] 

湖濱區地形地貌

湖濱區系豫西丘陵山區,海拔一般在300米~923米之間,南為秦嶺支脈,西、北、東為中條山支脈。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最高點櫻桃山,海拔923米,西南最低點是青龍澗河人黃河口處,海拔300米。
湖濱區地形概括為“兩嶺(富村嶺、磁鍾嶺)一山(高廟山)一道川(青龍澗河川)",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山地一丘陵一澗河谷地一黃河階地。區內中山21座,峁梁48個,大小溝系113個。山區面積佔17.2%,丘陵面積佔66.1%,平原面積佔16.7%。 [2] 

湖濱區氣候

湖濱區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陽光充足,但降水少而不均,風多,氣候乾燥,地區差異性比較大。 [3]  年日照時數2168.6小時,年日照距平百分率2%。年平均氣温14.7℃,年降水量524.0毫米。年無霜期244天,年最多風向為東北風。 [2] 

湖濱區水文

湖濱區屬黃河流域,河流有黃河、青龍澗河。大小天然露頭泉75處,年估計出水量781.9萬立方米。 [2] 

湖濱區土壤

湖濱區土壤均系褐土類,其中有褐土、碳酸鹽褐土、淋溶褐土、褐土性土4個亞類,9個土屬,19個土種。 [2] 

湖濱區自然資源

湖濱區水資源

湖濱區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3452.34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3432.97萬立方米,扣除重複計算量676.41萬立方米,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208.9萬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中,天然降水年均降水量554.9毫米,地表徑流量1917.18萬立方米,過境河流可利用1535.16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中,降水入滲補給量1203.32萬立方米,農田灌溉回滲補給量232.51萬立方米,河流側向補給量1997.24萬立方米。 [2] 

湖濱區土地資源

湖濱區境內白麪土、立黃土和壤質壚土,佔耕地的63.7%、16.9%和10%。另有紅黃土、坡黃土、灰石土、廢墟土、堆墊碳酸鹽褐土褐土性土等6個土屬,約佔耕地9%。 [2] 

湖濱區生物資源

湖濱區野生林木有毛白楊、棠梨、麻櫟、酸棗、荊條、君遷子、山葡萄、紫藤等。野生牧草有白草、茅草、黃蒿、蒼耳、馬唐、小薊等。
湖濱區野生藥材有枸杞、防風、黃芪、茵陳、蒲公英、薄荷等。野菜有灰灰菜、麪條菜、馬齒莧、薺菜。野生工業用草有蘆葦
湖濱區野生哺乳動物有豬獾、狗獾、野兔、松鼠等。鳥類有雀鷹、紅腹錦雞、四聲杜鵑白腰雨燕黑枕綠啄木鳥雲雀、鳳頭百靈、大葦鶯等。魚類有鯉魚、白條魚等。昆蟲類有中華蚱蜢中華螳螂雲紋虎甲大青葉蟬等。 [2] 

湖濱區礦產資源

湖濱區礦產資源分佈呈點多、面廣、規模小。共發現有鋁、煤、石膏、鐵、金、白雲岩、石灰等1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有鋁、煤、石膏、石灰岩等礦種。 [2] 

湖濱區人口

湖濱區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湖濱區常住人口326682人。 [10] 
截至2023年末,湖濱區常住人口32.4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93.37%,比上年末提高0.4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1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3.99‰;死亡人口0.2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7‰。 [22] 

湖濱區民族構成

2018年,湖濱區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 [2] 

湖濱區經濟

湖濱區綜述

2023年,湖濱區地區生產總值3274036萬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582萬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1238606萬元,同比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1963848萬元,同比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為2.2∶37.8∶60。 [22] 
財政收入
2023年,湖濱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424萬元,同比增長23.5%。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0665萬元,同比增長14.5%。 [22]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湖濱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9.9%;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8.8%;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5%。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1.8%。其中,住宅投資同比下降44.3%。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618106平方米,同比增長25.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55041平方米,同比增長50%。全區房屋新開工面積136724平方米,同比下降7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31476平方米,同比下降74.9%。全區商品房銷售額263922萬元,同比增長4.5%。其中,住宅銷售額226602萬元,同比增長21.8%。 [22] 
居民收入消費
2023年,湖濱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84.8元,同比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029.1元,同比增長0.3%。 [22] 

湖濱區第一產業

2023年,湖濱區糧食種植面積60141畝,糧食總產量21690.6噸。其中,夏糧種植面積29568.1畝,產量10263.5噸;秋糧種植面積30572.9畝,產量11427.1噸。
2023年,湖濱區生豬存欄34000頭,比上年下降26.9%;出欄55000頭,比上年增長21.4%。羊存欄11500只,比上年下降10.9%;出欄18400只,比上年增長24.9%。家禽存欄322000只,比上年下降19.6%;出欄520000只,比上年增長18.4%。
2023年,湖濱區4800噸,比上年增長4.3%;牛奶產量5300噸,比上年增長12.8%。 [22] 

湖濱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湖濱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1%,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
2023年,湖濱區規模以上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5%;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9%;通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4%。
2023年,湖濱區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飲料產量同比增長3.6%;紗產量同比下降11.1%;鋁材產量同比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同比下降1.6%。 [22] 
建築業
2023年,湖濱區建築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2%。建築工程產值同比增長8.9%;安裝工程產值同比增長20.5%;其他產值同比增長12.3%。建築業企業本年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23.2%。 [22] 

湖濱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湖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6950萬元,同比增長5.3%。
2023年,湖濱區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27.4%;飲料類同比下降1.4%;煙酒類同比增長38.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增長38%;金銀珠寶類同比增長110.1%;日用品類同比增長114.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2.5%;中西藥品類同比增長19.6%;文化辦公用品類同比下降22.3%;傢俱類比同比下降100%;通信器材類同比增長44.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同比增長2.3%;石油及製品類同比增長30.2%;汽車類同比增長8.4%。
2023年,湖濱區批發業銷售額1569125萬元,同比下降0.9%;零售業銷售額1125254萬元,同比增長6.3%;住宿業營業額19974萬元,同比增長8.3%;餐飲業營業額139609萬元,同比增長2.3%。 [22] 
物流業
2023年,湖濱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96887萬元,同比增長6.2%。 [22] 
旅遊業
2023年,湖濱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0.5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0.65億元,接待入境遊客(含港澳台同胞)1850人次。 [22] 

湖濱區交通運輸

湖濱區有隴海鐵路鄭西高速鐵路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310國道、省道314線、209國道、侯馬—十堰高速公路、蒙西鐵路等交通線。 [2] 
截至2018年,湖濱區共有公交線路22條,公交車輛297台,營運出租車600輛。 [2] 

湖濱區政治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周建文
區長
喬繼明
僅列黨政主要領導,截至2024年3月 [21] 

湖濱區社會事業

湖濱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湖濱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393人,在校生583人。普通高中招生319人,在校生1087人。初中學校招生262人,在校生868人。普通小學招生1961人,在校生10563人。 [22] 

湖濱區科學技術

2023年,湖濱區省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高新技術企業26家。50家企業通過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各類創新平台達到64個,其中,年內新增省級研發類平台3個,年內新增市級研發類平台9個。全年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1筆,技術合同交易額12958.8萬元,較上年增長335%。 [22] 

湖濱區文化事業

2022年,湖濱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加快建設,38處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建成投用,原創戲劇《布衣英雄》入選河南省五個一工程,中流砥柱博物館入選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百大標識數字化項目。 [18] 
國家一級文化館:三門峽市湖濱區文化館。 [11] 

湖濱區醫療衞生

2023年,湖濱區共有衞生機構216家,其中區二級綜合醫院1家,衞生院4家,疾病控制中心(衞生監督所)1個,婦幼保健院1個,一級醫院6個,門診部23個,個體診所110個,村衞生室44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26個。已基本建立起覆蓋全區的社區衞生服務網絡體系,實現轄區居民醫療衞生服務全覆蓋目標。 [22] 

湖濱區社會保障

2023年,湖濱區共發放企業退休養老金15011萬元,機關事業養老金10422萬元;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934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1626.38萬元。
2023年,湖濱區城鄉低保對象4277人,累計發放低保金1830.27萬餘元;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支出臨時救助金192萬元,共救助306人次。 [22] 

湖濱區歷史文化

湖濱區地名由來

湖濱區因地處黃河三門峽水庫(人工湖)之濱而得名。 [3] 

湖濱區文物

虢國車馬坑
虢國車馬坑,為長方形,坑底南北長15米,東西寬3.82米,深4.1米,坑內保存有戰車5輛,戰馬10匹,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銅車飾、銅馬飾及其它陪葬品,是中國發現的東西周相交時期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1963年,被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湖濱區風景名勝

虢國博物館
虢國博物館,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六峯北路,是是建立在西周虢國墓地遺址上的一座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基本陳列分為六個部分。出土珍貴文物1萬多件。其中兩座國君墓出土許多國寶級文物。先後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第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國家二級博物館”等多項榮譽。 [5]  [16] 
虢國博物館 虢國博物館
寶輪寺塔
寶輪寺塔,原為陝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寺已早毀,唯塔獨存。外形作唐塔,內部結構承襲宋塔的建塔方法,融合唐宋密檐式塔和樓閣式塔的藝術特點和結構方法,是比較特殊的塔形。該塔同北京天壇迴音壁、山西普救寺鶯鶯塔、重慶市潼南大佛寺石磴琴聲,同為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三門峽中流砥柱景區
三門峽中流砥柱景區位於湖濱區高廟鄉,景區主要包括中流砥柱石、朝我來、大禹文化公園、中流砥柱博物館、角古東商業街、沿黃時光列車、中藥科普基地、萬畝梯田、七景台等。景區以黃河文化為底藴,以砥柱精神和治水精神為主題,是集文化展示、山水觀光、科普研學、娛樂遊樂、康體養生、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類旅遊區。2023年,三門峽中流砥柱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景區。 [17] 

湖濱區著名人物

張華
張華,1966年1月生,河南三門峽人,1988年8月參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農工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畢業。現任深圳市副市長、農工黨省委會常委。 [8] 
王正印
王正印,河南三門峽人,1967年8月生,中山大學動物學專業畢業,1989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民建。現任惠州市政協副主席,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民建市委會主委。 [9] 

湖濱區榮譽稱號

2019年9月,湖濱區入選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1] 
2021年9月,湖濱區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12] 
2022年12月,湖濱區入選2022年國家水土保持示範。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