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門峽水庫

鎖定
三門峽水庫,黃河上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水利樞紐正式投入使用。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治黃工程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着黃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護着冀、豫、魯、皖、蘇5省25萬平方公里範圍內1.7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該樞紐運營45年來,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
中文名
三門峽水庫
時    間
1957年4月13日
性    質
水利樞紐工程
中蘇專家
120餘人

三門峽水庫歷史沿革

渭河流域淤積了大量泥沙,河牀抬高,大片良田浸沒,土地迅速鹽鹼化,危險直逼古都西安。迫於無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萬千瓦發電機組,改裝5萬千瓦小機組。同時耗費驚人的人力物力財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騰,不下百億元投進水庫“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許多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向寧夏缺水地區遷徙。水庫的諸多後遺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水利部長傅作義等參加三門峽工程開工典禮 水利部長傅作義等參加三門峽工程開工典禮 [1]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裏,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三門峽水庫援助項目

■ 中蘇援助:三門峽水庫列入蘇聯工程項目之中
1953年是我國由經濟恢復階段走向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長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要求下,在周恩來具體負責下,經過與蘇聯政府商談,決定將根治黃河列入蘇聯援助的156個工程項目。
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
1954年,國家計委正式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1月,以蘇聯電站部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柯洛略夫為組長的蘇聯專家組來華。2月至6月,中蘇專家120餘人,行程12000餘公里,進行黃河現場大查勘。蘇聯專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門峽壩址。柯洛略夫説:“任何其它壩址都不能代替三門峽為下游獲得那樣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門峽那樣能綜合地解決防洪、灌溉、發電等各方面的問題。

三門峽水庫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游河牀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三門峽水庫嚴重問題

三門峽立項之初就遭到陝西方面的堅決反對,當時陝西不少政府官員通過多種渠道力陳此項目對陝西的影響。其實早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前蘇聯專家提出的“高壩大庫”的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雖然被全票通過,但同時也遭到了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和水電總局實習生温善章的反對。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1962年,陝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陝西省代表提交提案,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
在隨後的許多年裏,三門峽工程的運用方式雖幾經調整,但三門峽工程對上游(主要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卻仍在繼續。

三門峽水庫名稱由來

黃河在陝西省的潼關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衝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