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康乾盛世

(2005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清康乾盛世》是2005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治亭。 [1]  本書詳述了康乾盛世形成的國際國內環境,盛世出現的種種特徵,以及盛極而衰的必然結局,總結出有關盛世的一般規律。
書    名
清康乾盛世
作    者
李治亭
類    別
清史別叢
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9月1日
頁    數
547 頁
定    價
36.8 元
開    本
小16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4369506
商品尺寸
22.8 x 15 x 2.4 cm
商品重量
612 g
ASIN
B00116C6F4

清康乾盛世內容簡介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但因制度僵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2] 
“康乾盛世”固然是封建社會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華高峯,但又是一個不完美的盛世。首先“康乾盛世”在中國歷史的縱向看,其盛世規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沒有質的改變;其次,從世界的橫向看,康乾盛世時期的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當時的經濟生產總量仍高於西方,但是生產技術卻相對落後了)
文化科技已經落後於西方,這是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沒有出現的情況。
還有,盛世下的清朝有很多弊端:第一,為了限制明末以來土地兼併的發展和商業資本的發展及恢復農業生產,清政府採取“重農抑商”政策,使得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壓制;第二,八股取士,並且大興文字獄,殘害大量文人學士,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民的思想。在此期間,整個社會發展緩慢,歐洲卻爆發了工業革命,科技文明跨越式向前發展,大清國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差距越拉越大。此外,還有改土歸流,加強了國家對邊疆地區的管理,但卻加劇了中央與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矛盾,引起了多次邊民起義,此外,改土歸流亦只流於形式,僅是“換了官名,人還在,一姓土皇”。

清康乾盛世特色評論

清代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輝煌,它以超越前代的輝煌照亮了18世紀的中國。作者以廣闊的視野、全新的觀念和新穎的見解,大氣磅礴、淋漓酣暢、真實地解讀盛世的盛衰起落。歷史的激情與理性的思辨,歷史的感悟和對歷史的深刻透視,無不給人以全新的感受。
一個原本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下的中國社會,居然在18世紀達到對中國的專制達到一個頂峯,而且超越了前代,使中國全面落後於東方。這不能不是一個“偉大奇蹟”。康乾盛世,説到底,是一次經久不斷的文化創造。
如追溯淵源,從入關前皇太極時期就已開始了構想,為未來的大規模營造指明瞭道路。入關後,從順治特別是從康熙時全面實施儒家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把儒家的價值觀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重建了一代封建王朝,而且以三代人的持續努力,終於把這個王朝推向專制統治的光輝頂點。 [2] 

清康乾盛世本書目錄

卷一 17世紀中國
(一)明末中國大勢
(二)農民摧毀明朝
(三)清軍幸運進關
(四)亂極重歸一統
卷二 重建封建王朝
(一)承傳明制政體
(二)恢復封建經濟
(三)嚴厲整飭吏治
(四)調整滿漢關係
(五)安撫邊疆諸族
卷三 由亂走向大治
(一)大權收歸皇帝
(二)削除三藩割據
(三)東北反擊沙俄
(四)西北揚威平叛
(五)修德中外一家
卷四 初步實現大治
(一)治河安邦治國
(二)富國裕民新政
(三)籠絡知識階層
(四)吏清政通人和
(五)開創盛世局面
(六)西南初奏凱歌
卷五 繼續穩步發展
(一)雍正承前啓後
(二)清除允禩集團
(三)從嚴整頓吏治
(四)君主高度專制
(五)強化思想統治
(六)發展經濟新策
(七)旌旗再指西北
(八)改革西南土司
卷六 形成全盛之局
(一)為政寬嚴相濟
(二)高宗品格特色
(三)“十全武功”紀盛
(四)財富充盈府庫
(五)人口首次爆炸
(六)商業城鎮並興
(七)文化俊採星馳
卷七 尾聲:盛世落下帷幕
(一)持勇保泰求安
(二)拒絕西方文明
(三)社會動盪加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