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

鎖定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2020年春夏季中國報紙十大流行語。 [1]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新的長征。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准在深圳等設置經濟特區
中文名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
舉辦地點
廣東省深圳市

目錄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背景介紹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新的長征。
1979年4月,廣東省委負責人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興辦出口加工區、推進改革開放的建議。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還是叫特區好,中央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同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先行一步”,並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明確要求發揮經濟特區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帶動作用。 [2]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 [3]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4]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鉅變

——40年來,深圳奮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地區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2.7億元增至2019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20.7%,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財政收入從不足1億元增加到9424億元,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
——40年來,深圳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創1000多項改革舉措,奏響了實幹興邦的時代強音,實現了由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跨越。
——40年來,深圳堅持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吸引全球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由1980年的0.18億美元躍升至2019年的4315億美元,年均增長26.1%,實現了由進出口貿易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跨越。
——40年來,深圳堅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由經濟開發到統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40年來,深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醫療、住房等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比1985年增長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了由解決温飽到高質量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2]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經驗

一是必須堅持黨對經濟特區建設的領導,始終保持經濟特區建設正確方向。
二是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改革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是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四是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
五是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六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羣眾。
七是必須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為經濟特區發展的重要保障。
八是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九是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
十是必須堅持在全國一盤棋中更好發揮經濟特區輻射帶動作用,為全國發展作出貢獻。 [2] 
石雕牛 石雕牛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大事

●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誕生。《條例》規定在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鼓勵外商到經濟特區投資辦企業,賦予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方面更大的自主權。
● 1980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中進行勞動合同制度改革試點,在全國率先打破了固定用工的傳統體制,“炒魷魚”一詞開始走向全國。
● 1982年,深圳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這句口號成為打破思想禁錮、激勵人們投身改革開放大業的時代強音。
● 1983年9月,2萬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深圳,參與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他們用青春和汗水開出一條條馬路,築起一棟棟高樓,創造了三天建一層樓的“深圳速度”。
● 1983年9月,由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深圳大學開始招生。
● 1984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並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 1984年3月,“三天一層樓”的國貿大廈成為深圳城市標誌,“深圳速度”被載入史冊。
● 1985年11月,深圳成立全國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為中國內地建立規範化的外匯市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 1987年2月,深圳出台了全國第一個《關於鼓勵科技人員興辦民間科技企業的暫行規定》,鼓勵技術入股、興辦民營科技企業,由此催生了一批高科技民營企業。這項規定催生了深圳第一批草根創業潮,華為、中興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均創立於這一產業背景,為深圳高科技產業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體制機制的基礎。
● 1987年4月,“招商銀行”在深圳掛牌,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企業自辦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誕生以來,開創了中國銀行業的數十個第一。
● 1987年12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拍賣一宗土地編號H409-4,面積8588平方米地塊50年使用權。這是土地使用權在國內第一次作為資產進入市場,被稱為新中國建立土地使用制度後的“第一場革命”。
● 1988年3月,賽格電子配套市場建立,這是全國第一家專門銷售國內外電子元器件、組織生產資料配套供應的電子市場,其所在的華強北商業街後來發展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
● 1988年3月,深圳平安保險公司成立,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股份制保險機構,也是中國金融保險業中首家引入外資的企業。
● 1989年,在團市委組織下,19位熱心人士通過一條熱線,開通“為您服務”熱線電話,為來自五湖四海的特區建設者提供傾情幫助。1990年,深圳創立內地首個義工團體。如今,“志願者之城”已成為城市名片。
● 1990年12月,深圳證券交易所率先試營業。次年4月16日,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成為中國內地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
● 1991年10月,深圳機場建成通航,歷時僅2年4個月,機場建設有多項改革創新,在全國機場建設中第一家自籌資金建設。深圳海陸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 1992年1月,鄧小平同志再次視察深圳並發表重要談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正確方向,推動深圳乃至全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深圳特區報為此發表“猴年新春八評”和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在海內外產生重大反響。
● 1992年7月,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為深圳經濟特區發揮“試驗田”“窗口”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 1992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標誌着深圳農村向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 1994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考察深圳,勉勵特區“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
● 1995年,深圳出台《深圳經濟特區公民無償獻血及血液管理條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部有關無償獻血的地方性法規。
● 1995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考察深圳,指出:深圳要繼續發揮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場”作用,對內地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要在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方面起促進作用。
● 1997年1月,“深圳人才大市場”投入使用,開勞動力商品化之先河。深圳人才大市場不斷探索,創新人才服務的舉措和做法,促進了全國人才交流和各地人力資源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 1999年10月,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這是當時國內舉辦的最大規模的高新技術盛會,集高新技術成果交易、產品展示、項目招商、信息交流於一體,並首次引入風險投資機制。其後發展成為“中國科技第一展”。
● 1999年2月,騰訊推出即時通信軟件“QQ”,在隨後的移動互聯網大潮中,騰訊應勢推出微信,用户已經超過12億,已成長為一家全球領先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文化公司。
● 2000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考察深圳,在南嶺村勉勵大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
● 2000年8月,深圳大學城開始創建,隨後吸引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國內名牌大學的教育機構入駐。
● 2000年11月,首屆“深圳讀書月”成功舉辦,從此,每年11月,深圳準時敲響讀書的鐘聲,提升公眾讀書意識,點燃市民閲讀熱情。
● 2000年11月,深圳蓮花山公園山頂鄧小平塑像揭幕儀式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塑像揭幕。
● 2003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考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
● 2003年12月,首屆“深圳關愛行動”舉辦,深圳致力打造愛心之城、和諧家園。已開展17年的關愛行動共舉辦3萬多項愛心活動,吸引了上千萬人次參與,湧現了叢飛、李傳梅、郭春園等一大批愛心人物,並逐漸探索建立了關愛行動長效工作機制。
● 2004年5月,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同意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中小企業板設立以來,迅速成為我國高成長性、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最重要的直接融資平台。
● 2004年11月,首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深圳舉行,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五屆,奠定了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地位,成為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平台。
● 2005年10月,深圳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深圳已連續五屆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 2005年11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成為中國內地首個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城市。
● 2006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實施,成為全國第一個保護改革創新的專項法規。
● 200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十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為當時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製造難度最大的橋樑之一的深圳灣大橋通車剪綵,並以深圳灣口岸首位旅客身份通關。
● 2008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稱號,深圳成為全球第6個、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同時也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第16個成員,是中國第一個加入該網絡的城市。
● 2010年,國務院批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經濟特區面積從395.8平方公里擴大至1952.8平方公里。
● 2010年8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之際,由深圳報業集團主辦了“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評選活動。經過3個月的專家及市民投票評選,“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當選為“深圳十大觀念”。
● 2010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 2010年9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經濟特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台階。
● 2010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 2011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汕尾市海豐縣圈定468.3平方公里,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啓以“飛地經濟”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試驗。
● 2011年6月,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揭牌,深圳國家基因庫依託華大基因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基因庫。
● 2011年8月,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舉行,共有152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0多名運動員、工作人員和嘉賓參加,實現了“不一樣的精彩”。
●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離京考察首站來到深圳,向世界鄭重宣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
● 2013年3月,全國首部商事登記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正式施行,率先全面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 201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深圳頒發“全球全民閲讀典範城市”證書,這是該組織授予全球城市關於全民閲讀的最高榮譽。
● 2014年2月,深圳召開政法工作會議,宣佈正式啓動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這標誌着法官將與行政級別脱鈎,併成為公務員隊伍中單獨職務序列。這項改革在全國屬於首創,為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提供“深圳經驗”。
● 2014年4月,教育部同意批准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2015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批示要求,深圳市要牢記使命、勇於擔當,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在“四個全面”中創造新業績,努力使經濟特區建設不斷增創新優勢、邁上新台階。
● 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揭牌成立。
● 2015年4月,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同時成立。該片區把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前海國家服務業開放發展戰略平台功能、蛇口發達的港口航運產業基礎更好結合起來,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
● 2015年12月,深圳開始推行社區黨建標準化,全市645個社區統一設黨委,推進“五個標準化”建設。
● 2016年10月,國家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學與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在深圳正式設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 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開通。這是繼“滬港通”之後,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重要里程碑。
● 2017年1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正式實施,深圳也於當天迎來了首個法定人才日,全國首個以 “人才”命名的主題公園——深圳人才公園正式開園。深圳市人才集團、深圳市千里馬國際獵頭公司同日揭牌。
● 2018年7月,深圳推出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專業人才等各類羣體,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
● 2018年,深圳出台“營商環境改革20條”“民營經濟5條”,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記實現“三十證合一”“深圳90”等一攬子政策,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深圳,首次賦予深圳“朝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崇高使命。
● 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深圳技術大學
●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要始終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全面擴大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希望深圳市廣大幹部羣眾繼續解放思想、真抓實幹,改革開放再出發,不斷推動深圳工作開創新局面、再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在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
● 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揭牌,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為深圳的第“10+1”區,肩負起創新先行飛地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特殊使命。
● 2019年1月,深圳市委召開六屆十一次全會,將2019年定為“水污染治理決戰年”,該年年底,深圳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圳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2019年3月,《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是全國首部綜合類知識產權保護條例。2019年,深圳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授權量增速、有效發明專利5年以上維持率和PCT申請量5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 2019年4月,《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印發。該方案提出對標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按照“一區兩核多園”的佈局,將南山園區、坪山園區等五個條件比較成熟的園區納入深圳高新區範圍。原深圳高新區規劃面積11.52平方公里,擴區後深圳高新區總規劃面積為159.48平方公里,將打造成為深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重要載體。
●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一偉大實踐的重大時代性開啓,是繼興辦經濟特區後深圳迎來的又一重大歷史性機遇,是深圳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對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深圳開放再出發、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意見》明確了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五個戰略定位”“三個階段目標”和“五個方面率先”。《意見》的制定出台,是繼2018年1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之後,中央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局對深圳經濟特區的最新戰略定位,標誌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也標誌着深圳發展進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
●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全線出擊,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全力奮戰。作為一座管理人口逾2000萬的超大型城市、出入境旅客佔全國總量近四成的口岸城市,深圳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科學調度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省的指示、決策、部署,舉全市之力,堅決做到“外嚴防輸入、內嚴防擴散、嚴防再輸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上半年GDP在一線城市中率先由負轉正。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表彰大會上,深圳4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個單位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2020年3月,科技部、發改委等部委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深圳將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將大手筆佈局、大力度推動“兩區兩城”建設——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高標準建設光明科學城,高起點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高質量推進高新區建設,瞄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持續衝鋒,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重要一極。
● 2020年7月,深圳獲評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全國第一。
● 2020年8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深圳有平安、華為、正威國際、恆大集團、招商銀行、騰訊、萬科、深投控8家企業上榜。
● 2020年8月,深圳市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率先進入5G時代。深圳5G基站已累計建成超過4.6萬個、密度國內第一,5G標準必要專利總量全球領先,5G產業規模、5G終端出貨量全球第一。
● 2020年8月,深圳獲評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 2020年8月24日,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首批首發企業上市交易。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不僅標誌着註冊制改革在A股全面鋪開,同時也意味着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朝向服務於創新驅動戰略、服務於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這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也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