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定安縣

(海南省直轄縣)

鎖定
定安縣,海南省直轄縣,位於海南島的中部偏東北,介於東經110°7′-110°31′,北緯19°13′-19°44′之間,總面積1196.6平方千米。 [1]  [7]  定安縣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氣候温和,熱量豐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2]  截至2018年,定安縣轄10個鎮,縣政府駐定城鎮。 [3-4]  截至2023年末,定安縣常住28.8萬人 [27]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建制定安縣;1988年,海南建省,隸屬於海南省人民政府。 [6]  海南東環高速公路從定城鎮東部穿過,海榆東線、中線公路貫通全境。 [7]  定安縣是瓊劇的發源地,有中國民間文化(瓊劇)藝術之鄉稱號。有南麗湖名勝風景區、文筆峯道家文化旅遊區、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定陽古城(定城)、見龍塔、太史坊、八角殿、張嶽崧故居、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自然人文景點。 [7] 
2023年,定安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35.09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19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1.91億元,同比增長17.8%;第三產業增加值64.99億元,同比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5.7:16.2:48.1。按年平均人口數據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931元。 [30] 
中文名
定安縣
外文名
Ding'an
別    名
定陽
行政區劃代碼
469021
行政區類別
省直轄縣
所屬地區
海南省
地理位置
海南省東北部
面    積
1196.6 km²
下轄地區
10個鎮
政府駐地
定城鎮興安大道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編碼
571200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28.8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南麗湖
母瑞山
文筆峯
熱帶飛禽世界
定安古城 展開
著名景點
南麗湖
母瑞山
文筆峯
熱帶飛禽世界
定安古城
久温塘冷泉 收起
車牌代碼
瓊C
地區生產總值
135.09 億元(2023年)

定安縣歷史沿革

  • 名稱由來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析瓊山縣南境置定安縣,以示安定本地區,以此得名。 [6] 
  • 建制沿革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縣境歸屬曋都縣,隸屬珠崖郡,治所駐地在今瓊山東潭(今鐵橋附近);初元三年(前46年),縣境歸屬朱盧縣,隸屬合浦郡。
東漢建武十九年(43年),縣境歸屬珠崖縣,隸屬合浦郡。
三國時期吳國赤烏五年(242年),縣境歸屬朱官縣,隸屬珠崖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縣境歸屬朱官縣,隸屬合浦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縣境歸屬朱官縣,隸屬交州。
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1年),縣境歸屬崖州,隸屬廣州都督,治所駐地在今儋州北;同時,冼夫人實行安撫,千餘峒黎人歸附,黎漢雜居。
隋大業六年(610年),縣境歸屬顏盧縣,隸屬珠崖郡,治所駐地在瓊山市區(今海口境內)。
武德五年(622年),縣境歸屬顏城縣,隸屬崖州;貞觀元年(627年),縣境歸屬舍城縣,隸屬崖州;貞觀五年(631年),析舍城置瓊山縣,定安縣地屬瓊山縣,以瓊山、富雲、博遼、臨機、萬安5縣置瓊州,州治在今海口市舊州鎮;貞觀十三年(639年),瓊山分為顏羅、曾口、容瓊3縣,定安屬於顏羅縣;鹹通五年(864年),縣境歸屬忠州,隸屬安南都護府,所駐地在顏羅縣南境黎峒,存在7年,下不設縣;鹹通十二年(871年),縣境歸屬瓊山縣,隸屬瓊州。
唐亡後,五代時屬於後漢,建置不變。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縣境歸屬鎮州,隸屬瓊管安撫司,治所駐地在黎母山東部的虞嶺;此時,南部屬鎮州的鎮寧縣,北部仍屬瓊山縣;政和元年(1111年),縣境歸屬瓊山縣,隸屬瓊管安撫司。
南宋時期,建置不變。
定安縣建置於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天曆二年(1329年),升定安縣為南建州,直屬於海北(今廣西北海市)元帥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 [9]  ,改南建州為定安縣;洪武三年(1370年),縣治於次年遷到定陽(今定城)。
清代不變。
民國時期,定安縣民國政府設在定城,隸屬瓊崖綏靖委員會公署、瓊崖行政委員會、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公署等。
定安縣地圖
定安縣地圖(4張)
1950年,定安縣人民政府隸屬於海南軍政委員會,縣政府設在定城舊縣衙。
1951年,隸屬於海南行政公署。
1958年12月,與屯昌縣合併為定昌縣,縣政府駐地為屯城。
1961年5月,恢復定安縣,人民政府駐地在定城。
1985年,隸屬於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
1988年,海南建省,隸屬於海南省人民政府。 [1] 
定安夜景 定安夜景

定安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2月,定安縣下轄10個鎮、3個居、123個行政村(社區)、843個自然村、3個農場。縣人民政府駐定城鎮。 [3]  [7] 
社區(居)
其他
東北門社區、西門社區、中南街社區、江南社區、沿江社區、大眾社區、南珠社區、後山社區、山椒社區、莫村社區、見龍社區、美釵坡社區、仙溝社區
春內村、田洋村、深田村、下寨村、高良村、迎科村、仙屯村、美南村、龍嶺村、水衝坡村、桐卷村、平和村、潔秀村、巡崖村、潭黎村、龍州村、西岸村、美太村、茅坡仔村、秀龍坑村、羅温村
——
——
祿地村、新竹村、大株村、祖坡村、卜效村、白墩村、卜優村
龍湖居
陳村、正統村、桐樹村、坡村、居丁村、安仁村、石井村、佳龍村、東埇村、永豐村、裏變村
南海居
河頭村、南保村、大統村、蓮堆村、周公村、大坡村、大坡村、黃竹村、白塘村
——
昌源村、同仁村、北斗村、後埇村、後埇村、雷鳴村、石錦村、龍梅村、南九村、南安村、山地村、石盤坡村
南麗湖風景區
英湖村、龍門村、先鋒村、紅豐村、裏沙塘村、石坡村、龍拔塘村、久温塘村、大效村、雙塘村、大山村、紅花嶺村
定安縣紅衞農場
龍塘社區
嶺寨村、南勳村、西坡村、茶根村、舊村、平塘村、石塘村、鴨塘村、安良村、龍介村、菉林村、天池村、水竹村
石八農場
——
嶺腰村、封浩村、羣山村、嶺口村、佳巷村、田堆村、魯古井村、大塘村、儒沐塘村
——
中瑞居
翰林村、沐塘村、良星村、火星村、章塘村、深水村
定安縣東方紅農場
金雞嶺居
石門村、新聯村、九所村、潭陸村、大里村、南埠村、田頭村、大坡村、高塘村、白鶴村
——
參考資料: [10] 

定安縣地理環境

定安縣位置境域

定安縣位於東經110°7′-110°31′,北緯19°13′-19°44′之間,地處海南省東北部內陸,南渡江中游南畔,東與文昌市接壤,東南和南同瓊海市相連,西南和西與屯昌縣毗鄰,西北與澄邁縣交界,北和東北與海口市接壤。轄區東西寬45.5公里,南北長68公里,總面積1196.46平方公里。 [4]  [6]  [11]  [32] 

定安縣地質

  • 地層
定安縣地層主要有寒武系陀烈羣、白堊系上統報萬羣、第四系下更新統湛江組和三迭系新昌羣地層。 [11] 
  • 岩石
定安縣地質主要由砂頁岩、玄武岩、火山灰巖、花崗岩等岩石構成。 [11] 
砂頁岩是由各種碎硝物質和膠結物組成,形成於新生晚代第三紀的上新世,距今220萬年,是全縣的主要成土母質,主要分佈在雷鳴、富文、坡寨、新竹、居丁的全部和龍州、定城、仙溝、永豐的大部分。玄武岩是新生晚代第三紀至第四紀的第一期形成的橄欖玄武岩,形成於300—400萬年前,多由橄欖石和輝石組成,主要分佈在金雞嶺一帶,包括龍門大部分,黃竹部分和金雞嶺農場。幼齡玄武岩是火山灰巖,生成晚於第一期玄武岩,主要分佈在嶺口、翰林、龍塘的大部分和龍門的局部地區。花崗岩屬於中生代第四期侵入岩,形成介於早晚白堊紀之間,距今已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因常被砂頁岩堆積物覆蓋,故被誤為砂頁岩,主要分佈在定安縣南部的龍塘、龍門、翰林、坡寨和邊緣狹長地帶。 [11] 
  • 構造
定安縣地處海南島北部大地構造位置,屬華夏斷塊區華南斷坳中雷瓊凹陷部分。並位於太平洋地槽褶皺區,東南沿海褶皺系,海西冒地槽皺帶。 [11] 
境內褶皺構造:印支構造階段褶皺僅見於翰林地區;燕山構造階段褶皺作用表現較弱;喜山構造階段褶皺多被第四系覆蓋。境內斷裂構造比較發育,按斷裂的空間展布和方位,主要歸納為北東向、北西向、南北向、東西向四組。 [11] 

定安縣地形地貌

定安縣地貌呈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形狀。地勢由南向北緩度傾斜,形成南高北低的姿勢,從海拔最高點512.70米遞降至最低點15.20米。全縣境內地貌變化,具有類型多樣、成因不一的地貌特徵。既有砂頁岩、玄武岩、火山灰巖、花崗岩等所構成的台地、殘丘地貌,也有淺海沉積物和河流沖積物形成的平坦階地地貌。南部、西部、東南部丘陵起伏,有南部邊界的南牛嶺,西部的加峯嶺、西坡嶺,東部的烏蓋嶺,構成高丘(海拔250—500米)和低丘(海拔100—250米)地貌區。北部多為平坦階地(海拔50米以下),中部靠北地區有金雞嶺聳立其間,構成殘丘和台地交錯的地貌。 [12] 
定安縣地貌類別歸納可分成高丘陵、低丘陵、台地、階地、水域等,總面積為176.6464萬畝。高丘陵地海拔高度在250—500米之間,面積5.3313萬畝,佔全縣面積3.02%;主要分佈在中瑞、龍塘、翰林、東方紅農場等南部地區。低丘陵地海拔高度在100—250米之間,面積53.1978萬畝,佔全縣面積30.12%,主要分佈在永豐、黃竹、龍門、坡寨、新竹、嶺口、翰林、龍塘等地區。台地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面積75.0653萬畝,佔全縣面積42.49%,主要分佈在居丁、雷鳴、富文、仙溝、定城等地區。階地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面積37.2431萬畝,佔全縣面積21.08%,主要分佈在南渡江沿岸,龍州鄉、定城鎮、仙溝鎮等地區。水域面積5.8087萬畝,佔全縣面積3.29%,分佈在全縣各鄉鎮。 [12] 
定安縣縣境內和邊界上的大小山嶺共有92座,其中邊界上有22座。境內的山脈主要分佈在南部,其次在西部和東部。 [12] 

定安縣氣候

定安縣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和,熱量豐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24℃,年平均日照1880小時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953毫米。在季節氣候上,冬春雨水少,夏秋多風雨,乾濕季分明,且雨熱同季。 [2] 
  • 氣温
定安縣的年平均氣温北部24℃,南部23.60℃,温差0.40℃;最熱月平均氣温北部28.50℃,南部27.10℃,温差1.40℃;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北部17.80℃,南部18.30℃,温差0.50℃;極端最高氣温39.90℃,1977年5月18日在定城鎮出現;極端最低氣温2.20℃,1974年1月2日出現在南部的中瑞農場。 [2] 
由於地形與植被的不同,氣温南北有別,冬春季節一般南高北低,温差0.50℃;夏秋季節一般北高南低,温差1—2℃。 [2] 
  • 日照
定安縣處於低緯度地區,全年太陽投射的角度較大,輻射強,光熱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80小時以上,其中7月份日照時數多達223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只有94小時。日照時數最多的年份是1963年2269.40小時,最少年份是1970年1664.20小時。歷年月平均日照時數為157小時,日平均日照時數為5.20小時。 [2] 
在季節分佈上,夏季日照時數最多,佔全年日照時數的34%,春季佔20%,秋季佔28%,冬季佔18%。冬季寡照,常伴有低温陰雨天氣,對早稻育秧和越冬作物不利;夏至日可照時數最長,冬至日可照時數最短。 [2] 
  • 降水
定安縣多年平均降雨量1953毫米,地區分佈不均勻,南部偏多,北部偏少。縣內地勢南高北低,3條主要河流均自南向北流。南部高丘區雨量最多,中瑞站多年觀測平均雨量2457.50毫米,最大年雨量3219.60毫米;中部低丘台地,雨量漸少,南扶站多年觀測平均雨量2042.20毫米,最大年雨量2764.70毫米;北部為階地平原區,雨量更少,定安站多年觀測平均雨量1831.30毫米,最大年雨量2379毫米。南、北部多年平均雨量相差626.20毫米。定城年平均降水量為1953毫米,最多的是1994年2739毫米,最少的是1977年1436.8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63天,最多的是1972年191天,最少的是1977年129天。 [2] 
  • 蒸發
定安縣年平均蒸發量為1763毫米,年際變化在1500—2932毫米之間;年中5—7月蒸發最大,最大月蒸發量257毫米;蒸發量最少是12月至次年2月,最少月蒸發量4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與蒸發量之差為190毫米,降水大於蒸發,但在季節上略有區別,夏秋季降水大於蒸發,而冬春季則蒸發大於降水。 [2] 
  • 風向
定安縣的主導風向各月有異,4—8月盛行東南偏南風,出現頻率較大;9月至次年2月多吹東北風,出現頻率略大;3月主吹東南風。年中通常風速變化不大,月平均2—3米/秒,只有在夏天的雷雨時,偶爾出現大風。 [2] 

定安縣水文

定安縣的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呈網狀分佈,山塘36宗,擁有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南麗湖。適宜發展淡水養殖。 [13] 

定安縣土壤

定安縣的土壤由東北至西南依次分為淺海沉積物發育而成的黃赤土(硅質磚紅壤)、砂頁岩發育而成的黃紅赤土(黃色磚紅壤)、玄武岩發育而成的赤土(鐵質磚紅壤)、火山岩發育而成的幼齡赤土(磚紅壤性土)和花崗岩發育而成的紅赤土(磚紅壤)。 [14] 

定安縣植被

定安縣的植被大致可分為5個類型,即常綠季雨林、稀樹草原、稀樹灌叢、草山草坡和人工林。常綠季雨林主要分佈於翰林、嶺口、龍塘鎮,以及中瑞農場的丘陵地區;稀樹草原和稀樹灌叢主要分佈於新竹鎮、坡寨鄉、黃竹鎮、金雞嶺農場,以及龍門鎮以南部分丘陵台地;草山草坡主要分佈於北部台地、階地;人工林以中部、南部和西部居多。 [14] 
按照縣內自然條件和林業生產特點,可分為兩個植被小區:一是南部和中部次生植被區,範圍包括中瑞、南海、紅衞、東方紅農場和金雞嶺林場,還有龍塘、嶺口、翰林、龍門、永豐、坡寨等鄉鎮。二是北部和中部人工植被區,範圍包括定城、龍州、新竹、居丁、仙溝、雷鳴、富文等鄉鎮。 [14] 

定安縣自然災害

定安縣在農業生產中常受“四風”(清明風、寒露風、颱風、乾熱風)、“兩雨”(低温陰雨、暴雨)的影響。早造生產常受清明風、乾熱風、低温陰雨制約;晚造生產受寒露風、熱帶風暴和暴雨襲擊。 [2] 
南渡江夕陽 南渡江夕陽

定安縣自然資源

定安縣水資源

定安縣有各類水庫87宗。 [13] 
  • 地表水
定安縣水資源豐富,自然降水量年平均達1953毫米,境內河流除南渡江干流流經北部邊界外,流經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還有9條,其中6條屬南渡江一級或二級支流,3條屬萬泉河一級支流,境內總流域面積達1157.36平方千米。 [15] 
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1008毫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2億立方米(其中龍州河過境蓄水3.59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係數0.52,按人口平均每人佔有水量5000立方米,每畝耕地佔有水量3053立方米。豐水年徑流量18.50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量11.40億立方米,枯水年徑流量6.4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分佈廣,藴藏量十分可觀,總量可達5.96億立方米,豐水年5.03億立方米,平水年3.79億立方米,枯水年3.66億立方米。全縣水資源總量年平均15.92億立方米,豐水年23.53億立方米,平水年15.19億立方米。枯水年10.06億立方米。 [15] 
  • 地下水
定安縣地下水有鬆散巖類孔隙潛水、鬆散固結巖類孔隙承壓水、火山岩類裂隙孔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地下水資源總量5.96億立方米,扣除淺層地下徑流補給量後,地下水實有量:豐水年(P=10%)5.03億立方米,平水年(P=50%)3.79億立方米,枯水年(P=90%)3.66億立方米,地下水開採量1.25億立方米,估計枯水年可利用量0.75億立方米。 [15] 

定安縣土地資源

定安縣土壤劃分為4類(水稻土、磚紅壤、潮沙泥土、石質土),9亞類(淹育型水稻土、瀦育型水稻土、滲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耕型磚紅壤、潮沙泥地、非耕型磚紅壤、潮沙泥土),41個土屬,113個土種。 [16] 
截至1996年,定安縣耕地面積36.1358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0.46%,其中水旱田面積20.7026萬畝,佔耕地面積的57.29%。旱地面積15.4332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2.71%。園地面積26.1534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4.80%,其中橡膠園面積17.5166萬畝,佔園地面積的66.98%;茶園面積2.3988萬畝,佔園地面積的9.17%;果樹面積1.1314萬畝,佔園地面積的4.33%;其他園地面積5.1066萬畝,佔園地面積的19.52%。林地面積31.0888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7.60%(未含橡膠面積)。牧草地面積44.824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5.37%。城鎮鄉村及工礦用地11.522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6.52%。交通用地1.6269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0.92%。水域面積5.8087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3.29%。未利用土地19.4864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1.03%。 [16] 

定安縣植物資源

定安縣植物資源較為豐富,主要以喬木羣落、次生林稀樹灌叢及林下灌木為主。據史料記載及考察,境內植物種類繁多,有1700多種,具有經濟利用價值的喬木341種,其中珍貴樹種有子京、坡壘、黃杞、烏墨、青梅、母生、綠南、香椿等;取果榨油的經濟林有油茶、油桐、海棠、石粟等;果樹有荔枝、龍眼、黃皮、菠蘿蜜、楊桃、石榴等;次生稀樹灌叢有桃金娘、崗松、次梅等及某些殘存天然闊葉林樹種,並常見藤竹伴生。常見的林下灌木有崗松、野牡丹等以及大量的蕨類植物。南藥有檳榔、巴戟、益智等;還有白藤、竹、生荔、涼荔等。20世紀90年代後,常綠季雨林因人為的濫伐和開墾,所剩不多,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次生灌木叢和人造常綠林。 [14] 

定安縣動物資源

定安縣曾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20世紀50年代棲息在林中的各種野生動物,哺乳類35種,常見的有黃獠、刺蝟野豬坡鹿穿山甲、果子狸、金錢狸、日狸、等;爬行類45種,常見的有金環蛇銀環蛇巨蟒、蟒(南蛇)、眼鏡蛇青竹蛇山龜、坡馬等;鳥類50種,常見的有鷓鴣麻雀山斑鳩、山鷹、白鶴原雞山雞貓頭鷹鷯哥、白麪雞等。 [16] 
截至1996年,棲息在定安縣境內的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海南山鷓鴣;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雞、白麪雞、貓頭鷹、穿山甲;省級保護野生動物黃猄、刺蝟、野豬、山龜、果子狸、金錢狸、日狸、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青竹蛇、山龜、坡馬、鷯哥等。 [16] 

定安縣礦產資源

經過地質勘探和礦產普查,定安縣已發現的礦產共18種,主要有硫鐵、赤鐵、磁鐵、鈦鐵、鉻鐵、鈾、鈳、鈷、金、銀、錫、水晶、雲母、石墨、煤、石英、高嶺土以及礦泉水等,分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兩大類。 [16] 
定安夜景星軌圖 定安夜景星軌圖

定安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反饋,定安縣總人口為284690人,共有家庭户91661户,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99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為152404人,佔53.53%,女性人口為132286人,佔46.4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5.21;按年齡分,0-14歲人口為63033人,佔22.14%,15-59歲人口為165737人,佔58.22%,60歲及以上人口為55920人,佔19.64%;按居住城鄉分,城鎮人口為115856人,佔40.7%;鄉村人口為168834人,佔59.3%。公安年末户籍人口349365人,按地區分,城鎮人口95317人,鄉村人口254048人。 [8]  [26] 
截至2023年末,定安縣常住人口28.8萬人,比2022年末增加0.0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1.56%,提高0.02個百分點。2023年度,全年出生人口2411人,出生率為7.31‰,符合法定生育率94.15%,法定外多孩率5.85%,出生男孩1325人,女孩108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22.01:100。 [30]  民族構成方面,截至2022年末,定安縣有漢族339948人,少數民族8073人,佔總人口比重2.32%。其中,有黎族3631人、苗族2905人、壯族1035人、回族16人、其他民族486人。 [4] 
黃竹鎮白塘村 黃竹鎮白塘村

定安縣政治

職務
名單
縣委書記
縣委常委
張磊、王友明、黃海鵠、陳鳳嬌(女)、陳小燕(女)、張偉、利澤
縣委副書記、黨組書記、縣長
副縣長
黃海鵠、陳茜、江偉青、蘇乾、韓海濤、李海陽、符攀嬋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 [17] 

定安縣經濟

定安縣綜述

2023年,定安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35.09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19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1.91億元,同比增長17.8%;第三產業增加值64.99億元,同比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5.7:16.2:48.1。按年平均人口數據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931元。 [30] 
2023年,定安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2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1603元,同比增長6.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5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2000元,同比增長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1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1297元,同比增長7.1%。全體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699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1729元,同比增長9.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435元,同比增長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046元,同比增長9.3%。 [30] 
2023年,定安縣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2億元,同比增長14.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7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税收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53.4%,佔比34.8%;非税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2.8%,佔比65.2%。全年全縣新設立登記市場主體5298户,同比增長37.97%;其中企業3225户,同比增長68.5%;個體工商户2063户,同比增長7.95%;農民專業合作社10户,同比下降33.3%。 [30] 
2023年,定安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43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6億元,下降27.8%;教育支出6.76億元,增長2.1%;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0.36億元,下降3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06億元,增長31.8%;衞生健康支出3.63億元,增長0.7%;節能環保支出1.3億元,增長125.1%;農林水支出6.82億元,增長5.3%;城鄉社區支出0.76億元,下降59.3%;住房保障支出0.87億元,下降12.1%。 [30] 
2023年,定安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5%。按類型分,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6%;其他投資同比增長25.1%。按產業結構分,一產投資同比下降78.6%,二產投資同比增長7.1%,三產投資同比增長25.6%,三次產業投資結構比重為0.27:42.74:56.99。全部在庫投資項目197個(含房地產和跨區域項目),比2022年減少1個。其中,新入庫項目56個(含跨區域項目1個),比2022年增加4個。全縣列入2023年縣重點投資項目84個,其中續建項目46個,新開工項目38個,年度計劃投資49.39億元,實際完成投資40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81%。2023年全縣集中開工項目共計16個,計劃總投資約37.4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9億元,2023年完成投資5.2億元,年度投資進度87%。 [30] 
2017年至2023年曆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 2017年至2023年曆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

定安縣第一產業

2023年,定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3.82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3.42億元,同比增長3.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7.16億元,增長8.1%。 [30] 
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3張)
2023年,定安縣主要農產品產量為:糧食種植面積27.65萬畝,同比增長0.8%;總產量9.51萬噸,增長1.2%。蔬菜種植面積21.48萬畝,增長4.7%;總產量32.24萬噸,增長5.1%。果用瓜種植面積0.06萬畝,下降4.7%;總產量0.12萬噸,下降5.9%。園林水果收穫面積7.12萬畝,增長2.7%;總產量8.98萬噸,增長1.8%。檳榔收穫面積13.06萬畝,增長7.5%;產量2.64萬噸,增長4.0%。橡膠收穫面積19.93萬畝,下降2.5%;產量1.05萬噸,下降1.9%。豬出欄量為25.17萬頭,增長27.1%,牛、羊出欄量為2.39萬頭、6.26萬隻,分別下降4.5%、6.6%。鴨出欄量為574.59萬隻,增長15.5%,雞、鵝出欄量分別為846.86萬隻、179.62萬隻,分別下降11.3%、1.9%。肉類總產量5.51萬噸,同比增長12.9%。禽蛋產量0.52萬噸,同比增長14.6%。 [30] 

定安縣第二產業

2023年,定安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0億元,同比增長1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2022年增長14.9%,實現利潤總額比2022年下降7.2%。 [30] 
2023年,定安縣建築業增加值10.71億元,同比增長12.2%。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全年建築業總產值12.86億元,同比下降6.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5.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2.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7%。 [30] 

定安縣第三產業

2023年,定安縣房地產業增加值13.38億元,同比增長30.6%。房地產房屋施工面積155.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7%,其中新開工面積23.7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4%。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1.2%;商品房銷售額9.71億元,同比增長92.8%。 [30] 
定安建設
定安建設(6張)
2023年,定安縣批發零售業完成增加值9.54億元,同比增長4.2%;住宿餐飲業完成增加值7.27億元,同比增長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93億元,同比增長8.0%。按經營地分,城鎮地區26.44億元,同比增長8.4%;鄉村地區6.49億元,同比增長6.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4.01億元,同比增長15%;商品零售28.92億元,同比增長7.1%。 [30] 
2023年,定安縣旅遊接待遊客187.51萬人次,同比增長34.2%;旅遊總收入12.03億元,同比增長35.1%。其中接待旅遊過夜人數73.16萬人次,一日遊接待人數114.35萬人。全年全縣貨物進出口總額64790.2萬元,同比增長3.3%。其中出口54019.9萬元,同比下降12.8%;進口10770.3萬元,同比增長1385.6%。產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墨西哥、歐盟等國家地區。 [30] 
截至2023年末,定安縣轄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171.93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境內住户存款餘額139.11億元,同比增長10.6%;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4.76億元,同比下降13.5%。各項貸款餘額98.95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境內住户貸款餘額43.32億元,同比增長4.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55.63億元,同比增長14.2%。 [30] 
2023年,定安縣原保險保費收入14434.75萬元,同比增長0.99%。其中,財產保險收入6844.39萬元,同比增長2.7%;壽險收入5795.58萬元,同比下降0.3%;意外險452.26萬元,同比下降7.0%;健康險1342.53萬元,同比下降0.8%。 [30] 
母瑞山 母瑞山

定安縣交通運輸

定安交通
定安交通(5張)
海南東環高速公路從定城鎮東部穿過,境內路段32千米,仙溝、居丁、黃竹設有分道口。海榆東線、中線公路貫通全境,縣級公路286條,“五縱五橫”公路網絡。 [7] 
2023年,定安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45億元,同比增長7.1%。貨物運輸量214.71萬噸,同比增長8.3%;貨物週轉量10868.6萬噸公里,同比增長7.9%。旅客運輸量155.66萬人次,同比增長5.3%;旅客週轉量5783.31萬人公里,同比增長6.0%。郵政業務量3916.06萬元,同比增長10%。電信業務量7576萬元,同比增長2.7%。 [30] 
定海大橋 定海大橋

定安縣社會事業

定安縣教育事業

2023年,定安縣共有幼兒園61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6所,可提供學位6390個,民辦學前教育幼兒園35所,可提供學位5065個,基本滿足適齡幼兒“有園入”的要求。普通高中3所,招生2451人,在校學生6156人;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貫制(含完全中學)、民辦)22所,招生4360人,在校學生12515人;普通小學(含九年一貫制、民辦,不含教學點)58所,招生3637人,在校學生24521人。高中、初中、小學階段毛入學率分別為94%、97.4%和99.5%。 [30] 

定安縣文化事業

2018年,定安縣有瓊劇團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1個,109個農家書屋(村郵站)。 [5]  2023年,定安縣舉辦文化惠民送戲下鄉、瓊劇同樂會劇、定安有“戲”、詩意定安、“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軍坡文化季等活動約200場,線上線下服務人數將近100萬人次。舉辦春季、暑期公益培訓班22班次,設立縣少年培訓中心流動圖書點並配送400餘冊圖書,贈送縣機關幼兒園600冊兒童繪本。投入871.54萬元用於縣圖書館新館佈局裝修。開工建設定安故城遺址北門修繕工程。舉辦定安縣2023年非遺日活動。該縣傳統菜品烹飪技藝(定安菜包飯烹製技藝、定安粽子烹製技藝)申報海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海南八音器樂成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定安八音等6個非遺項目列入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開展非遺項目實地普查10次,推薦縣級鄉村工匠2名、省級工匠名師1名。 [30] 

定安縣體育事業

2023年,定安縣申請省旅文廳支持安裝建設10組健身路徑器材,舉辦2023年第23屆全國公開水域游泳公開賽、2023海南定安幸福跑、2023年海南省“村VA”排球超級聯賽暨海南省農民男子九人排球賽、2023“環南麗湖”自行車賽、2023全國馬拉松游泳錦標賽等36場體育活動。發放業餘體校訓練佈局點運動員及教練員補貼19.8萬元。組織129名運動員參加2023年海南省青少年錦標賽各項比賽,在田徑、跆拳道、拳擊、乒乓球等項目分別獲得了3金、6銀、7銅的成績。 [30] 

定安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定安縣共有各類醫療衞生計生機構(含村衞生室)24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防疫站)1個,婦幼保健院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6個,鎮衞生院14個,村衞生室112個。全縣醫療機構共有病牀位1576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724人。其中:執業醫師514人,執業助理醫師147人,註冊護士744人,藥劑人員96人,檢驗人員65人。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3575例。 [30] 

定安縣社會保障

2023年,定安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814人,登記失業再就業人數683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546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5185人,其中省內轉移4923人,省外轉移262人。全年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97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7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577人,農村五保户供養人員2077人。城市低保標準每月69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月640元,農村五保户集中供養標準每月900元、分散供養標準每月900元。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81119人次。全年共銷售福利彩票535萬元,比2022年增長19%。 [30] 
截至2023年末,定安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員)參保人數62992人,同比增加1894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離退休人員)參保人數45679人,同比增加136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4229人,同比增加812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5074人,同比增加1168人。社保基金總收入11.94億元(不含失業險),完成年度總預算96.4%;支出15.63億元,完成年度總預算91.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0016人,其中農村居民126072人,城鎮居民13944人;繳費人數72903人,收繳保費2399.73萬元;領取待遇39992人次,其中農村居民38848人次,城鎮居民1144人次。 [30] 
2023年,定安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56萬人,完成率100.04%,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960元(其中財政補助610元),納入慢性病門診報銷病種增至53種。2023年計劃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房350套,開工率100%;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7户,已開工建設47户,開工率100%。 [30] 

定安縣歷史文化

定安縣文物古蹟

經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定安全縣境內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點176件,通過國家審核登記在冊的170處,其中古遺址有12處,古墓葬有8處,古建築有9處,石窟寺及石刻有2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有53處,文物保護單位有3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8處。 [18-19] 
定安古城裏古縣衙全景圖 定安古城裏古縣衙全景圖

定安縣風俗民情

  • 飲食習俗
定安縣人民生活飲食,有一天4餐或一天3餐的習慣,一天4餐者多為鄉村農民。其中,午餐、晚餐為正餐,尤以晚餐最為豐盛。渴了,在農村大部分人喝飯湯,極少數人有時喝生水,城鎮居民一般都喝開水。 [20] 
  • 社交習俗
在定安縣,對人的稱呼漢區各地大致相同,尤其是書信稱呼各地一模一樣,只不過口頭稱呼稍有區別。例如,對祖父母稱為阿公、阿婆或阿嬤,對外祖父母都稱為阿公、阿婆;對父親稱為阿爸,對母親稱為阿媽或阿母;對父母親的哥哥都稱為大伯爹、二伯爹等,對父親的弟弟稱為二叔、三叔、四叔或二爹、三爹、四爹等。 [20] 
除了親屬的各種稱呼外,一般社交來往稱呼是:年齡比自己明顯大的,稱阿哥、阿姐。對六旬左右的老人稱公或婆;五旬左右的稱伯爹或伯姩,四旬左右的稱爹或姩,對年輕的成年婦女稱姨、女示或姐,姑娘則稱𡛭仔。老人對和自己子侄輩同庚的年青人稱哥、姐。 [20] 
  • 服飾習俗
清代至民國年間,定安縣人民由於生活水平低,服飾並不崇尚華麗,上年紀的人多穿黑青色土布,農村漢族居民喜歡黑青色,通常穿着黑青布衣服。節日期間青年才穿着白布衣,姑娘穿着花衣,中年婦女穿着士林藍衣服。女裝上衣為右衽,衣邊袖口、領口多縫彩邊或繡花邊;褲一般為寬褲頭,褲腳也多縫彩邊或繡花邊,用燈心索結紮。男裝上衣稱唐裝,中間開衽,布條結紐,有領,衣上下各有口袋兩個;褲則加褲領(頭),褲筒肥寬,以麻繩或燈心索扎腰,有錢人家則用皮帶。一般綢緞絲等高級布料則是有錢人家才能穿着。黎苗族女性則穿着自織的麻布短筒裙、長筒裙,並臘染有各色花紋,有錢人家才有織錦。男性一般多穿短褲、漢裝或穿廠(前後兩塊自織麻布遮蓋下部)。 [20] 

定安縣風景名勝

定安風光
定安風光(11張)
定安縣有南麗湖名勝風景區、文筆峯道家文化旅遊區、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定陽古城(定城)、見龍塔、太史坊、八角殿、張嶽崧故居、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風景名勝,其中有許多古建築和革命紀念物被列為省、縣級保護文物。 [21] 
  • A級景區
名稱
等級
地址
4A
龍湖鎮丁湖路
母瑞山紅色文化旅遊區
翰林鎮中瑞農場
2A
塔嶺開發區
定安縣衙博物館
定城鎮中南街、東門街和西門街交接的丁字路口北側
參考資料: [22] 
  • 鄉村旅遊點
名稱
等級
定安縣龍門鎮大山村鄉村旅遊點(大山村)
四椰
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鄉村旅遊點(高林村)
三椰
定安縣嶺口鎮皇坡村鄉村旅遊點(皇坡村)
三椰
黃竹鎮白塘村鄉村旅遊點(白塘村)
三椰
嶺口鎮百果村鄉村旅遊點(田堆村)
三椰
新竹鎮次灘村鄉村旅遊點(次灘村)
三椰
雷鳴鎮躬耕者基地鄉村旅遊點(龍梅村)
三椰
定安縣龍湖鎮安仁村鄉村旅遊點(安仁村)
二椰
定安縣龍湖鎮居丁村鄉村旅遊點(居丁村)
二椰
龍門鎮龍撥塘村鄉村旅遊點(龍撥塘村)
二椰
翰林鎮亞洲榕樹王鄉村旅遊點(後嶺村)
二椰
定安縣龍河鎮天池村鄉村旅遊點(天池村)
一椰
定安縣新竹鎮卜效村鄉村旅遊點(卜效村)
一椰
參考資料: [23] 

定安縣特色美食

定安縣的特產美食有定安臘肉、定安粽子、定安菜包飯、定安仙溝醃粉、定安炒粉、定安年糕、定安黑豬骨頭湯、白切定安鵝、白灼定安黑豬排骨、定安農家紅豆煲、定安鴨飯、東方小黃牛肉、翰林燜豬蹄、南麗湖啤酒雞、坡寨羊火鍋、清蒸南麗湖沙風魚等美食。 [24] 

定安縣榮譽稱號

獲獎名稱
頒獎單位
獲獎時間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
2020年6月30日 [25] 
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21年9月8日 [28] 
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水利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
2021年11月9日 [29] 
雙擁模範縣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 海南省軍區
2023年7月19日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