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屯昌縣

鎖定
屯昌縣,海南省直轄縣,位於海南島中部偏北,介於東經109°45′-110°15′,北緯19°8′-19°37′之間,總面積1231.5平方千米。 [1]  屯昌縣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春常有乾旱,夏高温高濕,夏秋多台風,冬涼有陰雨。 [2-3]  截至2022年末,屯昌縣下轄8個鎮,社區20個、行政村104個。縣人民政府駐屯城鎮。 [4-5]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常住人口25.52萬人,比上年增加0.02萬人。 [20] 
屯昌縣建縣時間不長,其前身新民縣所轄地,歷史上原是瓊山、定安、澄邁三縣的邊區;1988年海南建省,屯昌縣直隸海南省。 [6]  截至2020年底,屯昌縣境內公路總里程達到1422.64千米,公路網密度為115.52千米/百平方千米。 [7]  屯昌縣主要旅遊景區有木色湖風景名勝區、加樂潭旅遊度假區、雨水嶺生態公園等。 [8] 
2023年,屯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3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0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1.10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57.16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7.0:10.3:52.8。全年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463元,比上年增長6.2%。 [20] 
中文名
屯昌縣
外文名
Tunchang
行政區劃代碼
4690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 海南省
地理位置
海南島中部偏北
面    積
1231.5 km²
下轄地區
8個鎮
政府駐地
屯城鎮昌盛路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編碼
571600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52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木色湖風景名勝區、加樂潭旅遊度假區、雨水嶺生態公園等
車牌代碼
瓊C
地區生產總值
108.32 億元(2023年)

屯昌縣歷史沿革

據傳,屯昌原為荒地,明末清初戰爭頻繁,中國東南沿海避荒逃難之民,紛紛南逃來此屯荒,墾植,以圖昌興,故名“屯昌”。
屯昌縣前身新民縣所轄地,歷史上原是瓊山、定安、澄邁三縣的邊區。
宋代,海南設瓊、崖、儋、萬四州,縣境屬瓊山縣隸於瓊州。
元代今屯昌北部屬瓊山,西部屬澄邁、東南屬定安。
明、清以至民國,雖基層建制和行政區劃屢有變動,但縣境仍分屬瓊山、澄邁、定安三縣。
民國37年(1948年)2月,中共瓊崖區委決定以澄邁縣的第二區(今屯昌縣的西昌鄉)、瓊山縣第六區(今屯昌縣的新興鎮、大同鄉、屯昌鎮、黃嶺鄉、藤寨鄉、南坤鎮)合併成立新民縣,縣政府駐地在今南坤孔葵頭村。
1949年2月,原定安縣南呂、烏坡、楓木、北海、嶺門鄉成立定西特別區;同年,新民縣移治屯昌墟。
1950年,定西特別區併入新民縣。
1952年7月,新民縣改名為屯昌縣,隸屬於廣東省海南行政區。
1958年12月,屯昌縣與定安縣合併,成立定昌縣。
1961年5月,兩縣分開,恢復屯昌縣建置。
1988年,海南建省,屯昌縣直隸海南省。 [6]  [9] 

屯昌縣行政區劃

屯昌縣區劃沿革

1949年,新民縣與定西特別區範圍,東至定安縣的九所、龍塘、石壁;南至瓊中縣的思河、新市、加營、黎母山以及白沙縣的香加、小水;西至南渡江;北至定安縣的新竹,澄邁縣的新吳、石浮、海軍、西昌墟,共轄769個村。
屯昌縣地圖
屯昌縣地圖(2張)
1955年10月,澄邁縣西坡鄉的西昌墟、仁教上村、仁教下村、合格、牛路頭、大坡、南陽園、雙冠嶺、水浸、夏水、加橫、里仁、里仁新村、茶根山、挑鹽坡、南熙、大坡、寮山、慶雲、合格墩、美才園、珠寶坡、上品園、龍江墩、上嶺、新村、大武、大顏、老村園、三畔、水潮、舊村、加令坡、書芳園、美玉園、新村、土龍、芙蓉、深昌、南田、茶根、木棉朗、西昌園、加浩、新安、坡口、芽石園、加樂坡、南味、加棒等村劃歸屯昌縣管轄。
1956年12月,溪西、腰子、大保、南利、榕木、大木、南老、加里、松濤、幹埇、新林、鴨坡、加章、黃羅、嶺門、新子、大坡劃歸瓊中縣管轄。
1957年3月,南坤、石嶺、中長、石雷劃給瓊中縣管轄。
1958年,定安縣的卜文、東風大隊併入屯昌縣。
1961年11月,瓊中縣的南坤、南老、石雷、石嶺、中長、大麴大隊先後併入屯昌縣。至2001年,屯昌縣管轄6個鎮和6個鄉,即新興鎮、屯昌鎮、南呂鎮、烏坡鎮、楓木鎮、南坤鎮、屯郊鄉、坡心鄉、西昌鄉、大同鄉、黃嶺鄉、藤寨鄉,119個村(居)委會;境內有6個國有農場,即中坤農場、中建農場、黃嶺農場、晨星農場、南呂農場、廣青農場。 [1]  [6] 
2002年7月,海南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屯昌縣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屯昌縣完成了屯昌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全縣由原來的12個鄉鎮調整撤併為屯城鎮、南坤鎮、西昌鎮、坡心鎮、新興鎮、南呂鎮、烏坡鎮、楓木鎮8個鎮。至2010年,全縣轄有新興鎮、屯城鎮、楓木鎮、南呂鎮、烏坡鎮、坡心鎮、南坤鎮、西昌鎮 8個鎮,119個村(居)委會。境內有中坤農場、中建農場2個國有農場。 [1] 

屯昌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末,屯昌縣下轄8個鎮,社區20個、行政村104個。縣人民政府駐屯城鎮昌盛路。 [4-5] 
社區(居)
文安社區、新建社區、東風社區、海中社區、新南社區、文中社區、文新社區、城北社區、廣青居
屯昌村、屯新村、嶽寨村、良史村、光明村、水口村、文旦村、加寶村、大東村、大長坡村、大石村、平坡村、三發村、新昌村、大同村、大洞村、大陸坡村、龍水村、海軍村、海新村
新興社區
下屯村、藴沃村、新雄村、土錫村、南歧村、博文村、潔坡村、興詩村、沙田村、百家村、下園村、新北村
楓木社區、南呂居
南挽村、嶺仔村、石嶺坡村、市坡村、大葵村、山頭村、羅案村、雙生嶺村、瓊凱村
烏坡社區
白毛坡村、村仔村、從良村、南東村、青梯村、美華村、坡心村、烏石坡村、鴨塘村、嶺頭村、玖耐村
南呂社區
田寮村、裏佳村、大城村、三嶺村、鹿寨村、五星村、佳塘村、落根村、東嶺村、大羅村、鹹陸村、龍樓村、郭石村、大路村
南坤社區、中坤居
南老村、加總村、石雷村、山塘村、坡寮村、石嶺村、大朗村、太安村、藤寨村、新風村、新村村、松坡村、嶺坡村、嶺肚村、周朝村、曙光村、坡林村、黃嶺村、爐村村、榕仔村、石坡村、呂狗村、長圮村、古寨村、南電村
加買社區、中建居
高朗村、關朗村、馬朗村、高坡村、新坡村、海株村、南台村、白石村
西羣社區、晨星居
仁教村、合格村、羣星村、更豐村、土龍村
參考資料: [10] 

屯昌縣地理環境

屯昌縣位置境域

屯昌縣位於海南島中部偏北,五指山北麓,南渡江南岸,東與定安縣瓊海市交界,南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西、北與澄邁縣毗鄰,介於東經109°45′-110°15′,北緯19°8′-19°37′之間,南北軸長55千米,東西軸寬52千米,全縣總面積1231.55平方千米。 [1] 

屯昌縣地質

屯昌縣地質曾經歷了多次地殼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組成屯昌縣最古老的岩層,系距今大約4.4億年前的早古生代中一下志留統地層。當時,雷瓊地區處於地殼下降,一片汪洋大海,接受沉積整個基底岩層。後來,在地殼上發生全球性的加里東運動,海陸變遷,海水從縣境內退出,屯昌上升為陸地。到了3.3億年前,海南地殼下降,屯昌縣地處拗陷地帶,接受晚古生代沉積。到了約2.5億年前,發生海西運動,地殼上升,從此結束了縣境古生代的歷史。隨着海西一印支運動的加劇與繼續,引起大量的岩漿侵入活動。其中所形成的瓊中大花崗岩基延伸縣境內,在地殼上升遭受不斷剝蝕條件下,造成該縣西南和東南山嶺地帶,使老岩層成為殘留頂蓋零星分佈。約1.67億至0.70億年前之間,發生多次強烈燕山運動,形成海南最大的屯昌花崗岩體的侵入。經過上述岩漿岩侵入,造就了縣境花崗岩堅實的基底。 [6] 
進入了大約距今1.4億年的中生白代堊系早期,屯昌縣的西南、東南和東北三面面臨着三個斷陷區下降影響,尤其是在東北邊的新興鎮東北側,因受到定安雷鳴斷陷下沉的牽連而下降,為白堊系內陸相砂礫質物的沉積創造了條件。後來,斷陷盆地逐漸回升為陸地,結束了中生代的地質歷史。 [6] 
在4千萬年前,屯昌縣受到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並伴隨海南五指山隆起升高過程中,使西南地區也相對而抬高。屯昌縣由於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所形成現階段所見到的地質地貌形態類型。 [6] 

屯昌縣地形地貌

  • 地形
屯昌縣地處五指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帶。整個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中間較平坦。境內由黎母山和五指山山系分別向東北波浪式傾斜,組成雞咀嶺—四頂嶺,南呂嶺—海株嶺的餘脈,大致從西、南、東三個方面把楓木、烏坡、坡,心以及屯昌丘谷盆地環抱。 [6] 
屯昌縣的地形,也可以概括為“兩丘夾一谷,丘陵間盆地,南台接北台”。兩丘指的是:一是雞咀嶺—尖石嶺的迭瓦式丘陵;一是南呂嶺—海株嶺的波浪式丘陵。一谷指的是:兩片丘陵地之間的龍州河—青梯河谷地;間盆地指的是:丘陵與丘陵之間形成南坤—藤寨—黃嶺—西昌盆地;南呂嶺—海株嶺以西的盆地。南台接北台指的是:縣南的烏坡台地間盆地後接縣北的新興台地。 [6] 
  • 地貌
根據地貌的劃分標準,屯昌縣的地貌分為四大類:平原地帶區範圍為北至紅嶺、白石嶺、羊角嶺,海拔高200米左右;東至大嶺、大平嶺、南呂嶺,海拔328米至778米;西至牛牯嶺、春花嶺、雲嶺、嶺尾嶺、碑記嶺等山麓,海拔224米至480米;南至坡寮、關朗、黃古坡村一帶(其南面附近的高山也均在250米至500米之間),跨越了南呂鎮的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全區80%以上的面積是在坡度3°以下的平原,只有幾個5°至7°的緩坡,其相對高度也都在20米以內。此類地佔全縣總面積的10.4%。 [6] 

屯昌縣氣候

屯昌縣地處五指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帶,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春常有乾旱,夏高温高濕,夏秋多台風,冬涼有陰雨。 [2]  [6]  2023年,屯昌縣平均氣温25.1℃,比2022年上升0.7℃。年總降水量2248.3毫米,比2022年減少112.2毫米。 [20] 
  • 氣温
屯昌縣春季受南海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少雨;夏季受熱帶天氣系統和颱風天氣影響,雨量和雨日較多;秋季處髙副帶高壓的南緣,颱風、雨量較多;冬季,冷空氣南下時堆積在山間盆地和峽谷裏,造成陰雨連綿,氣温較低。因而具有 “春常有乾旱,夏高温高濕,夏秋多台風,冬涼有陰雨”的氣候特點,氣温年度變化小。 [1] 
屯昌縣年平均氣温23.5℃,最高年平均氣温28.3℃,最低年平均氣温20.3℃。地區差異不大,南坤鎮、藤寨鄉、中建農場和晨星農場年平均氣温在23.1℃至23.2℃之間,其餘地區在23.4℃至23.6℃之間。全年月平均氣温都在17℃至28℃之間。累年平均極端最低氣温,1974年1月2日,南坤鎮、中建農場為4℃,藤寨鄉、晨星農場為4.5℃,其餘地區為6.3℃。累年極端最低氣温,南坤鎮為-0.60℃,中建農場為-0.2℃,晨星農場為-0.7℃,烏坡鎮為2℃,其作地區為3.4℃。 [6] 
2001—2010年,屯昌縣日平均氣温24.33℃,其中2001年、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這五年平均氣温低於此值,其餘年份高於此值。2010年,年平均氣温24.8℃,為2001—2010年內最高值,2008年為23.6℃,是這十年中最低年均值。每年1月和12月,氣温較低,日均值16.2℃—20.9℃,5—7月氣温較高,日均值26.4℃—29.1℃,極端高温出現在2010年7月6日,達39.5℃,極端低温岀現在2003年1月8日,為6.9℃。 [1] 
  • 降水
屯昌縣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960毫米至2400毫米之間。中建農場年降雨量為2395毫米,南坤鎮2221毫米,其餘地區在1960毫米至2100毫米之間,年雨日160天至185天。年降雨量最多的年份,南坤鎮為3200毫米,其餘地區2500毫米至2700毫米,最少的年份1000毫米至1200毫米,80%的年份年降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 [6] 
醉美屯昌
醉美屯昌(15張)
1959至2000年統計,雨量比較少的年份是1959、1966、1968、1969、1977、1979年。1977年全年雨量只有1100毫米,等於常年雨量的50%。雨量比較多的年份是1954年、1964年、1970年、1972年、1976年、1978年、1980年、1982年、2000年。1954年降雨量為2700毫米,2000年為2952毫米。從各月平均降雨量變化曲線來看,每年3月之後,降雨量逐月增高,5月明顯增高,並且進入汛期,6月上升到全年中的第一高峯,為前汛期的高點。7月份略有下降,8月份又上升,9月上升到第二個高峯,10月開始下降。據1959至1988年30年的統計,1至5月的降雨量(30年平均值)佔全年降雨量的21.2%,8至10月份的雨量佔全年雨量的46%。 [6] 
屯昌縣一日內最大降雨量是1954年10月12日,縣城降雨量611毫米,南坤515毫米。 [6] 
  • 濕度
屯昌縣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4%,一年之中的變化,7月份最小,為81%;2月最大,為87%,各月變化在81%至87%之間。縣城相對濕度的極端值最小為17%,出現在1974年1月1日,累年各月最小值為17%至35%之間。相對濕度的日變化,最大值出現在清晨,最小值出現在14至15時。其日變輻夏季大於冬季,晴天大於陰天。2001—2010年,屯昌縣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4%,最小相對濕度23%,出現在2010年3月1日,十年各月最小值為23%—36%。 [1]  [6] 
  • 日照
屯昌縣年平均日照在1990小時至2100小時之間,佔可照時數的45%至46%,最多年份為2346小時,出現在1977年;最少年份1725小時,出現在1960年。一年之中,夏季平均635至667小時,冬季平均327至348小時,7月份230至250小時,2月份只有110至120小時。該縣日長變化小,4月26日至8月20日,日長超過12小時,夏至日最長13.27小時,冬至日最短10.91小時,兩者相差只有2.36小時。 [6] 
2001—2010年,屯昌縣年均日照時數在1982小時左右。最高是2003年,全年日照2170.8 小時,最低是2005年,全年日照1871.7小時。 [1] 
屯昌縣夏秋多東南風,冬春多西北風,一年中東南風佔多數,對農作物生產有利。8月、9月有颱風,4月有清明風,10月有寒露風。清明風和寒露風對農作物有危害。2001—2010年,屯昌縣平均風速1.7米/秒,極端最大風速35.2米/秒,出現在2005年,平均最大風速15.7米/秒,岀現在2005年。 [1]  [6] 
屯昌縣大風日數少,縣城平均每年7天,西南部山區平均每年4天。大風多數出現在5至10月,7至9月較多。大風主要由颱風影響造成,其次是雷暴大風和冷峯過境時造成的,後者引起的大風維持時間短,影響範圍不大。 [3] 

屯昌縣水文

屯昌縣境內流經的大小河流有14條,其中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龍州河、卜南溪、坡心溪、南坤河、青梯河、南定河。 [6] 
  • 河流
屯昌縣的河流有南渡江龍州河南坤河、西昌河、青梯河、卜南溪南澱河等。除了南渡江干流龍州河外,其餘河流短小、河面狹窄,河牀割切較深,流線彎曲,落差較大。 [6] 
屯昌縣河流大都屬南渡江水系。以雞咀嶺至尖嶺為分水嶺,分成東部龍州河水系和西部的南渡江水系。雞咀嶺、南嶺、裏佳、南呂嶺一線以南,屬萬泉河支流青梯河水系。這3個水系,都以雞咀嶺為交匯點,三面分流。 [6] 
  • 徑流
屯昌縣年徑流深從北至南的變化範圍為940毫米至1550毫米之間,變差係數(CV)為0.33至0.36,全縣平均徑流深為1193毫米,平均年徑流係數0.59,年徑流量為14.77億立方米。龍州河在大石處90%年產水量32368萬立方米,在九浪灘處90%年產水量72773萬立方米,青梯溪90%年產水量7284萬立方米。 [6] 
屯昌縣的河流徑流年內分配不均,汛期8月至10月徑流量佔全年的42%,90%保證率的四月枯水期,龍州河在大石處徑流量4.5秒/立方米,在九浪處為9.9秒/立方米(1964年為2.55秒/立方米),南坤、西昌等河0.65秒至0.08秒/立方米。按全縣耕地面積平均每畝擁有水量7100立方米,按人口每人擁有水量6150立方米,比全國人均擁有水量1300立方米多3倍多,比全省人均擁有水量4500立方米多35%。 [6] 

屯昌縣土壤

  • 自然土
屯昌縣自然土土壤主要有散樹草原砂壤土、丘陵粘土物質崗松芒箕質砂壤土、丘陵棕色粘壤土、山地棕色砂壤土4種。 [6] 
通過普查,屯昌縣各類土壤的成份和特性:粘土(黑粘、雞血粘、黃粘、白粘、粉粘)佔耕地面積的20%,主要分佈在埇田、山坑田;壤土佔40%,主要分佈在坡地和洋田;其餘為沙壤土,主要分佈在坡地上。 [6] 
屯昌縣土壤南肥北瘦。南部楓木鎮的楓木洋田地有機質佔3.02%(一級),鹼解氮138.8PPM(二級),鹼解磷13.4PPM(三級),鹼解鉀28.8PPM(六級),土壤酸鹼度pH值6;而北部的新興鎮老古村水田有機質僅2.64%(二級),比楓木洋低一級;鹼解氮81.9PPM(四級),比楓木洋低二級;鹼解磷8PPM(四級),比楓木洋低一級。只有鹼解鉀和土壤酸鹼度跟楓木洋相同。 [6] 
  • 水稻土
屯昌縣有水稻土0.733萬公頃,分淹育型、豬育型、滲育型、沼澤型、潛育型5大類。有土種34個,主要土種有:紅土田(佔54.2%),紅沙土田(佔10.9%)、白沙泥土田佔(9.2%)、紅泥肉田(佔7.7%)。其中壤土0.59萬公頃,佔80%,偏沙800公頃,佔11%,偏粘666.7公頃,佔9%。 [6] 
  • 旱地土
屯昌縣旱地54.6公頃,其中壤土37.87公頃,佔69.39%;偏沙16.73公頃,佔30.64%,但都屬於黃泥底,其耕作層深度達20釐米以上的佔20.1%,15釐米至20釐米的佔47.8%,13釐米至15釐米的佔25.9%,10釐米至13釐米的佔6.2%。農化樣化驗結果,全縣平均有機質1.099%,全氮0.062%,速效鉀44PPM,速效磷6.2PPM。 [6] 

屯昌縣植被

屯昌縣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型的原始林羣落、楓香矮草羣落、稀樹中草羣落、灌木草原羣落、矮草羣落為主。 [6] 

屯昌縣自然災害

屯昌縣主要有旱災、颱風、龍捲風、清明風、寒露風、冰雹等自然災害。 [6] 
旱災是屯昌縣出現最多且危害較大的自然災害。解放前,十年九旱;解放後的40年統計,旱災出現24年,十年六遇,其中比較嚴重的12年。1955年發生嚴重春旱,稻田受旱乾裂8萬畝、稻苗枯死1.3萬畝。1978年春、夏、秋三季連旱223天,早造53%的水田因旱插不上秧,晚造插秧僅佔水田面積的50%,全年減產1087.5萬市斤,非農業人口的口糧70%以番薯代替。颱風是屯昌的第二大災害。解放後40年統計,颱風發生102次,平均每年2.5次,其中12級以上的有14年15次。1973年9月14日凌晨,第14號特強颱風從鄰縣瓊海登陸,襲擊屯昌,房屋全倒1302間,半倒4092間,死12人,傷83人。解放後發生龍捲風4次,清明風25次,寒露風17次,冰雹20次。 [6] 

屯昌縣自然資源

屯昌縣水資源

屯昌縣水資源總量為15.9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2.1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3.8億立方米。 [6] 
  • 地表水
屯昌縣有大小河流14條,坡降總落差1255米,年均降雨量 1960—2400毫米。水電理論藴藏量24646千瓦,可開發利用18079千瓦,至2001年已開發7069千瓦,年發電2189萬千瓦小時。 [1] 
截至2016年,屯昌縣共有大中小型水庫工程66宗,中型水庫4宗,小(一)型水庫工程18宗,小(二)型水庫44宗。全縣水庫總庫容1331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244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0.55萬畝,有效灌溉7.41萬畝。 [12] 
  • 地下水
屯昌縣地下水資源總量3.8億立方米(可開發量為1.86億立方米),其中淺層下水(徑流補給量已統計在河川徑流量中)為2.64億立方米,深層地下水為1.16億立方米。 [11] 
在東北及東部一帶緩丘平坦地和西半部的山間盆地、山間緩坡地區,地下水位都很高,打井一般5米至7米深,中部的屯昌鎮和北部新興鎮的吉坡、藴澳村地下水位較低,打井一般要打10米至15米深。屯昌縣的地下水質良好,據有關部門測定,水pH值是7.2。總硬度0.7毫米/升(下同),氨氮0.14,氰0.0009,汞、砷、鉻等均為0。 [6] 

屯昌縣土地資源

依據屯昌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截至2014年,屯昌縣耕地面積33339.51公頃、基本農田面積29468公頃(其中,耕地佔29414.98公頃,其他地類佔1.55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8475公頃、城鄉建設用地6439公頃、城鎮工礦用地2753.96公頃、新增建設用地980公頃。 [13] 

屯昌縣生物資源

  • 植物資源
屯昌縣的野生植物主要分佈在黃竹嶺、三牛嶺、雞咀嶺、雞口嶺、南呂嶺、四頂嶺、大嶺紅光嶺、南坤、藤寨一帶,樹種繁多,在 1200多種闊葉樹林中,喬木就有700多種,其中200多種為主要經濟樹木,被列為國家商品材,優質木材有58種。特類材5種(母生、坡壘、花梨、野生荔枝、子京),一類材28種,二類材32種,三類材67種,四類材61種,五類材67種。林區藥用植物主要有龍血樹、木靈芝、沉香、檳榔、益智、草砂仁、百部、香概、杜藤、海南巴豆、五指山參、桄榔、天冬、萬京子、青天奏、鴨肚子、草豆蔻、石角鬥、雞血藤、烏欖、一點紅、鷯哥王、丁葵草、火節茶、三十六根、大青、大飛揚草、大葉雙眼龍、大猛虎、大鳳芝、小果、千斤撥、土銀花、金銀花、土五加皮、山芝麻、金錢草、五月艾、火炭母、車前草、田其黃、肖穩、雞角刺、油甘子、黑麪神、落地生根、葫蘆茶、蜂窩草、樟抑頭、磨盤草等。 [1] 
  • 動物資源
1950年海南解放之初,水鹿、坡鹿、芎、野豬、猴子等時有所見,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對野生動物缺少保護,價值高的野生動物已少見。2010年存有偶見的野生動物獸類主要有果子狸、貓狸、赤狸、水段狸、山獺、水獺、刺豬、穿山甲、野兔、松鼠等;鳥類有孔雀雉、白鵝(又名銀雞)、白毛海鵬、原雞、百肩鵬、黑鶴、斑嘴鷓鴣、白腹軍艦鳥、遊隼、白頸尾、黃腹腹雉、鷓鴻、鸚傾、斑琢、鵲哥、盤尾樹鶴、畫眉、鴛鴦、灰鶴、琵鷺、山雞、野鴨、八哥、剪刀鳥、斑鳩、白臉雞、毛雞、白鷺、麻雀、火鳥、打拉貓鳥、姑產鳥、馬利鳥、烏雅等;爬行類有山龜、刺蝟、金環蛇、眼鏡蛇、銀環蛇、蟒蛇、青竹蛇、花蛇、水甲蛇、火蛇等。 [1] 

屯昌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屯昌縣有14種、47處金屬、非金屬及水氣礦產,主要有鉬礦、金礦、花崗岩、高嶺土、硅石礦、飲用礦泉水、石灰岩及建築用砂石、黏土礦等。 [1] 

屯昌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反饋,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屯昌縣常住人口25.53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4.85%。按性別構成分,男性人口13.52萬人,佔52.93%;女性人口12.02萬人,佔47.07%。按年齡構成分,0-14歲人口5.95萬人,佔23.28%;15-59歲人口15.18萬人,佔59.44%;60歲及以上人口4.41萬人,佔17.28%。 [21]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常住人口25.52萬人,比2022年增加0.0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5.61%,比2022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看,0—14歲人口5.23萬人,15—64歲人口16.96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88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3.3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9.02‰,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1.96‰,比2022年提高0.63個千分點。公安部門統計户籍户數8.91户,户籍人口30.61萬人,其中男性16.28萬人,女性14.33萬人。 [20]  [27] 
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屯昌縣總人口256931人。其中漢族人口229775人,佔總人口的89.43%; 少數民族共計27156人,佔總人口的10.57%。少數民族中黎族人口13995人,佔全縣少數民族人口的51.587%; 苗族人口990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6.5%; 壯族人口2694人,佔9.93%; 其他22個少數民族人口共565人,佔2.08%。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壯族3個,在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的有瑤族1個,100人以下的有21個民族。 [1] 

屯昌縣政治

職務
名單
縣委書記
縣長
副縣長
桂俊靈、何發亮、秦能、王成鴻、林文華、王傑、傅佑能、吳多毅、王業雄
參考資料: [14]  [26]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4年5月)

屯昌縣經濟

屯昌縣綜述

2023年,屯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3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22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0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1.10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57.16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7.0:10.3:52.8。全年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463元,比2022年增長6.2%。 [20] 
2023年,屯昌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8億元,比2022年增長2.3%。其中,税收收入1.66億元,增長45.4%;非税收入4.63億元,下降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69億元,比2022年增長18.7%。其中,民生支出30.01億元,增長17.0%。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比2022年增長16.3%,其中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7.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0.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8.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4.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6.6%。建設項目182個,比2022年增長8.3%,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51個,增長64.5%。 [20] 
2023年,屯昌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47元,比2022年增長8.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0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9元,增長8.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91,比2022年縮小0.01。全年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617元,比2022年增長10.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327元,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775元,增長10.1%。全縣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0.8%,其中城鎮為39.0%,農村為43.0%。 [20] 

屯昌縣第一產業

鄉村新貌
鄉村新貌(5張)
2023年,屯昌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4.74億元,比2022年增長3.8%。從內部行業看,種植業產值34.26億元,增長4.2%。蔬菜(含菜用瓜)播種面積17.09萬畝,下降0.2%;產量20.77萬噸,增長3.6%。園林水果收穫面積2.34萬畝,增長2.7%;產量3.21萬噸,增長0.7%。糧食播種面積19.60萬畝,增長0.3%;產量7.90萬噸,增長1.8%。林業產值7.94億元,增長1.8%。橡膠收穫面積40.94萬畝,增長0.4%;產量(幹膠)2.30萬噸,下降0.3%。畜牧業產值12.58億元,增長4.3%。生豬出欄19.73萬頭,增長14.7%。豬肉產量1.70萬噸,增長21.6%。家禽出欄407.19萬隻,增長2.4%。禽肉產量0.74萬噸,下降2.3%。漁業產值1.90億元,增長3.2%。水產品產量1.36萬噸,增長11.7%。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8.06億元,增長3.8%。 [20] 

屯昌縣第二產業

2023年,屯昌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41億元,比2022年下降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含電網)總產值9.29億元,增長11.4%,其中製造業產值增長21.6%。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產值增長16.8%,國有企業產值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中,商品混凝土產量增長25.1%,水泥產量下降3.1%,人造板產量下降40.8%。 [20] 
2023年,屯昌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70億元,比2022年增長21.1%。全縣在庫資質內建築業企業8個,全年總產值5.59億元,下降5.4%。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5萬平方米,下降1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6萬平方米,下降34%。 [20] 

屯昌縣第三產業

2023年,屯昌縣房地產開發投資6.85億元,比2022年增長10.9%。其中,住宅投資2.86億元,增長4.2%;辦公樓投資0.12億元,下降79.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57億元,下降42.4%。房地產項目房屋施工面積68.07萬平方米,下降23.0%,其中2023年新開工面積9.33萬平方米,下降36.8%。房屋銷售面積4.64萬平方米,增長3.3%;房屋銷售額3.84億元,下降0.8%。 [20] 
畫裏屯昌
畫裏屯昌(16張)
2023年,屯昌縣接待遊客128.57萬人次,比2022年增長31.1%,其中接待過夜遊客52.30萬人次,增長13.9%。實現旅遊總收入7.52億元,增長35.6%。年末全縣共有4A級景區1個,椰級鄉村旅遊點7個,特色街區2條。 [20] 
2023年,屯昌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59億元,比2022年增長4.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68億元,增長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46億元,增長22.3%;金融業增加值3.84億元,增長6.1%;房地產業增加值7.06億元,增長4.2%。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24億元,增長78.5%。全年全縣貨物週轉量2141萬噸公里,比2022年增長40.1%。旅客週轉量9023萬人公里,增長17.4%。高速公路通車裏程44.28公里,與2022年持平。年末全縣民用汽車保有量7.07萬輛,比2022年增長4.1%。其中私人汽車1.33萬輛,增長0.2%;新能源車0.13萬輛,增長55.8%。全年全縣新註冊汽車1162輛,報廢2309輛。 [20] 
2023年,屯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22億元,比2022年增長7.7%。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7.04億元,增長7.8%;商品零售24.18億元,增長7.6%。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33億元,增長8.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89億元,增長3.4%。全年全縣貨物進出口總額164萬元,比2022年增長32.8%。服務進出口總額251萬元,增長18.0%。 [20]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38.69億元,比年初增加3.90億元,其中住户存款109.99億元,增加13.52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1.99億元,比年初增加16.73億元,其中住户貸款46.34億元,增加5.02億元。全年全縣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49億元,比2022年增長6.3%。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88億元,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42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19億元。 [20] 

屯昌縣交通運輸

屯昌縣路網布局呈樹枝狀,縱向路網較發達,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縣道連接各鄉鎮。 [7] 
  • 公路
截至2020年底,屯昌縣境內公路總里程達到1422.64千米,比“十二五”增加671.73千米;公路網密度為115.52千米/百平方千米,比“十二五”增加54.55千米/百平方千米。國省幹線公路通車裏程191.55千米,佔公路總里程的13.46%;縣道通車裏程46.78千米,佔公路總里程的3.29%;鄉道通車裏程143.07千米,佔公路總里程的10.06%;村道通車裏程1026.94千米,佔公路總里程的72.19%。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農村公路通車裏程1231.08千米,比“十二五”增加600.71千米。截至2021年底,屯昌縣四級及以下公路佔公路總里程的88.23%。 [7] 
  •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1月,屯昌縣共有4家客運企業,全縣巡遊出租車均為城區經營,共有40輛純電動微公交在8個鄉鎮進行運營,共有40輛新能源公交車經營6條公交線路,共有40輛跨市縣班線車經營11條市縣際客運班線,共有68輛農村道路客運班線車經營10條農村客運班線。全縣15個社區居委會、104個村民委員會和5個農場居委會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 [7]  2019年12月,屯昌縣汽車站正式運營。 [15] 

屯昌縣社會事業

屯昌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有完全中學2所,專任教師337人,增加14人;在校學生4330人,增加226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600人,增加240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2%。普通初中15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專任教師1163人,增加11人;在校學生11584人,增加92人;全年招生3940人,增加185人;初中毛入學率99.6%。普通小學(含教學點)71所,減少8所;專任教師1574人,減少2人;在校學生23530人,減少551人;全年招生3519人,減少71人;小學毛入學率101%。幼兒園64所,減少4所;專任教師806人,減少9人;在園幼兒9328人,減少1024人;全年招生3132人,減少315人。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1所,專任教師30人,增加8人;在校生91人,一年級和七年級共招生18人。 [20] 

屯昌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1個(文化館分館2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分館11個),博物館1個,綜合文化站8個。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32%和99.38%。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4.08萬冊。全年送瓊劇下鄉25場,瓊劇進校園6場,引進縣外優秀劇目演出3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00多場。創作廣場舞《春風村雨惠萬家》獲第20屆海南省東西南北中廣場文藝會演暨廣場舞大會優秀廣場舞團隊獎;申報“竹編技藝”“大馬功夫門歸中”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坡陳五形樁”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 

屯昌縣體育事業

2023年,屯昌縣共有公益性體育場館5個,社會體育指導員1290人,每千人擁有5個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參加第十七屆全國武術之鄉比賽,獲集體項目一等獎、展示項目最佳展示獎,個人項目5枚金牌、9枚銀牌、11枚銅牌。參加“中國體育彩票杯”2023年海南省武術公開賽,屯昌縣代表隊獲5枚金牌、3枚銀牌、4枚銅牌。 [20] 

屯昌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共有各類衞生機構200個,其中醫院3家、衞生院15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家、門診部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婦幼衞生保健機構1家、衞生健康事務中心1家。各類衞生機構擁有病牀1577張,其中醫院病牀782張、衞生院病牀729張、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病牀55張。共有衞生技術人員168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43人、註冊護士749人、藥師(士)93人、技師(士)106人。全年總診療人次128.7萬人次,出院人數2.8萬人次。全年報告甲、乙、丙類傳染病發病病例數14900例,報告傳染病發病率5820.29/10萬,報告傳染病死亡5人。報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2起,比2022年減少5起。 [20] 

屯昌縣社會保障

2023年,屯昌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14人,比2022年下降46.9%。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48人,比2022年下降7.4%。全縣歷年累計納入監測對象671户2656人,其中已消除風險並解除監測對象246户946人。全年新增納入監測對象182户732人,消除風險並解除監測對象74户298人。全年累計脱貧人口務工總人數12760人,比2022年增加308人,脱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比2022年增長11.7%。 [20]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61萬人,比2022年末增長2.6%;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4萬人,下降3.6%。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91萬人,下降0.5%。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27萬人,增長2.1%;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2.64萬人,下降1.0%。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85萬人,增長0.5%。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93萬人,增長2.5%。 [20] 
截至2023年末,屯昌縣共有2746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947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56人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849人次。全年全縣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16人。年末全縣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4個,其中養老機構4個,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機構0個。養老服務牀位224張。 [20] 
2023年,屯昌縣農村危房改造48户,改造面積4125平方米,竣工率和入住率均為100%。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個,惠及居民798户、樓宇38棟、5.71萬平方米,已於年底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截至2023年底,全縣累計開工建設安居房1580套,其中商品房轉為安居房275套。 [20] 

屯昌縣歷史文化

屯昌縣文物保護

據2024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網信息顯示,屯昌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項。 [28-29] 
名稱
類型
級別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歷史建築
海南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歷史建築
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28-29] 

屯昌縣非遺文化

據2024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網信息顯示,屯昌縣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9項。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級別
沉香造香技藝
傳統技藝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軍坡節
民俗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坡陳五形樁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參考資料: [30-31] 

屯昌縣風俗民情

  • 飲食
屯昌縣城鄉一般一日三餐,夏秋季或農忙季節也有一日四餐的。早餐講究吃少吃好,中、晚餐飽中求好。早餐多吃餃子、包子、饅頭,或鴿粥、粉幹、白棵等。中、晚餐多有四菜一湯。春夏秋三季農民多吃稀飯,冬季多吃乾飯。屯昌人平時愛做各種各樣小吃增添飲食內容。如春節做糯米稞,三月三做“五色飯”,端午節做粽子,七月半做“加篩棵”,冬至做椰子棵。秋季愛做番薯涼粉,名稱有“風苞果涼粉”“南營涼粉” ;春冬愛做鍋圯稞、毛薯丸湯、蘿蔔稞等。 [1] 
  • 居住
屯昌縣漢族農民喜歡住傳統四合院,正屋為磚瓦屋,柱樑結構,稱“十柱室”,能抗颱風和小地震。左右為寢室,正廳可作通道,主屋前有小天井,左側有小門,主屋後有天庭,天庭後有六柱後屋(一間三眼),六柱屋中間為餐廳,左為廚房,右為柴房。21世紀後,居民建房屋多為鋼筋混凝土的樓房,磚瓦結構的“十柱室”已逐漸淘汰,全縣城鄉已沒有茅草房,居住房屋設施完備,寬敞明亮。 [1] 
  • 節慶
春節:年三十貼對聯,年畫、張燈結綵,殺雞鵝鴨,祭祖先,吃團圓飯。飯後,人人換新衣服迎新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表示對小輩撫愛之親;小輩給長輩拜年,意為感謝養育之恩。大小屋內通宵點燈,點蠟把廳堂照得一片明亮,盼望來年大吉大利,財丁並進,子時起擺茶酒拜祖宗,燒香點蠟、大放鞭炮,俗叫“攀香”(意思是迎新春)。初一不殺生,吃素不吃葷。初二或初四,出嫁女同女婿大魚回孃家“拜年”盼望岳父母健康長壽,“年年有餘” 。孃家嬸嫂、叔伯要設“新郎宴”共慶新春。初三子時開始,家家户户放鞭炮打“赤口”,全日禁忌出路、串門訪客,耕田等(意為在新一年裏免遭受災難)。 [1] 
元宵節:俗稱 “年子”,也叫“燈節”或“上元節”,農村家家户户除殺雞祭拜祖宗外,還抬着神像,敲鑼打鼓遊林,意為請神拜年。 [1] 
軍坡節:屯昌縣一般集中在農曆二月至三月之間, 全縣有軍坡 69 個地方,最早是新興鎮的藴沃軍坡正月初七,最遲的是吉安軍坡農曆六月十二日。通過組織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舞獅舞虎、武術對打、民間八音、瓊劇演出、排球比賽等文體活動,活躍民間的文化生活,不過,各鄉鎮的軍坡都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保留古老的氣息。村民舉行各種祭祀儀式供奉神祖,軍坡節這天遍邀親朋好友來家聚餐(俗稱 “吃軍坡”)。 [1] 

屯昌縣風景名勝

屯昌縣屬於海南中部雨林旅遊組團,擁有着卧龍山、雞咀嶺、南呂嶺、雨水嶺、銀嶺、木色湖、深田湖、龍州河、青梯河、南渡江、楓木鹿場、白鷺樂園等自然風景資源,也傳承着鄉土文化、紅色起義、傳統武術、軍坡民俗、水晶藝術、油畫採風、名人祖居等本土文化資源。 [16] 
  • A級景區
截至2024年4月,屯昌縣有4A級旅遊景區1個。 [17] 
名稱
等級
地址
屯昌夢幻香山旅遊區
4A
屯昌縣屯城鎮加利坡村附近(中線高速公路旁)
參考資料: [17] 
  • 鄉村旅遊點
截至2023年6月,屯昌縣有海南省椰級鄉村旅遊點7個。 [18] 
名稱
等級
屯昌縣坡心鎮豬哈哈鄉村旅遊點(關朗村)
四椰
屯昌縣西昌鎮南田紅色教育基地(南田村)
屯昌縣南坤鎮美鶴園村鄉村旅遊點(美鶴園村)
三椰
屯昌縣新興鎮坡陳村鄉村旅遊點(坡陳村)
屯昌縣烏坡鎮青梯村委會青梯村(騎行驛站)
屯昌縣烏坡鎮美華村鄉村旅遊點(美華村)
二椰
屯昌縣西昌鎮南熙村鄉村旅遊點(南熙村)
參考資料: [18] 
屯昌縣旅遊景點分佈圖 屯昌縣旅遊景點分佈圖

屯昌縣特產美食

  • 地方特產
據2024年5月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數據,屯昌縣有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1項。 [22] 
產品名稱
產品編號
登記年份
AGI02051
2017年
參考資料: [22] 
  • 特色美食
屯昌縣的特色美食有號稱“屯昌十大佳餚”的黑豬紅燒肉黑豬肉粽子、楓木鹿肉、屯昌醃雞屯昌香草鴨香炸小羊排木薯餅楓木苦瓜、楓木紅茄、炒雷公筍等,另有紅糖水地瓜粉、雙色美味糕、木薯棵、花生餅蘿蔔糕糯米糕、楓木醃粉、蔞芨飯、八字糖等特色小吃。 [1] 

屯昌縣榮譽稱號

獲獎名稱
頒獎單位
獲獎時間
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
2020年7月 [19] 
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21年9月8日 [23] 
國家衞生城市(縣城)
全國愛衞會
2021年9月27日 [24] 
雙擁模範縣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 海南省軍區
2023年7月19日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