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水鎮

鎖定
什邡市洛水鎮位於中國川西平原西北,什邡市中部,距成都70公里,地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高南低,平原與山地相連,北部是山脈,南部是平原,廣嶽鐵路、北京大道、永馬公路(洛小路)、永湔公路縱貫南北,石亭江從東側流過,大寨渠、先鋒渠、紅巖渠繞境而過,鎮境北和鎣華鎮八角鎮(與鎣華鎮合併)接壤,東與綿竹市廣濟鎮隔河相望,南和馬祖鎮相連,西與湔氐鎮相連。2006年與靈傑鎮合併,洛水鎮人民政府駐李家碾。
中文名
洛水
外文名
LuoShui Town
別    名
永興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地理位置
中國川西平原西北
面    積
44.5 km² [1] 
下轄地區
洛城村、漁江村、永興村、李冰村、尚家場社區
政府駐地
李家碾
電話區號
0838
郵政區碼
6184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0955人(2017) [1] 
著名景點
李冰陵園、大王廟道觀
車牌代碼
川F

洛水鎮基本情況

什邡市洛水鎮位於川西平原西北,什邡市中部,距什邡城關20公里,距成都70公里,地處平原和山區的交界處。舊時稱永新鄉,因石亭江古為“洛水”、“雒水”故得名。根據什府函(2006)21號《什邡市人民政府關於洛水鎮、靈傑鎮行政區域調整的通知》,洛水鎮和靈傑鎮於2006年4月正式合併為現在的洛水鎮。全鎮地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高南低,平原與山地相連,北部是山脈,南部是平原,廣嶽鐵路、廣青公路、永馬公路、永湔公路縱貫南北,石亭江從東側流過,大寨渠、先鋒渠、紅巖渠繞境而過,鎮境北和鎣華鎮、冰川鎮接壤,東與綿竹市廣濟鎮隔河相望,南和馬祖鎮相連,西與湔氐鎮相連。全鎮幅員面積44.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88.7米,最低海拔513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最高氣温38攝氏度,冬季最低氣温4攝氏度,年平均氣温20攝氏度,雨量充沛,氣候温和幅員面積44.5平方千米。轄內10個村民委員會,9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0955人(2017),漢、回、藏、彝混居,漢族佔絕大多數。 [2] 
洛水鎮 洛水鎮
洛水鎮 洛水鎮
洛水鎮是個農業鎮,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制定和實施了“以農業為基礎,鄉鎮企業為重點,城鎮建設為龍頭”的發展農村經濟新措施,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狠抓科技興農,發展“三高”農業和多種經營生產,積極穩妥地發展鄉鎮企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4818.2噸,工農業總產值6988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20元,由小康逐步奔向富裕。
洛水鎮人多田少,鄉鎮企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現有金相水泥廠、建築工程公司、水泥製品廠、耐火材料廠、鋼瓶廠、玻纖廠等重點企業和一批村、組、聯户、户辦企業遍佈全鎮,企業從業人員4776人。200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64092萬元,企業入庫税金567萬元,農民從企業領回工資總額 842萬元,全鎮農民人均增收611元。
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通訊等事業的飛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末,鎮黨委、政府按照“要得富、先修路”的工作思路,對原有的道路進行改造,交通不便的村新築道,將省道、縣道築為水泥路面。現鎮內有省道一條,縣道一條,鎮道五條,村道三十一條,總長36.9公里,通遍全鎮村村社社,八個村的村辦公室通水泥路,從根本上解決了農副產品買賣難的問題。隨着交通的發達,機動車輛不斷增多,2001年鎮內擁有各種機動車571輛。通訊事業發展迅速,隨着1000門光纖程控電話的開通和村村通電話工程的實現,全鎮座機、呼機、手機基本普及。
洛水鎮 洛水鎮
隨着經濟的發展,財税收入的增加,帶動了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發展。現鎮內有高完中一所,成人教育中心一所,中心幼兒園一所,入學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非文盲率逐年下降,全鎮基本掃除了文盲。有醫院兩所,鄉村衞生站十所,基本達到了小病治療不出村,大病治療不出鎮。為創建文化之鄉,鎮上組織了威風鑼鼓隊、龍燈隊、秧歌隊、腰鼓隊,修建了功能較為齊全的文化中心,村村辦起了“萬村書庫”。

洛水鎮旅遊資源

洛水鎮歷史文化悠久,自然環境優美。早在2250年以前,洛水鎮西北的街子場,曾是秦時古雒縣冶所在地,鎮西北有10平方公里的旅遊帶,儒、釋、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公元前356年,秦蜀守李冰晚年在這裏導洛通山,曾留下古瀑口、後城志、昇仙台等多處文化遺蹟,還有保持完整的具有儒家風格的楊家宗祠以及佛教聖地大鵬寺、道家治所後城志、公墓誌、大王廟、川主廟和伊斯蘭教的活動場所清真寺等。但地震後,均受到很大程度損壞,還有待進一步維修重建。 [3] 

洛水鎮經濟總量

受地震影響,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62124萬元,比上年下降35%,糧食總產量12256噸,比上年下降10.5%;農業總產值7016萬元,比上年下降29.7%,農業增加值5261萬元,比上年下降24.7%,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253元,比上年減少1780元,實現財政總收入800萬元,比上年下降28%。工業增加值47616萬元,比上年減少23453萬元,下降3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154萬元,比上年減少5629萬元,下降5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64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02萬元,增加672萬元,增長11.4%。

洛水鎮歷史文化

洛水鎮歷史文化悠久,自然環境優美,是全省少有的被列為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區。李冰陵、大鵬寺、大王廟、後城治、川主廟、清真寺、楊家宗祠等一大批文物古蹟和李冰眾多治水昇仙古蹟遍佈全鎮。
洛水鎮 洛水鎮
縱觀歷史,洛水鎮自建置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這二十年中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揮下,全鎮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戰,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崛起了她的英姿,從而使這個地處偏僻的川西小鎮1993年躋身於“四川鄉鎮200強”之列,1996年達到“小康鎮”,並繼續朝着富裕型生活大步前進。洛水鎮歷史文化悠久,自然環境優美。早在2250年以前,洛水鎮西北的街子場,曾是秦時古雒縣冶所在地,鎮西北有10平方公里的旅遊帶,儒、釋、道文化內涵極為豐富。
公元前356年,秦蜀守李冰晚年在這裏導洛通山,曾留下古瀑口、後城志、昇仙台等多處文化遺蹟,還有保持完整的具有儒家風格的楊家宗祠以及佛教聖地大鵬寺、道家治所後城志、公墓誌、大王廟、川主廟和伊斯蘭教的活動場所清真寺等。洛水鎮自建置以來,在歷屆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鎮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開拓奮進,在鎮域建設中大展英姿,通過多年的努力,成為川西平原一顆璀璨的明珠。 [4] 

洛水鎮科教文衞

鎮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通訊事業的飛躍,洛水鎮內有省道1條,縣道2條,鎮道2條,還有村道18條,總長35公里,通遍全鎮村村社社,18個村的村辦公室都通水泥路,從根本上解決了農副產品買賣難的問題,隨着交通的發展,機動車輛不斷增多,2007年鎮內擁有各種機動車上千輛,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廣播、廣纖電視、互聯網實現了村村通。隨着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發展,洛水鎮內有高完中一所,初級中學一所,小學六所,中心幼兒園兩所,入學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全鎮基本掃除了文盲,有醫院三所,鄉村衞生站18所,基本達到了小病治療不出村,大病治療不出鎮。為創建文化之鄉,鎮上組織了威風鑼鼓隊、龍燈隊、秧歌隊、腰鼓隊等13支文藝隊子,修建了功能較為齊全的文化中心,村村建起了圖書室。
洛水鎮堅持把發展小城鎮作為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大戰略,加強集鎮建設與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洛水場鎮建設初具規模,場鎮達3平方公里,四橫四豎街道橫貫南北、東西,集鎮內水、、氣、通訊等設施齊全,洛水公園綠樹成蔭,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優美場所。
1998年,村村通了光纖電視、寬頻廣播,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集鎮內水、電、氣、通訊等設施齊全,新型的文明集鎮正在崛起。農民住宿條件明顯改善,全鎮95%的農户將原來的草房或水泥瓦房改造成為樓房或磚木結構的小青瓦房,有40%的住房進行了裝修,達到了寬敞、美觀、清雅、舒適的標準。

洛水鎮企業發展

洛水鎮雨量充沛,氣候温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和油菜,主要經濟作物以大蒜為主,是著名的“大蒜之鄉”,蔬菜、瓜果四季不絕。洛水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業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據本鎮實際,制定了“農業穩鎮、工業強鎮、三產富鎮”的發展戰略,2006年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20元,農業及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區域化生產佈局基本形成,蔬菜、糧食、水果、食用菌、畜禽養殖等各村各有所重,農作物良種普及率大大提高,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率達80%以上,糧經結構進一步改善,低產、低品、低效的農作物播種面積不斷減少,高產、高效、優質農作物面積不斷增加,全鎮糧經比為47:53,全鎮糧食總產量達3839噸,油料25噸,生豬、小家禽出欄分別達3.1萬頭和29萬隻,肉類生產總量達2672噸,其中生豬1819噸,牛、羊肉140噸,蔬菜產量達1.2萬噸,水果產量達347噸,不僅滿足了本鎮羣眾生產生活需要,而且向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產品
洛水鎮人多耕地少,企業是發展鎮域經濟的重要支柱,鎮黨委、政府多年來致力於企業的建設、服務和協調。洛水鎮現有各類企業100餘家,總產值6.6億元,其中工業生產以磷化工和建工建材為主,預製構件廠1家,水泥廠5家,還有與成都五冶鋼瓶廠合資聯辦的什邡分廠,與成都玻纖廠聯辦的什邡分廠,以及宏達股份公司、金路集團所屬的電化公司、新材料公司、東馬塑膠公司等大中企業共30餘家,正在發展的民營企業四川什邡川西順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工業級、食品級磷酸鈉暢銷全國,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出口創匯400萬美元,金相水泥、凌雲建築、德美實業、天豐磷化工等企業銷售收入均超過千萬元。鎮黨委、政府圍繞“基礎設施、政策、服務”等方面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積極打造誠信洛水,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2000年來,友信化工、大明玻纖、富宏水泥、天大冶金新原料公司,成功落户洛水並投入生產經營。洛水鎮還積極配合市委、市府的招商引資工作,利萬步森集團100萬噸水泥項目順利落户洛水,已點火成功。
洛水鎮
已經建成四川什邡經濟開發區(靈傑工業園區),屬洛水鎮。
對外交通發展區對外交通佈局合理,公路與鐵路相互銜接,形成了廣青公路外接成綿高速、廣木鐵路外接寶成鐵路的綜合交通網絡。工業園區內有多條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發達。
通訊:區內通訊條件優越,程控電話線路履蓋全區,移動信號履蓋率100%,電信數據通信網絡也十分方便。
供水:區內有可供工業取水的紅巖渠和人民渠,且地下水供水能力為40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全年供水無間斷。
供電:發展區現有電力設施可供區內用電14000KVA以上規劃能力135000KVA,規劃中的35KW、110KW兩座變電站擬於近期內動工修建,屆時將形成高效、安全、穩定的供電網絡,能保證多回路、多電源的工業供電要求。
供氣:規劃中的配氣站將根據項目用氣需求趨勢適時啓動,能保證入區項目用氣之需。

洛水鎮災害預防

為堅決遏制地質災害事故發生,確保廣大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洛水鎮高度重視,及早安排,全面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強化宣傳教育,建立羣測羣防體系。充分利用宣傳資料、發放“兩卡一表”、入户宣傳等多種方式對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知識進行宣傳,對涉及地災隱患的136户農户共375人先後開展3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切實增強幹部和廣大人民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全面提高防範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強化監測預警,加大地災隱患排查。採取汛期巡查和常規監測相結合、定期監測和汛期連續降雨時加密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監測,鎮相關負責人和各村監測員對隱患點變形情況、動植物異常情況、地下水變化情況等開展排查,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近兩個月來,先後開展集中排查35次,參加人員175人次,轉移羣眾182人次。
三是強化應急值守,嚴格考核兑現獎懲。嚴格落實地災具體防治監測人及責任人,對轄區3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已銷號的隱患點進行監測,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各責任人、值班人員和地災點監測人員電話隨時保持暢通。另外,將地災防治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嚴格兑現獎懲,對翫忽職守,失職、瀆職等情況,實行嚴肅追責。 [5] 
參考資料